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婉若++刘影++江世鑫
摘 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实践命题,因此要多措并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切实引领民族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24个字,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练概括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紧密连结成一个整体,回答了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三个重大问题。民族高校作为培养民族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传播知识,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等方面更是发挥着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实践命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因此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民族高校相比于其他高校在生源上具有特殊性,主要来自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这种结构成分就使民族高校表现出多民族性的特点。长期受各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保持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本民族文化因素始终成为一种惯性的力量影响着学生。这就决定了各民族学生之间在思想、道德和政治意识以及行为上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
二、多措并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一元主导”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议题。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及资源,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成长需求相结合寻找契合点。受多元文化的大环境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很多西方的价值取向及观念也对大学生的渗透不断增多,在多元价值观取向背景下, “坚持‘一元主导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多样并存就是要承认价值观多样化。既要坚持一元主导的统领和引导地位,又要兼顾价值观多样化的客观性;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价值观,又要有力抵制各种错误、狭隘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守护大学生价值观阵地。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对价值观教育的讲解与渗透。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充分重视“两课”教育的重要性,改进教学制度与教学方法。《大学》幵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时还提出了 “格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崇德修身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其实就是一种德,是国家的大德,是社会的公德,也是公民的私德,要求广大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道德修养。除此之外,应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社会实践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引导及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所谓“民族认同感,即民族认同性。包括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社会与文化实践等。中华民族认同感在内涵上包括共同的民族渊源、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共同的国家”通过开展志愿活动,招募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志愿者,致力于组织和引领青年志愿者更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以推动整体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可以传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诠释“点赞青春传播爱”的公益信念以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此,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做出了常识性积极探索。以“爱心小屋”“金山社区行”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奉献活动——海边环保行、“爱心包裹”募捐、金山社区尊老爱幼、敬老院爱心奉献、龙山小学“大手拉小手”活动和暑期“湘西支教”等活动。同时举行“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以党校培训为平台,将主题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入党积极分子学生明晰成为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努力方向,增强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
參考文献:
[1] 高万能.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