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化

  • 汪曾祺小说散文化风格探析
    下,汪曾祺以其散文化的小说风格进入文坛,凭借着特有的真挚和谐之美、自然随意之风、平淡简约之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借此来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征服了广大的读者。关键词:汪曾祺 小说 散文化 风格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坛复苏发展的时代,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等各种创作风格的小说纷纷涌现。就是在这个社会政治意识统摄文坛的背景下,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走上文坛,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广大读者。在他的小说世界中,没

    文学教育 2023年7期2023-08-10

  • 小说阅读解题技巧之散文化小说
    方滢一、散文化小说的特点散文化小说,是指将小说和散文两种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小说文体。它兼具了小说、散文两种文体的特点。与传统小说相比,散文化小说呈现以下特点:1.环境淡化。传统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多是为了推动情节和刻画人物,而散文化小说的环境描写多以整体的民俗风情描写出现。例如小说《边城》在一幅幅风俗画中传达出淳朴的民风和人情美。再例如小说《哦,香雪》只捕捉了几个小的生活场景,展现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影响。2.情节弱化。传统小说的情节多跌宕起伏、环环相扣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14期2023-04-16

  • 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散文化研究
    中汲取养分,以散文化的手法加以表现,已然成为一种潮流。融媒体时代,媒体形态多样化、新闻呈现多元化,为新闻写作散文化开辟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文章以广西日报《记住乡愁》栏目系列新闻作品为例,梳理总结其创新做法与经验,提出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散文化的新可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供业界参考。关键词:新闻写作;文学化;散文化;融合传播;广西日报;《记住乡愁》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134-03一、新闻写作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0期2022-12-16

  • 小说阅读要摆脱与情节的纠缠
    在气韵和节奏,散文化是现代小说的重要特点,追逐情节的传统读法已经很难把握小说这种文体的诸多魅力。[关键词] 小说文体;散文化;考情分析一、小说崇尚情节的历史渊源小说崇尚情节的观念根深蒂固,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小说是用来“讲”和“听”的,小说的受众是听众而不是读者,对故事和情节的追逐自然是小说的首选。西方的《一千零一夜》,中国的话本小说,皆是如此。小说关注故事和情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讲究情节的完整性。这样的小说一般遵循时间线性流程,一般有“开端—发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0期2022-12-11

  • 散文化小说 ——读蔡东小说《月光下》、白琳小说《垃圾堆小公主》
    这期,我想谈谈散文化小说。起因是读了蔡东的《月光下》(《青年文学》(2021年第12 期),这篇小说刚获鲁迅文学奖,读完又想起几年前在《广州文艺》上读的白琳的一个短篇小说《垃圾堆小公主》(《广州文艺》2018 年第2 期),二者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风格,所以拿来一起写。《月光下》讲的是“我”在家庭群里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于是和她约着见面,在见面过程中,回忆了关于她的往事和曾经的自己。这个女人是谁呢?是只比“我”大十几岁的亲小姨。小姨漂亮,结婚又离婚,做了

    都市 2022年10期2022-11-15

  • 诗歌灵动散文化,水到渠成现美文
    ,让跳跃的诗歌散文化,让背诵变得简单,让写作充满美感,让学生灵动起来。【关键词】诗歌教学;散文化;中国风歌曲;背默;写作;语言表达【中图分类号】G63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007-02【本文著录格式】王睿凯.诗歌灵动散文化,水到渠成现美文——巧用中国风歌曲诗化学生的语言表达[J].课外语文,2021,20(10):7-8.一、中国风歌曲的起源、定义及特点

