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伦
摘 要:让言语思维看得见是落实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即答即评”的快反馈让言语思维缺乏外显机会,“一言蔽之”的权威评判让言语思维缺乏外显动力,“手脑分离”的单调教学方式让言语思维缺乏外显途径。为了实现深度学习,可以在连续追问的过程中、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让言语思维得到显性化表达。
关键词:语文教学; 深度学习; 言语思维; 外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043-002
2014年,国家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标志性工程,组织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1]。在此背景下,致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应运而生。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某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而学会思考,是深度学习最本质的特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内隐的言语思维显性化是实现语文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言语思维外显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维果茨基把思维和言语形象地描述成两个相交的圆,两圆重合的部分就是“言语思维”。“言语思维”不是“言语”和“思维”的简单相加,而是难以分割的融合体。一个完整的言语思维的过程是这样的:“从激发一种思维动机到思维的形成,首先是在内部言语中,然后在词义中,最后在言语中。[3]”言语思维有别于数理学科的思维,更注重思维的形象性、敏锐性,以及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是一种文学性、哲学性、思辨性的思维[4]。
(一)言语思维外显是落实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
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能批判性地学習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5]。究其本质是思维的发散与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隐形的言语思维得到可视化,即能清晰地看到学生处在何种思维发展水平,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遇到了何种瓶颈,从而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去指导学生进一步延伸思维,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让言语思维外显是评价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
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可观察的是学生的身体行为、面部表情、口语表达等外在表现,而学生是如何进行思考的,我们不得而知,因此我们无法知道学生到底进行了怎样的学习,是否真的达成了深度学习的目标。言语思维具有内隐性,让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将内隐的言语思维表现出来,教师就能对其深度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评价。
二、深度学习过程中言语思维缺乏外显表现
(一)“即答即评”的快反馈让言语思维缺乏外显机会
在语文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错了,老师就会说“坐下,再想想”,或者“请坐,我请别的同学帮帮你”。到底这位学生有没有再想想,其他人的回答有没有帮到这位学生,就不在老师的考虑范围内了。当学生回答对了,老师常常会说“非常好”,或者“你真聪明”,然后继续上课。显然老师没有关注到学生最终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忽视了学生言语思维的过程。回答错误的学生没有机会申辩自己答错的原因,回答正确的学生也没有发挥用自己的思维影响他人的作用,这种“即答即评”的快反馈让言语思维缺乏外显的机会,没有时间得以表达。
(二)“一言蔽之”的权威评判让言语思维缺乏外显动力
语言文字是客观存在的,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主观的,所以不同的人对语文教材的理解是不同的,《新课程标准》也提倡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但在课堂中不难发现不少老师还是用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当学生与老师的意见不同,或者学生与学生的意见不同,有的老师会简单地判定正确对误,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屈服于教师的权威,不愿意再表露自己的想法,言语思维丧失了外显的动力。
(三)“手脑分离”的单调教学方式让言语思维缺乏外显途径
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中数理化课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并不少见。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却鲜有人运用。在课堂中,大部分语文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说,而不是让学生写或者画。诚然,口语表达也能体现学生的言语思维,但方式比较单一,如能让学生手脑结合,绘制思维导图,言语思维外显的方式也将大大丰富。
三、深度学习过程中的言语思维外显策略
(一)通过连续追问让言语思维外显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中的“追问”则是指师生双方对某一问题作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式直抵事物本质的探问[6]。通过追问,学生能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再次思考。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场面的混乱,教师进行如下追问:
师:这里的“所有人”指的是谁?
生:“所有人”指的是“男人、女人、小孩”。
师:(第一次追问)既然“所有人”指的就是“男人、女人、小孩”,那这句句子是犯了重复的语病吗?
生:没有。
师:(第二次追问)那作者为什么要把“所有人”的内容再写一遍呢?
生:把“所有人”的内容再写一遍,好让我们知道到底有谁?
师:(第三次追问)让我们知道到底有谁的话,只要直接写“男人、女人、小孩”就行了呀,为什么要再写一个“所有人”?
生:这是为了说明人很多很多。
生:是为了突出和强调。
至此,老师水到渠成地进行总结:作者写了“男人、女人、小孩”,又加了一个“所有人”,不仅是为了告诉我们到底有谁,更是为了突出强调人的多和场面的混乱。
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提问中将自己的言语思维过程显现了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再次追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所有人”进行反复追问,教师的问题是聚焦的,是连续性的,是层层深入的。追问即引领的过程。一次次的追问帮助学生达成了语文深度学习的目标。
(二)通过讨论辩论让言语思维外显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田忌赛马》中的孙膑有着过人的智慧,教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去向孙膑学习。但是在一节语文课上,一位学生提出了别样的看法:“孙膑很狡诈,他破坏了比赛的公平性。”此言一出,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尽管课堂时间有限,我还是让学生进行了辩论。
生:孙膑是知道了齐威王的出马顺序,才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对齐威王来说不公平。
生:这有什么不公平的?齐威王也知道孙膑的出马顺序。
生:齐威王如果知道孙膑的出马顺序就不会这么出马了,所以齐威王肯定不知道。
生:齐威王就算知道了孙膑的出马顺序,也不会改变他原来的计划,这就是孙膑比齐威王聪明的地方。
生:有可能是孙膑偷偷去看了齐威王的出馬顺序,所以他一点也不光明磊落。
生:出马顺序可能是一开始就公布的,大家都知道,只是孙膑后来调整了策略。
在辩论中学生对孙膑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全面、客观的思考,大家渐渐达成共识,如果孙膑是用了不光彩的方法得知了齐威王的出马顺序,那他确实存在投机取巧的嫌疑,但是如果大家的出马顺序都是公开透明的,那孙膑取胜完全是靠他的聪明才智。辩论,让学生的言语思维看得见,也提升了学生言语思维的品质,发展了思辨的能力。
(三)通过绘制导图让言语思维外显
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的辅助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是将隐形的言语思维显性化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语文教学中应多尝试思维导图的应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习作练习“神奇的探险之旅”,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生活经验,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脑海中有很多素材,但可能存在“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情况,或者写出来的作文乱七八糟、缺乏条理。如何搭建学生写作的支架?思维导图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执教过程中,我让学生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你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这个人有什么特点?”“你想去哪儿探险?”“你打算带上哪些装备?”“你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你可能怎么解决危机?”学生思考后,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始绘制思维导图,再根据自己额思维导图进行创作。
思维导图用画和文字将学生隐形的言语思维生动地展现在了纸上,便于后期的创作,也便于老师的指导评价。以思维导图代替以往的“提纲”,该线性的思维结构为网状思维结构,思维的复杂度更高。因此使用思维导入能促进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7]。而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思维发展与提升”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隐形的言语思维显性化,从而进行指导、评价,以达到深度学习和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7]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
[2]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3]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储广林.基于核心素养,让言语思维看得见[J]小学语文,2018(1-2):37-40
[5]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30
[6]孙双金.为素养而教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