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

  • 母婴唾液酸营养状况与婴儿精神发育系统综述
    100191)唾液酸(sialic acid)是一族带负电荷的亲水糖分子,其基础化学结构具有9个碳原子骨架,且第1个和第5个碳原子分别与羧基和氨基连接[1]。唾液酸广泛存在人类、脊椎生物、高等无脊椎生物的多种组织器官中[1-2]。在人体内,唾液酸具有细胞信息传递和免疫调节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且相继发现唾液酸对各个组织器官所产生的健康相关效应[1,3-4]。N-乙酰神经胺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和N-羟乙酰神经胺酸(N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10期2023-10-25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鸡蛋中的唾液酸
    621000)唾液酸是一类羧基化的单糖酰化衍生物, 其中在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存在形式为N-乙酰神经氨酸[1]。 人体和动物的血浆、 乳汁、 脑部及神经组织中也存在游离的唾液酸[2]。 研究表明, 唾液酸具有抗病毒、 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具有促进大脑发育、 增强记忆力、 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等作用[3~5]。 燕窝、 乳和禽蛋中具有丰富的唾液酸, 是人体摄入唾液酸的重要天然食物来源[6]。 已有研究成功分离鸡蛋中唾液酸, 从而用于食品添加剂及医药产业领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3年5期2023-10-19

  • 燕窝唾液酸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与利用
    式存在[7],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其重要的糖基之一[8]。唾液酸是一类含有9个碳原子并具有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氨基糖的总称,常以α-2,3或α-2,6键与半乳糖或N-乙酰葡糖胺连接(图1),位于酸性N-链寡糖的末端,既能作为激素、凝集素、阳离子等分子的结合配体,又能掩蔽细胞或蛋白本身的关键识别位点;其结构中C1位的羧基化使其带有很强的负电性,负电之间的排斥力影响着分子、细胞间的相互作用[9]。一般所说的唾液酸多指N-乙酰神经氨酸(Neu5A

    现代食品科技 2023年9期2023-10-10

  • 唾液酸的生物活性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462000)唾液酸(Sialic acid,SA) 是以九碳糖神经氨酸为基本结构的一类衍生物总称[1],也被称做N- 乙酰神经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氨基糖,最初由牛颌下腺黏蛋白中分离而出,也因此而得名唾液酸唾液酸主要以低聚糖、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以短链残基的形式存在于糖蛋白或糖脂的末端。唾液酸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许多生物体内均被发现,通常在细胞膜最外层的糖类部分,与复合碳水化合物(如糖脂、糖蛋白或脂多糖) 结合并占据在显著的位置,是糖复合物结构和功

    农产品加工 2022年17期2022-11-16

  • 唾液酸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065700)唾液酸是含9个碳的α-酮酸,因其存在的位置和形式不同,唾液酸具有多种活性。位于大脑中的唾液酸,对大脑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记忆力和促进脑部发育,唾液酸在细胞保护、免疫、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唾液酸的主要来源有母乳、乳制品和燕窝,其中燕窝的营养价值巨大,是食物中唾液酸的主要来源。近5年来对燕窝的研究大多与唾液酸有关,燕窝中的唾液酸主要以结合态存在,游离态仅占2%左右[1],结合态的唾液酸唾液酸与细胞表面复杂的多糖结

    药学研究 2022年9期2022-10-12

  • 唾液酸高产菌株的高通量诱变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
    646000)唾液酸(SA),化学名为N-乙酰基神经氨酸,是一种天然的碳水化合物[1]。在医学领域中,唾液酸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育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2]。特别是对于出生体质量较轻的婴儿,充足的唾液酸补给对婴儿大脑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孕妇分娩后体内的唾液酸含量水平逐渐下降,为维持体内唾液酸水平,孕妇乃至孕后仍需额外摄取足量的唾液酸。另外,唾液酸的含量还与DHA的含量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它极有可能与婴儿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发育有关,可能两者都对早期脑

