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荣
摘要: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重任务、轻情境的现象比较突出,或误将情境等同于以往课堂中用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导入环节。学习任务群中的情境可以赋予学到的知识、训练的能力以意义和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任务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与学习任务逻辑相承、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挠到学生探究的“痒点”等原则,从而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基础知识。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情境创设 任务 生活 探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了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并明确了任务是学习的导向,但其中对情境的表述却颇为驳杂:既有统合而言的学习情境,又有分解语文实践活动情境而成的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但共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的新课程时代,它们都是由任务激发并与之勾连的。王宁教授曾说:“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这在涵盖新课标对“情境”的表述之外,给了“情境”另一个思考维度——任务实施的背景。换句话说,情境即是学生面对可能的真实世界,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不妨将其称为任务情境,它既是学习情境的有机组成,更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前提。
一、学习任务群教学的任务要从情境中来
学习任务群教學倡导的情境和任务,本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我们常说,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说的“问题”,依然不能窄化为知识层面的疑问,必须还原为真实世界可能带来的挑战。当学生能够敏锐地感受到这种挑战带来的压力,进而明确在应对挑战中自己承担的角色和采取的方式方法,我们就能说,他发现问题的意识增强了;当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推断、起草方案、分工合作、对话交流等最终完成相应的挑战,我们就能说,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但是,真实世界是复杂而浑然的:因为复杂,所以不可控的因素更多,学生完成任务的几率就很小;因为浑然,所以从某一现象中发现问题的难度很大,学生甚至不知从何做起。因此,学习任务群教学中的情境和任务,必然是要经过适当改造和简化的。
相较于情境,教师可能更重视任务,毕竟它跟教学的联系更密切。我们也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大部分教师都是先设计好任务,再回头去模拟情境,或者就不谈情境了。所以,设计合理的任务,尽最大可能将文本解读、析出的语文知识包裹在内,是处于新旧观念转换期的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可是,任务只是知识学习、能力养成的载体,整合性的真实情境才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使知识和能力产生意义和价值。换句话说,任务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而情境则要回答“为何做”;亦即任务旨在提高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情境则旨在增强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发现问题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看,情境规定了任务的目的性,任务的完成回应了情境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夏雪梅博士说“教师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来自对情境的设计”的原因所在。可以说,学习任务群教学如果忽视情境创设,任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
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劳动光荣·实用类阅读与交流”单元学习任务为例。它共有四项具体任务:(1)结合课文内容,就有关劳动的话题择一进行专题研讨;(2)从不同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出发,梳理文章内容、讨论文章观点或评论;(3)根据拟订的优秀新闻评选标准,撰写推荐书;(4)围绕平凡劳动者的触入心灵之处,撰写一篇写人记事文章。首先需澄清的是,它们不是课后作业,而是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其中任意一个任务作为主任务,再做活动的分解,也可以四个任务都采用。我们发现,每个任务之前都有导语,或进行价值评论,或进行概念、特征的阐释,但这些都不是情境,因为没有赋予任务相应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这件事儿与我何干?”的疑问,相应地,任务也会转化为负担。比如要解决上述第三项任务,就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向谁推荐;二是做这份推荐书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依托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人、事、物,打造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从而使任务的实施具有驱动力。
二、任务情境不同于课堂中用于激趣的情境
我们对“情境”并不陌生。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帕默、洪贝等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提出,并由李吉林老师在中国实践、发扬的情境教学法早已深入广大教师的教学意识。为了引发学生一定的体验兴趣,教师多会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导入课堂,如一段优美的文字视听、图片演示、音乐欣赏、角色扮演等,我们将这些场景也称为情境。
