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

  • 例谈文言文教学的“体味”策略
    ,前面记叙的是杜处士视为珍宝的《斗牛图》被牧童所取笑,后面是作者据此给出的议论性观点;而《画家与牧童》则只是一个明白晓畅的故事。其次,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如“处”“数”“好”“曝”“斗”“间”等。此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学生难以读懂的句子,比如,“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一句中,既有需要通过具体语境才能确定读音的多音字,又有文言文独特的句式表达,因而是本课中学生朗读时需要重点突破的对象。在初步解决文言文朗读方面的障碍后,学生要自主读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5期2023-05-29

  • 《书戴嵩画牛》教学实录及评析
    的字。(出示:杜处士 好书画 以百数 曝书画)(师指名读)师:怎样理解“处士”呢?生:指有德才而不愿意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没有做官的士人。师:是的,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师:(出示:数)这个字有两个读音,第一个,读——生:shǔ。师:意思是——生:计算。师:还有一个读音是——生:shù,是数目的意思。师:这里的“以百数”就是说他所拥有的宝贝可以用“百”来——生:计算。师:所以读shǔ。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些词,每个词读两遍。(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师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6期2022-08-25

  • 巧用“句读”通“意脉”
    嵩画牛》记叙了杜处士藏画、爱画、晒画以及牧童议画一事,表明“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的道理。《书戴嵩画牛》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艺术的魅力”。我去年教过此文,总感觉未把文豪迂回曲折、圆润流转的文法传授于学生,只是照着考试要求把重要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知识教给学生。此番重读再教,受孙绍振教授“经典文本结构三层次”启发,试图寻找作者“潜在的、变化的、流动的意脉”。细读文本,逐句梳理,不难发现:杜处士喜好书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11期2022-05-30

  • 术业有专攻
    鉴人物1.走近杜处士。(1)品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师:从这些语句中,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杜处士?(预设:热爱书画,尤其喜爱《斗牛图》)(2)展开想象,体悟情感。师:杜处士很爱这幅画,他出外游玩,带着这幅画;他外出访友,带着这幅画;他接待友人,带着这幅画;他在家自斟自饮,还带着这幅画;不管他做什么都带着这幅画,他太喜欢这幅画了。(3)角色代入,指导朗读。师:如果你是杜处士,你会怎么来读这几句话?如此喜爱书画的杜处士,牧童指出画违背常识,杜处士什么

    新教师 2022年12期2022-02-21

  • 进与退
    春风面,名可山林处士家。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它是安于山林处士之家的,一旦将国香传播到朝市上来,举朝称庆,谁希望它自秘着幽香成为秋风云霞中的“野香”呢?兰花,真是君子进返的榜样了。明白君子小人居心的不同,也就知道君子与人才都是默默地站在淡泊的远处,小人与劣质的人才会热络地围绕在权势者四周。一个主管如果不懂得静心观察,到处觅才,而只就手边亲信去调兵遣将,那么很快就会被包围与蒙蔽,多少“国香”要为之零落荒芜了!如何奖掖君子出来就职,就职后又如何培植

    领导文萃 2022年2期2022-02-07

  • 巧用“句读”通“意脉”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嵩画牛》记叙了杜处士藏画、爱画、晒画以及牧童议画一事,表明“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的道理。《书戴嵩画牛》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艺术的魅力”。我去年教过此文,总感觉未把文豪迂回曲折、圆润流转的文法传授于学生,只是照着考试要求把重要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知识教给学生。此番重读再教,受孙绍振教授“经典文本结构三层次”启发,试图寻找作者“潜在的、变化的、流动的意脉”。细读文本,逐句梳理,不难发现:杜处士喜好书

    教育 2022年40期2022-01-01

  • 学无止境,虚心求教
    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宋】苏轼)【故事大意】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他)所珍藏的宝贝有数百件。(其中)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被(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把它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35期2021-12-22

