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 口头表演视阈下的章回体留学小说
定[提要]《留东外史》《海外缤纷录》《留法外史》等章回体留学小说继承了宋元话本等口传文学的传统,具备口头表演艺术的双重含义:既讲述了留学生们域外见闻故事,也呈现了以虚拟的书场情境来讲述故事的过程和方式。叙述者以说书人角色自居,预设读者为“看热闹的观众”,让他们响应“说话”的召唤,进入一套共同话语体系中。在这套共同话语的规范与制约下,小说用重复性的声口套语标定表演框架,采用具有文化惯例特征的类型化书写套路,将男女留学生、域外女子纳入旧的角色设定,热衷在“中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1-22
- 内史与外史:科学社会主义的两种学科史叙事
科的“内史”与“外史”。托马斯·库恩在为《国际科学史百科全书》撰写“科学史”词条时,就曾将科学史划分为科学内部史(internalhistoryofscience)与科学外部史(externalhistoryofscience)。内部史关注科学知识之成长过程,而外部史则把科学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3]即学科“内史”是关注学科本身的“中间环节”,学科“外史”更注重考察学科“形上”的学术思想和“形下”的社会政治变迁对其发展的推动与规训。观察中国科学社会
新视野 2022年4期2022-08-01
- 高腔本《铁冠图》源出古本考
——兼论昆曲《铁冠图》和遗民外史《虎口余生》的相关出目*
为主,存题“遗民外史著”的《虎口余生》旧抄本四十四出,影印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不过,曹寅《表忠记》原作有五十余出,遗民外史本当是以曹寅原著为蓝本而加以改窜和编集的。曹寅新作的出现,大有取古本《铁冠图》而代之之势。如昆山国乐保存会据殷溎深传谱校印的《昆曲粹存初集》收昆曲《铁冠图》十八出,包括《询图》《探山》《营哄》《捉闯》《借饷》《观图》《对刀》《拜恳》《别母》《乱箭》《撞钟》《分宫》《守门》《归位》《杀监》《刺虎》《夜乐》《刑拷》,虽沿《铁冠图》旧名
文化遗产 2022年3期2022-05-30
- 从“外史氏曰”到“畏庐曰”
,其中殊无物。’外史氏曰:‘儿之死,正以腹中无物耳!有物又焉能死?’‘外史氏曰’云云在原文是括弧里的附属短句,译成文言只等于:‘此语殆非妄。’”《贼史》现在通译为《雾都孤儿》,英文原作出版于一八三八年,是英国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第一部社会小说。该书以十九世纪的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利弗·退斯特(Oliver Twist)的悲惨身世和凄苦遭遇,揭露了社会底层人们哀苦无告的生活,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一八二四年由于父亲负债入狱,年仅
读书 2022年5期2022-05-06
- The Unbearable Heaviness of Knowledge:A Study of Novels of Erudition as Encyclopedic Narratives*
Shi 《燕山外史》(Unofficial History of Mount Yanshan,1810?)Jing Hua Yuan 《镜花缘》(Flowers in the Mirror,1828)Authors Xia Jingqu夏敬渠(1705-1787)Tu Shen 屠绅(1744-1801)Chen Qiu 陈球(years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Li Ruzhen李汝珍(1763-1830)Plot Sum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2年4期2022-04-10
- 稀见明抄本《皇明肃皇外史》与王世贞订讹条目考辨
明抄本《皇明肃皇外史》据《明神宗实录》《雍正陕西通志》《国榷》等载,范守己姓名籍贯、生平行实大概如下: 范守己,字介儒,号岫云,洧川(今河南开封)人。生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万历二年(1574)进士,万历三年至八年间,任松江府推官,万历九年至十五年左右,任南京刑部郎中,迁山西省按察佥事。万历十九年,因人参劾,调四川省佥事。万历二十四年,升陕西省左参议。万历三十三年,任茶陵知州。至少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至崇祯二年(1629)之间,一直在兵部郎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2-04
- 家人再多也不会记乱
金粉世家》《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青春之花》《天上人间》《剑胆琴心》。尽管6部小说的人物、情节、进度各不相同,但張恨水却能应付自如。张恨水采用轮流写作的方法,先将一部小说写出若干个章回,觉得足够连载一段时间了,就再写另一部小说。为了不耽误报纸的按时出版,他每天要写五六千字,案头总是放着四五支铅笔,铅笔写钝了,他就利用削笔尖的短暂空隙,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他每日除了吃饭如厕,几乎所有时间都在伏案写作。即便是上厕所,他的脑子也在构思,想到一个理想的情节,急于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4期2021-11-17
- 氤氲江南:从《儒林外史》到《文木山房集》的茶文化观照
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以下简称《外史》)自问世以来,获得学人推许,众多学者从文学、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茶文化学等多角度研究《外史》,成果颇丰。小说以托明写清为背景,讽刺一帮文士以“科举八股”为荣身手段,以“功名富贵”为人生目的,不顾“文行出处”的文化渊薮,致使“文人有厄”的悲剧过程,也塑造了一群理想中的真儒豪杰的感人故事。《外史》中茶事描写内容丰富,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域的茶文化现状。茶与中国小说结缘始于宋元话本,其成熟时期在明清,“茶”是白
