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兰

  • 濒危植物紫纹兜兰无菌萌发研究
    10225)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purpuratumLindl. Stein)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Paphiopedilum),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以及云南等省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兜兰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方式,分株繁殖的周期长,繁殖系数低;而种子繁殖对环境的依赖性强,需要共生真菌入侵才萌发,且自然状态下萌发率极低[2],兜兰繁殖特点导致野外种群狭窄,个体数量有限。由于兜兰生存环境的恶化及其

    种子 2023年9期2023-11-22

  • 云南发现彩云兜兰野生居群
    保护野生植物彩云兜兰。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已知的彩云兜兰野生居群。為保护野生兜兰属植物资源,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管护分局工作人员于2023年初对兜兰属植物开启野外调查。两个月后,工作人员于2月27日在保护区福贡段海拔1300多米的山坡草丛中,发现了一种野生的兜兰属植物。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兰科专家鉴定,该植物被确定为极度濒危物种——彩云兜兰。彩云兜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物种,在《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

    科学大观园 2023年6期2023-03-16

  • 优雅的美洲兜兰
    润的岩壁上。美洲兜兰花型独特,花大奇特而美丽,深受兰花爱好者的喜爱,目前我国南方引进栽培,但原生种较小,大多为杂交的园艺品种,近年来兰展中常见其身影。1.美洲兜兰Phragmipedium caudatum原生种。花开展,淡黄色,带玫瑰紫色,侧片合生。花期9 月,蒴果。产秘鲁及玻利维亚。2.哥伦比亚美洲兜兰Phragmipedium schlimii原生种。花开展,白色至淡黄色并带有紫色,唇瓣外具紫色脉纹。花期4 月。产哥伦比亚。3.‘安妮’美洲兜兰Phr

    花卉 2022年17期2022-09-06

  • 贵州省野生兜兰属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成效分析
    210042 )兜兰属()是兰科(Orchidaceae)中较原始且极具观赏价值的濒危类群(刘仲健等,2009;朱亚艳等,2017),具有显著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甘春雁等,2019)。花朵具有造型独特、色彩绚丽、观赏花期持久等特点,兜兰属植物常作为高档花卉被广泛栽培应用且流行于市场(曾宋君等,2011)。兜兰属植物对生境高度依赖且分布具有个体高度聚集生长和局限生长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的特点(罗毅波等,2003),极易受到人为干扰、生境退化、自然传粉

    广西植物 2022年6期2022-07-28

  • 中国兜兰属宽瓣亚属植物生存现状及保护成效
    志,叶 超中国兜兰属宽瓣亚属植物生存现状及保护成效张 央1,2,安明态1,2,武建勇3**,杨焱冰4,李 志1,2,叶 超1,2(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3.生态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4.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为明确兜兰属()宽瓣亚属(Subgenus.)植物各物种在我国的生存现状与濒危状况,在大量的野外

    中国环境科学 2022年7期2022-07-19

  • 3种兜兰属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533209)兜兰属植物的花朵呈兜状,独具特色,花色艳丽且花期持久[1],犹如精灵般存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兜兰在花卉市场上备受瞩目,越来越多的人因其独特的造型、较高的观赏价值将其列为高档花卉[2]。兜兰属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据目前研究发现已有原生种96种,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部以及东南亚等地[3,4]。我国国产兜兰大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高海拔(1 000 m 以上)地区,在广西分布较多,一般生长于石山、疏灌丛中或林缘地带,喜温暖湿润环境,不喜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7-14

  • 60Co-γ辐射对兜兰组培苗的诱变效应
    100)0 引言兜兰属(Paphiopedilum)是兰科植物中较原始的属之一,以其唇瓣而得名,故又叫拖鞋兰、仙履兰等,在全世界约有80余种,接近1/3的资源在中国有分部[1],主要产于广西、云南以及贵州等省区[2]。其花期长、花型奇特,备受世界花卉爱好者的青睐。目前对兜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演化、生态地理、引种驯化、组培快繁、多样性评价等方面[3-4]。60Co-γ射线穿透力强,变异谱大,诱导的变异性状可在当代进行筛选,且具有可遗传性,能极大的缩短育种周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15期2022-07-14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伦兜兰的地理分布及生境调查*
    41199)海伦兜兰(Paphiopedilumhelenae)为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多年生常绿植物,株型紧凑、小巧,叶色深绿,叶缘具黄色条纹,花色金黄,观赏性非常高,是杂交育种和园艺栽培中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其经济和科研价值极高。海伦兜兰生长在石灰岩地区近山顶处常绿阔叶林下的悬崖窄缝中,生境脆弱,范围狭窄。国外仅在越南高平发现5个分布点[1],国内只在广西西部发现,文献报道现存植株仅为35株[2]。居群和个体数量均远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5-09

