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玲
新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意义
◎李意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新闻事业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其实,在新闻事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进步时候,一些从事于新闻事业的记者们就产生了“散文化”的新闻采写思想观念,而且这一观念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众所周知,“散文化”的写作中心是文章中内容是分散的,但是思想观念是统一的。本篇文章就主要分析当今新社会形势背景下,新闻采写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使用“散文化”方法,使得新闻要传播的内容更加完整,得到受众的好评。
首先,我们大家都了解,散文在创作上讲求内容分散、中心思想统一的原则,因此新闻采写工作的“散文化”也要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在采写中,把各个分散的新闻素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新闻内容以更好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增强新闻的阅读价值。尤其是在当今新的社会形势下,人们的阅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新闻采写工作可以不断朝着“散文化”方向改进,通过将新闻和散文这两种的结合,使得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更好的表达。值得一提的是在穆青等前辈的大力倡导新闻散文化的影响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报刊新闻的文风朝着新闻散文化的方向改变。
尽管从很久以前,我国新闻领域的记者们就已经有了“散文化”的新闻采写思想,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思想才有了极大的发展。在当今新的社会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已经有了明确的特征:
结构灵活多变。与传统新闻结构的固定形式不同,新闻采写的散文化有着更加灵活多变的结构内容,长久以来,新闻写作格式固定成为了“导语—新闻主体—背景—结尾”这样的形式,但是“散文化”的应用,则是要把新闻消息制作成为多段落、多写作手法的形式,使得整篇新闻的结构像散文一样多变。以新闻消息《胎教音乐首次在我国出版》为例,在这篇新闻中,多个短的段落,比如说有这样一段话“优美的音乐响了,母体内躁动的胎儿逐渐静了下来,出生不久的小孩也会张着小嘴笑。随之,我国第一章‘胎教音乐’录像带出生了”。解析这一篇新闻消息,我们发现,在新闻采写中使用了散文的写作笔法,引领受众随之散文的结构深入,改变了传统新闻结构的固定,彰显了灵活多变的特点。
对新闻现场环境的描述。在新闻消息的采写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对新闻现场环境的描述,以现场环境为开头,并且以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像讲述故事似的写作新闻消息,这样使用散文化的语气和文字的方式,使得新闻消息变得更加有代表性,也更加能彰显新闻的主体内容。
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散文化”的新闻采写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新闻采写方式,它能将事描述为物、将事描述为人等等。比如说在有的新闻报道中,有的将收获诺贝尔奖的莫言说成教育事业中的“大蛋糕”、有的将恶劣的天气比喻成为“天公不作美”等,这一系列的新闻采写方式,都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上固定死板的新闻结构形式,此外,还更加贴近了受众的生活,使得受众不再和新闻之间有大的隔阂。
散文化新闻采写的重要意义。由于一篇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内容以及写作形式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新闻采写工作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新闻内容的新鲜以及形式的灵活,最大程度上避免语言死板、毫无创新的新闻采写方式,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阅读价值。因此,在当今新的社会形势下,新闻采写方式朝着“散文化”的方向不断改进是十分有必要的,新闻内容需要一定外在形式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把新闻内容传输给受众,也能有利于受众获得更加轻松的阅读体验。总之,在新闻采写的工作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词语、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手法等的合理选择和应用,使得整篇新闻消息更加流畅、完整,增加消息的阅读价值。
“散文化”的新闻采写形式可以把细节使用更加生动、真实的画面描绘出来,从而吸引受众,这也正是广大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目标,确保新闻内容在真实表达的基础上充满散文的形象化,让更多的读者更好接收新闻内容,从而达到新闻采写工作的最终目的。
做好散文化新闻采写的具体策略。由于“散文化”的新闻采写在当今新的社会形势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真正做到新闻采写的“散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新闻工作从事者的不断努力,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等特点的基础之上,使用散文的写作形式,抓住散文创作的“形散神聚”特点,创作出符合新形势下受众阅读需求的新闻报道。需要注意的是,新闻采写工作必须要遵循新闻的特征和规律,不能完全的散文化,也就是说新闻采写工作者要保证新闻内容的新鲜、真实特点,在这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散文化的写作,牢记新闻传递信息的作用以及新闻价值的重要性。
总的说来,在当今新形势背景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写作方式可以使得新闻在说理的基础上具有感情,很大程度上提高新闻的阅读价值,是一种很有效的写作形式。因此,我们要重视“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