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
一、散文化小说的初步探讨
1.散文化小说的概念界定
散文化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带有创新性的小说样式,是小说与散文、诗歌等文体融合的产物,也是一种独特的跨文体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有多种称谓和提法,比如周作人所说的“抒情诗的小说”“随笔风的小说”,瞿世英、郁达夫所说的“散文小说”,郑伯奇所说的“随笔式的小说”,施蛰存所说的“随笔体的小说”,师陀所说的“散文体的小说”。
正如《侯銀匠》《邮差先生》,兼具小说和散文的特点,但最终指向是小说,换言之就是小说被散文化了,是小说的某些特征被弱化,融入了一些散文的元素,所以称之为散文化小说。著名学者杨义的观点比较能够揭示出“散文化”小说的本质特征,他认为小说的“散文化”,“乃是小说的自由化,随意化,它把小说的环境化淡,人物化虚,情节化少,而唯独把情绪化浓”。当然,还有的研究者从“散文化”小说创作的渊源出发,结合其淡化故事情节、淡化人物性格、淡化背景的时代性的特点,将“散文化”小说称为“新笔记体小说”。
2.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和散文对比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类小说一般注重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具有事件的完整性,也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散文是一种很自由的,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文字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小说和散文的主要区别是:情节上虚构与真实,表达方式上叙事与抒情,语言上语言明白流畅与优美。所以散文化小说实际上是弱化了小说的故事性,强化了抒情性。
二、散文化小说的特点探究及命题导向
1.强化抒情性
(1)散文化小说通过散文化的语言增强抒情性 ,它拆除了传统小说的情节的堤坝,却把它引入诗意的清池,它不是在感情无法约束的时候写的,而是感情得以凝结,把它容纳在精心熔裁的结构修辞之中,使之神韵圆全,诗趣盎然,这样诗意的语言自然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2)散文化小说通过自然环境的渲染,氛围的营造增强小说的诗意氛围,一般不选取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大多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注重对民风民俗进行描写,在一幅幅风俗画中传达出纯朴的民风和优美的人性人情美,展示的是一种纯净的审美世界。
(3)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纯朴融洽的关系,展现人情美。邮差先生的善解人意,热心体贴;侯菊的心灵手巧,贤惠体贴,侯银匠与女儿的相依为命,对女儿的深深思念;房东太太送乡下特产给我的那种热情;陈聋子帮人卖菜无贪财之心,别人问他要萝卜吃,他挑最好的给的善良憨厚;黄良子对待两个孩子一般无二,没有亲疏之分,都呈现出了人情美。
2.弱化故事情节
(1)情节特点解读及命题导向
①特点解读
散文化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模式,淡化故事情节。在散文化小说中,没有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模式,它把以往情节模式中那些坚固的、支撑性的因素削弱,取消它们在小说艺术构成中原有的那种举足轻重的地位。散文化小说取消了传统小说故事情节模式中的因果性和戏剧冲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的、散化的小说叙事笔法,小说中只有自然环境、生活片段的描写。正如汪曾祺自己所说:“我不善于讲故事。我也不太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大真实。我的初期的小说,只是相当客观地记录对一些人的印象,对我所未见的,不了解的,不去以意为之,做过多的补充。后来稍稍展开一些,有较多的虚构,也有一点点情节。”
叙述与抒情相结合,语言比较和缓。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抒情性,渲染诗意氛围。片段式的情节,将人物的刻画嵌入其中,更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松散有序的叙事结构。看似片段却有纲有领。散文化的小说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而是表现了人们自由自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美好恬静的生活状态,渲染了一种浓浓的人情美、人性美的艺术氛围。
②命题导向
如《邮差先生》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参考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如《房东》,请探究小说结尾一段的意蕴。
参考答案:对乡下自然质朴、富足而充满生机的生活的留念。对城市忙乱拥挤的厌倦,以及对乡下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命题导向:情节方面的考查,基本不会涉及概括故事情节类的题目,可能会涉及情节本身特点及其作用。
(2)人物特点解读及命题导向
①特点解读
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缺少典型性,甚至有时难分主次。小说里的人物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没有英雄的事迹,没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作者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将人物化入小说的情景、氛围之中,成为表现民风民俗,展现人物风情的一部分。刻画人物没有展现主人公多少生活轨迹,只是一鳞半爪的呈现片段,往往需要读者设身处地地替人物着想,方能体会人物的感情世界。散文化小说极少有对人物性格细致的刻画,有些只是人物素描,大多数是按照一个简单意念塑造出来的扁平、单纯人物。被虚化的人物作为一种意象放入片段式的叙述中,融入小说的抒情氛围之中,表现了特有的情感、意境,渲染一种人情美。
如《侯银匠》,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参考答案: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
A.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B.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②命题导向
分析人物性格。往往人物性格是一种情感的外化表现,同时需要根据片段中的一鳞半爪加入自己的感情带入方可形成答案。从片段中选择个别句子尝试揣摩人物的情感。
(3)环境特点解读及命题导向
①特点解读
环境描写多注重在自然环境的渲染上,淡化社会背景。一般不选取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大多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注重对民风民俗进行描写,在一幅幅风俗画中传达出纯朴的民风和优美的人性人情美。着重展示的是一种纯净的审美世界。同时篇幅限制,一般不允许有大段细致的描写,一般笔墨较少,零散的置于片段中,且以白描为多,有时还会贯穿全文。
如《邮差先生》,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参考答案: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②命题导向
散文化小说淡化情节,缺少强烈的矛盾冲突。故在考查环境的作用时,较少涉及其对情节的作用;散文化小说往往带有叙述和抒情融合的特点。环境往往作为叙述的一部分在叙述过程中自然带出来,且往往为营造某种情绪或氛围服务。故散文化小说的环境描写在环境本身的作用上,多表现在渲染诗意氛围、伤感的或舒缓的氛围等等,或表现时代或区域的生活特征、文化特征等;散文化小说一般不刻意刻画人物形象的正面或负面特征。故环境描写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上,一般多体现在透露人物的生活状态或内心感受;较少专门用来衬托人物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