  • 《书戴嵩画牛》(六上)难点字词形义解析
    短文。此文先写杜处士爱好书画,尤为珍惜戴嵩所作《斗牛图》一轴,然后在此铺垫基础上,突出一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画的情景。最后以“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古语结束全篇。全文短小精悍,情趣盎然,语言流畅明快,颇为生动,阐明了绘画要讲求形似,寓含着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本课属于文言文,一些难点字词解析如下:1.“蜀中有杜处士”蜀——甲骨文写如“”,像蚕形,上头下身。因字形不明显,金文在其下再加一“虫”组成“”,隶变后写成“蜀”。川西之地在古代大多养蚕出丝,其首领叫“蚕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1年10期2021-12-11

  • 萧衍与梁朝处士的交游考论
    在关于萧衍与梁朝处士交游方面的探讨更少,只有柏俊才《梁武帝萧衍考略》一书略有涉及[1]。根据《梁书》与《南史》的记载,萧衍与梁朝处士有所交流。萧衍是一国之君,而梁朝处士又是一个主张出世的文化群体,为什么两者之间会有交集呢?为了回答此问题,文章首先明确处士的含义,其次从相关的史料中勾勒出萧衍与梁朝处士交游的历史事迹,最后再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其交游的原因。萧衍与梁朝处士都是梁朝文化的主要创作者,探讨其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加深读者对萧衍的认识,而且还能增进读者对梁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2-04

  • 滥竽充数
    ,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使:命令;派遣。说:通“悦”,喜欢;高兴。廪食:供养。译文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诵读小博士1.读一读,看一看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齐宣王使人吹竽使我不得开心颜宣王说之吾欲之

    格言·校园版 2021年23期2021-09-27

  • “三讲”故事实现深度学习,想象思辨发展高阶思维
    ,借助想象体会杜处士对《斗牛图》的喜爱。抓住“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想象杜处士什么情况下会带着这幅画,他带着这幅画去干什么。结合杜处士的身份,有的学生说,杜处士吃饭的时候会带着这幅画,睡觉的时候也会带着这幅画;有的说,杜处士去郊游的时候会带着这幅画,边游玩边欣赏;有的说,杜处士会带着这幅画去和朋友一起品味……学生把杜处士的言行想象出来,就更能体会到杜处士对《斗牛图》的喜爱了。其次,借助想象体会牧童的质朴可爱。当看到图上画的斗牛与自己放牛时看到的斗牛

    新教师 2021年8期2021-09-17

  • 处士好画
    苏轼蜀中有杜处士①,好書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⑤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⑥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选自《苏东坡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⑤掉尾:摇着尾巴。⑥然:认为对。鉴赏空间陆游曾经说过:“天下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1年8期2021-08-23

  • 处士卢岵山居
    情,只是写了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通过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其人品的高洁及作者的仰慕之情。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点评人:唐祥飞,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诗书画艺术院副主任,全国书画大赛评委,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湖南省硬笔书法家青少年协会副主席,永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曾宇熙(邵东创新实验学校初二159班) 指导老师/刘军平【点评】曾宇熙同学

    十几岁 2021年23期2021-06-03

  • 滥竽充数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成语释义】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以次充好。【近义成语】名不副实【反义成语】真才实学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 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 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1年3期2021-03-18

  • 生活化的深度学习
    牧童发现并指出杜处士收藏的戴嵩的《斗牛图》中错误的故事,揭示了艺术也应当尊重事实的道理。(五)学情分析这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一方面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树立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要尽量避免逐字逐句地落实翻译,而忽视了文言文的美感;也要避免繁琐的语法知识讲授,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课文整体解析本文从体裁上来说应该是一篇“观后感”。作者开篇先以故事引入:有一个姓杜的处士,对于书画有着特别的爱好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12期2021-01-13