农业考古 2021年2期2021-04-26
- 张学良包容张恨水的嘲讽
的一部小说《春明外史》,尤其让其声名远扬,家喻户晓。然而,也正是这部小说引发了他与“民国四公子”之一——张学良之间的一段过节。《春明外史》虽为小说,但纪实性很强。颇有意思的是,小说里张学良也占了“角色”(小说里有个以他为原型的官家纨绔公子哥)。张学良身边的朋友看到作者如此“不敬”,愤愤不平。张学良却说:“人家没乱写,说的大体差不多,是我有些放纵了,不怪他。”1924 年,张学良到北平时,轻车简从,找到张恨水家登门拜访。张恨水家人见到一身戎装的张学良十分惶惑
中外文摘 2020年6期2020-11-12
- 文本内外因素对《儒林外史》英译本传播和接受的影响
8644)《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旷世名著,也是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就曾评此书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乃中国讽刺小说的绝响。《外史》全书格局宏大,描写的形形色色人物多达200 多位,且十之八九都有人物原型。它真实描述了各类知识分子的命运起伏与功名得失,深度刻画了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的丑陋精神面貌,揭露了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讽刺了封建礼教对人思想的戕害和科举制度的弊端。《外史》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与《红楼梦》比肩,然而有关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4-07
- 论张恨水的“得意之作”《春明外史》
有目共睹。《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这些小说都是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那么,张恨水本人最看重的小说是哪一部呢?这似乎是一个见仁见智、言人人殊的问题。一、张恨水的“代表作”“成名作”与“得意之作”一般认为,《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是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代表作①熟知张恨水的张友鸾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这四部书,都是重版多次,发行范围广,影响较大的。有人把这四部书看作是他的‘代表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3-03
- 古典爱情向现代爱情的走向与建构
——读张恨水的《春明外史》
恨水创作的《春明外史》连载于《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上面,连载期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不仅使得《世界晚报》的销行甚佳,而且也使得《春明外史》成为了张恨水的成名作,可以说,张恨水小说的传播,正是文学与报纸成功结合发展的例证,张恨水甚至也成为出版史上“现象级”的小说作家。尽管相比张恨水的另外两部代表作《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大众对于小说《春明外史》的关注度相对有限,但作为新旧文化交融时期的产物,其表现出的对章回小说的改良,在结构方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8期2019-12-30
- 《日本外史》公武关系论考
——日本近世后期尊皇论的一个侧面
赖山阳撰写《日本外史》,在记述武家各宗室兴亡盛衰的外衣之下大力倡导尊皇观念,将描绘出的历史事实融入到尊皇论之中,给予更多合理主义的历史诠释,其作用不容小觑。龟谷省轩将其效力归结为“天下之士,始知王室之可尊,僭窃之可恶,而神器之不可觊觎也”,[3]木户孝允也褒扬它“能慷慨忠愤,殒命于国事,鼓舞海内之士气,当该言及山阳著外史之力”,可见其所倡导的尊皇思想为幕末尊王攘夷革命和近代天皇制确立提供了思想上的动力。赖山阳主要活动于江户幕府末期的田沼改革和宽政改革的时代
日本研究 2019年2期2019-12-23
- 吕熊《女仙外史》与士人游幕
雍正元年。《女仙外史》是一部长达百回的长篇白话神魔小说,约成书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小说以明初“靖难之役”为背景,描写月殿嫦娥转世为山东蒲台县女子唐赛儿,故号唐月君。唐月君得到女仙鲍仙姑、曼陀尼的辅助,习天书法术,赈灾荒,祈甘霖,扫蝗灾,惩酷吏。燕王起兵后,她以拥立建文帝为号召,在青州聚众起事,建都济南。又得到剑仙聂隐娘、魔教教主刹魔公主、鬼子母等女仙的帮助,各路豪杰群起响应。最终燕王崩逝于榆木川,唐月君白日飞升。这部小说并没有按照历史本来面貌结撰
殷都学刊 2019年1期2019-12-16
- 新见清宫大戏《兴唐外史》考论
些剧目中,《兴唐外史》是一个特殊的连台本戏,该剧是清代唯一由皇帝亲自整理并命名的戏曲作品。目前学术界尚未注意到这个剧目。本文将系统介绍该剧的编定、内容及演出情况,并考察其与《说唐全传》的内容渊源,进而探讨该剧对清宫大戏及清宫戏曲演进研究的意义。一、《兴唐外史》剧目系统的整理《兴唐外史》是道光、咸丰时期宫廷演出的一类剧目的汇集,其中包含十几个内容关联的独立剧目。关于其整理编定过程,要从酷爱戏曲的咸丰帝说起。咸丰九年《恩赏日记档》记载,该年六月十七日,在大型连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8-12