  • 兜兰属植物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们对其过度采挖,兜兰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所有兜兰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兜兰品种大多是由台湾等地利用无菌播种获得的杂交种或少量原生种,但由于兜兰属植物的生长习性复杂、生长周期长、花期种间差异大,至今尚无有效的花期调控技术。兜兰为典型的合轴生长方式,花芽产生于每年开花前后从基部分蘖出的新侧芽。兜兰属植物为总状花序,具多花原基,多花种类(或品种)的副花

    热带作物学报 2022年4期2022-04-27

  • 有益菌根真菌及其互作对带叶兜兰试管苗生理生长的影响
    535099)兜兰属(Paphiopedilum)是兰科(Orchidaceae)名贵花卉,全世界约有80~85种,中国多达27种,是世界上兜兰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1-4]。兜兰属于兰科植物中濒危程度最高的类群,不仅自然分布区域狭窄,而且大多数种类自然居群小,个体分布不集中。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及野生生境的破坏,野生兜兰居群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兜兰属的所有种均被纳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4-11

  • 野生兜兰菌根真菌对带叶兜兰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效应
    玉, 龙定建野生兜兰菌根真菌对带叶兜兰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效应陈宝玲, 杨开太*, 龚建英, 唐庆, 苏莉花, 汪小玉, 龙定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02)为探究兰科菌根真菌对带叶兜兰()生长的影响,用4个分离自广西野生兜兰根部的兰科菌根真菌(、、sp.和sp.)与带叶兜兰试管苗和营养钵苗进行菌-苗共生试验,对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菌处理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和生理效应,和sp.对试管苗的接种效果最佳,鲜质量增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年1期2022-02-25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花兜兰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41006)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emersonii)为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Paphiopedilum)中极具观赏价值的濒危类群之一[1],是我国特有的兰科兜兰属物种,仅分布于广西和贵州南部极其狭窄的喀斯特地区,生于石灰岩山坡多石之地,海拔600-700 m,原生境条件严酷、复杂,气候存在特有性,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花兜兰由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等,近年来遭到掠夺性采挖,导致其种群数量迅速减少而濒临灭绝[2,3]

    广西科学 2022年6期2022-02-09

  • 中国硬叶兜兰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潜在分布区预测
    50004)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micranthum)为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植物,其花型奇特,颜色艳丽,观赏价值极高,与同属的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armeniacum)被合称为“金童玉女”兰[1],是园艺栽培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硬叶兜兰对环境要求严格,其自然居群往往分布在喀斯特山地十分狭窄的山坡、山脊等透气、排水良好、相对干净的林下微环境中。尽管硬叶兜兰已经列入2016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11期2022-01-14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花兜兰的分布现状及生境研究*
    基础和前提。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emersonii为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多年生常绿植物,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白花兜兰分布于喀斯特疏林下的岩石上,范围狭窄、生境脆弱[6]。现存资源仅13个种群约586株[7,8],种群和个体数量均远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可存活数量(世界公认草本植物类群为10 000个个体)而随时濒临灭绝[9],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大熊猫”。因此,植物学家罗毅波等[10]将白花兜兰确立为我国兜兰属植物中最优先

    广西科学 2021年5期2022-01-07

  • 菌根真菌对带叶兜兰驯化苗的生长效应
    idaceae)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力低,种群更新缓慢,野生资源濒危;其人工繁殖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存在人工繁殖系数低、成苗慢、成本高和产出少等问题,导致兜兰属植物产业发展遭遇瓶颈[1-3]。兰科菌根真菌是指能与兰科植物的根(或根状器官)形成内共生关系或与兰科植物形成单向有利关系的真菌类群,有明显的专一性,并与共生兰科植物的稀有性和濒危性显著相关[1]。兰科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可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发生,有助于兰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5期2021-11-05