  • 抓住细微,推陈出新 ——教学《书戴嵩画牛》小记
    “拊掌大笑”和杜处士“笑而然之”两个环节,两者相映成趣,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那么,杜处士之“笑”,笑意何在呢?典故之义是杜处士嘲笑自己,他觉得牧童说得很有道理——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牧童整日与牛为伴,也算得上是这方面的“权威”了。他的意见来源于与牛的朝夕相处,来源于他的细致观察。因此,原文中杜处士之笑是自嘲之笑——笑自己堂堂一处士,满腹经纶,竟不知斗牛时牛尾之事,竟不如一个小小的放牛娃,真是惭愧之极啊!可是现实生活中两牛相斗真是“尾搐入两股间”吗?非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31期2020-12-30

  • 抓住细微,推陈出新
    “拊掌大笑”和杜处士“笑而然之”两个环节,两者相映成趣,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那么,杜处士之“笑”,笑意何在呢?典故之义是杜处士嘲笑自己,他觉得牧童说得很有道理——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牧童整日与牛为伴,也算得上是这方面的“权威”了。他的意见来源于与牛的朝夕相处,来源于他的细致观察。因此,原文中杜处士之笑是自嘲之笑——笑自己堂堂一处士,满腹经纶,竟不知斗牛时牛尾之事,竟不如一个小小的放牛娃,真是惭愧之极啊!可是现实生活中两牛相斗真是“尾搐入两股间”吗?非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0年11期2020-12-09

  • 高古墨韵扬传统
    三幅图。首先说《处士风流》。什么是处士处士是汉代的一种社会身份的称谓,意为不为官不当政但是怀揣德才的知识分子,简而言之就是民间知识人。有史料记载说伊尹、姜太公就是著名的处士,到汉武帝时,颁布了察举制度,从民间选举处士参政议政,为国出力,卫青、东方朔、司马相如这些著名的处士为国做了不少事,成为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在民间藏有许多厉害的处士,历朝历代不曾鲜少。再者,“处士风流”源于古寺,载有这句话的古诗有两首,分别是宋代苏轼的《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一》:

    名家名作 2020年2期2020-07-20

  •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正音。“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中“数”字据义定音,读shǔ。(3)出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常以自随。相机交流“有戴嵩《牛》一轴”这一短句的停顿:有/戴嵩《牛》一轴。讨论两个“轴”的意思(“有戴嵩《牛》一轴”中的“轴”表示“幅”;“锦囊玉轴”中的“轴”表示“画轴”),相机出示“锦囊”和“画轴”的图片。师小结:汉字多有魅力,同一句话中的同一个字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好好体会。出示画有停顿的语段并指导朗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6期2020-07-09

  •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认读词语:蜀  处士  戴嵩  锦囊玉轴  曝  搐  谬  婢教师检测,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声音宏亮干脆,及时纠正。)2、质疑释义。(二)学内容过渡:同学们字词掌握的还不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再来读一读这篇文言文,请同学们看要求。(读准 读通 读懂)请生解释要求。(时间:3分钟)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评议朗读,给短文画出节奏,生再读师:注意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4.出示文言文,生释义。5.出示现代文,生对接古文。6.出示古文,生翻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2020-06-03

  • 牛尾与蝉首
    这样一个故事:杜处士喜欢书画,藏品达几百幅,其中有一幅戴嵩画的牛,他尤为喜爱。有一次,杜处士把书画拿出来晒,一个牧童看到了戴嵩的畫,拍着手掌大笑,说:“牛相斗时力量全在牛角上,尾巴则夹在两股中间。你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相斗,明显画错了!”苏轼忍不住借古语感叹:“‘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绿柳鸣蝉图》是张大千的得意之作,画面上一只蝉伏于柳枝,蝉头朝下,做欲飞状。一次,齐白石来访,看到这幅画后摇头说:“此画谬误,蝉趴枝上,其首当永远朝上!”后来,张