    生物加工过程 2022年3期2022-07-22

  • 用于糖类分子识别的硼酸盐亲和材料
    酸盐亲和材料在唾液酸诊断方面的进展。关键词:糖类、硼酸、硼酸盐亲和材料、唾液酸1 简介糖类(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从简单的单糖、双糖到由数个、十、百、甚至数千、数万个单糖组成的复杂多糖、聚糖,这些糖分子具有各式各样的结构,发挥了各种各样的作用。例如,用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血糖;作为遗传信息RNA和DNA骨架成分的五元核糖、五元脱氧核糖;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一类抗生素氨基糖苷,是氨基修饰糖;而多糖、聚糖通常作为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识别决定因素

    医学概论 2022年9期2022-07-02

  •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能性食品成分。唾液酸是一种人体中普遍存在的九碳链单糖,除少部分以游离唾液酸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大部分以细胞膜糖蛋白、糖脂、神经节苷脂等形式存在并分布于人体组织,如大脑、母乳、唾液及尿液中[1]。大量研究表明,唾液酸作为糖链的末端糖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神经传递、白细胞分泌、抗病毒或细菌感染、促进肠道健康和营养吸收及脑部认知发育等[2-3]。近10 年来对人乳和动物乳中唾液酸进行深入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唾液酸的检测分析方法、功能和特殊形式的唾液酸,如唾液酸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2年2期2022-04-15

  • 唾液酸及在母婴食品中的应用
    100163)唾液酸(Sialic acids, SA),又称神经氨酸,是一类含有9 碳的酸性氨基糖[1],最早由Blix 等[2]用弱酸水解方法从唾液腺黏蛋白中提取分离得到,主要在糖蛋白和糖脂的末端以短链残基的形式存在[3]。 唾液酸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生物体中,在哺乳动物的脑、乳、血液和神经组织黏蛋白中含量较高[4],积极参与体内蛋白水解保护、细胞识别、生殖、感染、免疫和认知发育等生物学作用[5]。唾液酸在大脑中含量最高, 是神经节苷脂在结构和功能上的

    中国食品学报 2022年2期2022-03-04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唾液酸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有关[2]。 唾液酸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的重要成分,有免疫调节作用,对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3]。Mi 等[4]发现,MPP 患儿唾液酸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并且急性期和恢复期唾液酸水平与C3 呈正相关。唾液酸在儿童MPP 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浆唾液酸在儿童MPP 诊断、疗效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 例急性期MPP 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组5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5期2022-01-06

  • 生物样品中唾液酸和神经节苷脂的测定
    含有一种或多种唾液酸,是神经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神经节苷脂和唾液酸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由于它们具有生物相关性,因此与每种基质相对应的分析方法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就生物样品中适用于唾液酸和神经节苷脂的主要分析方法做一下总结概述。关键词:生物样品 ;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是一类含有唾液酸的酸性鞘糖脂 ,是神经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结构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唾液酸,更确切的说,神经节苷脂是由鞘氨基醇与脂肪酸相结合,然后通过酰胺键连接到包含一种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2021-11-18

  • 不同泌乳期和地区母乳中表皮生长因子和唾液酸水平分析
    年[1-3]。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一族神经氨酸的氮或氧基取代的衍生物,是构成糖蛋白、低聚糖和糖脂的重要成分[4]。母乳中唾液酸在婴儿的生长、发育、免疫、认知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增加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的含量可以提高0~6个月健康婴儿的认知发育能力[5]。一些研究证明了唾液酸确实对婴儿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有益,因此,在婴儿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应多摄入唾液酸[6-8]。母乳中富含唾液酸修饰的人乳寡糖(Human milk oli

    中国乳品工业 2021年5期2021-06-27

  • 血清唾液酸在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形成可引发血清唾液酸浓度提升,且经过实验发现,不同恶性病中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均高出健康者,尤其是白血病、肺癌、子宫内膜癌、黑素瘤、乳腺癌、脑癌、卵巢癌或者结肠癌中,从而临床认为血清唾液酸检测的广泛运用在肿瘤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唾液酸(Sialic acid)是九碳糖神经氨酸一族复合物的总称,通常位于糖蛋白和糖脂的糖基化非还原末端。我们利用酶速率法检测血清唾液酸,分析血清唾液酸在胆道系统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水平变化,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2021-01-15