  • 潮汕地区兜兰属植物引种栽培适应性研究
    0)【研究意义】兜兰属(Paphiopedilum)是兰科植物中适合盆栽观赏的一个属,其高度特化的兜状唇瓣形似拖鞋,也俗称拖鞋兰、仙履兰等[1]。由于花朵造型独特和花朵色彩绚丽而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其唇瓣呈半椭圆形的兜状,中萼片发达,呈扁圆形或倒心形,多具有艳丽斑纹。兜兰由于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观赏价值导致采挖严重,许多种类濒临灭绝,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2]。兜兰属植物有107 个原生种26 000 多个杂交种[3],在中国大陆花卉市场上流行的商品兜兰主要

    广东农业科学 2021年7期2021-08-25

  • 长瓣兜兰花2个不同时期转录组分析
    50003)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dianthum)为兰科兜兰属植物,分布于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因其独特的外观和优雅的花型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长瓣兜兰还是中国少有的多花兜兰,常受育种工作者的青睐,将其作为亲本进行育种,但由于遭受人类毁灭性采挖,野生资源极少,已处于濒危状态[2]。王莲辉等[1]对长瓣兜兰的研究仅限于其栽培、组织培养及无菌播种快速繁殖体系等研究,在分子生物学层面的研究未见报道。兜兰属植物花发育及开花的分子机制及相关基

    种子 2021年5期2021-06-22

  • 3种兜兰属植物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4)【研究意义】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花形奇特,色彩鲜艳,花期长,是极具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之一。但正因其具有奇特性、巨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人为遭到了掠夺性采挖而造成野生资源及其生境破坏严重[1],再加上受分布区域的限制以及兜兰萎蔫病害频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2],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兜兰属植物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兜兰同科不同属如兰属(Cymbidium)、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文心兰属(O

    西南农业学报 2021年4期2021-05-25

  • 带叶兜兰菌根真菌的鉴定及其促生作用
    现和报道[4]。兜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洋群岛及太平洋西南大洋洲岛屿国家[5],因其野生种受到过度采集和自然生境受到严重破坏[6],分布区和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7],其全属植物已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而受到严格保护[8]。兜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和华南部分地区[9-10],广西西北部是野生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hirsutissimumLindl.ex Hook)的主

    西南农业学报 2021年1期2021-05-25

  • 带叶兜兰根内与根区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7)【研究意义】兜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广布于东南亚、南洋群岛及太平洋西南大洋洲岛屿国家[1-3]。我国西南地区及华南部分地区是兜兰主要分布区之一[4-5],近年来其生境已遭受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带叶兜兰的种群恢复和扩展[6]。土壤真菌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兰科植物根系,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兰科植物根内真菌群落结构。至今关于兰科植物中根区土壤和根内真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仍不明确[7]。因此,分析带叶兜兰根内和根区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其相

    西南农业学报 2021年4期2021-05-25

  • 不同种源麻栗坡兜兰根系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用[6]。麻栗坡兜兰(Paphiopedilummalipoense S.C.Chen& Z.H.Tsi),兜兰属地生或半附生植物,根状茎短,有少数稍呈肉质而被毛的纤维根。其叶片色彩斑斓,花瓣青绿色,唇瓣乳黄色,有“玉拖” 的雅称,花期12 月—次年3 月,生于海拔800~1100m 的石灰岩山地林下多石处,是优异的园艺观赏花卉[7]。国内麻栗坡兜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落特征[8]、快繁技术[9]、叶片光合特性[10]、DNA 提取方法[11]等方面,然而对

    农业与技术 2021年5期2021-03-31

  • 中国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进展*
    653100)兜兰属(PaphiopedilumPfitz.)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杓兰亚科(Subfam.Cypripedioideae),全世界约有80种[1-2],分布于亚洲至太平洋岛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和广西是兜兰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但是,大部分种类分布范围均狭窄,具有一定的区域性[2-3]。中国位于兜兰属物种分布的北缘,特殊的地理分布成就了我国极具特色的兜兰种质资源。兜兰属物种的唇瓣特化成拖鞋状,因而被称为拖

    西部林业科学 2021年5期2021-03-29

  • 基于ITS序列的带叶兜兰根内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宁530007)兜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分布于东南亚、南洋群岛以及太平洋西南大洋洲岛屿国家[1]。近年来,野生兜兰的过度采集和其自然生境受到严重破坏[2],兜兰分布区和种群数量剧减[3]。目前,兜兰全属植物已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而受到严格保护[4]。中国是兜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华南部分地区[5,6]。广西西北部为我国野生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hirsutissimum)

