综合大学民乐学生专业课中的问题及教学对策

2023-07-10 07:57沈昕彤
艺术大观 2023年18期
关键词:综合大学课堂问题教学对策

沈昕彤

摘 要:在综合大学音乐学院中,技能专业课是学院日常教学安排中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按照技能专业来区分,主要分为声乐、钢琴、器乐几大块,再细化下去器乐专业又可以分为民乐和西洋乐中的各类器乐,这些专业一般都有匹配的专业课教师。随着国家对艺术发展的大力支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综合大学中音乐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长,探索器乐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让民乐课有更加合理的设置,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发展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本文就综合大学音乐学院民乐专业学生在专业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综合大学民乐专业课堂质量。

关键词:民乐专业;综合大学;课堂问题;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8-0-03

就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已经成为我国民族乐器教学的核心部分[1],无论是在专业音乐学院还是综合大学的音乐学院中,技能专业课都是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音乐生学习的重中之重。通过近几年对专业课的课堂总结,我们发现民乐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导致了课程进度、教学质量等相应出现问题,慢慢的学生学习效率及对专业课的重视与兴趣度就会下降。

一、民乐学生专业课中的问题

(一)基本功参差不齐

基本功是学习器乐演奏的最基础,它就像房屋的地基,打得越扎实楼房越稳固,建得越高。相比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生首选的全国各大专业音乐学院,综合类大学音乐学院的生源会显得更加不稳定。

导致生源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考生报考的动机不同。一般来说,报考音乐专业的学生多数是有一定的器乐学习基础,并且希望在音乐这方面继续学习深造,继而在高考中选择报考综合类大学的音乐学院。这类学生小时候会学习器乐演奏作为课外兴趣,他们有的跟随专业教师上小课,有的跟随琴行、教育机构上小组课或集体课,不论怎样这类学生都有一定的器乐学习基础,其基础能力也会因为自己的天赋、教师质素、学习环境等差异而参差不齐。也有一部分学生,属于临时选择报考艺术专业,他们的文化成绩偏低,希望将艺考作为“跳板”帮助自己考上更好的大学。这类学生中有不少是高中才开始接触乐器的,他们零基础,接触器乐演奏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参加艺术联考,因此学习内容都是非常应试的,基本功如何可想而知。由于需要学习的科目多,准备时间也短,为了应试许多学生不得不选择性地放弃一部分基本功的训练,将时间节省出来专门练习考试的重点内容。如果他们不能在大学中有更合理的学习指导,那就会对他们未来在这个专业继续深造产生影响。

二是考生自身基础差异。前面一点也讲过,起初学习的动机不同,造就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他们的基础千差万别。对于从小当作兴趣学习,一步步决定成为音乐专业学生的考生来说,他们的启蒙教师以及自己课后的练习是导致他们基础差异的重要原因。這类学生并不一定原本基本功都不好,而是他们在联考前大量集中备考那几首曲目,反复抠细节已经稍感枯燥,大学入学后就更加渴望学习到更多不同的作品,注意力大多放在音乐作品的旋律以及学习的数量上,反而容易忽略掉最基本的要素,如音色、音准、节奏等,久而久之其基本功就会越来越薄弱,导致他们上了大学反而觉得自己有一点退步。对于临时决定参加艺考的学生来说,器乐学习本就是“半路出家”,为了赶联考进度,优先保证演奏的完整性、完成度,对基本功的忽视也是必然的,因此基本功比其他学生要弱很多。

(二)识谱能力薄弱

读谱识谱是我们学好器乐弹奏的重要技能,识谱能力越强,器乐学习的进度就越快,阻碍就越小,从器乐学习的持续性来看,识谱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对器乐的学习热情。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如古筝、竹笛等,其入门都是从简谱学习开始的,从准备艺考开始学生对于五线谱知识的接触仅局限于视唱练耳、乐理等课程,其使用程度和频率远远不够支撑他们在进入大学后进行熟练的器乐作品识谱。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近年来民乐作品的学习除了各流派的传统曲之外,也增添了不少新创作的作品,尤其是重奏合奏、钢琴协奏、交响乐协奏等演奏形式热度的持续上升,五线谱逐渐成为新的民乐作品主要的记谱方式,也正因如此,在校的学生想要“避开”五线谱,还能把专业学精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为了在大学中跟上识谱进度,部分民乐学生会在五线谱上标记简谱数字,以此帮助自己认音,更有少数学生会在网上搜索乐谱的简谱版,课上课下偷偷用简谱识谱,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而自欺欺人。要知道网络上五线谱作品的简谱版多是个人译谱,相比于原版的五线谱,会出现许多翻译错漏,这不仅对识谱能力的提升没有帮助,还会大大增加乐曲学习的难度,影响学习效率及效果,可见因识谱能力薄弱而带来的学习弊端不小。除了学习难度大大增加,识谱能力的欠缺也会让学生逐渐跟不上原本安排的学习进度,从而被大大限制了乐曲的学习范围、被严重消耗课堂的学习热情,继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加强识谱能力俨然成为民乐专业课上学生的一大挑战。

