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0-04-22 06:52黄信恒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摘要: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协同性、开放性、吸附性和长效性四个特点。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办学定位不准,未能正确认识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缺乏合力,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发展失衡问题;指导教师技能经验不足,缺乏创新型双师型教师。这就需要提出有效的应对路径,明确办学定位,正确认识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地方院校与高校有效合作,促进双方持续互动发展;加强教师技能锻炼与实践经验积累,培养创新型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

作者简介:黄信恒(1985.8——),女,汉族,湖北钟祥人,硕士,郑州商学院工商  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商业模式创新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1802341070)。

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动力,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灵魂,更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但仅靠高校是很难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这就需要高校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双方通过协同创新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校企协同育人是学校与企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资源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我国未来发展不再依靠传统的劳动或资源能源驱动,而是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校创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发表高水平论文,更在于创新驱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综合国力与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必须要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必须由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来实现,而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哪些特点,当前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地方企业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本文对此开展探讨。

一、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在高校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哪些特点?它具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协同性、开放性、吸附性和长效性。

(一)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协同性

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过程中,不仅要整合多方面育人内容,还要协同多个育人主体,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与高校的长期合作来完成。从教学育人视角来看,校企协同育人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 落实于各个环节之中,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因此,做好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不仅要做到对所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覆盖,还要做到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更要实现青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校企协同创新实践育人不仅只有理念的转变,还涉及教育内容、教学管理、组织实施、教育评价等多方面。从参与主体来看,校企协同育人的参与主体包括行业企业、高等学校、政府、科研院所、学生家庭、基层社区、社会团体等,在育人过程中需要各主体统一协调、协同共进、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育内容来看,校企协同育人涵盖内容广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与现实需求重新整合梳理,形成规范系统的内容体系,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分阶段推进。[1]

(二)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开放性

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育人运行过程既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系统,更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运行机制内部的开放性与运行机制内部各系统对外部资源的开放性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需要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家庭、科研院所等教育实践参与方进行信息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例如,各参与主体对实践平台与实践内容的期待,具体的实践单位与社会对实践主体提出的素质要求,政府所能保障的政策环境等。校企协同育人运行系统接受这样的各种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人才培养是否有帮助将其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将有用的信息向相关各方输出,从而来推动实践育人运行向有序化方向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内部各系统,将向机制外部的潜在实践资源持开放的态度。在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过程中,高校采用开放与欢迎的方式,希望实践育人系统中能够参与更多潜在地方企业资源,通过构建更大更广的共享机制与共享平台,让更多的平台、人才与成果实现共享,让给更多的实践主体收益,努力构建参与面更广、范围更大的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

(三)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吸附性

一般来说,吸附是指物质表面吸住了周围介质中的分子和或离子,是一种物理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也常常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存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实现知行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课堂教学不同,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既可以从科研平台实验中获得、从课堂教学实习中获得,也可以从组织构建中得到顶层设计的温暖与关照,还可以从管理过程中得到支持、从实践文化或文化实践中得到熏陶、从服务社会中让学生受到教育。需要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领悟某些真理或不断深化自己的认知,也需要通过各种实践平台来检验理论知识的科学性、真理性与应用性。而课堂教学是一个纯粹的“学得”过程,是将知识以授课的形式直接传递给受教育者的。由此可知,校企協同创新人才培养运行过程有其强大的依附性,能够通过自身的各个子系统,将组织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及教书育人等吸附在自身的运行过程之中,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统筹,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

(四)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长效性

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模式的关键在于它的长效性。为了保证育人成效,须将校企协同育人视作常态化的教育手段与形式,坚持长期化、科学化与规范化,决不能将其搞成“运动式”的体验。为了确保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的长效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促进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一体化发展。其次,有效结合校内与校外资源。不仅要联动多方职能部门,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构建校内多个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发展,还要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事业、政府、基层社区、其他高校等多方间的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之下,实现协同育人目的。再次,有效结合传承与创新。在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时,不仅要传承社会实践的优良传统与文化基因,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推进实践育人的创新发展。这几个方面的有效结合,是实践育人长效性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保持长效性的原则与要求。[2]

二、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然而,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我国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办学定位不准,盲目跟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缺乏,未能正确认识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校企合作缺乏合力,双方之间缺乏深入交流与沟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比较混乱,存在协同育人发展失衡问题;三是指导教师技能经验不足,缺乏创新型双师型教师,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很难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指导与建议。

(一)办学定位不准,未能正确认识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盲目跟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等问题。主要体现为高校教学管理设置、课程安排、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校企合作出现“合作培养目标模糊、办学特色定位不准”等问题。究其原因:首先,从办学理念来看,在“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与“重学轻术”、“重文轻工”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之下,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教育缺乏以技术为本的办学理念。尽管重文轻技理念反映了读书至上的积极价值观,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差异性,抹杀了个人发展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导致高校在与地方企业协同育人的过程中,盲目追求创新、扩充专业、扩招学生,忽略了自身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其次,从办学定位来看,在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许多高校仍采用普通本科教学模式,以学术性和教学型教育为目标,导致培养的学生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在理论学术方面比不过高等本科院校学生,在实践操作经验方面又赶不上技校技工与中职学生。再次,从办学目标来看,存在严重的功利性,忽视了本地特色定位。校企协同创新育人中,许多高校并不是从真正意义上根据本地优势产业、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办学定位、开发校本课程等来实现学校品牌与办学理念升级的任务,而是指望政府包办一切,以此来获得财政支出。[3]