    江西农业学报 2021年3期2021-03-23

  • 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紫纹兜兰群落种间联结性分析
    的保护措施。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purpuratum(Lindl.) Stein〕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和云南,在广东主要分布于惠州、深圳、河源和阳春等地[8]。紫纹兜兰的花朵奇特、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其在野外的分布范围狭窄,生境易被破坏,且人为挖掘和盗采严重,因此,紫纹兜兰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生存现状堪忧。目前,国内研究者已经在保育生物学[9]、光合特性[10]、种群克隆遗传结构[11]、群落特征和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年1期2021-03-22

  • 兜兰离体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挖及繁殖的障碍,兜兰已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所有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突破其种苗繁殖技术瓶颈有利于兜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本文对兜兰属植物无菌播种、共生萌发和组织培养技术等离体快繁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兜兰属植物离体繁殖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优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兜兰;无菌播种;共生萌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图分类号:Q813.1+2      文献

    热带作物学报 2020年10期2020-12-09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花兜兰研究进展
    41004)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emersoniiKoopowitz & P. J. Cribb)为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多年生半附生或地生植物,为我国特有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仅分布于广西环江和贵州荔波的喀斯特疏林下岩石上,范围狭窄、生境脆弱。白花兜兰是众多兰科植物中少数几个即开白花又具香味的品种之一,在杂交育种中站有重要地位[1],花朵硕大、花型奇特、颜色清纯亮白,是兜兰属植物中为数不多的花香型品种,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11期2020-12-08

  • 空谷幽兰 扮靓美丽中国
    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兜兰原生种只有70余种。在我国,野生兜兰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享有“植物大熊猫”美誉。我国特有的珍稀兰科植物——杏黄兜兰(俗称“金童”),在长达40?50天的花期中,花色发生三次变化:含苞呈青绿色,初开为绿黄色,全开为杏黄色,后期为金黄色,显得富丽而华贵。杏黄兜兰非常罕见的杏黄花色,填补了兜兰中黄色花系的空白。人类为追逐经济利益而盲目采挖野生兰花,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兰花种群数量迅速减少而濒临灭绝。兰科植物全科所有种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

    绿色中国·B 2020年6期2020-08-13

  • 兜兰萎蔫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7)【研究意义】兜兰(Paphiopedilum)又称拖鞋兰、仙履兰,是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植物的统称,隶属于杓兰亚科(Cypripedioideae),是兰科中较原始的类群,也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最具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类群之一[1-3]。近年来,兜兰盆花以新奇特的审美成为花卉界新宠,其产业化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在兜兰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兜兰萎蔫病(Paphiopedilumwilt disease)病害频发,使其观赏价值和商品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12期2020-05-25

  • 思茅兜兰 ——云南兜兰属一新变种
    高贵女性的拖鞋。兜兰属为热带亚洲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至喜马拉雅山地低谷至中国西南部,只有少数种类到达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目前,在全世界被承认约有80多种,我国产约28种。分布中心在我国的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以及越南北部[1-3]。2019年7月,笔者在云南省西畴县开展兰科植物资源调查时,在海拔1 259 m处的石灰岩地区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类似于小叶兜兰的野外种群。经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标本鉴定,确定该植物为兜兰属一新变种,命名为思茅兜兰,现予以报道[1-

    防护林科技 2020年1期2020-03-26

  • 哀牢山兜兰,中国兰科一新天然杂种
    , 陈世品哀牢山兜兰,中国兰科一新天然杂种刘斌1,2a, 姜玉婷1,2a, 马良2b, 刘仲健2b, 陈世品2a*(1. 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2;2. 福建农林大学, a. 林学院; b.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报道了中国云南省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一新天然杂交种:哀牢山兜兰(×B. Liu & S. P. Chen)。哀牢山兜兰与白旗兜兰()和沧源兜兰(var.)近缘,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哀牢山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6期2019-12-06