但这一情境与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情境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重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力求学生能凭着积极、健康的情感投入认知活动;后者重在展现真实或拟真世界中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力求驱动学生主动探寻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前者重在直观,偏向于对认知活动起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后者重在真实,侧重于在今后生活中唤起联想、启发思考。前者只是一个教学的手段,可以出现在课堂内的任何教学环节;后者是素养的载体,它必须在任务布置之前交代,“笼罩”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即贯穿任务的始终。前者指向当前,即以呈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场景来促进、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后者指向未来,即帮助学生建构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培养他们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情境与以往的教学情境之间的边界,是非常清晰的。
还是以“劳动光荣·实用类阅读与交流”单元学习任务为例。在结合课文内容、就有关劳动的话题择一进行专题研讨的任务前有这么一段话:“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塑造着人的思想品格。袁隆平等杰出劳动者的模范事迹,古代人民热烈的劳动场面,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普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虽然劳动的“崇高与美丽”“价值与意义”等话题直接来自这段文字,但并不意味着这段文字就是任务情境,因为它没有解决“为什么要进行专题研讨”这一问题;从作用来看,它更像是用来激发学生对劳动产生正确认识的一段优美文字,在教学中也可转化成某段视听的旁白。
至于写推荐词的任务,不妨创设这样的情境:“每个时代都有劳动的楷模,每个时代都有各自对劳动的深刻理解。讴歌劳动的诗歌比比皆是,优秀的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也层出不穷。对于应该选哪首劳动诗、哪篇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进教材,教材编写者们意见不一。如果你是教材编写者,请从本单元中文章中任选一篇,撰写你的推荐词。”虽然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成为教材编写者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但并不代表这个情境是虚假的:一来“这几篇文章有什么学习价值”也是很多学生会产生的疑惑,模拟教材编写者推荐的过程,也是自我解惑和说服的过程;二来无论是年度好书、音乐、影片的个人榜单,还是产品推介、旅游线路设计等,都是学生今后生活、工作的可能组成部分,它们与该情境设计、任务解决方法相似且可迁移。
由此观之,任务情境创设并不仅仅是激趣而已,它关系着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是关乎学生素养培育的重要命题。
三、任务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要与学习任务逻辑相承
整合性的真实情境之所以能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于其需要整合性、模块化、抽象化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凝练出最为适切的学习任务。知识是融于情境中的,是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综合学习与运用的。和以往从情境中抽象出来的线性知识系统的学习不同,学习任务群中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自动整合,模块化、抽象化,其序列“在表现的有序背后埋藏着一种奇异的混沌,而在混沌的深处又埋藏着一种更奇异的秩序”。而每个学生都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自己学习需要的知识的“奇异的秩序”。这就意味着情境和任务要时刻维系以下关系:(1)情境给出需要解决的具体的问题,任务要围绕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2)情境虽是真实的,复杂的,也要照顾任務的可完成性,防止创设任务时将不良结构的问题简化成良性结构。
有教师在教《荷花淀》时,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某摄制组要将孙犁的《荷花淀》拍摄成电影,导演正就几个重要的场景为演员说戏。”而任务设计成三步:(1)导演说戏:给出场景表现的关键词;(2)演员演戏:对话表演;(3)观众评戏:评价导演说得如何、演员演得如何。先将学生是否懂得导演的专业性表达放在一边,仅从事理逻辑出发,就可知导演说戏时的文本不应该是小说,而应该是剧本;如果剧本是小说的再创作,演员最好要借助小说阅读来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做深刻的理解。电影是视听的艺术,导演要考虑到镜头角度及运用,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走位等,即使一个小小的场景,也是立体的、涉及诸多因素的存在。而在实际教学中,复杂情境下的复杂任务被窄化为“鉴赏对话,分析人物形象”,“导演”说的是“夫妻话别”“妻子探亲”“助夫杀敌”三个情境中的对话该以怎样的语气、语速、情绪呈现,“演员”只是呈现对话的声音,“观众”咀嚼前后语境,分析“导演”之说和“演员”之演是否符合小说人物的形象,然后教师引导、总结出女性的含蓄美、刚柔美和觉醒美。这样的任务虽然增加了学生对文本的亲身体验,但学生并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无非通过“阅-读-品-析”的方式解决“文中刻画出了怎样的女人形象”这一良性结构的问题,接受的仍是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出的答案。我们也可以发现,任务的最终成果无法回应情境设计的要求,任务跟情境的联系也非常牵强,甚至没有这个情境和任务,也能按照这个流程教学。这就是情境与任务逻辑脱链导致的。
在无锡市语文新课程研讨会上,有位教师执教的《哦,香雪》一课的情境与任务也受电影的启发:“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根据铁凝小说拍摄的影片《哦,香雪》即将发行,影片的宣传需要合适的海报,请同学们根据文本内容参与设计。”海报是各种形象元素的组合,反映设计者对主旨的理解,而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就不存在与情境的逻辑断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设计草案进行小组讨论,并对别人的设计进行公开评价,在讨论和评价的过程中,就带动了对小说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物象作用的分析。学生既可以获得阅读的共识,也可以保留个性的理解。在这个课例中,任务驱动着学生去回应情境的要求,两者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是一例较为成功的任务情境设计。