    课外语文·上 2021年4期2021-04-25

  • 主持人语(2)
    生存状态,多以散文化的语调来抒情或叙事。有人提及诗歌的散文化就认为啰嗦、拖沓、简单将文字分一下行。其实不然,编者认为散文化的诗歌可以说是诗歌写作的一个难度,散文化不等同于流水账式的诗歌记事,散文化的詩歌是把散文的表达精髓融入进诗歌里,诗歌要叙述,要呈现,要彰显,就要控制好诗歌的态势和诗歌的布局,就要在诗歌抒情、叙述中保持住散文固有的时空感和豁达、恣意的呈现优势:对入诗材料的把控和诗歌意识的由浅入深的引导抑或由深至浅的引诱。王忆是偏重在诗歌散文化的抒情方面,

    诗歌月刊 2021年2期2021-03-24

  • 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歌艺术风格中,散文化应是宋诗突出的特征,并且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当代,对于改善我们的诗词创作,亦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谈点个人认识。一、诗的内容本来是散文的按理说,诗是诗,文是文,诗和散文是形式截然不同的两种文体。但在事实上,二者除有韵与无韵的区别外,于艺术属性方面,却有着许多方面的内在关联。说其关联,一个散文诗就足以说明问题,散文诗,是散文,又是诗。还有,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郑伯农先生2015年9月

    心潮诗词评论 2020年12期2020-11-18

  • 试论《呼兰河传》的散文化特征
    独辟蹊径创作了散文化小说。萧红接过散文化小说的旗帜,并根据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写作风格,创造性地完成了多部优秀的散文化小说。《呼兰河传》突破了以叙事为主的小说结构模式,以浓郁的情感代替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群像展览式的人物描写代替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刻画,以自由化的诗歌语言唱出作者内心的悲凉寂寞。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散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7-0094-02萧红是一个很有文体意识的作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2020-09-10

  • 从新诗的产生与发展谈新诗散文化
    的样式,但新诗散文化倾向从未消失。本文将从新诗的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新诗散文化,笔者认为新诗散文化是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如何正确看待并理解这一现象才是重中之重。散文化倾向伴随着诗歌的现代性转型而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存在根基,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过度散文化带来了诗歌艺术的粗糙浅陋等弊端,因而寻找区别于散文等其他文体样式,并符合现代新诗的诗学特征至为重要。关键词:新诗;散文化;新诗语言1 新诗的产生与发展胡适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中不容忽视的一员大将,率先提

    卷宗 2020年10期2020-07-04

  • 论宋代骚体赋的散文化倾向
    刻影响,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内容上,即多用之谈论时政、评说古人、阐述学问,以关注现实、阐发思想为主;表现在表达方式上,则侧重议论、富于思辨;表现在句式上,则长短随意、转换自然;表现在语言文字上,则崇尚平易浅显、通达流畅。这种散文化对骚体赋的发展是利弊并存的,而取利舍弊才是合理和有益的创作方向。关键词:宋代;骚体赋;散文化;议论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0)02-0063-06宋代骚体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5-25

  • 以汪曾祺小说为例谈散文化小说教学
    一样。这是一部散文化的长篇小说。”[1]其实这也是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特色之一,他的小说也同样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扑朔迷离的故事内容峰,在这种基调之上,又淡化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小说在叙事上呈现出散文化和诗性的艺术特征。汪曾祺认为“散文化小说的作者大都是抒情诗人。散文化小说是抒情诗,不是史诗。散文化小说的美是阴柔之美,不是阳刚之美。是喜剧的美,不是悲剧的美。散文化小说是清澈的矿泉,不是苦药。它的作用是滋润,不是治疗。”[2]一.看似随意但不随意而为纵

    文学教育 2019年25期2019-11-26

  • 洪尚秀电影的散文化
    尚秀;私人化;散文化散文首先是一个文学的概念,在不断的发展中蒙田和笛卡尔基本上确定了它在今天的概念。蒙田是法国散文写作的鼻祖,其创作基于一种普遍的怀疑主义,在怀疑主义当中没有什么是真理,也没有什么谬误,或者自相矛盾才是唯一的真理,在蒙田的散文状态中,冲突或者自相矛盾才能成就真理。所以蒙田认为的“散文”是难以命名的、难以归类的,向不确定事物开场的体裁,它是去中心化的文本,这种文本它既不指向虚构,也不针对现实,只是某种作者主体性言说的过程,“无法保证我写作的主