  • 曾宋君:矢志育花种 科研慰黎民
    左一)在野外进行兜兰种质资源调查“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中青年男女以花馈赠传达情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借花表达其闲适的情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代朱熹用花的色彩既勾画出春的生机盎然也隐喻了孔学的丰富多彩。花卉,这种自然界存在最广、色彩最为鲜艳、形态最为娇丽的植物,不仅用她缤纷的色彩装点着自然,更用她独特的气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从古至今,人们爱花更护花

    科学中国人 2019年15期2019-09-26

  • 肉饼兜兰传粉生物学及开花进程研究
    、春兰[5]等。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隶属兰科(Orchidaceae)中最为原始,最具特色的类群[6-7],因其唇瓣呈高度特化的兜状,故名兜兰,又因形似拖鞋,故俗称拖鞋兰、仙履兰[8]。兜兰属的所有植物都可用于观赏,经过选育产生的栽培种和杂交种形态各异,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9]。目前对兜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种质资源保护[10]、无菌萌发[11-14]、综合评价[15-16]、生产栽培[17-18]、叶片结构[19-21]等方面,肉饼兜兰

    种子 2019年3期2019-05-28

  • 白花兜兰的无菌播种和离体快速繁殖
    550005)兜兰属(Paphiopedilum)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全世界有80~85种,以亚洲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分布为主,太平洋西南的大洋洲岛岭、南洋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亚等为分布中心[5,7-8,17]。我国拥有丰富的兜兰属植物资源,有30种以上,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的亚热带地区和热带边缘地区,以广西、云南和贵州分布最多[9-11,28]。大部分种类的兜兰分布范围较狭窄,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如白花兜兰仅产广西和贵州极其

    种子 2019年3期2019-05-28

  • 景东兜兰,云南兜兰属(兰科)一新变种
    518114)兜兰属为热带亚洲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至喜马拉雅山低地至中国西南部,只有少数种类到达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目前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在全世界约有80种,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兜兰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达28种。分布中心在我国的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以及越南北部[1-2,4]。2017年1月,兰科中心野外考察队在云南景东开展植物资源调查时,在其海拔1 480 m处的疏林树上发现了一种植物植株形态类似于兜兰植物[1-2,4]。经详细查阅相关文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6期2019-03-09

  • 美丽兜兰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
    30012)美丽兜兰(Paphiopediluminsigne)别名兜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兰科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喜温暖、潮湿环境,怕强光直射,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林下[1-2]。其株形娟秀,花形奇特、花色丰富、花大色艳,花耸立在两个花瓣上呈拖鞋形大唇,很适合于盆栽观赏[3]。在园林栽培中,美丽兜兰由于花型奇特、优美、花期长等特点,深受广大人群喜爱[4]。随着美丽兜兰需求量逐年增长,如何获得大量优质的美丽兜兰成为当今园林栽培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其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4期2019-01-04

  • 桂香十记之八九
    里,带回家。带叶兜兰第一次见带叶兜兰是十年前。那时我还在《今日南国》杂志社工作,经常奔波桂西北山区。那天,我和同事从百色出发,在崎岖山路上盘旋半日,直到傍晚时分才辗转来到大山深处的乐业县城。这里属于喀斯特山区,经济发展缓慢,可乐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拥有不少森林公园,全世界最多最美的天坑都集中在这里。但我至今记得来到县政府大院时那种错觉与疑惑,以为走错了地方。我看到了迄今为止最破旧最简陋的县长办公楼,只有两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用红砖砌成。二楼中间是走廊,尽

    红豆 2018年10期2018-11-20

  • 桂香十记之八九
    里,带回家。带叶兜兰第一次见带叶兜兰是十年前。那时我还在《今日南国》杂志社工作,经常奔波桂西北山区。那天,我和同事从百色出发,在崎岖山路上盘旋半日,直到傍晚时分才辗转来到大山深处的乐业县城。这里属于喀斯特山区,经济发展缓慢,可乐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拥有不少森林公园,全世界最多最美的天坑都集中在这里。但我至今记得来到县政府大院时那种错觉与疑惑,以为走错了地方。我看到了迄今为止最破旧最简陋的县长办公楼,只有两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用红砖砌成。二楼中间是走廊,尽

    红豆 2018年11期2018-11-19

  • 世界级兰花居群
    同时分布着含3种兜兰在内的20余种兰科植物,且带叶兜兰与长瓣兜兰的数量都十分丰富,这是极其少见的。其中,雅长的带叶兜兰居群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带叶兜兰野生居群。中国西南的广西雅長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以兰科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062公顷。这里地处广西西北部的乐业县,密集分布着众多的喀斯特天坑,天坑底部及周边的岩溶地貌和原始森林为兰科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目前雅长保护区已发现兰科植物57属147种、2变种,