  • 基于SnO2/TiO2/AuNPs纳米复合材料发展光电化学方法特异性检测唾液酸
    可以选择性检测唾液酸(SA)的光电化学(PEC)法.采用旋涂法制备了ITO/SnO2电极,并通过静电纺丝和磁控溅射技术在ITO/SnO2表面原位合成了TiO2纳米纤维和Au NPs.与单纯SnO2比,ITO/SnO2/TiO2/Au NPs纳米复合电极的光电性能显著提高.这可能与Au NPs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和TiO2/SnO2异质结之间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之后,通过金硫键(Au-S)将四巯基苯硼酸(4-MPBA)修饰在ITO/SnO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1-06

  • 精准捕获“糖链”有助揭示病毒侵染机制
    方法,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的精确捕获,这为后续揭示病毒侵染机制、发现新的疾病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靶点,以及开发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打下基础。该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唾液酸糖链的异常表达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标志。唾液酸通常位于糖链的最外端,这种特殊的位置及其广泛分布的特点,使得唾液酸糖链在病毒感染、免疫响应和癌症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糖链在细胞膜表面分布众多,如同一层“糖被”覆盖在细胞表面,参与并调节一系列生物过程,包括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增

    医药前沿 2020年18期2020-12-03

  • 响应面法优化鸡小肠黏膜唾液酸提取工艺
    优化鸡小肠黏膜唾液酸提取工艺,为肉鸡加工副产物开发再利用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鸡小肠黏膜为原料,以唾液酸提取量为指标,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在几种提取唾液酸常用酸中筛选最佳酸,进一步确定提取酸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3个因素影响唾液酸提取量的优化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共进行17组处理,每组处理3次重复,考察柠檬酸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3个因素对唾液酸提取量的影响,从而确定鸡小肠黏膜唾

    福建农业学报 2020年6期2020-11-09

  • 金花葵花粗黄酮对自然衰老小鼠抗氧化的影响
    小鼠的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SA)、脑脂褐素含量,肝、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丙二醛含量(MDA)。结果表明:与衰老对照组相比,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红细胞膜SA含量水平升高(P关键词:金花葵黄酮;衰老;唾液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脂褐素中图分類号 R28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9-0025-04Effect of Flavonoid Extracts from Flowers of Hibiscus Mani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9期2020-10-30

  • 中老年人群血清唾液酸水平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研究
    研究发现,血清唾液酸水平变化与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关系密切[4-5],然而唾液酸水平与NAFLD的关系尚不确定。因此本研究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唾液酸水平变化与NAFLD的相关性,以期为NAFLD防治提供更多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者7 610例。纳入标准:资料完整的年龄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男 4 460 例,女 3 150 例,年龄 45~94(53.88±7.

    浙江医学 2020年14期2020-08-13

  • 酶法提取燕碎中唾液酸工艺优化及其浓缩液制备
    交实验对燕碎中唾液酸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得到酶法提取唾液酸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2.5 h,液料比35∶1(mL∶g),温度45 ℃,pH为7.5,并以此为条件制备出燕窝浓缩液。关键词:燕碎;唾液酸;酶法Abstract:In this paper,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现代食品·下 2020年3期2020-07-14

  • 燕窝和燕碎的营养价值对比研究
    碎中的蛋白质、唾液酸、脂肪、水分和总糖含量、矿物质和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窝和燕碎的营养价值无显著差异,这为燕碎相关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关键词:燕窝;燕碎;营养成分;唾液酸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1.1.1 材料干燕窝、燕碎,属同一批马来西亚燕窝产品。1.1.2 试剂唾液酸标准品(Sigma公司),石油醚、冰醋酸、盐酸何茚三酮等,均为分析纯。1.1.3 仪器PL602-L 电子天平(0.0001 g),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3期2020-07-09

  • 唾液酸糖苷化的研究进展
    512026唾液酸(SA),学名为“N-乙酰基神经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它最初由颌下腺粘蛋白中分离而出,也因此而得名。唾液酸通常以低聚糖,糖脂或者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人体中,脑的唾液酸含量最高。脑灰质中的唾液酸含量是肝、肺等内脏器官的15 倍。大量研究表明,唾液酸在抗炎、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生物学功效[1],尤其在抗流感方面。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的特点。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11期2020-03-06