    意林·少年版 2020年5期2020-04-14

  • 《书戴嵩画牛》(统编本六上)教学设计
    个十个数,现在杜处士家的画可多了,要一百一百地数。所以这里读什么?)4.出示第2自然段。5.师:读得清脆、流利、响亮。这个“曝”也是个多音字,一读bào,一读pù。在这里指把东西放在太阳下暴晒,古人为了防止书画生虫发霉,经常要把书画拿出来晒一晒。6.师:不错,读准了字音。通过预习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今乃掉尾而斗。(尾巴是摆动的,松松散散。)尾搐入两股间。(尾巴夹在两条腿之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耕作的事情应该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应该问婢女,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3期2020-04-10

  • 米芾铜梁留墨
    书院创始人苏汝砺处士的书信递了过来。书信中说道:“太常博士、书学博士米芾要到龙门书院来看经书并欣赏碧潭上的月台石,在这之后还要到波仑寺看看,然后我会与米大人一起到邹家染坊来品茗……”邹老爷家是安居码头有名的大户人家,也是书香世家。他一生好读书,也爱好书法,而龙门书院也几乎成了他的大书房。久而久之,他便与苏处士成了莫逆之交。看罢来信,老于世故的邹老爷赶忙问张管家:“膳房还有羊肉香肠不?”张管家回道:“老爷,羊肉香肠还储得有,今年的羊肉香肠是在小南门王家肉铺买

    老年教育 2020年4期2020-04-04

  • 文言文课文助背: 映衬照应法与一事一议法
    (shǔ)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zhou阳平),尤所爱,锦囊(náng)2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pù)3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ǔ)掌4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chù)5入两股间,今乃掉尾6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7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8,织当问婢(bì)9。”不可改也。注释:1.选自《东坡志林》。书:题写在(那幅画)上面。戴嵩(sōng):唐代画家。传世作品有《斗牛图》。2.囊(náng):袋子。此

    美文 2020年6期2020-03-28

  •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文原文: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2)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课文原文: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3)读全文同学们,你们留意到没有,他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读得流利,还关注到了停顿,读出了节奏感,让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起读课文。(出示全文)三、趣读——入情境1.分析人物悟趣味。(

    人物画报 2020年36期2020-03-13

  • 带在身边的蜀中杜处士相比,确有云泥之别。苏东坡《东坡志林》载,有一天,杜处士在阳光下,正晾晒最钟爱的那幅戴嵩所画之《牛》,被途经这里的牧童撞见,牧童拊掌大笑,说:“此画斗牛与?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东坡就杜处士事,评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其实,杜处士喜丹青,未必要谙斗“牛”之理;“韩马戴牛”之戴,却不可缺生活之据。一向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东坡,亦步丙吉“但问牛,不问人”?本该责戴嵩“斗牛之错”,却讽杜处士

    杂文月刊 2019年17期2019-12-04

  • 落叶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qiū风fēnɡ起qǐ兮xī白bái云yún飞fēi,草cǎo木mù黄huánɡ落luò兮xī雁yàn南nán归ɡuī。——刘彻《秋风辞》积累·词语落luò叶yè纷fēn飞fēi      纷fēn纷fēn扬yánɡ扬yánɡ一yí叶yè知zhī秋qiū      层cénɡ林lín尽jìn染rǎn落luò叶yè飘piāo零línɡ积累·片段一叶yè子zi纷fēn纷fēn飘piāo落luò的de姿zī态tài美měi极jí了le。有

    作文评点报·低幼版 2019年38期2019-11-18

  • 智劝
    ,只能暗自着急。处士郑涉说话一向诙谐隐晦,听说这件事,去见刘玄佐。一见面,他就说:“将军,我有件事要来求你。”刘玄佐没有答话,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郑涉说:“这件事很容易,并不会使将军为难。我听说将军要杀死翟行恭,到时候一定要让我见见尸体。”刘玄佐本以为他是来为翟行恭求情的,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来,又吃惊又奇怪,就问:“为什么?”郑涉一本正经地说:“我从书上读到过,说是蒙冤而死的人死后脸上会有异象。我活了这么久,还没有见到过,想借此机会看一下。”刘玄佐哈哈

