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江梅
【摘要】《语文课标》指出,第二学段开始“写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让学生乐于表达习的方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本文将结合四年级习作课堂的一节案例,分析如何从题目出发,巧妙的引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轻松地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小学 习作教学 课堂设计 审题 引导策略
一、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发现小学生作文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很多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感到无从下手,从不审题,更知道如何立意,如何选材。他们对习作课堂是陌生的、空洞的,也是无趣的、一提写作文就无兴趣,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联系本班学生实际,常常出现审题不准的作文,主要病症有:脱离材料,随意而为;笼统含混,泛泛而谈;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抓住现象而弃本质;弃关键词,内容空洞无特点。
二、巧引审题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语文课标》指出,第二学段开始“写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让学生乐于表达习的方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抓住题目中的“题眼”,着力于题目当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这将会是打开孩子们构思习作思路的一个重要途径。《苏联的作文教学》中指出:“小学生写作时很难认真审题,很少思考题目的范围,很难察觉措辞相近的题目之间细微的差别。所以,会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在第二学段开始“写作”的教学中,我们好好的从题目出发,巧妙地引导,给予孩子方法的指导,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审题,还能够引导学生选材,并从选材中通过整合,筛选出题材,获得写作能力的增长,从而写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习作内容。
着力“题眼”,正确理解,解决“写什么”
——推荐一个好地方之“好”
“同学们,我的这个标题有什么不同?”老师闪着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问。
“好字变红变大了!”学生们齐刷刷地回答。
“那为何我要将这个好字变红变大呢?”
“就是告诉我们推荐的这个地方不能是普通的地方,必須是好地方。”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些地方,算是好地方呢?”老师进行着引导。
“景色很美的地方算好地方。”
“好吃好玩的地方。”
“有趣的地方是好地方。”
“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是好地方。”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好不热闹。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好地方包括景点、角落、娱乐场所、学习场所、自己的一个秘密基地等等,特点包括好吃、好看、好玩、好学等等。”老师总结道。
通过逐步引导,老师和学生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好地方=我喜欢的地方。
达成这个共识后,同学们迅速地给出自己的“好地方”:涠洲岛、三亚、贵阳古镇、避暑房、冰岛、融创文旅城、欢乐谷、好吃街……
从题目中的“好”字出发,巧妙地引导孩子抓住题目中的“题眼”,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个“好”字,然后轻而易举地就打开了孩子的选材思路。一下子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孩子们有了要写的内容,“写作无内容、写作无兴趣,写作存在畏惧心理”的情况自然就破冰了。
着力“关键词”,正确理解,解决“怎么写”
——推荐一个好地方之“推荐”
我喜欢的地方,别人是否也会向往?这就要看推荐的功力强不强。一个好的推荐,应该实现“我喜欢”到“他向往”的转变和升华。那,如何做,才算是一个好的推荐呢?
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相继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
“推荐就是介绍,用介绍的方式去进行。”第一个学生解释了“推荐”的含义。
“好的推荐应该是写出这个地方的特点,用特点去吸引别人。”第二个学生的回答抓住了特点这一关键词。
写出自己想推荐的地方,并将自己想推荐的理由一一写下。
万千理由如何选?“合、去、留”
“我们推荐一个地方,角度看似有很多,但同学们在刚才的发言里其实已经说出了面对众多角度的处理办法——合、去、留。”
重合的角度可以合在一起。
不太有吸引点的可以去掉。
特别突出的可以留下来。
根据“合、去、留”的原则,之前从七八个角度来推荐的,多半变成了三四个。
从题目中的“推荐”出发,巧妙地引导孩子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推荐应该实现“我喜欢”到“他向往”的转变和升华。然后轻而易举地就打开了孩子怎样推荐的思路。一下子就解决了“怎么写”的难题,孩子们有了要写的内容和写作的方法,写作的畏惧心理就消失了,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自然调动起来了。
三、结束语
习作教学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反思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可行的办法,才能突破难点,上好习作课。巧引审题,就是在教学过程摸索出的一个习作教学方法。就是从习作的题目出发,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和关键字,引导孩子们打开写作的思路,破除不会审题而导致习作千篇一律的症结,解决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1
[2}赵静,谈如何开展小学生作文指导教学.《新校园(中旬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