- 信仰叙事新篇章——读石一枫的《心灵外史》
,石一枫的《心灵外史》对话信仰,为文学指示出了一个叩问信仰的新维度。在文章中,信仰作为精神本质实现了自然回归。同时,通过对于信仰众生相的描摹,映射了当代社会的心灵群像。总之,它突破了长久以来信仰叙事“宗教”之维的单一局面,开启了信仰叙事的新篇章。关键词:《心灵外史》;信仰叙事拿到石一枫的新作《心灵外史》,脑子里不住地兜兜转转勾连张承志的《心灵史》,这主要是因为两个书名的信息素相似。至于为何命名为“外史”?我想,一来是要借一个“外”字与张承志的《心灵史》区别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2019-07-15
- 止谤莫如自修
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在读者中激起如潮好评。然而,有媒体接连发表了两篇对其进行批评的文章。面对尖锐的批评,张恨水一笑了之,未做任何申辩。朋友为他鸣不平,并强烈建议他和那些“迂腐之见”打笔仗。张恨水感谢朋友的仗义执言,但是不同意朋友的做法,说:“我不愿意和别人打笔墨官司。即使别人指名道姓地教训我,我也不想回复一个字。我这样做,并非懦弱,也并非过分容忍。我想,如果我错了,止谤莫如自修;如果我没错,最好借事实来答复。”朋友听了张恨水的这番话后,佩服不已。有的人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4期2019-05-09
- 张恨水的稿酬:“十分钟成交数万银元”
作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在《世界晚报》连载,获得市民读者的欢迎,《世界晚报》也随之扩大了销售量,风靡一时。至1929年1月24日全文连载完后,《春明外史》很快就出版了单行本,成了畅销书。张恨水也一举成名。此后,张恨水先后写就了《金粉世家》等长篇小说。当时,上海一些小报登出了“张恨水10分钟内到手几万银元稿酬,在北平买下了一座王府”的传闻。张恨水的儿子张伍在《忆父亲张恨水先生》中写明了事情真相:父亲经赵苕狂先生介绍,认识了上海世界书局的总经理沈知方。沈请父亲在
文史博览 2019年2期2019-04-27
- 张恨水的稿酬:“十分钟成交数万银元”
作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在《世界晚报》连载,获得市民读者的欢迎,《世界晚报》也随之扩大了销售量,风靡一时。至1929年1月24日全文连载完后,《春明外史》很快就出版了单行本,成了畅销书。张恨水也一举成名。此后,张恨水先后写就了《金粉世家》等长篇小说。当时,上海一些小报登出了“张恨水10分钟内到手几万银元稿酬,在北平买下了一座王府”的传闻。张恨水的儿子张伍在《忆父亲张恨水先生》中写明了事情真相:父亲经赵苕狂先生介绍。认识了上海世界书局的总经理沈知方。沈请父亲在
文史博览·文史 2019年2期2019-03-12
-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对其英译本传播的影响
1 杨宪益《儒林外史》英译本《儒林外史》(下简称《外史》)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代表,被认为是一部与四大名著地位相当的著作。但与四大名著不同,《外史》被译介到英语世界的时间要晚于四大名著将近一个世纪。相关资料表明,《外史》最早的英文片段出现于1939年,由葛传槼将第一回译成英文,并刊登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的《英文杂志》上。在此之后,又有一些片段相继被译介成英文。1957年,《外史》的英文全译本由杨宪益夫妇译出(下文所称《外史》英译本仅指杨宪益全译版本),并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1-12
- 张恨水谦拒生日会的理由
莫属。他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风靡全国,倾倒了无数男女。但他却从不以名作家自居,也不要裝饰自己的金字招牌1944年5月16日,是张恨水50寿辰,又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和小说创作30周年的纪念日。是日,他的许多朋友和一些热心的读者,听说新民报馆要给他举行一个生日会,纷纷赶到报馆,要求参加这个生日会。但这个生日会却因张恨水先生的谦拒,而没有开成。事后,他还在《新民报》上,刊登了一个《总答谢》,说自己之所以不同意开这个生日会,乃是因为“我的朋友
北广人物 2018年25期2018-08-20
- 石一枫的写作与“新时代文学”
——读《借命而生》
能战斗》 《心灵外史》 《借命而生》等中长篇小说,每一部都引来好评。但是评论普遍关注的是他小说的内容,而对他文体上的创造性较少关注。在这些作品中,除了《心灵外史》《特别能战斗》标注为长篇小说外,其他小说都放在中篇小说栏目中发表。但是石一枫的中篇小说与其他作家的中篇小说有所不同,虽然中篇小说被界定为3到12万字的叙事文体,但现在作家的中篇小说大多在3、4万字,很少有5万字以上的,但石一枫的小说不同,他的中篇大都在7、8万字,稍微写的长一点就变成长篇了(在我看
山西文学 2018年4期2018-04-20
- 《留东外史》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卓欣欣《留东外史》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是必须要研究的问题。一是厘清作品中所写留学运动的规模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即小说中所写的留学规模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是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中留学人物的关系,即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留日生活的解读,明晰人物形象,进而分析出这些人物形象与历史中留学人物之间的关系。一、小说中留学规模与历史真实的关系《留东外史》开篇指出:“原来我国的人,现在日本的,虽有一万多,然除了公使馆各职员,及各省经理员外,大约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
