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审美研究

2023-07-10 04:52谢佳霖
艺术大观 2023年18期
关键词:芭蕾舞审美技巧

谢佳霖

摘 要:芭蕾作为西方古典舞华贵的代名词,具有高雅细腻、清丽婉转的特点。提高舞者的审美认知,离不开文化积淀、舞蹈技法、音乐聆听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本文以芭蕾舞审美能力为主线,从表演角度、技巧风格、艺术思维意识以及舞者与观众如何有效互动沟通层面,探讨其审美能力的塑造。唯有积极转变理念、技艺精湛、沟通有效,芭蕾艺术才能更好地表达美与传递美。

关键词:芭蕾舞;审美;技巧;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8-00-03

舞蹈是一种身体语言的诉说,其特点离不开动作性、抒情性、情感性以及节奏性。任何舞蹈作品,我们在观看时都会对人体动态美产生审美。观者会通过形象的塑造、表情的展现、动作技巧的高超等进行认识与审美。芭蕾舞中程式的严格与气韵的华贵吸引着我们对美的探索。

一、芭蕾艺术的文化意蕴

“芭蕾”,是法语“balle”的音译,意为“跳”或者“跳舞”。作为一门舞台艺术, 其雏形最早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前后的意大利宫廷,具有自身确定的技巧、风格与舞步,反映出宫廷贵族的礼仪时尚。随着意大利与法兰西宫廷的接触,“席间歌舞”传入法国,法国作为宫廷古典主义芭蕾和浪漫主义芭蕾的中心,一度达到繁荣鼎盛时期。1581年《皇后喜剧芭蕾》作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作品在法国演出以后,芭蕾舞遍及世界。芭蕾被公认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芭蕾艺术样式以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为准绳,法国古典主义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对古典芭蕾认识的基础,其有特定的艺术特征和美学原则的表达,如古典芭蕾舞具有完整的规范化动作程式以及固定的舞蹈词汇,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以及脚尖舞的技巧让芭蕾艺术与其他舞蹈明显区别开来。我们比较熟知的大型古典芭蕾舞剧有《天鹅湖》《吉赛尔》等[1]。

芭蕾舞程式严格、气韵华贵,动作形态讲求开、绷、直、立,而轻、准、稳、美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对演员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和艺术修养。以美来看,芭蕾舞以视觉艺术呈现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舞者形体表现的一举一动都要具有美感,芭蕾舞艺术对美的要求很高。一是演员的身材应具有美的要求,要具有修长的形体线条;二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是活动的雕塑和绘画,其受到时空条件的影响,舞蹈家要运用美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与反映生活之美,从而使观者能感知舞蹈美并进行想象再创造,进而获得情感的共鸣。那种向上跳跃与托举,舞姿的典雅与高贵,足尖鞋最小面积的地面接触,展现出自信、张扬、超越的艺术之美。如在古典芭蕾中,总有一个向上动作的起法儿,整个身体绷直,跳跃种类繁多,范围极大,常为托举所扩展。线条的长度与夺目的光彩由于采用了脚尖而得到加强。如若没有那种尽力向上之感,没有那种征服天地般的自立,那就无法确认。轻盈常常被作为古典风格的一个属性,清晰也是古典风格的另一特性[2-4]。

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芭蕾经历了早期芭蕾时期、浪漫芭蕾时期、古典芭蕾时期、现代芭蕾时期以及当代芭蕾时期。世界公认的学派有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俄罗斯学派、丹麦学派、英国学派及美国学派。芭蕾学派异彩纷呈,虽然有着共同的审美标准以及形体特征乃至动作体系等,但又在其自身发展中体现出极其深刻的民族性及传统性,展现出各自特定的表演风格、动作风格及艺术思想感情等。当今世界,芭蕾艺术是繁花似锦的,不同流派争奇斗艳,许多国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在芭蕾艺术表现上也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创新。我国的芭蕾艺术在继承与发扬世界芭蕾艺术美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所需,继往开来开创新篇章,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都是早期优秀佳作[5]。

