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

  • 《阿拉姜色》:人类精神的“文化之旅”和“时代之殇”
    温情的基调展现藏族人眼里真实的藏地文化。松太加从处女作《太阳总在左边》,经历《河》《阿拉姜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创作风格,从他的作品中总能发现现实主义的家庭温情与父子关系的命题,在他的影像中没有藏地奇观的呈现,以族群内部“文化持有者”的视角,突出藏族人真实的情感沟通和伦理道德,并通过一种“出走式”“旅程式”的方式实现自我的心灵救赎。松太加的多部影片都喜欢在提纯化的藏地文化与生活背景中,探讨世俗与宗教的龃龉与和解并节制地呈现其蕴含在电影中的独特诗意。一、文化深

    戏剧之家 2023年27期2023-11-11

  • 藏族人过生日
    时代特征。我们藏族人过生日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痕迹。解放前,由于制度落后、生活贫穷,一般人是不知道自己生日的。人们大体知道自己出生时的气候季节,是下雪天,抑或是涨水季节,是绿草如茵的夏季,还是天凉草黄的秋季;若要论及具体时间地点,则可能被告知:哎呀,你是收青稞时生的;噢,你妈上山割草时,就生下你了。从佛教的文化观说,生命不过是一次一次的轮回,来来去去,就像日起日落。不是藏族人不看重一个生命的诞生,他们是看重生命的延续、生命的转换和生

    中外文摘 2022年23期2023-01-03

  • 喜马拉雅好物当国潮涌入雪域高原
    张海律广袤的藏族人生活的区域,正在形成着愈越发丰富且成熟的手工艺文创氛围。偏远的农场和牧区,在企业订单和设计师介入后,出现了一家家恢复和打造自己传统手工艺的合作社,一部分农闲时的留守妇女和打工归来的闲散男人发现,通过合作品牌门店和在线售卖,赚到的居然比去县城务工还多,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待在乡村和牧场。拉萨和日喀则两大城市里,从旅游伴手礼到潮流小物件,消费需求推动着文创设计产业的萌芽。现如今,虽然说不上非常明显的兴旺,但相比十年前,在 “國潮”  “

    西藏人文地理 2022年3期2022-05-30

  • 藏茶文化简析
    供的物质条件。藏族人饮茶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茶文化却早已渗透到了藏族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藏族茶文化。藏族人也将饮茶视为日常的必须用品,《明史》卷八十有:“番人嗜乳酪,不能,则困以病。”因此,藏族人不论男女老少每日都要饮用大量的茶,有的人家还要终日熬煮,以便随时饮用。这也为茶及茶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奠定了物质基础。藏茶文化在藏族人饮茶的缘由、茶文化形成、藏族茶叶分类、藏族饮茶方式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本文旨在分析藏族的茶文化,结合时代背景,

    参花(下) 2022年2期2022-05-21

  • 仙境羊湖
    间而变的湖,在藏族人心中,羊湖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你永远都不知道羊湖到底是什么颜色,它是如此地变化莫测,像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不停地挑选美丽的衣服装扮自己。站在山顶俯视羊湖,它很安静,像是一个睡着了的婴儿。此时湖的岸边是淡淡的白色,然后是浅绿色,越往湖中央颜色越深,最后就成了葡萄紫色。当你下到山底,走到羊湖跟前,你会发现它又突然变成一个淘气的男孩儿,在阳光的照耀下顽皮地眨着眼睛。湖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湖水也变成了浅蓝色,透过清澈的湖水,我仿佛看见了那位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22期2021-12-12

  • 黄金甘南
    这是年轻一代的藏族人,家里有三口人,有一个女儿,妻子在家剪羊毛、放牧并照顾女儿。他一边挖虫草,一边接待游客,他们家每年的收入都在几十万元。他穿的是汉族人的牛仔裤、西装、运动鞋,住着定居的二层石雕楼,过着很惬意的生活。我问他家有多少头牛,多少头羊,他告诉我有一百头牛、二百头羊,按一头牛一万算起,光牛就价值一百万元以上,还不算卖冬虫夏草的收入。这真是一个富裕的家庭。我问他你们是不是把所有的收入都捐给寺庙了,他说每年收入都要捐一些,老人们一般捐得多,年轻的捐得少