(二)校企合作缺乏合力,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发展失衡问题

首先,因企业与高校的需求不同,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往往各自为重,双方之间缺乏深入交流与沟通,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从高校来看,虽然许多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聘请职业经理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法律专家等作为导师,但因这些人员没能接受系统的培训,其授课流于形式,很难给予学生所需知识与技能。从企业来看,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正确认识,合作仅停留在表层面,技术层面的合作较少,缺乏长远的规划与沟通,且核心技术性人才不足。其次,因企业与高校的追求目标不同,当前校企合作制度政策不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比较混乱,存在协同育人发展失衡问题。主要体现为学校对校企协同育人缺乏完整的顶层设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是以偶然性接触开始的。虽然高校组建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但对学校的未来、现在及专业设置与教学情况等缺乏整体设计,长期目标与实施路径不足,协同育人处于被动状态。一是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缺乏长久的战略计划,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项目实践相对比较杂乱,其发展深浅不一,各个院系在运行过程中各自为营,使合作育人项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一定的失衡状况。二是校企协同创新人才项目统筹调度不足。合作育人发展不均衡情况在各院系出现后,学校并没有及时给予帮助或对其进行动员调度,导致这些院系的校企合作育人工作处于落后状态。[4]

(三)指导教师技能经验不足,缺乏创新型双师型教师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教师队伍,尤其是创新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当前我国各地的各行各业都在想方设法招纳创新人才,特别是具备创新领军能力的人才,可谓是求贤若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相对匮乏,目前还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来源基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尤其是高级创新型师资队伍。但从现实来看,我国高校师资队伍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与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与重理论轻实践理念的双重影响之下,我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停留在浅次层面。很多教师与外界、尤其是企业的接触与合作机会相对较少,导致高校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很难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指导与建议,也很难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另外,我国许多高校还没能形成完备的职业能力培训机制,许多高職院校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讲授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这种高校师资与企业实际相脱钩的做法,不仅导致高校教师缺乏相关的职业技术与能力,高校不了解企业的当前发展与现实需求,还使校企合作实效较差,不能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也很难达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的。[5]

三、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虽然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不可否认,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现实困境,这就需要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一要明确办学定位,正确认识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社会急需和市场前景乐观的专业;二要加强地方院校与高校有效合作,强化学习机制建设,增强其在产学研合作中吸收新知识、获取、创造和转化新技术的能力,促进双方持续互动发展;三要加强教师技能锻炼与实踐经验积累,培养创新型双师型教师。

(一)明确办学定位,正确认识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作,需要明确其办学定位,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首先,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与要求以及市场需求来确立办学定位、制定教育发展纲要与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具体来说,大力加强专业化建设,立足市场发展需要与社会需求来培养高素质人才。逐步取缔正在逐渐脱离社会需要与市场发展的专业,科学合理设置社会急需和市场前景乐观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与前瞻性原则,以此来减少时间的损失与资源的浪费。其次,加强地方企业与高校的有效合作。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合,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在深度合作中得以强化。同时,通过合作高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企业的战略规划与发展规模,以此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并从企业中引进专业人才为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这既有利于学生对企业发展的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企业对学生的了解,在双方互相了解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使教学管理走向动态化发展。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课程管理应紧随行业发展动态与企业发展节奏不断调整与变化,鼓励高校教师关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其科研水平,与此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来促进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教学水平能力的提高。[6]

(二)加强地方院校与高校有效合作,促进双方持续互动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根据“共同发展、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原则共同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还在拓展企业技术领域、分散研发风险、分担研发费用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校企协同育人中,企业要加强学习机制建设,增强其在产学研合作中吸收新知识、获取、创造和转化新技术的能力。政府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如优化创新要素环境、整体提升创新能力、健全合作平台、完善产学研联盟。高校也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针对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企业认识不足、缺乏参与积极性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改变企业考核体系,在企业管理绩效指标体系之中增加新技术新产品的储备情况、创新型人才数量、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速、技术开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等。其次,调动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给予国有企业政策与资金支持等同等待遇。具体来说,给予重大科研项目一定的政策照顾,优先考虑科研成果转化对自身的促进,给予专项配套资金来鼓励产学研多边开展科技创新。最后,为企业提供协作优惠政策,发挥试点企业带动效应,给予产学研合作中成效显著的企业一定的补贴与税收优惠,通过试点示范树立典型。[7]

(三)加强教师技能锻炼与实践经验积累,培养创新型双师型教师

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高校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企业人才教学,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须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实践经验与能力不足的年轻教师,要到校外、特别是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学习与锻炼,将教师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实践之中,以此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创新实践经验丰富和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高素质教师队伍,这就需要高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专业实践活动。具体来看,这些教师需要完成以下任务。首先,通过开展专业或行业社会调查,更多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最新动态与未来发展方向,丰富自身社会实践经验与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能够向学生介绍反映生产现场的新工艺、新技术。其次,一方面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生产技术,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向其请教教学中的的一些相关课题,以此来提高自己开展科研开发与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再次,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间的有效联系与沟通,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供更多机会与平台,从而提升教师创新实践能力。总而言之,创新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校企协同创新育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与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8]

参考文献:

[1] 刘耀东,孟菊香.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8(3):71-74.

[2] 夏伟,肖坤,李夏菁.协同创新引领高职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和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30-134.

[3] 冯兴保.基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9-11.

[4] 张呈江.“四轮驱动、四箭齐发”校企合作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9):93-96.

[5]肖荣辉.“政校企”协同创新应用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59-62.

[6] 张晓芬,史宪睿.“内外协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8(3):47-51.

[7] 杜辉,陶秋燕,杨冰.基于价值链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以北京地区高校的数据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87-91.

[8] 崔炳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8(5):12-16.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