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固有的文化传统,茶文化的形成或多或少会依赖于所处客观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藏族人饮茶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茶文化却早已渗透到了藏族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藏族茶文化。
藏族人也将饮茶视为日常的必须用品,《明史》卷八十有:“番人嗜乳酪,不能,则困以病。”因此,藏族人不论男女老少每日都要饮用大量的茶,有的人家还要终日熬煮,以便随时饮用。这也为茶及茶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奠定了物质基础。藏茶文化在藏族人饮茶的缘由、茶文化形成、藏族茶叶分类、藏族饮茶方式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本文旨在分析藏族的茶文化,结合时代背景,探讨藏族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一、藏族饮茶的缘由
(一)独特的地理地貌
藏区的地理特征是海拔高、气候恶劣,呈现高寒缺氧的特点。藏族人世代居住在高原上,以畜牧业为主,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下,他们经常吃一些高油、干燥的食物,比如牦牛肉、青稞类食物、牦牛奶等,食物中缺少新鲜的蔬菜。这些日常的食物大都是酸性食物,容易造成消化道问题。
(二)生物作用
高原的气压较低,空气比较干燥,人体内的水分很容易蒸发,而毛细血管的膨压也会加快,在《滴露漫录》中有过这样的描述:“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饮茶不但能够补足身体水分,还可以提高心血管抵御压力的能力。
(三)营养价值
茶叶中富含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和无机盐、微量元素等400余种成分,能促进消化系统维持酸碱平衡,恰好能够补充藏族人膳食中的缺失成分,从而防止消化吸收不好。酥油茶中的酥油营养最高。藏医学家指出,在高寒低温的自然环境中常饮用酥油茶,能产生较高热量,有增强体魄、滋养肠胃、御寒、生津解渴、兴奋醒脑、防治慢性动脉粥样硬化、抗老化等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藏茶还具备高抗辐射力的功效,在高原强烈辐射下藏族人得皮肤癌的人已经很少。
二、茶文化的由来
茶在我国流传的历史由来已久,而藏族的传统茶文化最初应该追溯到吐蕃时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和茶马贸易的形成发展有关。一是知茶时期:藏族民众最初发现茶叶,是在吐蕃王朝大军进攻到中原边州地区的时候,当时他们掠夺了大批茶树,但是并不了解茶叶的作用;《藏汉史集》中也记载,茶在松赞干布之曾孙杜松芒波杰在位时已经进入吐蕃,并成为一种保健药品而得到赞普的青睐。藏族民间开始饮茶以后,渐渐发展出一条因茶产生的产业链——茶马古道。早期的中国茶叶通过茶马古道,从附近的四川、云南等地方进入。茶马互市时,进行大规模的茶马交易。二是需茶时期。官方举办了大规模的茶运销活动,向朝廷提出了优厚的朝贡政策,赐予茶、丝绸和陶瓷。三是嗜茶时期。在这个阶段,藏族对茶树的要求也达到了高峰。而藏族人自己也开始栽培茶树,在察隅、米林、洛隆等海拔1200米~2000米的地区栽培了茶树。其中洛隆地区由于气候优越,不仅茶叶的产量大且品质好。但是藏族人对茶叶的需求量大,自己生产的茶叶可谓供不应求。
三、藏族茶叶的分类
藏族的茶叶一般是粗大的茶叶或者砖茶。类似于湖南益阳的砖茶,为了方便长途运输,砖茶的茶体为长方体,重量一公斤到两公斤不等。
藏族的红茶大多为发酵型的红茶,按等次可细分为砖茶、金尖茶、金玉茶、金昌茶、粗茶五种。最好的是砖茶,在过去是属于藏族上层人群专享,全是用茶树上最鲜嫩的花芽制作而成。以一斤为一块,内以黄绵纸包装,外套以印制藏文文字和祥瑞图形的精致纸盒。其次是金尖茶,也属上等茶。再就是金玉茶了,在金玉茶里杂有少量茶梗。四等茶是金昌茶,在过去一般是藏族普通人家所饮用,其茶较粗,杂梗也较多。五等为粗茶,多由老树木、粗梗制成,多为贫苦人家所饮用。这四种茶叶以五斤为一张,再用篾编包装成长条形,称之为拎袋。茶包以生牛皮把三包捆裹在一块,为一捆。两捆则为一驮,用牦牛或马运到全国各处。用牛皮包装茶叶也是藏族特有的技艺,包得非常牢固,再用线密密缝合,即使千里运输也是不易破损的。