  • 唾液酸类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糖基化改变中,唾液酸化异常修饰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糖链异常之一。唾液酸是有9个碳原子骨架结构的羟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的总称,有超过50种化合物[2]。唾液酸在20种不同的唾液酸转移酶的催化下,通过糖苷键(α2,3-、α2,6-或α2,8-)结合在蛋白或脂质中糖链末端结构上。催化形成α2,3结构的酶是β-半乳糖苷-α-2,3-唾液酸转移酶(beta-galactoside alpha-2,3-sialyltransferase,ST3Gal)Ⅰ~ST3GalⅥ

    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2020-02-14

  • 唾液酸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031100)唾液酸又称燕窝酸,现代研究证明唾液酸含量可占燕窝干重的7%~15%左右[1],是燕窝的重要特征成分[2],最初从牛颌下腺黏蛋白中分离而出,由此得名。唾液酸是一类九碳单糖的衍生物,也是所有神经氨酸或酮基-脱氧壬酮糖酸(KDN)的N-或O-衍生物总称[3],位于细胞膜糖蛋白侧链末端,是细胞膜表面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4]。目前已经有很多唾液酸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其中以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NANA)的研究居多。唾液酸具有多种的生理功能,如外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22期2019-11-28

  • 口腔致病菌唾液酸糖苷酶的毒力和发病机制
    机制仍不清楚。唾液酸糖苷酶是一种免疫调节毒素,可以由多种微生物分泌,其主要机制是通过宿主Toll样受体结合以抑制其活化,阻断宿主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现将牙龊卟啉单胞菌唾液酸糖苷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菌群;唾液酸;唾液酸糖苷酶;牙龈卟啉单胞菌人类微生物群是由大约100万亿个微生物细胞构成,在病原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于细菌表面的唾液酸具有重要功能[1]。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胞膜糖基末端,是由N-乙酰神经氨酸(Neu5A

    新一代 2019年19期2019-11-26

  • 基于色谱法与质谱法分析唾液酸的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
    430056)唾液酸(sialic acids)是神经氨酸(neuraminic acid)的N-或O-取代衍生物,拥有相同的9碳核心结构,在自然界中已发现60余种[1,2]。神经氨酸的N-或O-取代主要发生在C4、C5、C7、C8、C9位置,其中依据C5位置取代基团的不同,唾液酸被分成3大类,即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 NeuAc)、N-羟乙酰神经氨酸(N-glycolylneuraminic acid, Neu

    色谱 2019年12期2019-11-07

  • 微生物来源的唾液酸转移酶研究进展
    其衍生物被称为唾液酸(Sialic Acids,SAs)。SAs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系统中的天然糖酸类化合物,因最初是从牛下颌唾液腺中分离出而得名[1-2]。目前确定的SAs有50多种天然衍生物,其中最常见的有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N-羟乙酰基神经氨酸(N-glycolylneuraminic Acid,Neu5Gc)和脱氨基神经氨酸(2-keto-deoxy-D-glycero-D-galact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5期2019-04-01

  • 为什么吃燕窝的人皮肤更白嫩?
    它还有个名字叫唾液酸。如果你吃燕窝是为了补唾液酸,可能很不划算,因为纯的唾液酸至少比它便宜10倍呢。唾液酸是含有9个碳原子的糖的衍生物,最早是在研究牛的唾液黏蛋白的时候发现并得名。目前已知的唾液酸大约50多种,其中人体含有的是N-乙酰神经氨酸,也就是卖燕窝的人口中所说的燕窝酸、唾液酸唾液酸很少单独存在,一般和蛋白质、脂类结合在一起,或者以低聚糖的形式存在,其中最常见的是形成糖蛋白,也是燕窝中唾液酸的形态。在动物实验中,唾液酸具有一定的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饮食科学 2018年6期2018-11-21

  • 为什么吃燕窝的人皮肤更白嫩?
    它还有个名字叫唾液酸。如果你吃燕窝是为了补唾液酸,可能很不划算,因为纯的唾液酸至少比它便宜10倍呢。唾液酸是含有9个碳原子的糖的衍生物,最早是在研究牛的唾液黏蛋白的时候发现并得名。目前已知的唾液酸大约50多种,其中人体含有的是N-乙酰神经氨酸,也就是卖燕窝的人口中所说的燕窝酸、唾液酸。在动物实验中,唾液酸具有一定的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不过实验剂量远远大于吃燕窝的量,因此这些功能在人身上能否复制出来,至今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此外,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唾液酸的含

