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教育历史考究

2020-01-03 10:12张晓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公民教育整合思想政治教育

张晓红

【摘要】公民教育是西方民主建设的产物,对维护社会建构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民教育理念极大冲击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学者甚至提出以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因此,兹文对中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进行考究,指出中国公民教育历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发展公民教育只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文章最后提出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路径,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   国民教育   人民教育   整合

公民教育是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起源于古希腊时期,与西方政治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公民”一词在中国最早起源于清末民初,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政治思潮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社会的极大变革,新的思想观念冲击了民众的思想视野。

公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是不健全的。兹文从“公民教育”在中国发展进行阶段性分析,从中探讨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整合公民教育,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转向。

一、国民教育时期:一种国民精神的教育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民族矛盾激化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情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控制中国发展的力量,严重阻碍中国的社会進步发展。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造成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的不平衡,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公民教育在中国发展可追溯到新民运动,当时的“公民”其本质是国民。20世纪初中国新兴知识分子兴起,新民运动随即产生。新民运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国民”和“国民教育”。梁启超提出“国民者,一国之主人翁也”。“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一人之身,同时为治人者,亦同时为治于人者”。①国民一词提法冲击了封建臣民思想,与封建奴性国民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受到新兴知识分子的青睐,广泛传播其国民思想。随后的新文化运动同时继承了传播民主思想的传统,初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对国民权利进行了相应阐述。例如李大钊提出国民改造,其本质为国民教育,同时认为国民教育是救国之途径,“政府果不愿为之国之政府,则宣及早觉悟共复古之非,弃民之失,速于天下更始,定根本之大计,恢复真正民意机关,普及国民教育。”

此时,由于政治的动荡,思想的多元化,中国所谓的公民教育集中体现为公民素质教育,主要是政治素质和个人素质的教育。在政治上主张个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个性上主张个人的自由,解放等等。这些都是由于中国的政治环境的密切关系。基于此,此时公民教育与民主国家相结合,主要是培育符合民国发展相适应的国民,同时这一时期的国民教育是在简单了学习西方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只是简单的借鉴性,与中国国情相脱节。国情决定当时的公民教育本质的是对国民进行的政治素质和个人素质的教育,集中于个人自由解放上,目的是借助教育理论上与封建专制主义作斗争。这一时期注重民主精神培养,体现出教育者生活经验与自主性的教育意义,反映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的深刻体认。

二、人民教育时期:政治性突出的人民教育

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广大群众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在新中国未建立之时,由于国民党的作为合法政府统治中国,教育采取的是西方教育。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公民教育,所以对国民党的教育暂且不谈。在一次土地革命时期,中国也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行“公民教育”,但是没有明确使用公民一词,更多的是使用“人民”的概念,“首先是严谨意义上的公民思想的形成和表述;其次是对于公民概念的严格准确的界定;再次是从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又有民间、零散自由的社会教育;既有在根据地的民众教育,又有在红军士兵中的宣传教育;既有对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有对工农及军队的文化教育,既有系统的规范的学校教育又有独创性的灵活多样的分类教育。”①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革命的需要,“公民教育”更多体现为红色教育,由于当时民族矛盾突出,因此教育的主要体现为政治责任感的教育,民族认同感的教育。无论是从教育的思想还是路线上看都呈现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这一时期战争年代形成并得到发展,同时为动员群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面对国家建设问题,政治上出现偏离正常轨道发展的倾向导致了认识上出现重大失误教育的目标呈现“唯政治化”现象,教育方式采取单一“政治灌输”,教育目标只是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其本质是没有公民教育,只是单一的、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纯政治化教化的弊端开始显现。

总体而言,由于国内局势动荡,此时期公民概念等同于人民,公民教育等同于人民教育,其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战争需要的人上,体现强烈的政治色彩。由当时“公民”这一概念在法律的地位可知,公民并未成为社会的概念,“1954年宪法还是后来的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都是强调公民服从、服务性的义务,公民在宪法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这一时期“政治本位”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难以提供公民人格教育的社会、政治环境,现代公民概念并未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与思想领域,公民教育也未能在当时的教育体系与宏观政策中有重要体现。”这时候的教育主要是政治教育,教育任务也是培育革命接班人,阶级意识形态教育色彩明显。

三、公民教育时期:合格公民教育的培养

改革开放使得国家的重任由政治建设转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主体性凸显,政治民主不断发展。因此,培养能够参与公共政治和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主体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指向。基于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提法足以证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由于民主发展成熟,公民身份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正式认可,公民的身份意识才深入民心。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更多的是表现为从培养和提高公民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建设性角度,积极主动地开展公民教育的理论实践。因此,新时期的公民教育全面兴起。

“改革开放之初,更多是立足于清除左的观念的影响和打破僵化保守观念禁锢与束缚的角度,致力于对人民的思想解放与思想启蒙教育,为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全面变革奠定基础。80年代中后期全民启动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多是从培养人民思想品德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保障作用;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特别是依法治国的现在观念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更多是致力于对公民的公民意识的教育,以培育建设法治社会的民智基础;进入新世纪,2001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从道德视角对公民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强调了公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2000年以后国家十分重视公民教育,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在2007年3月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对公民道德、公民行为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后,公民教育得到不断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在内容上得到丰富,同时,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向。但是,中国的公民教育还是十分薄弱的,内容是相当单调,与西方的公民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公民教育也应体现中国特色,不能全盘西化,盲目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应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经验发展公民教育。