(二)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文,而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常脱离生活实际,又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痼疾。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目的性、问题意识、任务意识,促使他们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能力,但并非所有生活涵盖的场景都具有任务情境的合理性。借用“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情境的设置也有“最近情境区”。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学生,生活可能千差万别,即使是同城两所不同的学校,也会因为学校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关注的生活存有层次和角度上的差异。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才不至于“橘生淮北则为枳”。
苏州中学园区校的孙晋诺老师设计的“活生生的这一个”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是:如果从《祝福》《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节选)》《项链》《雷雨(节选)》四文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这个人物该是谁?最能揭示这个人物性格或精神的又是哪句话?而引出的任务情境是:“学校图书馆的墙壁上要悬挂著名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五幅画像,在这些人物形象的画像边都写有该人物的一句话,以显示其性格或精神。目前已选定了四个,分别是阿Q(儿子打老子!)、骆驼祥子(我招谁惹谁了?!)、堂吉诃德(前来跟你们厮杀的只是个单枪匹马的骑士!)、桑地亚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可能有师生会对图书馆墙壁上挂阿Q和骆驼祥子的画像及其配文存在争议,但是这个任务情境的设计几乎在所有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内,每个学校都有名人画像及其名言之类的文化布置,而且这个情境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例如在图书馆举办小说人物形象设计展等活动。
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包旭东老师开设的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示范课,情境创设如下:“在中国,有一种‘山水因人而胜,的独特文化现象。山水名胜,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文。事实上,山水名胜与人也是彼此成就的……2019年9月,湖南永州零陵区政府开始着力开发‘西山文化,整合众多人文与自然资源,形成西山文化集中体验展示区。我们将体验柳宗元的宴游之乐,参与西山文化设计,梳理并传承‘西山文化。”情境出于真实事件,依据课文为西山之巅赏心亭撰写楹联、为西山某自然景致写推介词和撰写“西山文化”内涵解说词的任务层层推进,课堂生成了极好的语文实践活动。但是,当我们将包老师的方案在其他班级推行时,虽然学生也尽力完成了任务,但积极性明显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调查发现,之前的学生有被挑中上示范课的光荣感加持,所以产生了很好的情境学习效果,而未上公开课的学生则多认为湖南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后来,也有教师仿照包老师的课设计了《西湖的雪景》的任务情境:2019年6月,根据《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手杭州文广旅游网,向广大网友征集“西湖赏雪人文游”设计方案,包括主打线路和代表性景点旅游指示牌的改立两项内容。从上课的效果看,学生对情境的疏离感很强,致使任务的效果打了折扣。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的反思:绝对真实的情境也未必能带来理想中的效果,有距离感、无代入感是一个原因,学生的公共意识没有从学校上升到更广范围是另一个原因。
(三)要挠到学生探究的“痒点”
教师在创设任务情境时,要充分预设学生对怎样的情境感兴趣,从而令其愿意投入对问题的探究和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任务情境要挠到学生探究的“痒点”。这个“痒点”,就是学生兴趣的生发点;有了这个“痒点”,学生就愿意去听、去读、去说、去写,有了学习的驱动力。那么,什么样的情境才算挠到“痒点”呢?其实,我们在阅读时,常常会产生朦胧的、一闪而过的想法,虽有做探究的冲动,但源于客观的条件,这种想法忽起忽灭;或者在某一个情境中,想做一件事,却囿于个人力量的单薄而一直没有做成。情同此心,学生也会有这样的体验。
比如《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不少学校采用了柳凤霞老师的文字作为情境(将《三国演义》简称为《三国》):“把《三国》读‘薄,掌握三国故事情节脉络;把《三国》读‘厚,了解三国时代背景;把《三国》读‘活,抓住三国精彩片段;把《三国》读‘死,熟记三国诗词常识。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明争暗斗;曹子桓、曹子建、曹仓舒,‘亲‘情对决,手足相残;关云长、吕奉先、张文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来吧,学历史,使人明智;读文学,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这样的情境实质是《三国演义》中情节、人物等知识和学习任务的大杂烩,学生能被表达中整饬的句式感动,从而激发去看书的兴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大量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是低阶学习,这些知识不参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所以也不具备多大意义。
再来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小兵老师创设的情境:“作家方英文有一篇文章《谁是“一号人物”》,提出《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诸葛亮谁是小说中的‘一号人物的问题。从文学的角度來看,你认为谁才是《三国演义》塑造得最精彩的‘一号人物?”同样的情境,还可以映射到《红楼梦》中的“薛林之争”等。这样的情境,就触发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都亲近和自己性格吻合的角色,都有自己倾向的“一号人物”;但对“塑造得最精彩的‘一号人物”却要站在理性高度去分析,情理的矛盾让学生在日常阅读中不会有意去做这样的理性分析。“你认为谁才是《三国演义》塑造得最精彩的‘一号人物?”这一来自情境的问题驱动学生去完成“我说‘一号人物”的任务,由此需要制订阅读计划、进行资料整理、解答疑难问题、完成个性鉴赏、建立评价模型等,让学生获得主动提取、梳理、整合知识的内在学习动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学习能力。
任务情境的创设既是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起点,又贯穿于整个学习任务,统摄着任务完成的方向;它赋予学习任务以真实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之中,驱动着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基础知识,并引起对真实生活的联想与启发,加深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所以,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情境创设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