    益寿宝典 2018年26期2018-10-11

  • HPLC-MS/MS法测定瓜蒌皮注射液中腺苷和唾液酸的含量
    注射液中腺苷和唾液酸的H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50 mm,3.5 m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源喷射电压:-4.500 kV;雾化温度:550 ℃,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瓜蒌皮注射液中腺苷和唾液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腺苷和唾液酸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5),线性范围均为250~32 000 nmo

    上海医药 2018年17期2018-09-20

  • 几千块1斤的燕窝神在哪
    它还有个名字叫唾液酸。如果你吃燕窝是为了补唾液酸,可能很不划算,因为纯的唾液酸比它便宜10倍呢。唾液酸是含有9个碳原子的糖的衍生物,最早是在研究牛的唾液黏蛋白的时候发现并得名。目前已知的唾液酸大约有50多种,其中人体含有的是N-乙酰神经氨酸,也就是卖燕窝的人口中所说的燕窝酸、唾液酸唾液酸很少单独存在,一般和蛋白质、脂类结合在一起,或者以低聚糖的形式存在,其中最常见的是形成糖蛋白,也是燕窝中唾液酸的形态。在动物实验中,唾液酸具有一定的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家庭医药 2018年8期2018-08-29

  • 燕窝的价值,功在唾液酸
    功效成分主要是唾液酸即食燕窝是将经过一定处理的燕窝装入玻璃瓶或其他包装容器中,经密封杀菌,可在室温下长期贮藏的燕窝成品。其保质期一般在3~6个月。燕窝本来就是金丝燕的“唾液”凝结而成。是中国传统珍稀滋补品。其最主要功效成分就是唾液酸唾液酸又称“燕窝酸”,这种生物活性成分,也是母初乳中对婴儿早期大脑发育及免疫体系的完善所提供的重要成分之一。燕窝中唾液酸含量仅次于母初乳,虽然牛奶、鸡蛋中也含有唾液酸,但是量非常低。唾液酸对神经发育,尤其是胎儿脑神经发育都有非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8年5期2018-06-14

  • HPLC法·酶法和间苯二酚法检测生物制品中唾液酸含量方法学比较
    间苯二酚法测定唾液酸浓度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线性范围,探讨3种方法的实际应用特点。[方法]建立HPLC、酶法和间苯二酚法测定唾液酸浓度的方法,并分别使用3种方法同时测定同种生物制品中的唾液酸浓度。[结果]HPLC法线性范围为0.3~2 500.0 μg/mL,回收率为98.0%~99.2%,日内、日间RSD分别为0.8%~1.4%和1.6%~1.8%。酶法线性范围为0.6~20.0 μg/mL,回收率为102.0%~106.5%,日内、日间RSD分别为3.5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0期2018-05-14

  • 几千块1斤的燕窝神在哪
    它还有个名字叫唾液酸。如果你吃燕窝是为了补唾液酸,可能很不划算,因为纯的唾液酸比它便宜10倍呢。唾液酸是含有9个碳原子的糖的衍生物,最早是在研究牛的唾液黏蛋白的时候发现并得名。目前已知的唾液酸大约有50多种,其中人体含有的是N-乙酰神经氨酸,也就是卖燕窝的人口中所说的燕窝酸、唾液酸唾液酸很少单独存在,一般和蛋白质、脂类结合在一起,或者以低聚糖的形式存在,其中最常见的是形成糖蛋白,也是燕窝中唾液酸的形态。在动物实验中,唾液酸具有一定的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家庭医药 2018年15期2018-01-31

  •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用于重组人促红素中唾液酸的含量测定
    rhEPO)中唾液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 将rhEPO样品用5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0)换液后,调整浓度到0.33 mg/mL,取20 μL样品溶液加入10 mU/μL的神经氨酸酶20 μL,37℃孵育1 h后,加入0.04 mmol/L的尤罗索尼克酸(KDN)内标物50 μL,再加入70 μL超纯水,混匀后分析测定。采用CarboPac PA1分析柱,CarboPac PA100保护柱,流动相为150 mmol/L氢氧化钠与125 mmo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27期2018-01-19