    延河·绿色文学 2021年1期2021-03-30

  • 万玛才旦影像中的藏族表达
    是单纯作为一个藏族人对藏文化进行阐释,并将祛魅的视角对准了现代化过程中的藏族人,展现了他们的心灵空间。他对藏族个体生存体验的刻画突破了藏族空间的限制,以少数族群的概念来完成基于人类本质的共同命运的探索。一、作为影像载体的藏语语言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特质。人类诞生以来,语言代表着一个群体的精神力量,不计其数的民族个体担负着创造语言的任务,通过口头传述、书籍等方式熔铸起他们的民族精神。对于藏族这一群体而言,他们的语言是神圣的。在那个独

    视听 2021年2期2021-01-31

  • 在雅安亲近藏茶
    悄悄覆盖淹没。藏族人把藏茶叫做马茶、黑茶、大茶、康茶、砖茶、条茶、粗茶、边茶,雅安还有乌茶、乌贡之雅称。在雅安藏茶博物馆里,陈列了近百年以来的各式藏茶。“中央茶”就鲜为人知,此茶始于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中央代表团委托雅安茶厂,选配周公山茶区上等本山茶原料,定制40万份康和金尖体品茶,印有“中央代表圆赠”字样,赠送西藏40万户农牧民家庭,让西藏人民都品尝到雅安茶厂的好茶,被西藏僧俗民众尊称为“中央茶”。藏族家庭,茶是必备品,“宁可三日无粮、不可

    草地 2021年6期2021-01-04

  • 藏族和夏尔巴人15 个常染色体STRs 的遗传多态性
    民族之一,对于藏族人和夏尔巴人的起源问题至今仍存有争议.到目前为止,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 的研究已经表明,现代藏族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移民潮或者来源自黄河中上游流域[3-5],或者来源于北亚人群[6].夏尔巴人最初是西藏藏族人,通过对夏尔巴人历史和语言的研究发现,在500 年前部分藏族人从西藏东部移居到尼泊尔的珠穆朗玛地区,形成夏尔巴人[7].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s)又称为微卫星D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0-17

  • 向往西藏
    着风雨,书写着藏族人坚定的信仰。向往西藏,向往万山之巅,向往万山之源。群峰林立,雪山威严,冰川挺立,雪莲绽放。喜马拉雅直插天宇。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横断山……哪一座不是山之源,山之根,山的流脉,山的气象。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都泡在冰雪中,云蒸霞蔚,风声呼号,野兽出没,冰雪成灾,化成一片冰冻王国。风雪之中,总有人类的脚印,总能看到登山者坚强的身影,穿越雪线,穿过护法山神的防线,登上峰顶。在藏族人心中,每座山都有神灵,大山是藏族人心灵的一种依靠

    西藏文学 2019年4期2019-09-17

  • 东亚族群中Y染色体D-M174单倍群的遗传多态性
    M174在西藏藏族人中的频率达到40.96%,在日本人中的频率为35.71%,在四川西昌彝族人中有17.86%的分布,青海土族人中有11.86%的分布,而在余下的群体中分布频率更低(均低于8%)。D单倍群的下游分支在东亚不同族群中的分布频率有明显差异。单倍群D1a1-M15散布于以藏族(10.26%)为主的东亚族群中。单倍群D1a2-P99在藏族中检测频率最高(26.92%),而在其他群体中零星分布。除了在藏族中检测到1例,单倍群D1b-M64.1只分布在