    森林与人类 2018年2期2018-08-14

  • 兜兰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摘要:【目的】對兜兰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室内防治药剂筛选,为兜兰炭疽病的大田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兜兰炭疽病标本,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兜兰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室内温度、光照控制和培养基中不同pH、碳源、氮源的差异试验确定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条件等生物学特性;选用12种杀菌剂进行兜兰炭疽病病原菌室内药效试验,并对筛选出效果理想的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南方农业学报 2018年2期2018-07-13

  • 兜兰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防治等方面介紹了兜兰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兜兰的引种和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关键词:兜兰;分株繁殖;栽培管理兜兰又称“女士拖鞋兰”、“仙履兰”,是兰科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的统称。兜兰属又称拖鞋兰属或亚洲拖鞋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也是最奇特的观赏兰花。兜兰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无假鳞茎,具有稍肉质的根,茎比较短,藏于叶基内,每个花葶上有1朵至数朵花;花形奇特,花色艳丽、丰富,有绿、黄、褐、紫、红、白及各种复色,与一般的兰花相比,

    现代园艺 2017年9期2018-01-19

  • 基于GenBank数据探讨兜兰属植物DNA条形码
    Bank数据探讨兜兰属植物DNA条形码杨 鹏,关 萍,陈兴银,张凯凯,彭昌琴,成 宇,石建明*(贵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为筛选出适合兜兰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本研究基于GenBank中下载的29种兜兰属植物的253条序列,利用遗传距离法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分析兜兰属植物候选条形码。结果表明,在选取的3个候选序列片段中对兜兰属植物鉴定的成功率最高的是核糖体ITS(nrITS)序列,分辨率为62.96%,其次是叶绿体matK序列,分辨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9

  • 兜兰新品种培育和繁殖栽培技术
    /陈文生 曾宋君兜兰新品种培育和繁殖栽培技术广东/陈文生 曾宋君兜兰(Paphiopedilum)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备受市场欢迎,是国际花卉市场上十分珍稀的高档花卉。近年来,我国兜兰产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急速增加。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过度采挖,兜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所有野生种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兜兰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

    花卉 2017年9期2017-07-20

  • 黔西南州兜兰产业发展思考
    西南州具有丰富的兜兰种质资源、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等发展兜兰产业的有利条件,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兜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为促进兜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黔西南州兜兰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科企合作,开发特色品种;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素养;建立营销网络,健全产业链。关键词 兜兰;产业发展;黔西南州中图分类号:S682.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6.040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2期2017-06-23

  • 肉饼兜兰叶片生长模型与解剖结构研究
    要 以2种肉饼兜兰为试材,研究其叶片生长发育规律和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兜兰叶片生长动态呈现S型生长曲线,生长周期长,叶片寿命长。兜兰的叶片长度、宽度和叶面积随苗龄增大而增大,萌发新叶的间隔时间随苗龄增大而增长,新叶的发育周期随苗龄增大而增长。兜兰的表皮细胞厚,而叶肉细胞厚度低,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低,可能是导致兜兰虽为C3植物但是营养生长速度慢的原因。兜兰的叶片厚、上表皮细胞巨大、角质层较厚、气孔下生型和龙骨状主叶脉发达,具有明显的旱生特点。关键词 兜兰

    热带作物学报 2017年7期2017-05-30

  • 兜兰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210018)兜兰及其栽培管理技术袁 洋(南京图书馆,江苏南京 210018)从选盆、分株繁殖、基质配制、水肥管理、温湿度管理、光照管理、通风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兜兰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兜兰的引种和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兜兰;分株繁殖;栽培管理1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征1.1 地理分布兜兰属植物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中心在东南亚、南洋群岛以及太平洋西南的大洋洲岛屿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我国兜兰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除陈心启等(1997)在《中国

    现代园艺 2017年17期2017-02-03

  • 兜兰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510000)兜兰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傅燕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广州510000)兜兰(Paphiopedilum),唇瓣拖鞋状,花形奇特、花色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上栽培最广泛的兰花之一。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对其过度的采挖及其繁殖困难,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基于此,介绍兜兰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加强对兜兰原生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兜兰;栽培;繁殖兜兰属植物为多年生地生、半附生或附生草本;根