牡丹 2018年6期2018-03-28
- 清末民初黑幕小说的文学价值
以长篇小说《留东外史》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清末民初黑幕小说的文学价值,以期促进中国近现代小说的研究,使人们重新审视黑幕小说的文学价值。一、何为黑幕小说(一)黑幕小说的概念界定及由来何为黑幕小说,学界可谓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这类小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针砭时弊,但是又与讽刺小说、谴责小说有所区别。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将揭发时弊的这类小说分为三个类别,最上乘的是讽刺小说,居于中等位置的是谴责小说,而黑幕小说则居于最下。鲁迅这样评价以《儒林外史
牡丹 2017年35期2017-12-27
- 关于一部“盲信史”
谈一谈写作《心灵外史》时,企图涉及的问题,以及实际遇到的问题。构思的初衷来自于层出不穷的貌似“与信仰有关”的古怪事件:这边儿演员坐床了,那边儿麦当劳里打死人了,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事情看似跟我们关系不大,但好像也和现实生活有关。比如我这个年纪的中国人,大概都能总结出一张身边某类妇女的扎堆儿路线图:最初是在遵循“大师”的教诲采纳吐气,打通任督二脉甚而上通宇宙神明;后来改为大搞地下资本主义,既神秘而又精神亢奋地口吐莲花,拉拢你和她们一起去贩卖牙膏鱼油花蜜粉;经历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年5期2017-10-21
- 张恨水三拒张学良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自见报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很多读者。人们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这年冬天,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获胜,张学良得以经常来到北京,无意中看了《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的几期《春明外史》,很快就对其引入入胜的小说情节着迷了。尤其是他发现小说中的“军队总指挥韩幼楼”身上有许多自己的影子时,就萌生了去造访作者,与之交个朋友的想法。在一个北风呼啸的下午,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此时,张恨水正专心致志地续写《春明
北方人 2016年12期2016-12-20
- 张恨水三拒张学良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自见报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很多读者。人们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这年冬天,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获胜,张学良得以经常来到北京,无意中看了《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的几期《春明外史》,很快就对其引入入胜的小说情节着迷了。尤其是他发现小说中的“军队总指挥韩幼楼”身上有许多自己的影子时,就萌生了去造访作者,与之交个朋友的想法。在一个北风呼啸的下午,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此时,张恨水正专心致志地续写《春明
北方人 2016年23期2016-12-06
- 有距离的友谊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如同在读者久旱的心田中洒下一阵阵甘霖一般!每天,只要报纸一上市,大家便竞相购买,然后沉浸在小说中。小说同样吸引住了一个人,他就是张学良。常到北京的他听说《世界晚报》正在连载《春明外史》,接连看了几期后,便不由得着了迷。小说揭露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和腐败,让他产生了共鸣,还有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令他击节称赏、拍案叫绝。在一个难得的晴朗之日,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两人从文学谈到社会,又谈到对时局的看法
恋爱婚姻家庭 2016年27期2016-10-11
- 有距离的友谊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如同在读者久旱的心田中洒下一阵阵甘霖一般!每天,只要报纸一上市,大家便竞相购买,然后沉浸在小说中。小说同样吸引住了一个人,他就是张学良。常到北京的他听说《世界晚报》正在连载《春明外史》,接连看了几期后,便不由得着了迷。小说揭露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和腐败,让他产生了共鸣,还有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令他击节称赏、拍案叫绝。在一个难得的晴朗之日,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两人从文学谈到社会,又谈到对时局的看法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6年9期2016-09-07
- 思想史教学应充分挖掘“外史”中的背景成分
