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行为习惯养成

2021-03-24 10:11李鑫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李鑫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儿童是独立而有能力的个体。基于儿童视角,从儿童出发,真正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发现儿童的真实需要和实际困难,做好回归儿童的真教育。在儿童视角下,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含义不清、意义不明;要求过多、实施困难;要求不一致、立场不坚定;榜样缺失、随波逐流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教师、家长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反思,从触及心灵、建构意义;共同商榷、约定俗成;一视同仁、坚定和善;循序渐进、原谅过失;尊重差异、关注过程;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等方面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儿童视角;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076-002

行为习惯是人们后天重复练习所获得的一种经常性、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曾说:“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1988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写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2016年,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强调了学生的个人修养,并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劳动习惯等视为发展重点[1]。纵观我国教育部颁布相关文件,不难看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學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然而,在现实情境中,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仍然接踵而至,表现为部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上课睡觉、玩耍,下课与同学斗殴,沉迷于电子游戏,学习不认真;不尊重长辈,讲脏话、爆粗口;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破坏公物,乱丢垃圾等。人们常常以“有知识没文化、有能力没品德”的评语来讽刺这些现象,更有人将这些孩子的行为称之为“没教养”。中国人强调“教养”。不管是家庭的教养,还是学校的教养,都要求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都着重培养孩子的内在素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更是有能力的个体。1989年,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指出:“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的看待。[2]”关于儿童的自我发展,儿童天然地拥有参与权。基于儿童视角,从儿童出发,以儿童的思维方式、认知态度、情感体验和兴趣需要为出发点,见儿童之所见,听儿童之所言,感儿童之所感,才能真正促进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让儿童得到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儿童视角的内涵和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以儿童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需要实现“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有机整合。[3]“儿童视角”就是实现“基于儿童”的实践方式。

什么是“儿童视角”呢?从字面上理解,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相对立。观察、思考一件事物的出发点和立场是儿童,而非成人,强调以儿童为本位,注重儿童的主体性。从研究领域上看,儿童视角主要用于儿童研究领域与文学研究领域[4]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大家都比较普遍同意吴晓东对儿童视角的理解:“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5]”在儿童研究领域中,学术界还没有对儿童视角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普遍强调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倾听儿童、尊重儿童和理解儿童。在国外,儿童视角有时被翻译成“child perspectives”,有时被翻译成“childrens perspectives”。基于英国牛津大学凯茜·席尔瓦教授(Kathy Sylva)对两者的区分,学者李召存解释道:前者的主体是作为成人的教育者,后者的主体是儿童[6]。这也启示我们:儿童视角既要求作为成人的教育者眼里装有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上思考,又要求让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

“儿童视角指引成人对儿童感知、经验、和行动理解的注意。[7]”儿童是成人的指引者。只有基于儿童视角,研究者才能进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洞察儿童的想法,体会儿童的心思,到达儿童的心灵深处,了解儿童的真情实意,发现儿童的困难需要。从儿童本身出发,才能做好回归儿童的真教育。

二、儿童视角下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

(一)含义不清、意义不明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后天学习与练习的产物。对于儿童来说,行为习惯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技能,需要他人来“教”。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教给了儿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却很少有人教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深层含义?为什么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其背后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例如:有些孩子不喜欢洗手、洗澡,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因此感到不舒服,也无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别人会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所以在他们看来,讲卫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再比如:在学习习惯方面,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无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被其他有趣的事情所吸引,所以他可能会上课不认真、东张西望,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积极自我调整。对于我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孩子是否知道其中丰富而深厚的内涵、长远而深刻的意义?含义不清、意义不明,儿童对行为习惯没有深度的认知,何以奢求其养成呢?