酥油茶是西藏地区享有盛名、最具标志性、风味明显、营养最丰富的饮茶。作为最独特的一种茶,它是由清茶、酥油和鹽组成的。酥油茶里的酥油是牛奶和羊奶中提炼的油脂制成的。把羊奶煮沸后,静置很长时间后取浮在上面的一层黄油,做成酥油。将酥油、盐、茶搅匀,然后加水煮约半个小时,把茶缓缓地注入打好的茶筒里,趁热用小木杵深入筒里,上下打搅,重压,使酥油均匀地渗透到茶中,酥油茶才制作完毕。现代藏族人在酥油茶的原材料中还加入了核桃、牛奶、芝麻酱等,使酥油茶既浓又香,更加诱人。
骨油茶也是普遍流行的一种茶,饮后能补充大量营养和热量。骨油茶的做法与其他茶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必须先把肉(牛油或肥牛肉、猪肉或肥羊肉)用刀切成小丁,然后放在热锅中慢慢地炒。炒熟后,投入少许面线或糌粑,再加入清茶水和盐,边掺茶水边用锅铲搅动,待拌均匀后即成。还有一种是烹茶时投入草豆蔻、干姜、异叶花椒等共同熬煮,这样的茶水味道爽口,能治感冒。
还有一种是甜茶,是用红茶加奶和白糖熬制,西藏拉萨一带普遍饮用此种茶水。和很多奶茶的味道相似,甜茶还有茶叶的香味。现在,拉萨城里有专门的小甜茶楼招待客人。
还有一些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制“私家”酥油茶。
无论是哪种茶,藏族人喝茶都只喜欢热饮,尤其是喝酥油茶的时候。因此,在藏族人的家庭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个茶壶置于炭火上,用来温茶,方便随时饮用。
四、藏族人饮茶的方式
藏族人都惜茶。古代藏族地区交通不便,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极低,再加上本地也不产茶,因此藏族人极为爱惜茶。
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藏族人的饮茶方法非常独特,要在煮茶的时候加入盐巴。藏族俗语中有这样一句:“茶里无盐水一般,人无廉耻鬼一般。”最常用的泡茶方式是在锅中投入大量冷水,然后放入少许茶叶,烧开,接着再用小火慢慢地温着,继续熬煮,等茶色转浓,茶香慢慢飘出,再往茶水里放入盐巴。这样煮出的清茶色鲜、爽口、清醇。因为藏区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了,放一次茶要熬很多次,茶如果不经长时间熬制是无法出色出味的,再加上藏族人的茶叶来之不易,他们会一直煮着,直到茶的味道变淡。
藏族人不论饮什么茶,都喜爱喝热茶,尤其是带油的酥油茶和面茶。所以在藏族人家中,火盆或灶塘里常备炭火,把茶罐或茶杯放在炭火上,以保持茶温,随时饮用。
藏族人喝茶前先吹开漂在水面上的浮油,分数次慢慢引用,不能够一口气喝完,必须留一半茶在茶碗中,而且要连续喝完三碗茶,这样饮茶在藏族人的心中才算吉祥。
五、藏族人饮茶的乐趣
由于藏族人民膳食的结构独特和特定的自然环境,饮茶风俗非常浓郁。藏族人非常崇尚茶文化,觉得茶是吉祥的物品,所以茶文化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其他民俗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
在藏族地区,藏族人每天早晨喝早茶,午餐后喝茶,晚饭后喝茶。在早上饮早茶,以饮茶为主,饮食为辅。早茶对于在西藏农牧业地区的藏族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藏族人喝茶的仪式感也很强,先在碗底放一撮炒面,再加入一些奶渣和一小片酥油,再加进茶水。先喝茶水,待茶水喝完之后就将碗底的炒面和茶水搅成糊糊或者用手捏成团吃。若是贵宾到,则在为他们所斟的茶水中放一小片起酥油,以表示敬意与欢迎。藏族的老人则常常聚在一起,由晨至晚地饮茶、闲聊。
藏族人聚集在一起喝茶的特定场所就是茶馆,茶馆的出现使得饮茶有了更加复杂的生活艺术气息,藏族的茶馆以甜茶馆为主,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以前,广播电视发展缓慢,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大家口口相传,那个时候的甜茶馆就是一个信息交流传播的中心。大家在小茶馆这个地方,喝着甜茶,交换信息。一般来说,这种小茶馆只有甜茶,偶尔会提供藏面和藏包一些简单的食物。在茶馆的内部,简单地摆放着几个木制的饭桌板凳,没有复杂的装饰。把自家的茶馆招牌随意挂在房门顶上,简简单单地挂一块门帘,一个供藏族人吃喝聊天的小天地就出现了。大家在茶馆里不仅仅是聊天,也会做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最好玩的是“格尔让”,后来的发展也出现了音乐、扑克牌、棋类等娱乐项目。如今的甜茶馆也是外地的游客到藏族地区旅游打卡的一个重要地方。
六、藏茶和文化
藏族人喝茶也有一些礼仪需要注意。藏族人待客非常讲究,有客户到家必须煮上热茶敬客。不论贫穷富有,只要有客人来到家中做客,都会送上一碗浓浓的茶。倘若谁家的茶淡似清水,一定会背上贫穷和吝啬的名声。所以藏族的民谚中讲:“若想败坏家名,就会淡化茶酒。”给来客喝的茶碗也有讲究,一定是清洁、完整,没有什么损坏的,主人还需要时时为来客添茶。