    法医学杂志 2019年3期2019-07-12

  • 糌粑,青稞面团里的原生态
    西每次过新年,藏族人家一定少不了一个民俗环节: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3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糌粑是炒面的藏语音译,也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如果你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会给你端来各类特色美食,比如香喷喷的奶茶、金黄的酥油或者奶黄的“曲拉(干酪素)”,而且一定不会少了糌粑。作为青藏高原一部分的西藏,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西藏首府拉萨的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被称为“日光城”,加上高原的日温差甚

    环球人物 2019年9期2019-05-29

  • 藏族人为何只有名而没有姓
    藏族人为何只有名而没有姓汉族人是有姓氏的,如赵、钱、孙、李,百家姓尽人皆知。藏族人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做一名,如扎西多吉、次仁旺堆等。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藏族人的名字,取母亲名字中的一个字作自己名字的一部分。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此后,随着佛教的盛行,僧人地位上升后,名字会加上僧职或封号。一般的平民还是没有姓,只有一个4个字的名字。而且,为了方

    百科知识 2019年6期2019-03-25

  •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年抗日战场上的藏族人决不止几个,十几个,而是应该有一批藏族人和各族儿女一道在抗战前线的血与火中拼杀。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世界四大军校”的黄埔军校——这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革命的军事学校。即使在和平年代,提起“黄埔”二字,都会让人们倍感敬佩,更何况在“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烽火战场。当人们为躲避战火,携老扶幼向西奔走之日,一批批热血男儿却昂然东进。他们知道枪林弹雨意味着什么,但为国家民族,舍小我为

    黄埔 2019年1期2019-03-15

  • 拍天葬?别说我没提醒你!
    我会事先说明,藏族人对游客来观赏天葬非常反感,不能近前看,最多可在隔着200米左右的山披上远远地看,而且绝对绝对绝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禁止拍照!因为这是对逝者及其亲属的尊重。曾经有个藏族朋友对我说,“换位思考,你们家有老人去世了,正在向火化炉中推,我穿着冲锋衣拿着单反相机过去一阵狂拍,你们会怎么想?”我带游客出去玩都会特意强调,只能远观,切勿拍照,但总有好奇害死猫的,不,好奇心丢了相机的。有一回带3个小伙子到拉萨北郊的帕邦喀去玩耍,这里是当年松赞干布修行

    环境与生活 2018年6期2018-09-10

  • 《阿拉姜色》,平静生活下的内心波澜
    不把自己限定为藏族人,试图通过影像能让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读懂。”导演松太加说。松太加有一张平静温和的脸,回答问题的时候,脸上会流露出小学生一样认真又害羞的神情。偶尔,眼圈会不自觉地泛红。朝圣前俄玛回到父母家就一名“导演”而言,他的外表,看上去实在是太正常了。上海电影节期间,走进导演们下榻的银星皇冠大酒店,和监制杜庆春坐在一起的松太加,很容易被人忽略。一眼望过去,他不怎么像一名导演,反而更像一名制片人。6月24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松太加导演的新片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27期2018-07-17

  • 你相信一座山一个湖可以救赎人生吗
    便是转山转湖的藏族人,和游人的兴奋相比,他们显得沉默,但表情是那么平和,手中的转经筒也一次都没有停过。想起这几天的旅途中,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总会有零星的藏族人背着小小的铺盖,一步一个长头,缓慢蹒跚却又坚定地走向自己的圣地。导游说,现在像这样的人不多了,因为太苦了,甚至有人会死在朝拜的路上。但是,还是会有人这样做,到底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呢?即使没有一步一个长头,人们还是会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围着大昭寺转,围着圣山圣湖转。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愿望

    课外语文·中 2018年5期2018-06-09

  • 浅谈藏族人名汉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翻译原则
    610041)藏族人名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语言为载体,表达着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和愿望,反映着社会地位、家族威望、地方名声、学问层次和宗教信仰等诸多领域的文化内容,传达着即深刻又丰富的藏文化内涵。随着汉藏民族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已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达成协商共识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藏族人名属于藏族文化的范畴,是藏汉民族文化交流中一项重要的翻译内容。对藏族人名汉译方法的进行分析,可能有助于了解藏族人名的汉译特点、汉译原则,也有可能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藏族人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2018-04-02

