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
摘 要: 如何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书本走向社会,进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呢?作者认为,日记教学正是承载这一重任之翼。日记就是学生能力的“操作间”。
关键词: 日记创作 小学生 引导策略
对语文老师来说,日记是布置作业时的第一选择,偶尔美其名曰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
犹记得“日记”二字每每从口中吐出时,孩子们那一声“啊……”这是那么歇斯底里,让我常感无奈。我曾私下找了几个同学了解情况,深谈之后发现在语、数、英、科四门功课的众多作业中,“写一篇日记”位居“最害怕作业”榜首。其中一个学生(比较优秀的学生)这样说道:“老师,作业只要我认真做、虚心地请教爸爸妈妈,都是能完成的,可是,日记,即使再认真,我真的没什么东西可写?”孩子的话提醒了我,“害怕写日记”是因为他们认为没有素材可写。
在生活中,虽然有很多事能成为日记的素材,但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够进入他的视野,因为他们有自己观察的对象,观察的范围,所以有可能老师认为值得写的,学生却没有发现,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教会学生寻找和发现生动活泼的素材。本文仅以校内生活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日记创作。
一、抓住课堂小插曲,创造日记小话题
学生的生活,学校占了大半时间;在学校中,课堂成了师生共话的绝佳场合,那何不让课堂成为日记素材的第一来源呢?
在复习单元时,字词的积累与运用是基础之本,重中之重。记得一次在回忆AABC式时,前面的同学都回答得很是流利。“皑皑白雪”、“帘帘飞瀑”、“滔滔江水”等脱口而出。轮到毛文新了,他自信满满地站了起来说:“蒙蒙大雨。”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细――”这是怎么了呢?当我回味过来时,不由地笑出了声。突然,我灵机一动,止住全班的笑,我立即对学生说:“本周的日记,咱们就以‘蒙蒙大雨来当主题。”学生兴奋地说:“好!”
在课堂上,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有个别学生难免会说一些有违你心的答案,这时,我们不要忙着批评和道歉,而应该抓住这些小插曲,让错误成为有趣的话题。错误和失误都是一种美。我相信,抓住孩子原生态的回答,创设了精彩的话题,让学生写出了精彩的日记,帮学生寻找到了日记的素材。围绕这个话题去写,不仅让学生把有趣的事情深深印刻在记忆里,而且让学生用书写的方式记下了难忘的一刻。我想,如果每次都能及时抓住课堂上这些小插曲,不断创造话题,打开孩子的视野,拓宽观察范围,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有一双观察敏锐的眼睛。
二、留心看生活趣事,拓宽日记大源地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樊发稼说:“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知道写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像小鸟随心所欲地唱自己想唱的歌。”
学校生活中,孩子之间的交往必不可少,人与人的交往会擦出更耀眼的火花。在办公室休息时,总有一两个女同学来打小报告:“老师,小明故意打我!”诸如此类的声音总是源源不断。我们常常告诉孩子,留心身边的一点点儿小事,好好思考,记录它。那我何不以此“声源”化为写作“来源”呢?
有想法就要有行动,相比全班教育,也许提供成功的案例更能被学生接受。我留心课间,发现几个女孩子与男孩子正在嬉戏。于是趁机找来其中一个,问:“你们玩什么那么开心啊?”这孩子是班里较大胆的一个,与我的关系比较亲近。听完我的问题,她立即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老师,一下课……”听到这,我了解了大概,男生喜欢逗着女生玩,而女生又不大愿意。听完,我说:“听你说的挺热闹的,但老师也没理清主要缘由。那这样,你写一写,然后让老师看个明白,好为你做主啊。好吗?”一听我要为她们主持公道,小女孩满口答应。第二天,我的桌上就多了一篇日记。
看了日记,稍作修改后,我就在当天的语文课中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此文。至此之后的一段时间,记录校园生活成了学生日记的主流。
“处处留心皆学问”。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竖起耳朵,睁开眼睛,用心思考就能寻觅到很多日记素材。留心生活是学生日记创作的源地,可以留心生活的一景一事一人,看似容易但写好不容易。教师除了要给学生提供日记创作的素材来源外,更要引导如何写好日记,切不可写成流水账。只有细致地观察景、事、人的形态,精心构想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日记,才会有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三、与图文音像接轨,开辟日记新渠道
现在孩子的生活都很枯燥,有些孩子除了在学校读书,获取知识以外,再没有获取知识的来源,对生活中的事情漠不关心。既然他们的世界是空白、无趣,那么就把他们带入我们的生活中,把我们看到听到的事情说给他们听,放给他们看。我们通过平时的看报,及时给学生积累有用的素材。这个素材可以是有趣的、有益的等。让学生了解素材,思考素材,从而写出精彩的日记。
一天,我在学生做操时浏览了一份报纸,其中一篇随感《消失的母校》引发了我的感触。此文记录了自己对母校的回忆与怀念,令我想起了自己就读师范时的老院址也已经被拆迁了,读来更显亲切。恰逢元旦将至,“理想的校园”是本次元旦征文的主题,那我何不提供我的素材呢?于是一上课,我就打开电脑,播放了一段记录我母校的视频,其中图文并茂,并配有音乐。视频结束,我与学生分享了《消失的母校》,谈了我的感受,孩子们也颇有同感,借此引出征文主题。“你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能与老师分享吗?”
隔天,几乎全班孩子都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学校。
总之,教师可以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发掘日记创作的素材,教师只有前期一步一步扶到位了,后期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寻觅日记创作的素材。其实在校园内我们这样引导学生发现素材,走出校门,在家庭、社会上同样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创作日记。“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所撰作”。学生在自由日记时,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本领和技巧。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日记时一定要合理评价,及时鼓励,必定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对写日记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日记水平,同时一定能使每个学生在日记的所“思”、所“感”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