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良
摘要:光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有很多的实验,但是实验效果却不是很好,从而导致学生对这块内容是懂非懂,缺乏学习的兴趣。本文从实验的改进为突破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能自主学习,从而爱上实验,爱上科学。
关键词:实验改进;学法指导;教学设计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也应如此。只有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解放自己,也真正教会学生。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传统教学就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听、记、背,这种观念已经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要改变需要勇气和时间。
实际教学中,我也时时提醒自己,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翁,我只负责组织、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自己能办到事情要学会放手,但是实践起来总是瞻前顾后,不尽人意。自己就像一位唠叨的父亲,总怕学生出错,总怕学生做不好,总想事事代劳。这也是在课改路上,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比如说在光学这一章,这一章知识点多,概念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易混淆,易忘记。比如光的直线传播,光路的可逆,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等,要理解,乃至要弄懂其原理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究其原因,我觉得实验的缺失或者实验现象的不明显是很大一方面的原因。
下面我就谈谈如何通过改进实验装置,让实验现象变得明显,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1、装置的改进
课本中原来的实验装置都以点状的激光束作为光源来进行实验,但是现象很不明显。我通过在激光的光源前加柱状的玻璃柱,将点状的光源变成线状的光源,从而使光线在光屏上能够清晰的呈现。
2、教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性教学,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光学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片段谈谈一些我的看法。
2.1 光的直線传播
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平时我们经常是通过教师将激光笔穿过滴有牛奶的水来显示光的直线传播的。但是这样一方面没有把固、液、气三种介质都演示一下,让学生觉得可能存在实验的偶然性,同时没有一个标准能让学生来比较这个光路是不是直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同时又能通过光线与下面的标准直线进行比较来得到光的直线传播,眼见为实(图1、图2、图3),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而不仅仅是气体或者液体中。
2.2 光路的可逆
光路的可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是教师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去了解这一知识的,比如说我能通过镜子看见你,你也一定能通过镜子看见我,但是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真的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就要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这个现象。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需要增加实验的演示,让实验去说明一切。而要演示这个现象,我们就需要去改进实验装置。通过如(图4、图5、图6)所示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说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就是可逆的。
2.3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在课本中是以筷子放入玻璃杯中作为实验演示来引出光的折射的知识点的,但是这样一个现象和后面光的折射的定义之间没有非常直观的联系,所以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了这个知识点。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改进实验装置。我们可以叫一个学生到上面来演示,分别让光从空气直射或者斜射入玻璃和水中,通过实验现象(图7、图8、图9)自己得出结论。光必须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才会折射,直射入不会发生折射的,同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化也能很直观的得到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4 光的全反射
光的全反射在课本中是没有这块知识点的,但是在作业中出现了相应的题目。一般我们平时在讲解题目中都是这样的,因为光从玻璃到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大到一定值时,折射角就等于或者大于90度了,那么这时就没有折射光线了,光线全部发生反射了。但是只是教师说说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时如果能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真实的看一下这个过程,这个效果绝对比教师讲一大堆原理的效果要好很多,所以在讲解练习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也可以用实验来直观的讲解题目,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总之,在教学设计中,能通过实验现象来直观的让学生自己得出相关知识点的我们教师一定不能不做或者直接用视频展示一下,同时,实验效果不明显的要努力的去改进实验,让实验变得明显,变得简单。变得震撼,真正的让学生爱上实验,爱上科学。
参考文献:
[1]石莉蔷,王伯君,毛国永.生活化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1(26):92-94.
[2]李巍峰.提升初中科学分析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