  • 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
    说,冈仁波齐是藏族人和印度人心中公认的“神山”,这里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转冈仁波齐朝圣,是藏族人由来已久的传统,很多虔诚的印度人也会在夏季来这里朝圣,当然他们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很多人根本就是无怨无悔地前来“送死”。而更加虔诚的藏民,除了转冈仁波齐外,也会花上几天时间转玛旁雍错。而海拔4588米的玛旁雍错,绕其一周大约有85公里,多数人转上一周需要四到五天,并非一件易事。抵达玛旁雍错那天,我住基乌寺下一家简易的招待所,离圣湖仅百米之遥。傍晚

    旅游纵览 2017年11期2017-11-11

  • 浅谈甘肃陇南白马藏族民歌及特征
    腹地的陇南白马藏族人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民间音乐,特别是白马藏族的民歌绚丽多彩,如敬酒歌、劳动歌、舞蹈歌、祭祀歌、情歌、休闲歌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白马藏族人精神情感世界的真实体现。【关键词】陇南白马藏族;民歌特征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69-01一、陇南白马藏族人陇南地理位置特殊,地处甘、陕、川三省交汇处,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既有古代氐、羌、藏民族文化

    戏剧之家 2017年13期2017-09-08

  • 仪式不是形式
    泼水节的舞蹈、藏族人的朝拜、穆斯林的礼拜,都是仪式。这些仪式从古代流传至今,寄寓了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对宗教的敬畏,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哪怕在快节奏的今天,也不应该被抹去。然而仪式不是形式,它的价值不在于它繁杂的表现形式,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与感情。所以,我们应该保留仪式,更应该保留仪式背后的情感与文化。藏族人朝圣,三步一跪拜,要从家乡一直拜到布达拉宫。哪怕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少有人选择用汽车代步。为什么呢?因为这三步一拜的仪式在藏民心中一代代流传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4期2017-06-10

  • 藏族人适应高原又现新的基因秘密
    明,对迄今最大藏族人基因组样本的调查显示,新增加的7个基因变异能导致体重指数(BMI)和体内叶酸升高,以适应平均海拔1200 m的高原生活。科学家早就知道,藏族人可在比海平面氧气含量低40%的地方行动自如,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能极其有效地使用氧气。这与一般登山者身体通过临时提升血红蛋白适应高海拔不同。而高原藏族人身体的高适应能力一直是个谜。以前的研究表明,两种基因(EPAS1和ELGN1)可以起降低血红蛋白和提高氧气使用效率的作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杨

    生物学教学 2017年9期2017-02-18

  • 飘香的藏区酥油茶
    外,酥油茶也是藏族人常饮的一种营养保健食品。如果有机会到藏区做客,藏民们会像献哈达和青稞酒一样,请你喝酥油茶,以表达藏族人的好客之情。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美食,尤其是在海拨高且寒冷的冬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日常生活中以酥油和糌粑为主要食品,那里气候较冷,不适宜蔬菜的生长,茶叶却容易运输和保存。同时,酥油茶具有的热量,喝后能御寒,是一种很适合高寒地区的饮料。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藏族民众渐渐总结出蔬菜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一可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7年2期2017-02-08

  • 青藏高原人类起源之谜破解
    个研究小组基于藏族人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参考全球200多个现代人群以及几个已灭绝的远古人类的遗传信息,检测和分析了33位藏族人和5位夏尔巴人的基因组,重构了高原人群的祖先起源、基因交流和演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以藏族和夏尔巴为代表的青藏高原人群的遗传构成极其复杂,是高度遗传混合的族群。现存高原人群的基因组中可以鉴定出约90%的现代智人谱系和6%左右的古人类谱系。其中现代智人谱系不同程度地源于多个已分化的人群,包括东亚、中亚、西伯利亚、南亚、西亚以及大洋洲人群