四、从历史角度解读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

由于公民教育在新时期全面铺开,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重大挑战,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关系成为学术界重要话题。关于如何处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互补说,这类主张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有联系,但是它们在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第二种是嵌入说,主张依托于现有较为成熟完备的思想政治资源,把公民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三种是转型说,意为积极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型,两者目标一致,实现由灌输式的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型。

基于公民教育历程可知:中国公民教育发展是先天不足,各种公民建设理念提出都是依靠政治性存在的。因此公民教育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优势,把公民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效培养社会现代公民。

由公民教育在中国发展历程可知,中国的公民教育更多是侧重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最初时期公民教育带有西方教育色彩以后,其后的公民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在国家建设时期,公民教育体现为意识形态的教育。由于中国公民教育是依靠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必定与执政党的理念相结合,所以,公民教育只能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内涵。另一方面,作为舶来品的公民教育,如果照搬西方模式,必定与中国意识形态相悖,所谓的公民教育必定带有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我国必定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前提下积极吸纳公民教育的合理成分,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内涵,引领社会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前进。

五、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公民教育的挑战,实现两者的整合

面对公民教育的思想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并非是抵制、拒绝的,而是实行有效的整合,把公民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深厚的理论支撑,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包容性。

1.教育根本在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取向,防止去政治化

目前学术界有学者认为应该去除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坚持公民教育取向,其行为本质是从根本上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过于强调以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公民教育本质为意识形态推行的工具,西方的公民教育本质其实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也必然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一元性。

无论是中国有实有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西方无名有实的公民教育,其本质都是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宣扬意识形态的工具,在社会发展整合思想和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的公民教育只不过是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人,带有国家本身的目的性。因此,在整合西方教育观念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绝对不能弱化,反而应该寻找创新方法显性推行意识形态的教育,这样才能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入侵。

公民教育的要素要求是在实践中培养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转化为自我的观念,这才是最重要的。公民教育要从细微着手,坚持实践。因此,在坚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合理融合公民教育。

2.教育内容上注重人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相结合

公民教育是一个巨大的理论体系,涵盖了公民身份、公民意识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公民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一个合乎国家发展需要的公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其终极目标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的相通性以及一致性使得两者整合具有可能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做好各项工作,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的自由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导向作用,深入到了人的灵魂深处,既帮助人们进行理性的思维,又引导人们去追逐理想的社会与理想的人性,实现自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包括思维的能力。”“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同时,《共产党宣言》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积极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就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不能脱离总目标的指导作用,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峰学者呼吁继续推进中国人的人格转型,要从传统人格走向公民人格。“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强调人的整体性,轻视人的个体性。这种对人的个性的忽视,极易形成依附人格,呈现以服膺、依附无我、不自由的特点的传统‘臣民性格;传统道德人格与现代公民的异化性不利于公民的形成,因此,去除传统道德人格对现代公民人格重塑的负面影响进行公民教育尤为重要。”同时,高峰学者提出“公民教育所强调的宪法教育从根本政治原则上为人们划定了一个言行范圍和准则,因而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启发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而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正是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适应的责任感,包括对国家、家庭和他人负有的责任。”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应整合公民教育的,扩展学科广度,从根本上体现二者的融合性。

3.教育方法上:实现主体间性的转换

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体现为:“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在根本上统一于公民权利;同时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原则,一切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个人和国家是互动的,不是单向的。由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功能主要凸显在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在建国时期,与政治高度结合。由于政治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参考苏联的灌输教育模式,人的主体性泯灭。现代思想政治应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上,突出主体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教育的积极作用。同时,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主体间性的问题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主体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4.教育形式和途径上突出实践教育,防止空洞的理论教育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是政治灌输、理论学习、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而公民教育的形式多样,除了理论学习以外更多的是实践学习,倡导受教育者在实践中领会学习理念自主转化为行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路径也是同样。但由于以往单一化程度较高,缺乏实践环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空洞化。因此,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公民教育方式做参考,加强实践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公民教育,两者终极目标都是相通的,都是为培养与社会相符合的人才。在中国的大环境之下,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下,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教学体系,公民教育才有发展的生机。所谓纯粹的公民教育是没有活力的。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吸收外国公民教育中科学价值的经验,创建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模式。要达到这一目标,公民教育就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必须不断借鉴公民教育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发展自身体系建构,有效整合公民教育资源,培养现代化公民。

【参考文献】

[1]刘志山、李卫英:《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时代背景和体系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蔡晓良,吴智灵:《论公民意识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政治哲学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第5期

[3]张雪琴:《中国公民意识生成路径及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4]梁金霞:《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观照与当代价值》,《中国德育》2008年第7期

[5]李艳霞:《公民资格与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逻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楊迎春:《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转向》,《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8]魏伟:《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综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3期

[9]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0]王振国:《中国共产党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公民教育整合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