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真
[摘 要]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与基础,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数学概念的学习要领会数学抽象的过程,概念变式教学旨在从不同角度深刻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学概念;变式教学;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对一类事物概括的表征.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根基,概念教学是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和基石. 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概念变式教学旨在从不同角度深刻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图形变式、语言变式、符号变式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对概念获得多角度的理解,对概念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利用变式,抽象概念直观化
例1: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让学生讨论并尝试完成下列问题,老师再逐一讲解.
分析:函数是特殊的映射,函数定义中强调“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這三性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便不能构成函数. (1)集合A不是数集,明确了函数的特殊所在;(2)集合A的元素0在B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元素,不满足“任意性”;(3)集合A的元素1在B中有两个元素1,-1与之对应,不满足“唯一性”;(5)集合A的元素3在B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元素,不满足“存在性”. 只有(4)和(6)满足函数的概念,而(6)集合B并不是该函数的值域,体现了“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分析:图像是函数的一种重要表示形式,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是决定函数的三要素. 在函数概念中提到“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学生要会借助“三要素”,分析、判断图形是否为函数的图像. (3)中值域是[0,3],不是集合B的子集;(4)中定义域是 [0,1],不是A;(6)中0≤x<2时任意的x有两个y值与之对应. 所以只有(1)(2)(5)符合题设函数的概念.
数学概念非常精炼,寓意深刻,要仔细推敲概念中的每一字、每一词,理解准确到位. 以上变式从“数”到“形”着力体现“函数”这一概念中的关键字眼:“数集”、“任意”、“存在”、“唯一”. 通过直观、具体的变式,建立感性经验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用不同的变式揭示概念的本质,通过对本质特征的分析,加深对整个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设置反例、错例辨析的变式训练,通过对问题正面、侧面、反面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并能运用概念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达到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的目的.
[?]利用变式,拓展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变式教学要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做到遵循课标,突出重点. 本例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从条件的等价性(变式1、2),结论与条件的转换(变式3、4),否命题(变式5)与逆否命题(变式6)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变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变化中的不变,学生不仅获得对“函数单调性”这一概念的等价形式,又为函数单调性的应用,如利用单调性比大小、解抽象不等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此,对概念的建构提供一个有层次的推进过程,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概念,对学生掌握知识、促进思维和培养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变式,辨析易混淆的不同概念
在人教版《数学选修2-3》的第二章《概率》中介绍了两种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课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这两种概率模型,并能运用这两种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不少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两种模型,不能准确地辨别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属于超几何分布还是二项分布,常混淆应用.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通过例题与变式用词的不同,正确辨析两种不同的分布. 从抽取的方式上,超几何分布是无放回的,二项分布是有放回的;从独立性上,超几何分布是不独立的,二项分布是相互独立的;当产品的总数很大而被抽出的产品较少时,超几何分布可以当作二项分布. 一般地,若以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情况,或以样本频率代替总体概率,则是二项分布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与问题的有效互动中得到提升的. 本例通过变式,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问题的体验中辨析不同的概念,并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抓住问题的数学本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数学运算的素养.
例4中a,b可能取值都是四个,基本事件是有限的,变式中a,b可取[0,3]上的任意实数,基本事件是无限的. 这样,学生更清楚区别“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关键在于:古典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有限的,几何概型的基本事件是无限的. 并且,两道变式又教会学生如何区分是“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还是“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相似概念的易混淆点,恰当巧妙地设计一些变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分不同的概念. 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运用概念解题.
高中数学教学应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有意识地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导向,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概念教学中恰当地设置变式问题,可以有效地呈现概念的本质属性、清晰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能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拓展知识;设置层层递进的变式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这对教学内容及发展学生的个体能力,都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变式教学不能变成教师整节课的精彩演绎和拓展,不能教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应接不暇.教师必需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变式,控制变式的数量及变式的深度,发挥概念变式的积极教学意义,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