    百科知识 2016年21期2016-12-24

  •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
    不适,但当地的藏族人却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繁衍生息。中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藏族人适应高原极端低氧环境的秘密——HMOX2基因。研究人员对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理区域的藏族个体的HMOX2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个功能性的突变,功能突变位点与藏族高原适应能力的指标之一——血红蛋白浓度显著相关。该功能突变在藏族人群的频率显著高于平原汉族人群。在不适应低氧环境的人体内,长期低氧将引发红细胞的增生,并最终有可能导致过度增生而发生“红细胞增多症”。而HMOX2基因的功能

    初中生学习·低 2016年10期2016-11-25

  • 美国人为什么那么怕疼
    不强调这一点,藏族人,他说,从来没见过一个藏族人表达他自己快乐不快乐这样的观点,一个都没有。藏族人对生命的看法完全在另一个层次。这个英国喇嘛的讲话,对我启发很大。我在美国看病的各种疑问,都指向了一个问题,东西方人对痛苦和生命的理解。根植在我们东方人文化里的,是对生命过程的体验和尊重,好和坏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西方社会似乎更重视解决现实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发展到极致,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已经发现在这个国家,人们过分注重表面感受,不能接受事情的复杂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6年8期2016-11-17

  • 你知道吗
    提供)为什么藏族人能适应高原低氧环境?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那里稀薄的空气会给一些外来者带来不适,但藏族人却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繁衍生息。近日,科学家发现了藏族人适应高原极端低氧环境的秘密——HMOX2基因。他们对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理群体的藏族个体的HMOX2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个功能性的突变。该功能突变在藏族人群的频率显著高于平原汉族人群。由于HMOX2基因参与血红素的代谢,它在藏族人群的低氧适应,特别是血红蛋白水平的调控中可能发挥着

    百科知识 2016年17期2016-10-28

  •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
    不适,但当地的藏族人却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繁衍生息,中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藏族人适应高原极端低氧环境的秘密——HMOX2基因。研究人员对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理群体的藏族个体的HMOX2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个功能性的突变,功能突变位点与藏族高原适应能力的指标之一——血红蛋白浓度显著相关。该功能突变在藏族人群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平原汉族人群。在不适应低氧环境的人体内,长期低氧将引发红细胞的增生,并最终有可能导致过度增生而发生“红细胞增多症”。而HMOX2基因

    奥秘 2016年7期2016-07-30

  • 为何藏族人和安第斯人更适应高原生活?
    高原,如中国的藏族人、南美的安第斯人和东非的阿比西尼亚人,他们在高原生活应对自如,没有高原反应,这是为什么呢?研究人员从遗传、适应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解释。高原适应基因之一:EPAS1研究人员发现,藏族人适应高原生活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具有比较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基因,例如,其中一种称为低氧诱导因子EPAS1的基因,该基因又称内皮PAS蛋白1基因。任何人都带有EPAS1基因,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中含氧量较低,血液中的含氧量也会降低,这时EPA

    百科知识 2016年6期2016-04-01

  • 西藏——生命之源
    伴西藏采风,对藏族人的了解越来越深,对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浓。作为一名画家,抒发感情的最好方式就是手中的画笔,构思,起稿,勾线,填色,渲染。情感的宣泄一发不可收,似乎每个藏人都有一段传奇故事,每个藏人都是我要描绘与赞美的对象。看似平凡的人生,却活出不平凡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勾起我创作的欲望。 天然矿物色的沉稳与厚重,恰好与藏族人属于同一种性格,壁画中的残破与斑驳更能体现藏族人的岁月沧桑。我的绘画语言找到了最适合用它来描述的对象。从此我的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6年2期2016-03-24