    民间故事选刊 2019年14期2019-11-15

  • 夏季睡眠之道
    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宋·王安石《无题》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无题》是中国古代养生诗词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诗中所说的“华山处士”,是指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陈抟,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合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隐居在华山,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王安石晚年隐居时有感于陈抟的睡眠养生,故作此诗,通过对陈抟高质量睡眠的赞誉,道出了他的长寿秘诀——“不觅仙

    科教新报 2019年24期2019-10-21

  • 带在身边的蜀中杜处士相比,确有云泥之别。苏东坡《东坡志林》载,有一天,杜处士在阳光下,正晾晒最钟爱的那幅戴嵩所画之《牛》,被途经这里的牧童撞见,牧童拊掌大笑,说:“此画斗牛与?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东坡就杜处士事,评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其实,杜处士喜丹青,未必要谙斗“牛”之理;“韩马戴牛”之戴,却不可缺生活之据。一向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东坡,亦步丙吉“但问牛,不问人”?本该责戴嵩“斗牛之错”,却讽杜处士

    杂文月刊 2019年15期2019-09-26

  • 《书戴嵩画牛》教学及评析
    ”,学生理解了杜处士珍藏的宝贝用百来计算,就能感受到杜处士好书画的形象了。王聪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教科室主任):那么,读懂故事这个环节是不是可以分两步来进行教学:一是凭借语言读出形象,并体会文言文语言的凝练隽永;二是通过文字读出这篇文章的理趣。作者在文中要揭示的道理,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主题二:“言”“文”如何统一朱  爽:文言文教学的前提是解读文本,基础是解决好“言”的问题,但只理解“言”而不关注“文”,怎么能体会到文本之意呢?将“言”和“文”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2期2019-09-10

  • 智劝
    ,只能暗自着急。处士郑涉说话一向诙谐隐晦,听说这件事,去见刘玄佐。一见面,他就说:“将军,我有件事要来求你。”刘玄佐没有答话,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郑涉说:“这件事很容易,并不会使将军为难。我听说将军要杀死翟行恭,到时候一定要让我见见尸体。”劉玄佐本以为他是来为翟行恭求情的,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来,又吃惊又奇怪,就问:“为什么?”郑涉一本正经地说:“我从书上读到过,说是蒙冤而死的人死后脸上会有异象。我活了这么久,还没有见到过,想借此机会看一下。”刘玄佐哈哈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9年7期2019-07-23

  • 送石处士①序
    序云。[注]①石处士:姓石名洪,洛阳人。元和五年,应河阳节度使乌重裔的聘请,再次任事,韩愈写了这篇序送他。②嵩:山名,五岳之一,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瀍:水名,在中国河南省。谷:水名,源出河南陕县东部,在洛阳西南与洛水会合。③王良:春秋时晋国的善御者,传说为周穆王驾车。④数计:算卜。下列对文言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一为阐明石处士此次出仕不违初衷,为行其所当行;二为借此时机,对他作一些规诫,并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15期2019-06-14

  • 带在身边的蜀中杜处士相比,确有云泥之别。苏东坡《东坡志林》载,有一天,杜处士在阳光下,正晾晒最钟爱的那幅戴嵩所画之《牛》,被途经这里的牧童撞见,牧童拊掌大笑,说:“此画斗牛与?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东坡就杜处士事,评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其实,杜处士喜丹青,未必要谙斗“牛”之理;“韩马戴牛”之戴,却不可缺生活之据。一向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东坡,亦步丙吉“但问牛,不问人”?本该责戴嵩“斗牛之错”,却讽杜处士

    杂文月刊 2019年9期2019-02-11

  • 父亲作画
    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畫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8年22期2018-09-05

  • 酬赠之作——古代的命题作文
    的不二法门。送石处士①序◎〔唐〕韩 愈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②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③、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④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27期2017-08-10