    现代园艺 2016年15期2016-11-24

  • 基于ISSR的硬叶兜兰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于ISSR的硬叶兜兰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李宗艳1,管名媛1,李静1,李名扬2*(1 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 昆明 650224;2 西南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5)利用ISSR标记对7个硬叶兜兰居群160个体扩增,10对引物共扩增出10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7个,种水平上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达96.02%,香侬指数(I)为0.488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32 4。居群水平的遗传参数,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 3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7期2016-09-02

  • 印尼发现兜兰新种
    广州·兜兰新种罗宾森兜兰(Paph.robinsonianum) 产于印尼苏拉威西岛中部,为苏拉威西岛的特有植物。在2013年7~8月植物探险过程中,食虫植物专家罗宾逊发现和描述许多如猪笼草的食虫植物,尤其是其栖息地的描述。在探险过程中,考察团队观察到一个非常特殊有绿色斑点叶片的兜兰,它的花侧瓣弯曲,花有疣点。这些特征是属于兜兰的疣点组(Barbata)。罗宾森兜兰的显著特点为扭曲的和有纤毛花瓣和横向的椭圆退化雄蕊。疣点组(Barbata) 内大多数种类的

    花卉 2015年8期2015-11-24

  • 首届世界兜兰大会在夏威夷举行
    起组织的首届世界兜兰大会于2015年1月17日至18日在夏威夷举行,这也是第五十九届兜兰协会会议。大会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台湾、泰国、美国等国的105个代表参加了会议。一直有传言说夏威夷不能种植兜兰,但专家到当地许多兰花种植园都见到兜兰。两天的会议也让参会者得到社会交往的机会,结交新的朋友和熟人,并有机会购买新的、理想的兜兰品种和世界上最新与最好的杂交品种。会议的成功举办,让主办方正在讨论组织和推动第二届世界兜兰大会在3年后于夏威夷的

    花卉 2015年7期2015-10-22

  • 同色兜兰菌根真菌染色方法比较
    530007)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是最受欢迎的兰科植物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1]。随着国际花卉市场对兜兰的大量需求,以及持续的采集压力致使我国野生兜兰种群数目锐减,部分兜兰在野外已极难发现[2]。恢复兜兰种群数量是保护兜兰的有效途径之一[3-4],然而兰科植物微小的种子本身无法贮存养分。在自然条件下其种子萌发阶段完全依靠菌根真菌为其提供养分[5],但人工种植过程中缺少兰科真菌的作用,制约了兰科植物种群恢复的进程[6]。研究表明,菌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4期2015-09-29

  • 会“隐形”的花瓣
    ,说:“我是带叶兜兰,兰花里的高贵品种。哪像你,不名贵,长得也丑,真不配跟我说话。”小山荷叶没想到带叶兜兰会这么没礼貌,他非常郁闷地低下了头。旁边的铁线蕨见了,为小山荷叶抱不平:“嘿,我知道你叫山荷叶,你用不着难过。带叶兜兰没什么了不起的,她还有一个别名叫‘拖鞋兰’呢。你看,她的花瓣是不是就像人类穿的拖鞋啊?”带叶兜兰听了,气得直翻白眼,却也无话可说。她的确有这么一个不好听的俗名。“兰花之所以名贵,是因为稀少,还不好养活。而你呢,可比她还稀有呢。”铁线蕨继

    红领巾·探索 2015年12期2015-09-10

  • 美丽兜兰的繁殖与栽培管护
    、产地与习性美丽兜兰,别名拖鞋兰、仙履兰、淑女拖鞋,属兰科兜兰属,为多年生草本。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于泰国、印度及我国云南、广西等地。为附生性兰科植物,自然环境生于石灰岩的山坡表面或树杈上;性喜温暧湿润,具有散射光的半阴环境,忌烈日直射和干旱的气候,不甚耐寒。在低温室内即能越冬开花,适宜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腐殖土中生长。美丽兜兰叶宽线形,长约20厘米,灰绿色,叶背绿白色。花单生,黄绿色,有褐红色条斑,单花期近一个半月。一般而言,温暖型的斑叶品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4年5期2015-03-23