  • 护身
    免困难或惩罚。藏族人相信所有的灾害、不吉和各种魔怪引起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抵御的,佛的图像是带有特殊神秘力量的,放在嘎乌盒中随身携带,可以得到神佛的庇护。装在嘎乌盒中的匝嘎利,依个人的祈求愿望,而请画师绘制自己喜爱的尊像,放与嘎乌盒的匝嘎利,通常不会成套,即使成套绘制,其数量也不多,通常单幅,或三、五幅,不会像灌顶或占卜所用的匝嘎利,动辄几十幅一套,数量可观。在形制上较小,通常只有5厘米左右见方。画工精美细腻,画面干净、颜料鲜艳、画面平整,品相保存完好如新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3期2015-12-13

  • 世居不同高海拔藏族EGLN1多态与海拔水平的关联研究
    理改变[3].藏族人在青藏高原上已世代居住超过2.5万年[4-5],而长期居住使藏族人的表型适应着高海拔低氧环境的自然选择[6].此外,藏族人与外族通婚少、遗传背景均一[4,7],成为了人类高原适应研究最广泛的人群.既往研究显示,同低海拔人群相比,世居藏族人群具有较高的肺通气量和较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8-10].另有候选基因关联研究显示,遗传因素与藏族人肺通气量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表型相关[11-12].最近,包括我们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11-19

  • 民族文化中的伦理价值 ——以藏族为例
    .1 团结一致藏族人上下一心,保卫故土,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仍旧是存在于藏族文化中的不可忽视的精髓之一。在藏族人的历史中,藏族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对来犯者给予顽强而坚决的反抗。诸如,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战役,坚决的反抗清兵的侵犯;还有藏族人抗英的隆吐山战役和江孜保卫战,都体现出藏族人民的这一文化精髓。无论是对于外族的来犯还是外来侵略者的侵犯,藏族人都给与同样的答案—坚决反抗不屈服。即便使用的是落后的武器,也绝不会向敌人投降。2.2 信仰坚定藏族人全民信教,有

    小品文选刊 2015年24期2015-11-17

  • 藏族大学生的群体认同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
    认同分为四类:藏族人藏族人,其次才是中国人;中国人,其次才是藏族人;中国人。本研究中同时认同国家身份和藏族身份的被试居多;不同类型的群体认同对跨民族交往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具有双重身份认同的藏族大学生的跨民族交往意愿、藏汉关系亲密度感知显著高于排斥性身份认同的藏族大学生。这表明加强藏族大学生的双重身份建构非常必要,未来研究可以从公民教育、双语教育等视角探讨加强藏族大学生双重身份认同的建构。群体认同;跨民族交往;藏族大学生一、研究背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10-11

  • 次仁罗布
    和地域的差异,藏族人生性懒散,敬畏万物,听天由命,在这样一种表象的下面,只要细心观察和聆听,却也能听到另一番强劲的旋律:“今生结束后我将去向哪里?”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的那种生活态度了。藏民族更多关注的是来世,想通过今生积极向善,积聚福报,死后有个好的归宿。这整个过程就是在不停地修心,是在忏悔与救赎,摒弃与坚守中挣扎。这种文化给了我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也给了我一个独特的表现视角。让我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是,编辑、读者、评委能够认可这种文化,这对我的创作也是个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5期2015-09-08

  • 拉萨是座城
    重要场合,普通藏族人平常更爱穿便装,特别是藏族年轻人,他们很乐意接受各种流行服饰,套头衫、嘻哈裤等等。受内地文化影响,在拉萨街头,时常也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洗浴中心。游乐场里,藏族大妈完全没有理会招贴上的迈克尔·杰克逊扮演的狼人僵尸。甜茶馆一直是拉萨的象征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甜茶馆用现代风格装修,虽然装甜茶的水瓶还是老样子。每逢重要考试,考生会带着亲手制作的装满糌粑的布袋子,顶端再放一个苹果,来到市里的下密院拜菩萨。这几年,拉萨街头各种稀奇古怪的促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5年12期2015-06-07

  • 浅析藏族人名重名现象
    0006)浅析藏族人名重名现象陈思(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510006)重名现象古已有之。随着人口的剧增,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重名现象已由一个语言现象演变成一个需要予以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藏族人名经历了从有姓到无姓的转变过程,加之藏族人民在取名用字时普遍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藏族人名重名现象普遍。现试从语言学角度简要阐述藏族人名重名现象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藏族人名 重名现象 形成原因 解决策略一、藏族人名重名现象的形成原因(一)从有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2015-03-20