究有“内史”与“外史”之分,内史主要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著作、人物等”,外史侧重于研究“该学科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科学史之父”萨顿指出,科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和文明史”。笔者据此认为,在普通中学的思想史教学中,可以借鉴科学史研究与教学的视角,将“内史”与“外史”结合起来,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思想本身,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思想产生的外部环境(即背景)以及思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11期2016-07-14
- 张恨水三拒张学良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自见报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很多读者。人们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这年冬天,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获胜,张学良得以经常来到北京,无意中看了《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的几期《春明外史》,很快就对其引人入胜的小说情节着迷了。尤其是他发现小说中的“军队总指挥韩幼楼”身上有许多自己的影子时,就萌生了去造访作者,与之交个朋友的想法。在一个北风呼啸的下午,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此时,张恨水正专心致志地续写《春明
中外文摘 2016年10期2016-06-14
- 有距离的友谊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如同在读者久旱的心田中洒下一阵阵甘霖一般!每天,只要报纸一上市,大家便竞相购买,然后沉浸在小说中。小说同样吸引住了一个人,他就是张学良。常到北京的他听说《世界晚报》正在连载《春明外史》,接连看了几期后,便不由得着了迷。小说揭露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和腐败,让他产生了共鸣,还有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令他击节称赏、拍案叫绝。在一个难得的晴朗之日,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两人从文学谈到社会,又谈到对时局的看法
知识窗 2016年6期2016-05-14
- 有距离的友谊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如同在读者久旱的心田中洒下一阵阵甘霖一般!每天,只要报纸一上市,大家便竞相购买,然后沉浸在小说中。小说同样吸引住了一个人,他就是张学良。常到北京的他听说《世界晚报》正在连载《春明外史》,接连看了几期后,便不由得着了迷。小说揭露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和腐败,让他产生了共鸣,还有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令他击节称赏、拍案叫绝。在一个难得的晴朗之日,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两人从文学谈到社会,又谈到对时局的看法
读书文摘·经典 2016年8期2016-05-14
- 在经世与逍遥之间:“儒道互补”心灵结构的外史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互补”心灵结构的外史逻辑及其当代意义董云川,沈云都①摘要:目前学界关于“儒道互补”问题的研究,均致力于在哲学上寻找其内在的基础。然而事实上,“儒道互补”并不具有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石,更不成其为一套严格的实践哲学;其仅仅是日常意义上的一种生活变通或实践智慧。儒、道两家各自为对方留了一个“开口”,从而保证了“互补”在实践上的可能性,因此儒道互补的真实经验是“外史”而不是“内史”。辨清这一点,对我们重新反思现代生活的一维性具有启发意义。关键词:儒道互补;外史;实践
思想战线 2016年3期2016-04-11
- 论《儒林外史》中武书形象
,袁晓露论《儒林外史》中武书形象罗 伟,袁晓露武书是《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中名列幽榜第七的人物。从其排名可知吴敬梓对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视,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并没有重视过这个人物。《外史》中涉及到武书此人的文字并不多,但是却无一处可少,是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全面认识。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其一,以“孝”为切入点,讨论武书的品行,及其在《外史》中的隐伏与显扬;其二,以“诗”为重点,谈武书的才情;其三,以“笑”为主要意象,讨论武书的处世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3-28
- 张恨水传选章六
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也开始与读者见面。不久,《夜光》主编余秋墨离任,张恨水接替余秋墨担任《夜光》主编,每月薪水30元,事事却都由他一人包办,除了编排、校对,初期外稿不多,常常在撰写连载小说的同时,还要为副刊撰写短文。但他干得“很起劲”,个中原因正如他后来所说,他与龚德柏加盟《世界晚报》,是因兴趣而走到一起,故“决不以伙计自视,而是要共同作出一番事业的,所以副刊文字和小说,都尽了自己能力去写”,并不计较薪水的多少。这种所谓的“君子之交”,也为他们后来的分手
