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维维
摘 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在他么还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其行为习惯,而通过游戏来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于幼儿来说,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可以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精神精神的引领下养成幼儿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游戏精神 幼儿教育 习惯养成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206-01
“幼儿”就是指“3-6歲的儿童”,这个前两段的儿童年龄稚嫩,心智不成熟,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教育环境来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可能会导致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无法改正其不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健康人格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于人性的塑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游戏精神则是需要教育者站在儿童的角度,尊重儿童的生理、心理、年特质上存在的特点,充分发挥游戏对于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使教学方式和内容更加契合儿童的心里特点和年龄特色。
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陈鹤琴先生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大事由于幼儿年龄小,认识程度低,自制能力差,就导致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很艰难的事情。那么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给予一定的帮助,而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影响幼儿,但是如何才能在游戏中教育幼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
1 在游戏情境中教导幼儿礼貌待人
如果想让幼儿学会和人有好的相处,就需要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和处世方法,而礼貌待人文明用语是最直观、最容易让别人感受到的,也是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技能。因此,教师在为幼儿设计游戏情境时,应该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的使用和处世的方法。首先,可以根据生活场景和生活经验来给幼儿一个接近于真是的场景,比如说可以模仿商场顾客和营业员的对话以及家长去到别人家做客时的话语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然后教师利用这些场景资源来引导儿童在不同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时,来使用这些语言。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用来进行各种情景游戏的区域,锻炼幼儿在进行游戏时,要使用一些文明用语并且主动热情的和别人进行交流沟通。在进行家长孩子的扮演游戏时,教导幼儿学习如何与人打招呼,怎么和人相处;在进行医院模式的情景游戏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使用对他人关心用语的使用。还可以设计一个墙饰,通过墙饰让幼儿被动的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去学习礼貌用语的使用。
2 及时通过运用玩具的方法改变幼儿的不良习惯
首先就是要保证在游戏中有足够数量的玩具,在进行情景模式的游戏中,玩具是必不可少的道具。而幼儿的年级普遍比较小,难免会有一种想要和他人一模一样的想法。所以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就需要将同样角色的道具准备多份,各种角色的道具分批发放给幼儿,并且保证相同角色的道具数量上足够充足们可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还可以利用玩具来进行,想象力丰富是幼儿特有的一个特质。孩子很喜欢用形象中的想象来自居,这是幼儿想象时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想象成一个积极向上正面形象的任务,从而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在游戏中制定游戏规则,并有意识的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
幼儿的年纪较小,没有很强的遵守规则的意识,不能很快的做到遵守游戏中的规则,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在游戏环节中,教师尽可能的运用游戏规则和俏皮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游戏的指导工作,从而使幼儿被动的接受关于规则的教导,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行为、发展并丰富幼儿的语言体系。比如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易于学习的小游戏,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体的概念,然后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并在游戏中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幼儿在游戏中,不仅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还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于社会规范意识和规则遵守以及伦理道德的遵守,都有了一定的启蒙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范围,从而达到约束自身的目的。幼儿在情景游戏中可以一直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并且可以通过游戏来反复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4 提供便于交往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交往
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是可观的无声的载体,可以给幼儿一些指导与暗示。而这一特性为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践研究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摄入挖掘发现游戏材料中的教育意义,并且为幼儿准备并提供大量的具有教育性的教学材料。但是教学材料不能自己发挥其教育作用,需要教师的引导、自己亲身参与其中、与同安互动的启发和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合作意识,加深对于材料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的认识。但是利用游戏材料和游戏情境对幼儿进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说:教师需要对其教导的幼儿有所了解,兵器材料准备充分符合幼儿实际情况;教师还应该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新的有点和闪光点,及时的对幼儿进行鼓励并且进行材料内容的调整和游戏情境的转变,以保证游戏深入有效地进行。
总而言之,在对幼儿进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件需要长时间坚持并且有耐心的事情,也是当下幼儿园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紧密观察幼儿行为上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引导幼儿改正。教师还应该为幼儿设计并提供良好的、健康有益的、丰富多样的游戏环节,营造活泼富有教学意义的游戏氛围,从而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樊人利.游戏精神引导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4(09).
[2] 房庆荣.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实践及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6(1).
[3] 帖艳红.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策略的研究[J].华校教师,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