    广告大观 2019年8期2019-09-10

  • 浅析黄遵宪诗歌创作的新变
    风格含新意境、散文化的笔法、增加叙事与描写等做一分析,明确其诗歌理论具有跨时代的进步意义,而我们后继者要有选择地学习。关键词:黄遵宪 新意境 散文化 再现法黄遵宪作为近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 ,他的诗歌理论有着反对拟古、勇于创新的变古革新精神,他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强的实践性。下面对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中所做的新变作一简单论述。一、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一八八五年九月,黄遵宪请假回国。归国途中,黄遵宪在船上漫步,一段异国曲

    青年生活 2019年8期2019-09-10

  • 散文化小说的特征及命题导向
    程燕一、散文化小说的初步探讨1.散文化小说的概念界定散文化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带有创新性的小说样式,是小说与散文、诗歌等文体融合的产物,也是一种独特的跨文体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有多种称谓和提法,比如周作人所说的“抒情诗的小说”“随笔风的小说”,瞿世英、郁达夫所说的“散文小说”,郑伯奇所说的“随笔式的小说”,施蛰存所说的“随笔体的小说”,师陀所说的“散文体的小说”。正如《侯銀匠》《邮差先生》,兼具小说和散文的特点,但最终指向是小说,换言之就是小说被散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5期2019-08-01

  • 简析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
    梁林艳摘 要:散文化小说颠覆了传统小说注重故事和情节 、讲求结构完整性的程式化叙事特征,转而追求一种小说的自由化、随意化,将散文的柔性叙事结构、诗歌的浓郁意境氛围、及中国传统绘画随意点染的技巧融于小说创作之中,实现了中国小说文体发展的突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散文化 小说 文体特征一、散文化小说中国小说自20世纪之后,便从边缘位置走向文学的中心,成为了文学舞台上的 “正宗”角色。较之古典时期的小说 ,“五四”以来的中国小说无论是思

    都市生活 2019年3期2019-07-15

  • 迟子建小说中的生命气象
    建 叙述风格 散文化 主体叙述“气象”一词,大都是说整体的态势,无论是气候、景象,还是人的气度,都是如此,亦可用来品评文章。韩愈在《荐士诗》中说“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气象”,就是说文章的风格气韵日渐凋微,这基本可以等同于众多作品中呈现出的作家的总体风格。被誉为“东北才女”的迟子建,三十余年笔耕不辍,不拘泥于文坛风起云涌的创作潮流与主张,她一直坚持用自己温暖的笔触,书写人世的淳朴与灵性,构筑自己的理想国度,形成独特的风格,作品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1期2019-04-10

  • 新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的、活泼的。“散文化”写作改善了陈旧式、呆板式的传统新闻写作方式,运用“散文化”的方式写出来的新闻内容灵活、细节生动、画面真实,很容易就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而且可以让新闻看起来“形散而神不散”,这样可以有效的整合新闻素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闻的阅读价值。所以,如何将“散文化”应用于新闻采写中具有值得考究的价值。一、在新闻采写中应用“散文化”的两大特征(一)内容灵活“导体-新闻主体-背景-结尾”这是传统新闻写作万年不变的格式,这种形式单一呆板,也让内容十分乏

    成功 2019年3期2019-03-22

  • 散文化小说的特征及命题导向
    程 燕一、散文化小说的初步探讨1.散文化小说的概念界定散文化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带有创新性的小说样式,是小说与散文、诗歌等文体融合的产物,也是一种独特的跨文体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有多种称谓和提法,比如周作人所说的“抒情诗的小说”“随笔风的小说”,瞿世英、郁达夫所说的“散文小说”,郑伯奇所说的“随笔式的小说”,施蛰存所说的“随笔体的小说”,师陀所说的“散文体的小说”。正如《侯银匠》《邮差先生》,兼具小说和散文的特点,但最终指向是小说,换言之就是小说被散