(三)演奏含蓄缺乏表现力

众所周知,音乐学科中无论是声乐、钢琴、器乐还是其他任意一门技能专业,都是与“演”字息息相关的,这里的演可以是演唱、演奏,也可以是听觉、视觉的表达,那么器乐演奏的表现力也会是课堂中需要着重关注的一点。

在综合大学民乐专业课上,我们发现学生大多还是更注重作品学习的“进度条”,对于演奏处理、肢体表现力等方面缺乏重视。一是因为学生在高中时期紧张于准备艺术联考,学生备考阶段多少有些应试。而联考为了保证公平性往往都是以拉帘的形式进行专业科目的考试,这也导致准确率、完成度、节奏音准、音色这些都排在了备考要点中靠前的位置,而表现力、肢体语言等方面就被排在了备考要点的末尾甚至并不在要点之列。学生在几年的练习中不够重视表现力的训练及提高,或者说习惯性忽视这方面的问题,宁愿花多数时间在考试作品的完成度上,也基本不会花费额外精力在表现力的提高上。这样的习惯性忽视,除了少部分天生有乐感有表现力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表现力欠缺、演奏含蓄内敛等短板就一一显现,他们也会继续自动无视,降低表现力的存在感,这对于器乐学习来说是很大的阻碍。

二是综合大学民乐专业的学生多是由学兴趣转为学专业,或是临时决定加入艺考大军进行突击冲刺,考入理想的综合类大学必须保证文化成绩,备考艺考的同时还要兼顾文化课学习备战全国高考。这类学生两头抓已属不易,且身处中学校园,最多的演出就是学校偶尔举办的庆典活动,没有精力到处参加比赛,更没有很多参加大型舞台、集体演出的资源和机会。表演接触的少、与他人的对比少,自然就会难以发现自身表现力方面的问题;再者因为他们没有从小在专业的演出环境中受熏陶,演奏经验不足,就会导致自己的表现力有所欠缺,即使学生后来有心提高却也不太知道如何去做,甚至努力做了却自觉夸张和业余,慢慢地也就不愿意再在上面多花心思。

二、民乐学生专业课教学对策

(一)因材施教,兼顾差异

演奏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从开始发展到成熟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习惯状态,无论好坏,要想改变是比较困难的[2]。刚进入高校学习的民乐学生,就像是一块粗略雕刻过的玉石,如若针对各自的形状加以细致雕刻,不仅能改正原来的缺点,更能打磨出其隐藏在深处的光泽,这正如教师在民乐专业课堂中坚持因材施教,兼顾差异,打磨学生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教学,以高效专业、个性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技术、表现力和作品理解上的综合演奏水平,以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成熟的演奏者为目标[3]。

由于学生的教学背景、学习习惯、知识基础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程度、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薄弱的基本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曲目难度,以古筝为例,左右手触弦深浅、角度会限制演奏中音色的呈现;手部力量会限制演奏爆发力和耐力的呈现,那么遇到大型作品或连续演奏曲目时就会显得心有余力不足;手指灵活度、双手配合能力等会影响演奏的完成度,如慢板很好但快板上不去速度,而失去了作品原有的味道;再如音准概念不强,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按滑音程度的判断,这些都属于基本功不足带来的问题。