  • 古文片牍
    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著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选自《芝田录》)[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16年5期2017-05-27

  • 父亲作画
    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6年29期2017-04-15

  • 《登鹳雀楼》作者补辨
    佐日 名字解诂 处士《史志学刊》2015年第1期刊发了李裕民先生的文章《王之涣作〈登鹳雀楼〉?——千古名诗原作者考辨》,李文对旧题王之涣作《登鹳雀楼》一诗的著作权归属进行了细致考辨,条缕分析,资料翔实。李裕民先生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工作,回应了历史上存在的对该诗著作权归属的几家观点,最终认为《登鹳雀楼》一诗的作者非朱斌莫属。鸿文读罢,深感论据有力,结论可信。然文中第三部分“唐代朱佐日说考辨”一节以该说出处《翰林盛事》一书成书晚且不可信为由,即断定朱佐日所作说

    史志学刊 2017年3期2017-04-12

  • 传记形成与“处士”形象建构
    者看作研究东汉“处士”的基本史料。但是此传中又保留有所谓“节士”事迹,与“处士”并不完全相同。两汉之际的“节士”,指不与王莽政权合作的士人,而“处士”则指关心政治,却回避出仕的士人。从传记形成的角度看,范晔整理先前诸家《后汉书》的相关史料,有意建构起东汉“处士”远离政治的形象,并用合传的形式将东汉“节士”向“处士”演变的过程表现出来。范晔凭此说明东汉政权如何失去自己的支持者,并表达对东汉末政治的批评。此传也成为东汉王朝从兴盛转向中衰的一个侧影。关键词:传记

    古代文明 2017年2期2017-04-10

  • 由名画笔误想到的
    中《斗牛图》被杜处士收藏,有一天,杜处士将这幅画拿出来晾晒,有位牧童路过时,仔细看了《斗牛图》,忍不住嗤笑一声。杜处士惊奇地问小孩笑什么,牧童指着图画说:“牛相斗时,力气集中在角上,尾巴是夹在两股中间,可笑画牛的人不懂斗牛的道理,让牛尾巴翘起来摇晃。”杜处士听了十分叹服。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曾于20世纪30年代画了一幅《柳荫鸣蝉图》,画中一只蝉落在细弱柳枝上鸣唱,自己感到很满意,尚未题款,便想请齐白石题款,托人持画送到齐白石手里。齐白石收到画后,仔细观看,发

    小学生·新读写 2016年8期2016-11-14

  • 吕元膺
    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选自《芝田录》)[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5期2016-04-18

  • 文心漫谈之性情
    舒函处士之节与宰相之量在古代,处士指善于自处,不求闻达于当时的人,也指有才德却不做官的人。同样写竹,处士写的和宰相写的有何不同?宋代学者李颀《古今诗话》中有这样一组对比:孙少述《栽竹诗》曰:“更起粉墙高千尺,莫令墙外俗人看。”晏临淄曰:“何用粉墙高千尺,任教墙外俗人看。”处士之节,宰相之量,各言其志。孙少述,本名孙侔,北宋名士,王安石的朋友。晏临淄,就是晏殊,北宋名臣,官至宰相。我们学过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粉墙,指涂刷成白色的墙。作者以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9期2015-09-18

  • 沉醉东风·避暑
    浮瓜。会受用文章处士家,午梦醒披襟散发。(《疏斋集》)【解读】元代卢挚,号疏斋。他居官显达,学养深厚,在诗、词、曲、文的创作方面均有成就。尤其是散曲,风格清丽,历来评价较高。他的《疏斋集》已经亡佚,当代人辑录了《卢疏斋集辑存》。这篇散曲选取了避暑场景,写处士——不做官的读书人,没有俗事牵绊,轻轻松松地消夏。在柳树影里、槐树荫下,摆一张竹榻,闲卧其上。古人蓄长发,平时用黑纱小帽裹头,如今要乘凉,当然是披襟散发才凉快。炎君即太阳,看着太阳照过来,就挪一挪竹榻,