  • 母体血清唾液酸水平对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观察母体血清唾液酸水平对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该院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100名。将新生儿按妊娠各期母体血清唾液酸水平分为高唾液酸组和低唾液酸组。比较母体血清唾液酸不同水平的新生儿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 妊娠早期孕妇高唾液酸组和低唾液酸组新生儿MDI和P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3±8.52) vs (96.79±8.41),t=0.464;(96.97±8.88) vs (97.12±8.67),t=0

    中外医疗 2018年26期2018-01-05

  • 细菌感染时唾液酸、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分析
    养阳性患者血清唾液酸(SA)、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检测值,观察两者在细菌感染时的变化,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145例血培养细菌生长患者为血液组,118例脓液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为脓液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1例为对照组。分析其血清SA、RDW-CV变化,比较革兰氏阳性(G+)菌和革兰氏阴性(G-)菌感染、全身和局部感染时各项指标的差异及三组间差异。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SA和RDW-CV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7期2017-04-27

  • 唾液酸在Ⅰ段Ⅱ段和Ⅲ段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研究
    100193)唾液酸在Ⅰ段Ⅱ段和Ⅲ段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研究戴妍1,范蓓2,卢嘉2,韩兆鹏1,*卢晓明1(1.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2115;2.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北京100193)唾液酸对婴儿成长发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乳中唾液酸含量远高于婴儿配方奶粉,然而我国并没有开展婴儿配方奶粉游离唾液酸添加标准化工艺的相关研究。为了使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含量更接近母乳,模拟干法工艺将游离唾液酸添加到贝因美Ⅰ段、Ⅱ段和Ⅲ段婴儿配方奶

    农产品加工 2016年2期2016-11-21

  • 不同CHO工程细胞株表达的VEGFR-Fc唾液酸化修饰的研究
    EGFR-Fc唾液酸化修饰的研究刘培1,宋礼华1,2,范清林2,刘道琴2,张伟2,魏利2,赵婷2目的 比较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工程细胞株表达的VEGFR-Fc的唾液酸化程度的差异,为CHO工程细胞株的筛选提供参数依据。方法 从唾液酸单糖、寡糖链这两个层次分析VEGFR-Fc的唾液酸化程度。唾液酸单糖的定量:酸水解释放出的唾液酸用荧光试剂1,2-diamino-4,5-methylenedioxybenzene(DMB)衍生后,采用荧光-亲水保留液相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09-08

  • 损伤性C类初级感觉神经元膜上唾液酸对其兴奋性的影响*
    感觉神经元膜上唾液酸对其兴奋性的影响*李晨旭△,章培军,马国英,刘颖,郭敏芳(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山西 大同 037009)[摘要]目的: 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C类初级感觉神经元膜表面唾液酸含量变化对其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痛觉模型,以正常大鼠为对照,采用胞内电生理记录法检测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年5期2016-06-06

  • SPF鸡胚St3galⅠ基因的克隆及其在MDCK细胞中的表达
    转录PCR扩增唾液酸转移酶Ⅰ基因(St3galⅠ),并将回收的片段插入到pMD18-T载体中。酶切pMD18-T-St3galⅠ和pCI-neo质粒,将目的片段进行连接,构建含有St3galⅠ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DCK细胞,在G418的筛选下,获得具有抗性的转基因细胞系。通过细胞克隆化培养和PCR检测,筛选可稳定表达St3galⅠ基因的细胞株。结果表明,从鸡胚中克隆的St3galⅠ基因成功的插入到pCI-neo质粒,从而实现真核表达载

    华北农学报 2016年2期2016-06-03

  • 马粪海胆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的结构鉴定❋
    )马粪海胆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的结构鉴定❋陶素媛, 丛培旭, 徐杰❋❋, 曹建, 李兆杰, 薛长湖(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摘要:为研究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神经节苷脂的结构。首先,用Sevennerholm法分配提取其生殖腺,经正相硅胶柱、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柱纯化后,得到2种神经节苷脂组分,分别为HPG-A和HPG-B。其次,进行酸解,获得唾液酸、中性单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3-24