大部分综合院校音乐学院的培养方案中,专业技能课程都是以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式开展,针对民乐学生这种基本功参差不齐且弱点不尽相同的情况,专业课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好小课机制,坚持因材施教,兼顾差异。触弦不标准、灵活度不好等手部问题多的学生,教师可以课上多花时间讲解、示范、手把手教,并布置针对性练习曲,保证教学任务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基本功。对于演奏没有爆发力、耐力等力量上缺乏的学生,教师可以找出其缺乏力量的根本原因,并根据原因建议学生有效锻炼或教授正确发力方法。对于音准、节奏等听觉上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反复加深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正确记忆,必要时可以联合视唱练耳或其他学科教师对学生训练,充分发挥学科之间的互动性,将学科教育的能力发挥到最大。除了坚持因材施教,教师也需要通过自己对所有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在针对性辅导之余兼顾到整体教学进度,保证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学生学到的知识量相当。

(二)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五线谱的重要性已不用多说,然而会看五线谱和会视奏五线谱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大学中的民乐专业课学习会更加专业,曲目难度也会较大学前大很多,五线谱作品也是不可避免会在其中,学生若是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弱,便会大大影响练习效率及进度,久而久之更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及兴趣,不愿意再去练习、弹奏。针对这样的问题,民乐专业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五线谱与简谱作品穿插布置,对识谱能力很差的学生,课上教授学生识谱技巧。同样以古筝专业为例,古筝是首调概念的乐器,以简谱识谱,而五线谱是固定调识谱,在定调认弦上有很大区别,教师可在前期督促学生练习五线谱看谱,熟悉并快速反应各个音的位置,并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有效地将五线谱的音直接对应在21根琴弦上,而不是通过从五线谱“翻译”到简谱再“翻译”到琴弦上,如此能大大提高学生识谱的效率,从而有更多时间练习基本功、表现力等其他难点。作品布置方面,五线谱识谱遵循由浅入深,由短至长的原则,力求稳扎稳打,待有一定基础再加大难度,逐步接触钢琴协奏曲,提高和培养学生纵向看谱的能力和习惯。一旦识谱熟练,就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减轻学业压力,从而降低学生被识谱困难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综合提升学生的能力,为接下来几年的学习定下良好的基调。

(三)注重实践,引起重视

实践出真知,在学习民乐等技能专业的学生这里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表现力弱、演奏含蓄内敛的学生更是要紧。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指参加比赛、演出等集体活动,也可以指学生自己课后为提高自身素质而独立开展的各种学习行为。一方面,教师应多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比赛及演出,提供各类信息资源,不定时组织学生间的集体观摩。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养成多听多看多反思的习惯,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让优秀的学生与积极的互动氛围影响带动稍弱的学生,也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放松心态、提升自信、逐渐敢于表现自己,肢体方面的表现自然会更加放松自信。另一方面,除了多参加集体实践,个人的实践行为也很重要,肢体语言不自然、表现力差的部分原因也来自学生的“不自知”。练琴往往是在琴房独自练习的个人行为,学生的注意力都在谱子、手口等细节部分,又是学生有意识去练习肢体表现力,但往往心中所想与实际情况会有差距,肢体、协调性真正如何自己浑然不知,由此就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录制练习视频提交并自己回看,这样既能发现学生短板掌握学生实时动态,也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缺点从而达到自省的效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如今网络发达线上资源丰富,专业演奏的视频音频非常多,民乐专业学生可以从模仿优秀的肢体语言和音乐处理开始,在练习时摆放镜子或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对着自己,随时监控自己练琴的表现、状态,慢慢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和特点。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多听多看多学多思的好习惯,潜移默化地提升对表现力的重视程度,也能在不断累积的成果中提升自信,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结束语

民乐专业的学习是一个长期且反复练习、不断打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讲究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也非常需要良好的心态和极强的毅力。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專业音乐生,若能得到教师正确的指导引导,加上自身努力,学生的专业能力将有可能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课程构建和人才培养方面需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美学精神[4]。作为民乐专业教师,也需要充分利用线上传媒资源、共享线下演出比赛等实践资源,将课上教学与课后监督结合,时刻从一线课堂中发现、总结问题,实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还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琴习惯及演奏心态,使学生建立强大的专业自信,进而为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民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闻绘.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9(22):36-37.

[2]马玉昆.浅谈民族器乐的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01):81-83.

[3]李佳.“互联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钢琴集体课探究[J].艺术大观,2022(35):124-126.

[4]雷沫.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评鉴,2023(03):121-124.

猜你喜欢
综合大学课堂问题教学对策
综合大学师范教育的身份认同
——从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变革的角度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与小组合作探讨的深入研究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文科为主型综合大学科技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