    中学语文 2019年15期2019-01-30

  • 雪泥鸿爪中的美丽
    饭花》是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典型,其叙事蕴涵着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极富汪氏特色的散文化文笔,二是小说中意识流技法的自然运用。与此同时,汪曾祺将自身的生命体验融入叙事之中,从而将一个孩子的回忆叙述得动人心弦。关键词:汪曾祺 叙事分析 散文化 意识流 回忆基金项目:基于民俗保护、继承与开发视角的汪曾祺作品中的淮扬民俗文化实践探究(201710298076Y)《晚饭花》在汪曾祺的作品中并不算很有分量,但是它是一篇极富汪氏特色的小说。这篇小说像是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9期2018-12-08

  • 论汪曾祺小说行云流水的散文化写作风格
    八十年代小说的散文化写作风格。关键词:汪曾祺;小说创作;散文化作者简介:刘婧瑶,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2015级本科在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02汪曾祺八十年代初的作品在当时无疑是独树一帜的。改革文学盛行的背景下,作家们纷纷以笔为戈,揭示社会病痛,塑造时代英雄。而汪曾祺身处一群战士之中,却宠辱不惊,宛如一位古人,一件“古董”,上着独有的汪式语言的包浆,谢绝一切激昂、充满斗志的热血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0期2018-09-17

  • 史蒂夫?麦奎因电影的审美风格
    成了独具一格的散文化审美风格,并以深厚的历史从深感关照了当下的社会问题,表现出现实主义的艺术品质。关键词:史蒂夫·麦奎因;身体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英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史蒂夫自1993年开始进行影像艺术创作,其早期创作多为实验性的短片。2008年他导演了第一部长片《饥饿》,开启了剧情电影的创作,并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2010年的《羞耻》也获得世界多项电影节的奖项或提名;2013年的《为奴十二年》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魅力中国 2018年14期2018-08-06

  • 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研究述评
    上有“诗化”“散文化”的评价,且偏于“诗化”的分析,而对散文化的特点论述不多,即使有所表述也是基于小说文本的精细推敲,对除文本以外作家缘何形成这种散文化风格缺少必要的追问。而本文联系作家的个人生活经验,审美情趣,文人脾性等对孙犁小说散文化特点进行简要地述评。关键词:孙犁;小说;散文化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小说创作有着“散”的一脉。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废名的田园牧歌小说,沈从文的边城湘西小说,师陀的果园城回忆小说,萧红的追忆家园小说以及汪曾祺的文人雅士小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2018-07-28

  • 浅谈《受戒》中的清新自然与温婉真情
    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受戒》以散文化的笔触描写和尚明海受戒的故事,通过描写寺庙中和尚的日常生活与受戒的含义对比营造反讽效果,继而描写小英子家人和家中环境,表现民风的淳朴,也表现了小青年之间青涩的感情,美好而清纯,大胆而炙热,同时展现了原欲和情感的纠葛不会受到所谓受戒的桎梏及对朴实生活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关键词:散文化;田园牧歌;人性美作者简介:郑巧(1996-),女,汉族,四川自贡市人,本科,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图分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5期2018-07-28

  • 新闻作品散文化的传播价值及实践路径
    、引言新闻作品散文化是指在新闻稿件中运用散文笔法进行写作,打破传统新闻文体样式,倡导新闻写作百花齐放、大胆创造。早在20世纪60年代,穆青就明确提出“要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新闻作品散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报道方式,其在新闻传播领域彰显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二、新闻作品散文化的价值体现(一)新闻作品散文化是新闻文体创新的实践路径长久以来,在国内新闻报道中多采用新华体作为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体式,这种写作体式具备篇幅短小、层次清晰、内容简介、段落过渡自然、