作为藏区的孩子,从小就要养成一些和茶相关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往往和尊重有关系。比如说烧好的茶叶必须先斟给父亲或者长辈,敬茶的时候也要用手捧碗,而给别人斟茶的时候,不拿壶的那只手也要掌心朝上等。
到藏族人家中做客,作为宾客也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礼貌常识。例如,要用双手接受主人敬来的茶水;饮茶时不可太急或太快,也不要产生响声,更不可一饮到底;不要马上再饮,要在主人再斟茶时“捂碗谢茶”示意不再喝。但是,一定不要只喝一碗就叫停,因为只喝一碗代表对主人有嫌隙之心,拉萨还有句民谚叫“一碗成仇人”。
在西藏的很多地区,茶还有重要的媒介作用。一是作为恋爱的媒介。酥油茶是青年男女之间恋爱的最好媒介,鲜红的茶汤代表着对恋爱的忠诚不渝,在中国川滇藏区流传的“茶会”便是人们对这一民俗高度认同的体现。二是作为看月子的媒介。一个家庭中有了儿女以后,同村的人和亲人都会带着茶叶、白酒、酥油等前去庆贺,给产妇献茶、献酒,以表示慰问。在儿女满月之前,先用茶锅上的锅烟子涂在小孩的鼻孔上,此时熬的茶水,比茶汁还要明亮,也代表着孩子的长相俊美,身体健康。三是作为办理丧事的媒介。办葬礼时熬的茶水,茶色要暗淡,不要过分明亮,以表示悲哀。因为藏族的丧俗中通常都要做很长时间的法事,所以每日都要以酥油茶款待做事的人和来客,而款待用的茶器也是专门购买的,别人无法用到。
七、藏族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藏族的茶文化是建立在感情交流的基础上的,不论是本民族的内在交流,还是民族间的交流,茶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民族学家的眼里,传统文化发生变化归根结底是观念的变化,所以在漫长的藏族茶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观念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另外,藏族地区以茶为中心的贸易在经济发展中也是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一方面茶的发展促进了内地产茶地区经济的发展,藏族人对茶叶需求的增加,不断刺激着内地的茶叶发展,茶马贸易带动了两个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发展。在茶马贸易中,不仅仅是交换了茶叶,也交换了其他很多东西:瓷器、丝绸、药品、金器、银器、皮革,等等。经历了千年来的社会实践,藏族人形成了和茶相关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呈现出了地方性、宗教性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打开了藏族地区过去相对比较封闭的大门,茶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可乐、雪碧这些外来饮料的出现,火速占领了藏族青少年的选择,成为日常饮食的一个重要部分。诚如文化学者所言,传统文化的一切变化,都是观念变化的结果。因此,在茶文化的发展中,人们的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藏族人在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竭力保持着传统文化之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元素。在滿足年轻人对饮料需求的同时,茶在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永匡,王熹,编.清代西北贸易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2]泽旺夺吉.藏族茶文化论析[J].中国藏学,1994(04):72-79.
[3]徐寅.甜茶馆里的文化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93-99.
[4]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
[5]央倩.论藏族茶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
[6]杨庭硕,田红.本土生态知识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向诗,女,硕士研究生,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