  • 浅析藏民族国家认同的特征与面临的挑战
    尽管现代社会,藏族人的生活中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但是历史的、文化的共同记忆仍然具有浓厚的气息,并形成藏族人最基本的特征和一致的民族认同。区域认同是藏族群众民族认同的一个主要特征。几千年以来,藏族人主要居住在固定的区域,到祖国其他省市生活和工作的占很少一部分,这就使藏族人很难实地感受到外部的文化。藏族人只有通过大众传媒或者从当地汉族人那里了解、感受到其他的文化。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看,藏族与外部的文化交往和经济合作处于较低的层次,这在另一种层面上

    传播与版权 2015年2期2015-03-20

  • 我看到的天葬
    类能够帮助多数藏族人完成此生最后的旅程,把他们的肉体和灵魂一同带到天国,所以藏族人把它们视为神鹰。就在我观察第一只兀鹫时,二三十只兀鹫突然从天而降。它们矩形的翅膀在天空中舒展着,从容不迫,然而瞬间它们就落到天葬台上,几分钟过去,就已经把骨肉一扫而光。平措和其他几个人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神情。平措告诉我,如果兀鹫很快把尸体吃得一干二净,亡灵的转世也会很迅速。我从望远镜里看到,平措收拾好他的工具,和其他人一起离开了天葬台。兀鹫仍然留在山坡上,来回转悠。过了大约一个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4年10期2014-10-11

  • 远古人类基因让藏族人适应“世界屋脊”?
    方之一。然而,藏族人却能在那里生活自如,毫无高原反应,从不会觉得头晕眼花,这是为什么呢?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藏族人之所以能在青藏高原成功地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基因里有一部分很可能来自远古人类——丹尼索瓦人。我们的研究团队对藏族人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他们的身体里有几个基因能够帮助其有效地使用少量氧气,在高海拔地区运动时持续向四肢补充能量。这其中最显著的是一种名叫“EPAS1”的基因——它被称为“超级运动员基因”,负责调控机体产生血红蛋白。在低海拔地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21期2014-08-15

  • 你知道吗?
    (林泉 提供)藏族人为何能适应高原反应?藏族人群对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的快速适应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中外科学家最近通过基因测序研究发现,受到定向选择的低氧诱导因子单体型高频率存在于现代藏族人和古丹尼索瓦人(人属的一个古人类分支,可能在更新世晚期生活于亚洲大陆)中,还以低的频率存在于汉族人中,而在欧洲人、非洲人等其他人群中频率都为零。研究者确信藏族人的单体型源于古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并在藏族人中扩散并保持下来,使藏族人更快地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

    百科知识 2014年16期2014-01-27

  • 去西藏杀毒
    ,心心念念的是藏族人大白天坐在草地里缓缓吃着糌粑,是卖面的卓玛一边慢慢洗碗一边歌唱,是带着皱纹的微笑着的老妇人颤抖着手在佛前倒酥油。他们给了我另一种人生观照,原来真的有这样一种活法:简单衣食之后,就不再蝇营狗苟,而是慢悠悠地转山,慢悠悠地放牧,慢悠悠地喝茶……我也曾怀疑过:以这群藏族人的生活态度和经济头脑,靠什么生存与发展。但牧民灿烂的笑容,让我顿时发现这或许是一个伪概念与陷阱。日食三餐、夜眠八尺——人真正需要的就这么多,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这些真的那么难