    传媒论坛 2018年21期2018-03-28

  •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小说的抒情化、散文化等方面来剖析她小说特色。关键词:抒情;萧红;散文化萧红,一位在30年代就凭《生死场》轰动上海的作家。她的小说以独特的抒情化、散文化等特点在文坛占有很特殊的位置。她用独特的方式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本文就从萧红小说的独特性方面来作一番探析。一、 抒情化萧红,一个集小说、散文、戏剧及诗歌等多种文学创作样式的作家,用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来向读者传递不一样的萧红内心世界。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而其小说成就是所有当中最高的。因为在其小说当中

    考试周刊 2018年21期2018-01-19

  • 中国散文化电影的美学品格
    闫一丹摘要:散文化电影与其他电影表现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生活细节的认真刻画和真实表现。对散文化电影美学品格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进一步研究散文化电影的美学品格,来促进中国散文化电影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散文化电影的分析,找出散文化电影的美学品格体现,并作出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散文化电影的发展具有一定帮助作用。关键词:散文化;电影;美学对中国散文化电影的研究,有利于发扬具有民族色彩的电影事业,促进散文化电影作品的发扬光大。散文化电影在众多电影中展现出其独特的电

    大观 2017年11期2018-01-08

  • 浅谈新形势下新闻写作散文化的得失
    【摘要】散文化新闻写作是一种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散文格式进行写作的新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但同时也需要严格的控制真实以及准确这两个尺度,在保证新闻生动有趣的情况下,避免伤害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因此,本文就新形势下新闻写作散文化的得失展开分析和研究。【关键词】新形势;新闻写作;散文化引言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新兴媒体以其快捷、活泼、生动的优势在社会新闻的传播中已经占到一席之地。社会上也出现一种论调,认为机器人将来可以完全代替记者来写

    资治文摘 2017年6期2017-10-09

  •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散文化
    摘 要:鲜明的散文化特征使汪曾祺的小说受到世人瞩目。他的小说用平淡的语调,简练的语言,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艺术世界。文章从意境、结构、语言三个方面来探讨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同时探讨了这种散文化特征的形成渊源以及它的艺术价值。关键词:汪曾祺 小说 散文化汪曾祺(1920—1997),出生于江苏高邮,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曾受业于文学大师沈从文。汪曾祺在创作时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完整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8期2017-08-13

  • 另类的“王蒙自传”
    富的内心世界。散文化、诗化的形式也是对自传写作传统的挑战。关键词:“王蒙自传”;《闷与狂》;印象;狂欢;散文化作者简介:杨笑(1991-),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当代文学2015级硕士。[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3《闷与狂》作为王蒙耄耋之年的重要长篇作品,一经发表便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它典型地体现了王蒙六十年文学创作的精神特质,延续了他文体创新的勇气。对于这篇小说,“无论

    青年文学家 2017年8期2017-03-31

  • 浅谈消息写作中文学化手法的运用
    分。从文学中的散文化和故事化写作手法入手,是目前消息写作汲取文学养分的两种主要方法,用好这两种方法,可以增加消息的信息量、生动性、可读性,增加新闻报道的阅读美感。[关键词]消息写作;文学化表现;散文化;故事化[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43-02新华社前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同志,在当时全国新闻界热心从事改革的时候,最早提倡尝试用散文笔法来写新闻,主张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打破旧框框,破掉旧模式,

    丝绸之路 2016年24期2017-03-31

  • 中国“散文化”电影的发展及文学性表现 ——兼析本土散文化电影与相关风格影片的区别
    300)中国“散文化”电影的发展及文学性表现 ——兼析本土散文化电影与相关风格影片的区别陈鸿秀(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中国散文化电影是在借鉴西方有关电影样式的同时,受到传统诗文艺术滋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新世纪后则呈现出选材多样化的特征。较之其他类型的影片,散文化电影的文学性最为浓郁,具体表现在人文情怀的传达、画外音的运用,细节描写与心理刻画等方面。本土散文化电影与纪实性电影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3-23