    月读 2015年7期2015-07-09

  • 战国时期的隐士与处士 ——以《战国策》为中心
    战国时期的隐士与处士 ——以《战国策》为中心刘政(1.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2.中国国家博物馆 馆长办公室,北京 100006)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而处士经常被认为是隐士的一种别称。论文认为战国时期隐士和处士有着一定的区别,并以《战国策》为中心进行分析。《战国策》;隐士;处士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历来为传统的史家所重视。从《后汉书·逸民列传》开始,有多部正史专门为隐士做传。《晋书》、《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19

  • 先秦士人生存形态对士文化形成的影响
    却有“仕士”与“处士”等多种人生道路可以选择,而多样化的人生道路选择和多样的生存形态直接促成先秦士人多样化的文化品格,进而影响了中国士文化的形态。士文化先秦仕士处士在西周的分封制度下,士在社会等级体系中属于贵族底层。《左传·桓公二年》中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①可见士在西周的政治体系中属于下层贵族。然而在春秋战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封建秩序崩坏,底层贵族没落,贵族教育垄断以及底层贵族和平民之间的

    名作欣赏 2015年32期2015-01-28

  • 试析王符的“潜夫”“处士”之名
    王符的“潜夫”“处士”之名蒋泽枫(通化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吉林 通化 134002)王符的著作自己冠之以《潜夫论》,后人对他又以“处士”相称。结合王符生活的时代特点以及其自身的现实生活境遇,可以进一步揭示上述二个名头的真实含义,即“潜夫”和“处士”都体现了王符虽身处下位,但仍怀忧国忧民之心和救国救民之志,希望用自己的著述和思想学说等为匡扶济世而献计献策,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不为一世之人的强烈心声。王符;潜夫;处士一、“潜夫”之义《潜夫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2014-02-12

  • 论申屠蟠“绝迹于梁砀之间”
    度。作为彻底的“处士”,申屠蟠始终不与当政者合作,表现出“崛然独立”的立场。“梁砀之间”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也构成特殊的文化空间。以“梁砀”为中心辐射形成的文化圈,先后有汉初刘邦功臣集团和汉末曹操功臣集团的发生。出身陈留外黄的申屠蟠曾经长期生活在这一文化圈的外围。他的人生道路选择与指向政治成功者不同,成为“处士”的模范。而后世对申屠蟠的评价各有褒贬,亦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人等的声音。关键词:申屠蟠;梁;砀;处士;汉末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

    中州学刊 2009年6期2009-12-30

  • 杜诗中的“卫八处士
    出自杜甫《赠卫八处士》首二句。只是那“卫八处士”是谁,却不得而知。杜甫《赠卫八处士》属五言古诗,比较长,这里暂且引前八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官,惊呼热中肠。一般认为,此诗系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途中所作,时在乾元二年(759年)春天。那么,杜甫当年是写给谁的呢?传为唐宋间作品的《唐史拾遗》说:杜甫与李白、高适、卫宾相友善,时宾年最少,号“小友”。所以,旧注多以“卫八处士”即卫宾。

    文史杂志 2009年2期2009-04-01

  • 林则徐梅妻鹤子?
    联:“孤隐对邀林处士,半闲坐论宋平章”,注云:“林处士即林则徐”(51页);又杭州林处士祠联:“我忆家风负梅鹤,天教居士领湖山”,注云:“林处士即林则徐”、(92页)。清梁章巨所编《楹联三话》:“西湖孤山林处士祠,林少穆(林则徐)督部于杭嘉湖道任内,曾经修葺……督部有题祠一联云:“我忆……”。可见是林则徐曾修林处士祠并题联。林处士是谁?是宋朝的林逋。“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早年遨游江淮间,返杭后在孤山北麓结庐隐居……。”(《西湖诗词》54页,上海

    读书 1984年10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