(二)要求过多、实施困难

人们常说:教育是要“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满一桶水”。然而,我们在对待儿童时,常常是对其无休止的灌输。当代儿童越来越追求独立和自由。当人们对儿童灌输种种要求时,儿童内心是受压迫的,他们会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成人施加给他们的被动的、强制的事情。此外,行为习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人的要求也自然零碎繁琐起来。过多的行为准则干涉和控制儿童的生活,让他们感受不到自由和自主。因而儿童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实施困难。

(三)要求不一致、立场不坚定

在儿童眼里,“公平”是极其重要的。他们重视公平、追求平等,强调要求的一致性。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儿童都会去观察、去比较。但是,老师总是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而丢失原则、动摇立场,没有平等对待。例如:对待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可能没有像对其他学生那样严格要求,忽视其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待儿童的某些行为,老师有时明令禁止,有时默认允许,有时赏罚分明,有时熟视无睹。不管是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不同的人,还是要求松懈、不坚定,这样的行为都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偏心或者不重视,从而对老师的要求产生质疑、反抗或不屑的态度,损害老师的威信,降低儿童的认同感,不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榜样缺失、随波逐流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儿童独特的年龄发展特点,他们的意志力还比较薄弱,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同伴、家庭、社会风气,都会影响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当儿童身边缺乏榜样,就意味儿童缺少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儿童也很难在行为习惯养成上发挥其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当儿童身边的人做出一些不良行为,他们又极其容易被诱导,从而随波逐流,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纷繁复杂、诱惑颇多的环境中,儿童一旦缺乏榜样这样的助推器,就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基于儿童视角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一)触及心灵、建构意义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在当代教育中,我们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闲来无事的条条框框,而是帮助我们适应当今社会、促进当下学习和生活的必备品质,是促进我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儿童因有其自由和自主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從而在生活和学习当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当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行为规范就像枷锁一样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身体,孩子是被动的、麻木的,已经丢失了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他们自身是知道该如何做的,教师和家长更不会严格地控制他们。这种自觉、主动的行为才能使儿童自己体验自己的生命过程,才能获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共同商榷、约定俗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条例是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儿童作为实施规范的主体,理应参与规范的制定之中。因此,首先要提高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良好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行为习惯。其次,老师要积极引导,和儿童一起制定符合本班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现实实际情况的规则,共同整理,约定俗成。最后,老师再将行为规范进行完善,明确行为划分的边界。师生共同商榷、共同参与规范的制定,有利于儿童明确要求、认可内容、自觉遵守、有效实施。

(三)一视同仁、坚定和善

人人生而平等。作为老师,眼里要装着每一个儿童,以统一的基本标准要求每一个儿童,做到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大家所提倡的《正面管教》中就曾提出“和善而坚定”的教育原则。不管处于什么情景,不管对待哪一个儿童,老师的态度都要和善而坚定,把握原则,认真执行,贯彻到底,做到一致性。只有这样,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在儿童心中逐渐建立秩序感。一旦有人破坏了秩序,行为意义、规范条例、教师权威都会受到儿童的质疑。

(四)循序渐进、原谅过失

路漫漫其修远兮!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学习、长期练习的结果。只有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水滴石穿、细水长流。在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不断的鼓励、及时的肯定和宽容的原谅,让儿童体验到认同感、成就感和包容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说:“说你行你就行”这是教育定律之一。成人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站在儿童的角度,理解儿童,鼓励儿童,原谅他们的过失,不要给儿童太大的心理压力,帮助儿童建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信心。

(五)尊重差异、关注过程

虽然说,老师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要以统一的基本标准要求每一个儿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要求都是一致的,也绝不是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得一模一样。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立而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属于自己的表达形式。所以,作为成人,应该相信儿童,发现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成长的过程,做到因材施教、多元发展。

(六)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古人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身教总是胜于言传。爱观察、爱模仿是儿童的年龄特点。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8]。老师、家长等作为儿童身边的重要人物,在言传之时,还必须注重以身作则,营造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形成一种文化风气,即班风、家风,悄无声息地引导儿童、影响儿童、强化儿童。儿童本身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在适当的环境中,儿童会主动观察与发现、体会与操作,身体力行中自然而然地将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联合国大会.儿童权利公约[EB/OL](1989-11-20)[2019-8-29].http://www.cctv.com/zhuanti/renquan/wenjian1.html.

[3]李召存.以儿童为本:走向“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5(07):9-13

[4]莫迪.儿童视角研究:儿童研究的新转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2015.

[5]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01):67-80

[6]李召存.以儿童为本:走向“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5(07):9-13

[7]Sommer,D., Smuelsson,LP., Hundeide,K. Child perspectives and children's perspectiv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2010:136

[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145-148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从儿童出发,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