  • 汪曾祺对京派的梳理的研究
    文章:《小说的散文化》《西南联大中文系》《属马题记》。通过《小说的散文化》等这几篇文章,汪曾祺基本建立起了散文化小说的理论框架,在对京派历史不断的梳理过程中,他的散文化小说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汪曾祺真正提出“京派”是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一文,其原意并非指文学史上的京派,而是指西南联大中文的风格、精神,“如果说西南联大中文系有一点什么派,那就只能说是‘京派’……这种超功利的生活态度,接近庄子的率性自然的儒家思想对联大学生有相当深广的潜在影响” ;这里说西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2017-03-09

  • 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散文化现象
    探索中,小说的散文化是沈从文收获颇丰的一块园地。小说散文化是对写实小说、情节小说的突破和超越,要求淡化故事情节、强化自然环境、重视意境营造与语言的诗意化。沈从文在其小说中的散文化现象非常明显。一、沈从文小说散文化的具体表现沈从文小说的散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小说结构的散文化和语言的散文化。表现之一:小说结构散文化。一般来说,写实小说与情节小说都是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来组织一两件中心事件。“在《边城》中,一以贯之的‘一件人事就是翠翠的婚姻大事,作品围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2017-02-22

  • 醉心余映潮“散文化”艺术课堂
    周国华拜读《余映潮讲语文》,一次次醉意朦胧——语文课堂,原来可以这样清新雅致,这样赏心悦目,这样热情奔放,这样婉约缠绵……俨然一篇篇风格不同、形式各异的精美散文——课堂之美结构美——精巧的文章结构,常能以其“建筑美”让读者一见钟情。余老师的“板块式”课堂教学模式,则给我们呈现了语文课堂的建筑之美。它以“板块”来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这样,课堂教学更有条理,活动内容更加集中,学生训练更加完整,教学节奏更容易掌握,“板块”与“板块”间的衔接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2017-01-13

  • 新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意义
    意玲新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意义◎李意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新闻事业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其实,在新闻事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进步时候,一些从事于新闻事业的记者们就产生了“散文化”的新闻采写思想观念,而且这一观念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众所周知,“散文化”的写作中心是文章中内容是分散的,但是思想观念是统一的。本篇文章就主要分析当今新社会形势背景下,新闻采写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使用“散文化”方法,使得新闻要传播的内容更加完整,得到受众的好评。首先,我们大家都了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0期2016-12-29

  • 新诗散文化与“赋”传统的现代生成——兼论散文化作为新诗诗体的可能性
    □徐传东新诗散文化与“赋”传统的现代生成——兼论散文化作为新诗诗体的可能性□徐传东新诗散文化是百年新诗发展的核心关注点之一,以往论者多将其视为新诗的一个语言问题,而对其诗体上的文本意义考查较少。笔者通过新诗史的角度,认为新诗散文化先后派生出了散文诗、口语诗等诗体,作为与新诗纯诗化、现代主义化等方向并行的一大新诗演进脉络,其独立的诗体意义已昭然若揭。而新诗散文化对中国古典诗歌“赋”传统的资源征引与现代转换则双向强化了其合法性,并具有更大的诗性营造空间。新诗诞

    剑南文学 2016年20期2016-11-21

  • 《呼兰河传》:融汇各种文体艺术的奇文*
    戏剧性;诗化;散文化;电影化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6.01.004萧红的《呼兰河传》不像小说,茅盾先生在《呼兰河传·序》中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①茅盾:《呼兰河传·序》,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页。《呼兰河传》如同汪曾祺所说:“能够吸收诗,戏剧,散文一切长处”②汪曾祺:《短篇小说的本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汪曾祺》,北京:华夏出版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13