  • 4种地生兰菌根的显微结构研究
    ,常见的有兰属、兜兰属的部分种类等;附生兰一般生于树上或岩石缝隙中;腐生兰通常生长在腐殖质和枯枝落叶丰富的地方,一般自身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通过吸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来生存,获得的营养大部分靠真菌提供[4]。要探明菌根真菌在兰花根部的生长状况及其侵入方式,需要进行切片观察[5]。但就目前的研究进展看,关于兰科菌根真菌对兰花组培苗生长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仅见有对墨兰(Cymbidiumsinense)、建兰(Cymbidiumensifolium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0期2014-03-26

  • 国外兜兰属植物的引种和栽培初报
    州510517)兜兰(Paphiopedilum)又称拖鞋兰、仙履兰等,全世界目前被发现的种类约有88个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1-3]。我国兜兰属植物丰富,约有 27 个种[1,4-5]。近年来,又有 3 个新种被发现[2,6-9]。兜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花卉市场上十分流行的高档花卉,由于人们对其过度的追逐而对野生资源进行了毁灭性的采挖,兜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所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5期2013-01-25

  • 4种兜兰RubisCO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10360)4种兜兰RubisCO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陈立思1,2, 闻真珍1, 蔡继业1, 曾伟达2, 刘运权1, 王 曼1, 刘 伟1*(1.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2.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360)采用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硬叶(Paphiopedilummicranthum)、紫纹(P.purpurattum)、带叶(P.hirsutissimum)和亨利(P.h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1-14

  • 硬叶兜兰花芽SSH文库的构建
    10642)硬叶兜兰花芽SSH文库的构建王燕君1,闻真珍2,张 娥2,谭志勇1,王亚平1,刘运权2,刘 伟2*(1.东莞市农业种子研究所,广东东莞 523063; 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2)利用SMART策略构建了硬叶兜兰花芽的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文库.通过PCR对文库中插入的片段进行检测后,筛选了288个插入片段为500 bp以上的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去除载体序列后聚类得到18条差异表达片段,用BLAST进行比对分析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11-14

  • 兜兰属植物的特性及栽培技术1)
    325005)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被《华盛顿公约》列为I级濒危物种,是兰科大家族中一个极具观赏价值的世界级花卉名品。据记载全世界约有兜兰属植物66种,主产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中心在东南亚、南洋群岛以及太平洋西南的大洋州岛屿国家。我国是兜兰属的主产地之一,有18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其花色丰富,有白色、浅绿、黄、粉红、红褐及不同粗细的条纹与斑点等。兜兰的花瓣厚,花期长,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花形奇特,唇瓣呈兜状,故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5期2011-02-12

  • 国产兜兰属植物观赏价值评价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应用前景分析
    100049)兜兰 (Paphiopedilum)又称拖鞋兰、仙履兰等,全世界约有 79个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1-2]。我国兜兰属植物丰富,《中国植物志》上记录的有 18种,其中杏黄兜兰 (P.armeniacum)和白花兜兰 (P.em ersonii)为我国特有种[4],刘仲健等在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和《中国兜兰属植物》专著中[1,4-6]报道原产中国的兜兰种类达 27种。兜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2期2011-01-24

  • 文山州兜兰属植物多样性研究
    物种,其中兰科的兜兰属 (Paphiodepilum)所有物种列入附录中,凸显出该类物种急需加强保护。兜兰属为拖鞋兰类群之一,拖鞋兰又名:仙履兰、淑女拖鞋、女神之足等,根据唇瓣的形态、结构,1984年 J.T.Atwood将兜兰属划分为 2个亚属:宽瓣亚属和兜兰亚属,刘仲健等在《中国兜兰属植物》中,综合了 P.J.Cribb(1987)系统、Karasawa和 Saito(1982)系统被近代学者如 P.J.Cribb(1998)和 Braem (1998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1-31

  • 国产兜兰属植物的引种和栽培
    100039)兜兰 (Paphiopedilum)又叫拖鞋兰、仙履兰等,全世界约有 79个种[1],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邱园的 Checklist of Orchidaceae[2]列出的兜兰种类为 77种,其中把朴氏兜兰 (P.potentianum)定名为 P.callosumvar.potentianum;文山兜兰(P.wenshanense)归并入 P.bellatulum,Phillip Cribb[2]在其兜兰专著 The G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年2期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