  • 唾液酸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com)综 述唾液酸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周方元 综述 李 艳 审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武汉市 430060,E-mail:z184546159@icloud.com)血清唾液酸的浓度与炎症的状态密切相关,而动脉粥样硬化(AS)现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二者的关系已受到广泛关注。唾液酸具有包括细胞间信息传递在内的多种作用,并从不同方面影响AS进程。本文就唾液酸在AS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唾液酸与AS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动脉粥样

    广西医学 2016年9期2016-02-17

  • 应用NCCLS EP10-A2文件初步评价唾液酸试剂性能
    2文件初步评价唾液酸试剂性能齐立民1,孙安吉2(1.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500;2.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4)摘要:目的利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10-A2文件初步评价唾液酸(SA)试剂盒的临床应用性能。 方法按照NCCLS EP10-A2文件规定,每天按中、高、低、中、中、低、低、高、高、中的顺序连续测定各浓度样本,连续5 d,计算测定结果的偏差、总不精密度、截距、斜率、非线性、携带污

    检验医学 2015年10期2016-01-14

  • 燕窝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唾液酸酶法提取工艺
    及特征物质——唾液酸,具有滋阴、润燥和补中益气等功效,作为药食两用的高档滋补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3-6].唾液酸是一类九碳单糖骨架衍生物的总称,大约有50余种.唾液酸具有多种生物调节功能,如抗老年痴呆、抗病毒、抗炎症和抑制白细胞的粘附等[7].因此,近年来唾液酸成为了鉴别燕窝优劣的主要指标,并且也是开发燕窝功能性新产品的重要功能成分.燕窝中的唾液酸多以结合的形式与粘多糖、糖蛋白和糖脂中的低聚糖链相连接,正因为如此,在燕窝炖煮的过程中有部分唾液酸无法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12-24

  • 燕窝唾液酸检测方法研究综述
    ,其特征成分为唾液酸糖蛋白,唾液酸糖蛋白由唾液酸、氨基酸和糖构成,在一定的酸性条件下可水解出游离的唾液酸单体,学名N-乙酰神经氨酸。鉴别燕窝的本质就是检测燕窝中的唾液酸是否具符合标准。图1 唾液酸的化学结构式1 释放唾液酸在合理的条件下将唾液酸从低聚糖和糖蛋白中释放出来是检测燕窝唾液酸含量的前提,常见释放唾液酸的方法有酸解法和酶解法。其中酸解法大多用磷酸为利用酸水解断开连接、去乙酰基、去碳酸基,唾液酸释放较为彻底,而且适应性好,无特异性,合适的水解条件是决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11-20

  • 唾液酸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044)综 述唾液酸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韦安稳, 汪淑晶(大连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糖生物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44)唾液酸是一类含九个碳原子的单糖衍生物的总称,人体内的唾液酸主要为N-乙酰神经氨酸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大多由葡萄糖代谢生成。唾液酸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寡糖链的最末端,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糖脂的重要成分。本综述主要阐述了唾液酸在肿瘤、炎症、免疫、病原微生物以及感染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唾液酸;肿瘤;免疫;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6期2015-03-22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浆及脂蛋白唾液酸的含量
    功能至关重要。唾液酸是蛋白质糖基化过程中最后添加到糖链末端的9 碳糖,通过糖苷键连接于糖链的非还原末端。唾液酸化修饰主要是指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ANA)化修饰,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3]。脂蛋白上的唾液酸大多数聚集在载脂蛋白部分,位于寡糖链的非还原末端,每个脂蛋白颗粒上平均含有12 ~14 个唾液酸。这些唾液酸所提供的负电荷对于防止脂蛋白之间及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非正常吸附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去唾液酸化与动

    色谱 2014年11期2014-12-26

  • 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性低聚糖,比如唾液酸,它是一类酸性九碳单糖,一种神经氨酸衍生物,可以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并且提高学习能力[2]。唾液酸的主要来源是母乳,尤其是初乳中的含量最高,以寡聚糖、糖蛋白和糖脂形式存在[3-4]。人乳中唾液酸的含量在250-1500mg/L,而目前市售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含量不及200mg/L[5]。目前,美国婴儿配方奶粉通过添加酪蛋白糖巨肽来增加唾液酸的含量,使其接近人乳中总含量[6]。虽然在总含量上接近人乳,但蛋白质结合唾液酸约占70 %,游离、低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5期2014-05-10