传记文学 2016年12期2016-03-22
- 张恨水三拒张学良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自见报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很多读者。人们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这年冬天,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获胜,张学良得以经常来到北京,无意中看了《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的几期《春明外史》,很快就对其引人入胜的小说情节着迷了。尤其是他发现小说中的“军队总指挥韩幼楼”身上有许多自己的影子时,就萌生了去造访作者,与之交个朋友的想法。在一个北风呼啸的下午,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此时,张恨水正专心致志地续写《春明
文史博览 2016年1期2016-03-22
- 华盛顿·欧文《纽约外史》中的反启蒙思想
盛顿·欧文《纽约外史》中的反启蒙思想黄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外语教学部,北京100048)《纽约外史》通过对纽约历史的诙谐评述,讽刺了小说创作时美国的诸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心态。小说背后的思想主线是对启蒙思想的讽刺和抨击,包括对进步主义历史观的否定,对自由主义政治的批评以及对理性主义的嘲讽。这些反启蒙思想构成了小说的思想基调。华盛顿·欧文;《纽约外史》;反启蒙思想《纽约外史》(A History of New York,1809)的出版是时年26岁的华盛顿·欧文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3-18
- 张恨水三拒张学良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自见报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很多读者。人们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这年冬天,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获胜,张学良得以经常来到北京,无意中看了《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的几期《春明外史》,很快就对其引人入胜的小说情节着迷了。尤其是他发现小说中的“军队总指挥韩幼楼”身上有许多自己的影子时,就萌生了去造访作者,与之交个朋友的想法。在一个北风呼啸的下午,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此时,张恨水正专心致志地续写《春明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1期2016-02-20
- “外史”之小说价值补考
王以兴“外史”之小说价值补考王以兴“外史”由最早的史官演变为文学尤其是古代小说的一个文体概念,具有十分积极且重要的小说价值。首先,“外史”作为小说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神怪化的叙述方式;二是生活化的故事内容。其次,“外史”作为小说,实乃当时一批小说家试图摆脱小说为正史附庸的努力,表现出了强烈的尊体意识,具有积极的小说史意义。最后,“外史”这种独特的小说价值在与“演义”“野史”“艳史”等题名的比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外史”;小说;尊体;演义“外史”在中国历史上
终身教育研究 2015年4期2015-03-18
- 张恨水《春明外史》小说类型化研究*
)张恨水《春明外史》小说类型化研究*胡朝雯,李 琴(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张恨水通过历时近五年的长篇连载小说《春明外史》的撰写,把已有的社会小说类型和言情小说类型糅合到一起,在与读者阅读期待互动中,将言情故事和社会百态展示交相穿插,在创作中将真实人物、事件与虚构想象巧妙结合,使社会言情小说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小说类型模式,极大程度地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引领了19世纪20年代社会言情小说创作风潮。《春明外史》; 社会言情小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3-18
- “版外新闻”:现代章回小说的一种形态——论张恨水《春明外史》
现代文学。《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成名作。这部小说于1924年4月至1929年1月连载于《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上面,约百万字。在张恨水的作品中,只有《金粉世家》的篇幅堪与其媲美。在为时近五年的发表时间中,《春明外史》始终引来人们很大的关注,是张恨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但后来研究者对这部小说的关注程度远比不上《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原因何在?这与小说本身的特点有极大关系。一、《春明外史》的问世张恨水的同事和好友左笑鸿谈《春明外史》受欢迎的原因道:“《春明外
名作欣赏 2015年35期2015-03-15