    读者 2013年6期2013-12-25

  • 我看到的天葬
    类能够帮助多数藏族人完成此生最后的旅程,把他们的肉体和灵魂一同带到天国,所以藏族人把它们视为神鹰。就在我观察第一只兀鹫时,二三十只兀鹫突然从天而降。它们的翅膀在天空舒展着,从容不迫,然而瞬间就落到天葬台上,几分钟过去,就已经把骨肉一扫而光。平措和其他几个人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神情。平措告诉我,如果兀鹫很快把尸体吃得一干二净,亡灵的转世也会很迅速。我从望远镜里看到,平措收拾好他的工具,和其他人一起离开了天葬台。兀鹫仍然留在山坡上,来回转悠,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它们

    意林 2013年22期2013-05-14

  • 藏英手势语交际短路现象初探
    (1)竖大拇指藏族人、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有竖起大拇指的手势,表示“很好”的所指。然而,由于交际场合不同,体态所传达的讯息内容和讯息量也有所区别[1]147。在英国和美国,如果一个人站在公路边翘起大拇指,其所指是向过来的车主请求搭车。英美人士还习惯于将两个大拇指不停地有规律地互相绕转来表示自己目前无事可做,闲极无聊之意。而在西藏,如果藏族将竖起的大姆指不停地上下晃动,意义就变成对人的感谢或请求了。如果双手都做同样的动作,请求的意义就更迫切,感谢的意义就更强烈了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4期2011-08-15

  • 冬天的西藏
    江孜与八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一年,拍摄制作了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该片2008年3月在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后,迅速被加拿大、德国、芬兰、西班牙、阿根廷、南非等近二十个国家电视台订购。在青藏高原,真正意识到严酷的冬天来临,是我感觉到呼吸越来越困难。11月初的一天,拍摄次旦到另外一村作法时,我感觉有点儿跟不上他,以前可从来不成问题。他放慢脚步等我,神神秘秘地说:“记住,欲速则不达。”“你看我病了吗?”我问。“就是换季闹的。”从7月份进藏到现在,我让我的朋友们

    中外书摘 2009年10期2009-12-07

  • 在北京安家
    ,她的丈夫也是藏族人,现在他们一家都生活在北京。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她周围,像他们一样在北京安家的西藏人还有很多。扎西的丈夫叫旦增伦珠,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一位社会学家。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藏人在北京”这个课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既反映了西藏社会的变迁,也折射出藏汉两个民族的融合。”旦增伦珠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从僧官到藏商著名的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西藏人口与社会问题。他告诉《中国新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7期2009-03-10

  • 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人
    个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人。我出生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从富饶的成都平原,向西向北,到青藏高原,其间是一个渐次升高的群山与峡谷构成的过渡带。这个过渡带在藏语中称为“嘉绒”,一种语文学上的考证认为,这个古藏语词汇的意思是靠近汉人区山口的农业耕作区。直到目前为止,还有数十万藏族人在这一地区过着农耕或半家半牧的生活。我本人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在河谷台地上农耕的家族。从童年时代起,一个藏族人注定就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流浪。在就读的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更高等的

    美文 2007年14期2007-06-16

  • 汉藏同根
    类似之处?现代藏族人和现代汉族人是否在远古彼此就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藏族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系列在过去无法准确回答、甚至被视为科学“禁区”的千古之谜,随着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人类遗传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各门科学间交叉渗透、不断发展,正日益拨开云雾,显现出“庐山真面目”。在最新出版的国际遗传学权威杂志《人类遗传学》上,刊登了中美科学家最新的一项分子遗传学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进一步证明了人们以前的推断:现代汉族人和现代藏族人拥有共同的祖先。七、八十年代以

    中国民族 2001年3期2001-12-30

  • 汉藏同根
    类似之处?现代藏族人和现代汉族人是否在远古彼此就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藏族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系列在过去无法准确回答、甚至被视为科学“禁区”的千古之谜,随着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人类遗传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各门科学间交叉渗透、不断发展,正日益拨开云雾,显现出“庐山真面目”。在最新出版的国际遗传学权威杂志《人类遗传学》上,刊登了中美科学家最新的一项分子遗传学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进一步证明了人们以前的推断:现代汉族人和现代藏族人拥有共同的祖先。七、八十年代以

    中国民族 2001年3期200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