  • 九十年代散文化小说创作流变研究
    0)九十年代散文化小说创作流变研究魏 雪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散文化小说创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达到了高峰,九十年代大量曾经创作散文化小说的作家自主寻求创作的转向,部分作家则坚守在散文化小说的阵地上继续创作,将散文化小说带入新世纪文坛,但是总体上而言,九十年代的散文化小说创作成就并未超越八十年代。散文化小说的流变是九十年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小说自身发展的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作家寻求自身创作出新的结果。无论是转向还是坚守,都是作家创作自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5

  • 简论新时期散文化小说创作“热”
    0)简论新时期散文化小说创作“热”魏 雪(荆楚理工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回溯新时期散文化小说创作“热”这一文学现象,从新时期文坛特殊的文化背景,小说文体观念的发展以及作家创作的主体性三方面,发掘散文化小说创作“热”的深层原因,对研究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化小说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散文化小说;文体观念;创作主体一、新时期散文化小说创作“热”新时期文坛散文化小说大量涌现,作品数量非常多,作家队伍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除了以汪曾祺为代表的老一辈作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2-13

  • 《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叙述模式
    《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叙述模式张华(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萧红一直都是一个有着自觉文体意识的作家,《呼兰河传》正是其践行其创作主张的力作,小说中的叙述模式充满了散文化的特点。文章从散文化叙述结构、散文化的叙述情调、散文化的叙述语言三个方面对《呼兰河传》所体现出的散文化叙述模式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呼兰河传》;叙述模式;散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萧红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活跃于文坛,她是一个有着自觉文体意识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5期2015-01-30

  • 新闻的散文化倾向刍议
    000)新闻的散文化倾向刍议刘贵民 (长春日报社 130000)作为一种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文体,散文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灵动而远逸而深受广大读者喜欢,因而有人这样说:读文如观画,浑然一派中。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为了能够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事实的真相,传统写法往往趋向于更多地使用白描的写法,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新闻显得干涩、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把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效果就大不一样,用散文之灵动补新闻之呆滞,用新闻之厚重补散文之不足,便会相得益彰。新华社老社长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2015-01-28

  • 浅论新闻的散文化趋势
    的创作,新闻的散文化便成为了新闻界的一个热门的话题,许多的记者开始身体力行对新闻的散文化进行实践。所谓新闻的散文化,就是指新闻的创作借鉴了散文的创作方法,用描写等方法把新闻生动的介绍出来,并且用富于变化的文字营造出新闻本身希望带给观众的意境,从而更好地表达主题。新闻的散文化写作方式出现后,确实改变了传统新闻中刻板、模式的写作方式,能够让新闻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或活泼或抒情,或严肃认真,新闻的多样化也极大扩充了其内容的更好传播。一、散文化手法对新闻内容的影响在

    戏剧之家 2014年14期2014-08-15

  • 浅谈《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
    《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郭素荣自问世起,小说的叙事性就成为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随着小说创作的丰富,一些带有浓厚散文化特征的小说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萧红的《呼兰河传》便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篇。这篇作品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其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散文化、意境的散文化三个方面,通过类似散文的创作,萧红真切地展现了自己孤独而寂寞的心态。《呼兰河传》;散文化;结构;语言;意境郭素荣/河南省轻工业学校高级讲师(河南郑州450006)。小说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至唐代传奇,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8-15

  • 反讽的叙事策略
    萧红主要作品的散文化倾向谈起,介绍她小说中的一种叙事策略。介绍了总体反讽、语言反讽和结构反讽等策略在其散文化小说中的运用,为人们认识萧红的作品提供新的视角。关键词:萧红;叙事策略;反讽;散文化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74-02萧红在同聂绀弩的一次谈话中曾说道:“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

