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金英
【摘 要】快乐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快乐的育人情境,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思路。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探讨初中快乐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思品,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思想品德课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自主 发展 快乐 提高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课堂不是完全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真实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是互动的过程。要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潜心钻研教材,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对学生宣传“假大空”的套话,进行机械式地灌输,教育效果不理想。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怎样才能使枯燥的思品课堂更具活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景的课堂是快乐的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时,我选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主人公皮诺丘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的教学时,搞了一次公关礼仪大赛,比赛规则是:每位同学均可参赛,先随意抽取情景考题,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进行即兴表演;欢迎其他同学上台客串配角,并允许适当“刁难”参赛选手,以考验选手的礼仪水平;由同学推选出的7名相对客观公正的同学担任评委给参赛对方打分以决定比赛结果,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创设教学情景,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二、与时俱进,挖掘热点焦点问题的课堂是快乐的
思想品德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政性。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选择时事、热点问题灵活迁移,嫁接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来讲解。如李娜获得法网冠军,让学生理解竞争、合作、公平等问题;通过利比亚局势,分析世界利益格局;结合经济危机,讲解合理消费;关注世界各国极端天气,分析怎样保护环境;央视每年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对学生进行一次精神洗礼,从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并进行整合拓展,在《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一课中,我增加一个活动:老师伴随着音乐,向同学们吐露心声,再让学生给老师写一句话,可以是祝福、是感谢、是道歉,把最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样既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又增进了感情,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设置一些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 “今日说法” “焦点评述”等,让学生充当特别角色,表演小品、模仿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荣辱观。让课堂有百姓的声音,社会的声音,世界的声音。
三、形成民主气氛的课堂是快乐的
近几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生怕自己讲不全面,从而导致课堂缺少灵活性和现场性,出现“老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最后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厌恶。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师生平等、和睦相处,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能达到“快乐”的教学目的。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这是思想品德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换之中,这种转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努力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被关心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汝伦. 历史与实践[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闫桂琴.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M]. 北京师范大出版,2010.
[3] 刘红英. “两课”实践课程研究[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