- 过眼繁华:张恨水的北京叙事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的副刊“夜光”上连载,直到1929年1月24日结束。这部小说以主人公记者兼文人杨杏园为线索,串联起20世纪20年代后期北京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政界内幕、学界风潮和青楼悲欢等等都一一揭橥于作者的笔端。杨杏园以记者的身份,足迹遍布于游艺园、公园、饭店、戏院、剧院、电影院等娱乐场所,这些娱乐场所是各类人群聚合的场所,也是传闻流言等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它们大多分布在南城,频频出现的城南
文艺争鸣 2014年8期2015-01-09
- 《兰言萃腋》所见《燕山外史》作者陈球史料
李永泉《燕山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唯一的一部长篇骈文小说,然作者陈球生平事迹寥寥,仅在光绪《嘉兴府志》以及于源《灯窗琐话》中有简略记载。笔者发现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馆藏清抄本《兰言萃腋》,有陈球序一篇和一则关于陈球的诗话,介绍如下。《兰言萃腋》抄本五册十二卷,拾遗二卷。作者吴展成(1745~?),字庆咸,号螟巢。嘉兴人。举贡生,无意仕进,苦吟为事。《兰言萃腋》卷首有陈球序:球向与仲孚舍侄丰。论今时之才子,辄称季重为当代之词人。螟巢吴先生学富青箱,名垂黄绢。月明
江海学刊 2014年3期2014-04-16
- 《儒林外史》中王冕形象的重塑及其意义
1000)《儒林外史》(以下简称《外史》)第一回中,吴敬梓叙写了王冕的故事。王冕是吴敬梓心中的理想人物,其人格近乎完美。孙玉冰在《论〈儒林外史〉中的王冕》[1]中分析作者的“人文”理想,以及王冕作为母体和标杆的作用;晋阳《〈儒林外史〉札记——评王冕》[2]和鲜述文《试论王冕》[3]或多或少列出《外史》中王冕的变化;著作如丘振声《跋涉集》、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陈美林《〈儒林外史〉人物论》等,阐释吴敬梓“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的创作目的。对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3-24
- 赖山阳史学的整体考察报告
号山阳、三十六峰外史,通称久太郎(也曾用过“怜二”、“改亭”、“德太郎”之名),是江户时代后期的代表性文人,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汉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文苑全才,诗、文、书、画皆绝,“文宗八家而不乘其范围,诗步趋宋元而不坠其圈套,胸罗四库之书”,“为诗为文为史策,奇正万变”,乃至“在京最久,文名岿然,衣被海内”,“隐然执文坛牛耳者数十年,莫敢或争。”[1]82赖山阳的学术以汉学为基础,以史学为中心,是一个有系统的整体。他的史学以《日本外史》、《日本政记》为代表
外国问题研究 2013年2期2013-08-15
- 《儒林外史》与茶寮
——兼论《儒林外史》的叙事特征
8060]《儒林外史》与茶寮 ——兼论《儒林外史》的叙事特征⊙赵建坤[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张文虎茶寮“温书”,是从现实的生活场景参悟《儒林外史》的叙事之妙;读者也可由此参悟《儒林外史》“茶寮”式片段叙事的特征,通过领会其文本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有意摆脱传统小说叙事故常,获取丰富的阅读体验。《儒林外史》 茶寮 叙事特征 张文虎取这样的标题,是为了将《儒林外史》(以下简称《外史》)与张文虎的一则逸闻做一番探析。自问世以来,《外史》获
名作欣赏 2011年8期2011-08-15
- 《南华真经副墨》质疑
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蕴空居士,江苏兴化县人。其早岁业儒,后转而慕道,自称数遇仙人,晚年参佛。陆西星评注《庄子》的时间在其中年时期57岁至59岁,具体时间陆氏在《南华真经副墨》卷之末尾署云:“起草于万历丙子六月六日,脱稿于戊寅八月八日。”而他此前先后九次参加科举无望,最后一次则是在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时陆西星业已42岁,正如他自己所言,“生无食肉相,居官何足云?……乃知造物者,语命不论文。”陆西星认为自己“适合仙旨,事皆前定”,而《庄子》一书给穷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
- 科学史:对科学的重构
——以丹皮尔《科学史》为例
是科学内史和科学外史的方法区分及其运用,认为对“科学”的不同界定,决定了对科学的进程及进行重构的方法的选取。科学史;科学重构;内史方法;外史方法一、科学史:对科学的重构历史的方法就是重构 (reconstruction)。所谓重构,就是再现、客观地描述过去的东西或事情。它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其方法是:首先,通过找到所要重构的事情所在的系统背景,找出该系统中的构成要素,分析该事情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各种关系的整和,得到关于“是什么”的确定性;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期2011-08-15
- 张恨水回应批评逸事
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在《世界晚报》副刊连载时,吊足了读者的胃口。1929年,近百万字的《春明外史》全书由北平世界日晚报社出版后,立即不胫而走,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作品,作者也被誉为“华北小说界之霸王”。有关该书的广告也称“一字一句皆以艺术手腕出之”,“一读之后,令人脑海中留一深刻之印象”。在一片赞扬声中,由吴宓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却接连发表了两篇批评《春明外史》的文章。由余超农撰写的《评〈春明外史〉》,发表在1929年11月11日的《大公报•文学副刊