    学理论·中 2013年4期2013-06-08

  • 试论汪曾祺小说的风格特色
    汪曾祺;风俗;散文化;诗意;人性美一、和谐的风俗汪曾祺的小说创作风格鲜明,以独特的文学气质和淳厚的生活底蕴,热衷对故乡、对童年展开温馨的回忆,并擅长作风俗画式的描绘,而被称为“风俗画作家”。汪曾祺说过:“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出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关于风俗画的描绘是有意为之的。《受戒》和《大淖纪事》之所以吸引了众多读者,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它们那种别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2期2013-02-01

  • 论《琵琶行》的散文化特色
    《琵琶行》 散文化《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是我国音乐描写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表达技巧。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元和十一年(86)。当时作者被贬官在江州任司马。一年的江州生活使他对政治的腐败和吏治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年秋天,他在江边送客时遇到了长安故妓,这位富有艺术才华的琵琶女的悲惨身世,触动了他的心事,遂写下了这篇享誉千古的诗篇。诗中记叙了这位歌女的一生经历及其出色的技艺,对她年长色衰,从良嫁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并在“同是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7期2010-08-31

  • 郁达夫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情,轻视情节,以感情来统一风景和心理,而正是这种散文化的抒情式结构让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情宣泄,宛如在忘却时空的境界中聆听一曲恢宏磅礴的奏鸣。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艺术上的欠缺,而这一欠缺正是郁达夫小说的独特之处。【关键词】郁达夫结构 情感 散文化纵观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情,轻视情节,以感情来统一风景和心理,而正是这种散文化的抒情式结构让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情宣泄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2009-11-17

  • 论孙惠芬小说的叙事风格
    社会的变迁。以散文化的笔调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乡土文苑中一道别致的风景。[关键词]小说;心灵化;叙述;散文化孙惠芬在作品的艺术形式上没有刻意的追求,她认为“好看不过素打扮”“朴素能够直抵人心”,她注重的是所描写的生活本身。但长期的写作还是让她形成了自己比较稳定的表达方式。她喜欢以自己敏感细腻的心,去感悟和碰撞笔下人物的心,将笔头探入人的心灵深处,因此,其小说具有鲜明的心灵化叙述特点。另一个形式上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散

    电影文学 2009年10期2009-06-15

  • 汪曾祺小说《徙》的诗化与散文化
    这样一篇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关键词:汪曾祺 《徙》 小说 诗化 散文化汪曾祺的小说写得美,美得令人心醉。汪曾祺的小说写得特别,看着不太像小说。他的小说的美,恰恰源于其特别:突破小说与其它文体的界限,兼容各文体之长,达到和谐的境界。《徙》就是这样一篇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一、小说的诗化《徙》中处处可见从古诗文中化出的语言。如写高家的居所,“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与《陋室铭》仿佛;写谈家的败落,“几乎变成一片瓦砾,旧池乔木,荡然无存……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0期2009-06-13

  • 浅析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节、诗歌中运用散文化的手法、创造性地借鉴古典诗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关键词:戴望舒 现代派诗歌 象征主义 散文化戴望舒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上承古典余泽,下启现代诗风,以其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的拓展,实现了象征主义的中国化。戴望舒将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他浓烈诗情的象征意象、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诗歌的散文化及创造性借鉴古典诗词的诗歌艺术特色。一、浓烈诗情的象征意象以象征化的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3期2009-06-03

  • 风雨人生路 文坛悲歌吟
    其艺术上呈现出散文化、哲理化的写作风格。关键词:历史的沧桑 文人个性 文化人格 散文化 哲理化有人说:“散文是中老年的文学。”的确,深邃的文化、凝重的思想、沧桑的经历以及对世界、人生的透彻解悟,较多地属于中老年时代。散文这一醇厚美酒也是作家的情感、灵性、学识经由岁月的长河提炼、酿制出来的,它融汇了“文化人”的才智、个性甚至品格。李辉的《沧桑看云》,让人感觉简直是部传奇,一个年轻的散文家、评论家,却以如此老练、娴熟的文笔纵横于各位文化名人之中,于沧桑间看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4期20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