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课程中熠熠生辉

2015-11-16 10:40王夫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活动课程思考

【摘 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通过诗会、戏剧节和诗歌诵读活动的开发和建设,从语文教学活动走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综合育人优势,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基地;活动课程;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8-0069-02

【作者简介】王夫成,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210008)教师。

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有三大语文节日:高一第一个学期,“明月·青春·梦想”大型月光诗会;第二学期,十三中戏剧节;高二第二学期,“大树下的古风新唱”。三大语文节日,不是简单的语文课外活动,而是注重情感体验的活动课程。它们是有着明确的课程目标、科学的实施策略和多元的评价方式的三门课程的有机组成和终端显示。

“月光诗会”对应高一年级现代诗歌诵读课程。考虑到高一新生怀揣着青春理想踏入菁菁校园,与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相协调,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安排了“向青春举杯”现代诗歌单元,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我们开发出现代诗歌诵读课程。“戏剧节”对应高一年级戏剧选修课程。戏剧影视观赏是中学生丰富多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理想途径,必修四安排了“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戏剧电影文本研习单元,由案头研读向舞台表演转变,我们开发出高一年级戏剧选修课程。“古风新唱”对应高二年级选修课程“唐诗宋词选读”,由单一的诗歌诵读向综合性学习迁移,我们开发出“大树下的古风新唱”课程。

三门课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注重学习方式的创新。“戏剧节”改书面的“读”或口头的“说”为现场的“演”和“看”,剧本也就由“案头之曲”变为“场上之曲”,语文学习课堂也由教室拓展到室外。“月光诗会”、“古风新唱”在诵读中添加音乐、舞蹈、戏剧乃至书法、绘画、茶艺等元素,改变了以前诗歌只能“读”的单一学习方式,以故事情节串联起若干首诗,使诗歌成为矛盾冲突中抒情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的道白。这就将诗歌学习悄然转变为集诵读、表演、观赏等优势于一身的综合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使戏剧经典和诗歌经典获得了真正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生命之花在活动课程中幡然苏醒并焕发出熠熠光彩。

一、课程唤醒了学生作为“人”的灵性,显示出巨大的创新能力

被誉为“美育之父”的席勒在其名著《审美书简》中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席勒立论的背景是当时蓬勃兴起的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使人性“异化”的可怕现实。针对种种“异化”现象,他提出应该通过艺术、通过美育进行人性的修复与新的人文精神的塑造。

“演”戏剧而不是“读”戏剧,编撰剧情演绎诗歌而不是从文字、意境入手咀嚼品析作品,这种带有“游戏”本质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一下子使学生脱离了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限制和重压,舒展了他们的天性、情感和想象力,而比赛评奖的形式又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于是,灵动、和谐、激情、创造等等作为“人”的伟大奇妙之处顿时爆发。在每次活动期间,你会看到在学校的大树下、甬道上、操场边、食堂里,一个个班级,一个个节目组,一个个学生,手捧诗歌和剧本在忘情地诵读和揣摩。演出那天,舞台上表演的学生那份忘我和投入,台下同学之间以及与台上表演者之间的呼应和律动,还有台前幕后师生之间早已交融为一的欢笑和泪水,共同构成一个沟通、对话、交流的功能强大的“场”,它是语文学习的“场”,也是一任性情、身心轻松、获得解放的“自由境”,戏剧研究专家董健教授在《戏剧艺术十五讲》中这样评说剧“场”的意义:“此一状况虽短暂,却能影响一生。”戏剧节既是语文学习的拓展与深化,又是课堂学习的实践与展示,更是课程文化的积淀和底蕴,它已经成为风景,成为故事,成为记忆,也成为我们语文课程活动的传统和灵魂。

二、课程发挥综合育人优势,为提高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文素养提供机会

戏剧是融合文学、舞蹈、绘画、音乐、建筑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它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供机遇和平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本着全程指导、全员参与的原则结构活动网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兴趣培养和个性特长发挥发展的对应节点。对具有表演才华的学生来说,活动可以大显身手;对于没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而言,也有用武之地:文笔好的编写剧情介绍、提炼“最高任务”甚至独立创作剧本,绘画和设计好的可以制作演出海报和设计舞台造型,音乐好的可以为戏剧配乐,动手能力强的可以制作演出道具,社交能力强的可以发挥组织和沟通之长……

诗歌诵读活动加入了戏剧表演的元素,于是戏剧的特点——综合性以及它的“看家本领”——场效应,立刻帮助诗歌彰显其艺术魅力,提升其育人力量。翻看2015年6月20日由学生编辑印发的《第四届“大树下的古风雅韵”文章特刊》,这些从心灵流淌出来的文字,挥洒生命激情,表达青春梦想,礼赞民族文化,审视人生状态,让人读后受到感染和振奋。

“我们复活了三千多年无名诗人的泣血之歌,让孝道之光穿越沉重的历史尘埃照亮了我们发霉的心……”活动把语文课程带进了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大背景中,使之实现了课程从平面到立体、从静到动、从死到活的转身,其教育价值之高不言而喻。

三、课程在学生心中埋下亲近经典和诗意生存的种子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大家都说我国的国力不如人家。所谓国力,不限于有形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等,一般民众的精神和智慧也占着重要的成分;普遍的不读书,民众的精神如何能振奋起来?智慧如何能得到发展?跟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的不如人家相比较,普遍的不读书至少有同等的严重性。”这是叶老80年前的话语,现在读来仍觉振聋发聩。

在课间或在自习课上,在教室或在会场上,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手不离机、眼不离屏,曾几何时,这种“指尖上的毒瘾”悄悄地消耗着孩子们的灵性,漂洗着他们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单单强调是社会不读书的恶风熏染败坏了学校的书香,还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和课堂是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没有能够吸引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和热情,从而导致学生对书籍的冷漠与疏远?

当然,我们的目光也要由校园转向社会。书店改成了酒吧,文化中心变成了商业中心,人们将眼球一致投向物质生活,不再追求自由而高贵的精神生活。法国哲学家马尔库塞预见的所谓“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已然变成冷峻的事实。我们认为,“诗”和“戏”这两种充满神性的艺术,天然地蕴含着超常规、反庸常、求独立的精神,正可以对目前不良的人生状态进行针砭和矫正。因此,在孩子们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情感体验为特征,开展诗歌诵读和戏剧表演活动课程,以亲近经典名著对抗碎片化阅读,以“抬头观赏”对抗“低头刷屏”,以“高雅”对抗“低俗”,让学生在高峰体验和感情净化中审视现实生活和生存状态,培养艺术情趣,进而树立“诗意地生存”的理念,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可以说功莫大焉。

席勒在他的《播种者》一诗中写道:“你只想着在时间犁沟里播下智慧的种子——事业,让它悄悄地永久开花。”今天,我们播下亲近经典和诗意生存两粒“种子”,期望经过我们汗水和心血的滋养,它们能够发芽开花,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活动课程思考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激励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探究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人文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