博览群书 2011年9期2011-06-05
- 张恨水《春明外史》中的人物原型
水所作小说《春明外史》中的人物原型就是他先人一事。在章回小说《春明外史》第15—18回中,描写了这样一些情节:北京《镜报》社社长兼任国会众议院议员的文兆微,与一个以袁世凯为后台的女流氓政客甄佩绅纠缠在一起,为“婚约”问题闹了一场官司。甄佩绅不时带了一个“野孩子”,来到文府纠缠。文兆微的夫人去世时,甄佩绅还备了挽联、祭礼,前来灵前哭奠道:“我的有情有义贤德的老姐姐呀,你就舍得丢了妹子去吗?”文兆微不理她,她又说:“我们老夫老妻,还能反一辈子的脸吗?”(以上均
世纪 2010年2期2010-12-26
- 张恨水和他的代表作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几部非同凡响的长篇小说,相继出版并走红之后,才有所改观。此时,正当中国现代通俗文学渐趋定型的时候,张恨水这几部杰作的问世,为现代通俗文学增添了新鲜血液与活力。从而,把许多知识精英文学的读者,也争取到了通俗文学这边来。于是,在一个时期里,通俗文学与知识精英文学,终于取得了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达到了一种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理想局面。那么,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几部主要作品都写了些
全国新书目 2009年21期2010-07-16
- 论中国古代骈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也只集中于《燕山外史》、《游仙窟》等少量文本。譬如在以《燕山外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中,张蕊青论述《燕山外史》与性灵文学思潮的关系[1],潘建国考证《燕山外史》的“清稿本”[2],都不以骈体小说的文体特征为研究对象。李剑国的论述涉及到《燕山外史》的文体特点[3],但是并非将骈体小说作为一种小说文类而研究其文体特征,另一方面,对于单一作品的文体特征的论述也有待深化。对《游仙窟》等作品的研究,情况与《燕山外史》相类。骈体小说的文体特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显然不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2010-03-21
- 多情最是王怜花
写《江湖外史》的王怜花,是我1983年秋天考进北大后第一个“亲密接触”的人——我们床挨着床,床单挨着床单,相隔咫尺地成为哥们儿了。王怜花的真名,是上世纪80年代响当当的北大才俊蔡恒平——写诗叫恒平。小蔡普通话很差,花发不分,肉漏不辨,经常努力地卷着舌头说:“今天他妈的真不像发!食堂的辣个棍棒漏丁,发了我四个一毛钱,居兰没有几块漏!”我就教他说绕口令:“大花碗下扣个大花活蛤蟆。”小蔡说得口水直流,还是说成了一片“发罚法发”。这个对他太难,我命令他干脆每天早晚
视野 2009年2期2009-03-11
- 元版《茅山志》的作者究竟是谁
茅山志,因号句曲外史。刘大彬志元原刊本明永乐及成化重刊本皆为十五卷。吴全节序,刘大彬叙录,胡俨序亦皆云十五卷。正统道藏本则析为三十三卷。又胡俨云元原刊本张伯雨所书。盖此书实即天雨所修,刘大彬窍取其名而已。此志详审而有条理,非通常道士所能为也。"从以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陈国符先生之所以说《茅山志》作者是张伯雨而不是刘大彬,其主要的依据有以下四条:1钱大昕《元史·艺文志》中收录有"张天雨茅山志十五卷";2背苫《杭州府志》有张伯雨曾修《茅山志》的记载;3焙俨序
中国道教 2001年1期2001-06-13
- 二牛籍贯
唯文中引述《儒林外史》中描绘徽商家中陈设前称牛玉圃和牛浦为“徽州文人”其实有误。王先生误信二牛鬼话,未识文木老人用心,今特拈出就教:《外史》点明牛浦为芜湖街上一小毛贼,但颇有贼智,他在船上撞见牛玉圃,听其说:“我本是徽州人”,便迎合“祖籍也是新安”,此小牛一路骗人到底,此话自然也当不得真。书末挤上幽榜,也正宗标明是“南直隶芜湖县人氏”。而牛玉圃缘何说:“我本是徽州人”,用以强调呢,因为他多少有点心虚,包船上挂出“两淮盐务”的灯笼,骗人是盐商,当时盐务也确实
读书 1995年1期1995-07-15
- 方志·史话
。《周礼·春官·外史》载:外史“掌四方之志”。意思是:外史(周期官名,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掌管的记载各诸侯国的典籍。古时的所谓方志,即“四方之志”的简称。《后汉书·西域传》中提到了“二汉方志”。唐太宗李世民称赞《括地志》这部书时说:“博采方志,得于旧闻”。此后,方志就逐渐成了通志(省志)、府志、州志、县志的通称。作为“佐治之书”经历代延续发展,逐渐完善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地方志。(摘自《烟台日报》)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0期1983-01-01
- 评陈汝衡新著《吴敬梓传》
感叹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可算个大作家,在胡适五六十年前编写了《吴敬梓传》、《吴敬梓年谱》之后,新材料也发现了不少,可是,四五十年来,只见单篇论文和资料汇编,却不见有比胡适更系统更丰富的《吴敬梓传》和《年谱》问世。”现在陈汝衡教授新著《吴敬梓传》的付梓,满足了人们的这种要求与期待。陈汝衡先生为吴敬梓立传的想法由来已久。从他一九三九年《大晚报》“通俗文学”栏发表《儒林外史研究的新资料》起,到本书成稿为止,也有三四十年的时间。其间关于传主的生平,在《外
读书 1982年5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