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民
摘 要:在素质教育往纵深发展的今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从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出发,主要是在教学课程标准指导下,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设计,以求提高初中历程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设计 课程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依然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当前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构建学生的历史观,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所在的初中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农村初中,课程改革起步相对较晚,历史教学设计还处于探索之中,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分析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课堂的作用,期望为相关教学研究提供参考。[1]
一、课堂教学设计概述
1.课堂教学设计定义
课堂设计是采用系统性的教学方法,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系统性的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的程序化与系统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课堂教学设计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2]
2.课堂教学设计特征
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包括系统性、程序性以及技术性。首先,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对课堂内容的连续性进行分析,合理的运用旧知识引导新知识,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系统的一部分。第二,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是其程序性,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学评价,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并且对学生教学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完成一个整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三,教学技术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设计是在一定的课堂技术的支持下,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需要采用精确化以及合理化的教学技术。
二、课堂教学设计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首先,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素质教学为目标,通过教学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精确化;其次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促进教学过程设计的程序化;最后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过程,从而实现教学评价的准确化。
三、初中历史课堂设计案例分析
笔者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贞观之治》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分析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角度阐述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该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三个主要内容,通过时间点探讨贞观之治的定义、影响及贞观之治的主要历史人物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1.教学目标的确定
结合课堂内容以及课堂目标,笔者设计的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为:通过对课本内容进行性隵,了解唐朝贞观之治的历史史实,并且了解唐太宗、女皇武则天对于该段历史的影响,培养评价唐太宗、女皇武则天的方法。为了实现教学主要目标,笔者结合课堂将主要目标进行分解,设计以情感态度为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展示教学案例让学生掌握到历史人物的品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且依据教学课堂,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阶段完成隋唐时期的国情教学,第二阶段完成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的教学,第三阶段完成女皇武则天的教学,层层递进,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笔者结合不同的班级设定不同的目标,以笔者所带的两个班级为例,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课堂气氛活跃,而另一班级的学生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因此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中,笔者针对两个班级的不同而稍微变化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
2.课堂教学策略的确定
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教学顺序、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在设定既定教学目标的墙体下,明确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顺序,而且教学活动的安排如下:首先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期望,然后对旧知识进行回顾,传授新知识,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急性评价,完成课堂内容的复习。笔者采用小组教学和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该课程内容中,贞观之治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在课堂开始前,对学生提出问题:“形成贞观之治的原因是什么?”“贞观之治中唐太宗采取了那些政策与措施?”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此后在教学中,笔者在课堂内容的讲述上,逐步完成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相应的问题,深化对课程内容的认知。
3.教学过程的确定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引导、教学内容开展以及教学要素的整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教学要素进行分析,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包括问题导入法、旧知识引导法、图片导入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展现教学内容的方面,笔者采用讲授法与探究法进行教学,通过两种方式的结合,以确保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了解学习的方式方法;而且笔者采用纲要式板书的方式展示隋唐的大事件,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4.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
当前的课堂评价主要是以考试等方式进行课堂知识的考评,但是以考试为中心的课堂评价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新课程大纲的需求。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结合考试采用观察法、讨论法等方式进行课堂评价,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汇总,要求学生完成《贞观之治之我见》的课堂论文,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完成课堂知识的复习,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初中历史课程对于学生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设计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教学大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结合教学设计理论,开展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的研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43。
[2]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