二、芭蕾舞审美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高对芭蕾舞审美力的认知

舞蹈作为以人体动作姿态为表现手段的表演艺术,其对形式美感具有很高的要求,这种美感能带给人以赏心悦目。芭蕾舞蹈佳作的呈现能反映出舞者的表现力并潜移默化地培养观者的审美力及提高着艺术修养和品位。同时,舞蹈艺术本身与社会有着一定联系,两者具有双向相依的关系。我们在芭蕾舞蹈艺术作品中不断启发自身的艺术认知。人从对舞蹈艺术的赏析与领会中,会获得对自身、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舞蹈作品的形成是社会的产物,舞蹈艺术作品具有其特定的时代历史背景与风格的印记,其成因是为社会需求而服务的;尽管其反映社会生活是间接而曲折的,但却能通过人的情感这一中间环节来完成。在对舞蹈的欣赏过程中,人的情感受其启发而产生的认识观念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芭蕾艺术发源于西方,它的轻盈飘逸、热情奔放的美学标准体现了向上升腾、超越自我的艺术形态,呈现出高贵、自信、张扬的强烈人文精神与追求。芭蕾舞以自身特有的魅力绽放出独特的美。无论是作为舞者还是观者,在对其认识上离不开审美甚至是培育美这条主线[6-7]。

(二)积极拓展表演形式与技巧领悟审美

舞者应积极拓宽表演形式与技巧,用广博的精神风貌传递审美。

一是在表演、技法乃至情感上,舞者自身能驾驭与诠释出美感。芭蕾作品中,形式因素为内容而服务。通过对舞蹈作品的研习,反复领悟与探究、仔细剖析其形式美以及构成美的技术技法等因素,不断培养自身驾驭与领悟舞蹈的艺术能力,并通过借鉴他人的舞蹈艺术来塑造自身表演的魅力。如在芭蕾舞表演中应有意识地思考如何将这门艺术更好地扎根于东方的大地,积极传递既能表演古典芭蕾剧目又能演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芭蕾人才的教学理念,使中国芭蕾往更具民族化特色的方向发展。舞者自身的审美力要具足,认识到技艺兼备并积极传递这样的理念。技术为艺术而存在,是舞蹈的外在形式,它作为一个前提,既是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又能体现舞蹈风格,没有技巧的艺术不可想象。对于一部作品,舞者如何能领会该作品的创作风貌及含义,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诠释出丰沛的感情,这离不开平日自身修为的积淀,在揣摩文化意蕴中获得对舞蹈作品领悟的升腾。作品的情感性与动作性的展现是相融合的。在表达思想感情以及艺术感情的艺术创造过程中能对艺术手段及各种技巧的精密性恰到好处地运用。艺术是舞蹈的内在精神气韵,这就要求舞者不断揣摩作品,细加领会。通过舞蹈展现的形象、表情、动作、技巧等进行认识与审美。舞蹈本身是由一连串有组织、有规律及有特点的人体动作组成的,舞蹈中情感寓于之中。在动作中,要求规范与技巧的表达以及内涵的呈现、形式美的表达、风格的展现等[8-9]。

二是注重乐感的聆听意识以及动律之美启迪审美。芭蕾舞需要掌握表演动作与技术技巧,同时,舞蹈美的提升离不开乐感美的熏陶。舞者需要理解音乐而达到身与心二者合一的表演境界。芭蕾舞的表演动作固然重要,然而不只是单纯的机械性复制的四肢运动,舞者应探索与领会动作要领与音乐感觉的配合性,怎样能实现动作与音乐感觉、风格、节奏的和谐统一。表演中应增强乐感的聆听意识,以获得美感的启迪,体现作品内涵。加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高低起伏变化的感悟,使得表演动作更能准确表达音乐的情感进而增强舞蹈美感。诚然,这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懈,通过乐感聆听的调动,使得表演意识、美感意识、韵律意识等都得以增强,尤其对芭蕾舞配乐的理解能力会获得升华。舞者可把音乐性元素融入舞蹈动作技巧中,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感觉与聆听音乐的起伏之美,从而对聆听意识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也促进美的整体力的提升。这个过程可不等同于简单的四肢训练运动,当舞者总是随音乐而舞动,随节拍去调整动作的轻重缓急、快慢起伏时,足以促进身心与动作的整体合一。在强烈的乐感与节奏变化中听神经不断受到刺激活动而使听力意识增强,进而引发表演的冲动,表演动作越来越具有旋律性与流畅性。当我们从深层次领悟芭蕾艺术表演动作与音乐之间的互动关系时,逐渐提升了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识别能力,形成了芭蕾舞表演的动作与配乐的高度协调之美。在节奏感的强化训练中,为建立强烈的动感意识可运用多种音乐元素挖掘听觉本能,积极调动其对节奏的敏锐反应力而增强舞蹈的韵律性。在训练中可编排一些多声部的节奏训练,通过一系列身体动作如拍手、拍腿、跺脚等而打出不同的节奏,全身心地投入音乐的律动中。通过聆听意识的锻炼,可增强对舞蹈表演内涵的理解、传递出情感元素,突显表演的韵律美[10]。