  • 血清唾液酸诊断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0311)血清唾液酸诊断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邢雪花1,谢贤和1,王俏梅2,盛莉1,孙达统1,邱纯1(1.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1、检验科2,海南 海口 570311)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测定对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25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169例(对照组)及月经期健康妇女150例(月经期组)作为观察对象,均应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X20测定血清唾液酸水平,比较三种不同人群血清唾液酸

    海南医学 2014年17期2014-05-06

  • 唾液酸的生理功能、应用及其生产方法
    质,因而命名为唾液酸(Sialic Acid,SA)。1960年唾液酸的化学结构被研究者们精确的解析出来[2]。唾液酸是一类含有9个碳原子并具有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氨基糖的总称,系统命名为5-氨基-3,5-二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唾液酸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中,已经发现很多生物体内都有唾液酸的存在,目前发现的唾液酸已有50余种,大多数都是5-乙酰氨基-3,5-二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Neu5Ac)和2-酮基-3-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3期2014-03-22

  •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唾液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衰竭患者血清中唾液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郑吉磊(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医院检验科,山东 泰安 271400)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检测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7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健康患者35例。两组患者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A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和B组(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C组和D组。两组测定唾液酸采用单一试剂显色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2014-01-26

  • 动物乳及婴幼儿配方奶中唾液酸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0436)1 唾液酸概述唾液酸是一类带羧基的酸性九碳糖类化合物的酰基衍生物的总称,存在于高等动物体内。最早由Blix等从唾液腺粘蛋白中提取分离得到,因而命名为唾液酸[1]。起初研究人员将具有氨基糖酸基本结构的化合物命名为神经氨酸,将神经氨酸的一系列酰化物称为唾液酸。后来其定义扩大,还包括神经氨酸的各种衍生物。现今研究认为唾液酸属于糖类,系统命名为5-氨基-3,5-二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根据5 号碳上不同的连接基团构成五十多种不同的唾液酸衍生物。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年11期2013-04-08

  •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血清唾液酸检测意义
    并发症患者血清唾液酸检测意义陈晓玲,武锦彪,俞倩,吕国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杭州310003)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变化。方法入选10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其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50例、有并发症组50例。采集静脉血样和24h尿样。血样检测唾液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1h胰岛素,尿样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并测量各组的收缩压。结果①血清唾液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2期2013-02-28

  • 血清唾液酸检测在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412000)唾液酸是一种天然神经氨酸衍生物。在血中主要以糖蛋白和糖脂结合的形式存在[1]。它是神经节苷脂的传递递质,并且是大脑的组成部分,可以阻止病菌入侵,同时也是流感病毒的受体,是流感病毒结合在黏液细胞中的结合位点。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目前关于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的研究较少,本文笔者收集6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清唾液酸水平检测,分析报道如下。表1 2组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比较(),mmo1/L)表1 2组患者血清唾液酸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2期2011-05-16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母乳中唾液酸含量
    谱法测定母乳中唾液酸含量陈海娇,王 萍,陈 越,李红卫*(厦门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福建 厦门 361005)建立荧光高效液相色谱(fluorescence detector-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FLD)测定母乳中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N-glycolyl neuraminic acid,Neu5Gc)含

    食品科学 2011年16期2011-03-28

  • 废弃鸡蛋壳的化学组成及其中唾液酸的生物学功能
    化学组成及其中唾液酸的生物学功能陶 旭,刘静波*,王二雷,张 燕,王作昭(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室,吉林长春130062)主要阐述了废弃鸡蛋壳的化学组成以及其中生物活性物质唾液酸的生物学功能问题。废弃蛋壳包括蛋壳、蛋壳膜和残留蛋清,含有唾液酸、糖醛酸以及氨基酸等成分。其中唾液酸是一类分布在复合糖类糖链末端的九碳糖,在各种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体内润滑、维持正常神经活动、益智、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旨在为废弃蛋壳中唾液酸的开发利用以及

    食品工业科技 2010年11期20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