三是舞者擅于用艺术灵感感召观众的审美。芭蕾舞以肢体为基础,通过视觉化的展现来表情达意,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舞者艺术灵感的启发性与感召性。任何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其过人的艺术思维能力,包括神经生理机制的功能的超常性以及艺术表现技能,都不可能是天生的。艺术灵感的培养一个是源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另一个则是由外界机遇所触发。这两者都需要长期对生活与艺术敏锐的捕捉的积淀,进而奠定舞蹈的审美趋向。舞者应注重启迪,多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带动他们的审美意识,永远带着审美意识去学习领会。

(三)切实转变方式方法助力审美

芭蕾舞的美,从肢体语言的表现而言情感贯穿始终,舞者应重视观众的情感变化,以充分调动观众积极互动的心理。因此,建立舞者与观众间沟通的意识,关注心理情感的培育,对舞蹈的审美表现大有助益。主观能动性是自主进取精神的体现,心系芭蕾、心系舞台。芭蕾舞的学习不仅仅是一项重视肢体动作的技术,更在于练习中的心理情感活动。舞者只有身心受主观能动性的指引而进行多方、多层次的学习,才能使得舞蹈的表现更加完满;对舞蹈的认识、学习与领会也会周而复始地广泛而全面。比如,在演绎芭蕾舞的剧情以及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时,可以多感受、揣摩与探讨人物内心的情感与认识,用心去思考进而再去舞蹈。只有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力越深刻,表现出的美才是自然而然能打动人的[11]。

除此,现代化的演出设备与手段的创设,可为芭蕾艺术美增色。比如,舞台场景和多媒体音乐环境的创设,可以增进舞者乐感美的培养。对舞蹈配乐的特色、节奏与风格方面会逐渐熟悉。在进行优秀剧目的赏析过程中,无形中培养舞蹈审美的气质与精神。因舞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呈现,人是进行运动的载体彰显出其典型的创造力、直觉力与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以及艺术欣赏过程中,直觉力与想象力作为人的审美能力的一种表现,具有某种本质的属性,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更能体现人的能力高低。在优秀的舞蹈剧目赏析中,人的直觉力、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智能都会获得锻炼与提升。

三、芭蕾艺术美当下的意义启迪

通过芭蕾舞艺术审美力的塑造让舞者得到全面发展、潜力不断得到开发。芭蕾艺术是美的代言与化身。舞蹈作品中细腻性情感的表达、人物性格塑造的典型与鲜明以及主题思想的深刻呈现等,无不体现舞者的审美情怀与理想信念。通过芭蕾舞蹈作品我们有所领悟,也更是对艺术之美的追求、领悟与向往。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鼓励创新思维,再开创舞蹈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想芭蕾艺术人才辈出,芭蕾舞艺术需要适应时代所需而获得创新性的发展。芭蕾舞表演中应追求创新,以向多方式、多维度思考与转型,创新是芭蕾舞艺术得以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芭蕾舞者应不断地在学习实践中挖掘并与时俱进,不断借鉴与吸收老一辈舞蹈家的实践经验,在继承中发扬与创新。随着国际化趋势发展,我们要创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作品。芭蕾中应适当地融入民族特色,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创新形式。芭蕾舞表演应以创新为核心要素,多方位多角度积极融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推陈出新。唯此,中国芭蕾艺术之美才更具有中国的气派与特色。

参考文献:

[1]徐梦婕.芭蕾舞教学方法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

[3]桂迎,赵丹丹.舞蹈欣赏与创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刘青戈.中外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钱世锦.世界经典芭蕾舞剧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7]胡万勇.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的审美特征[J].戏劇之家,2019(13):139+141.

[8]王妮妮.论芭蕾舞教学中音乐节奏的重要作用[J].黄河之声,2015(11):54-55.

[9]李鹤群.论芭蕾舞的延伸意识与审美气质的互通[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4):114-117.

[10]孙亚男.学院派芭蕾舞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5):185-187.

[11]何佳颖.从艺术的审美性谈——芭蕾舞的“理想美”与现代舞的“现实美”[J].北方音乐,2018(18):111-113.

猜你喜欢
芭蕾舞审美技巧
芭蕾舞女孩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芭蕾舞女
跳芭蕾舞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