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丝

  • 拥抱可能
    ☉陆晓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她在90岁的时候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拥抱可能》,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犹太人,“二战”前和父母及姐姐生活在匈牙利。在他们全家被押解到奥斯威辛的第一天,父母就被送进了毒气室。德国人被打败后,苏军从死人堆里解救了她和姐姐。虽然迎来了和平的日子,但是巨大的心理创伤像无形的囚笼一样,一直笼罩着她,愤怒、内疚、悲伤、自我怀疑和恐慌不时发作,这让伊迪丝和她的家人长期经受着折磨。在移民美国辛苦地养大了3个孩子后,伊迪丝

    读者 2022年11期2022-05-23

  • 在历史的毒糖果中辨认钻石
    族”印第安女孩伊迪丝的经历和那些凄惨的同胞孩子非常相似。“我”是伊迪丝后来的丈夫,他接下来巨细无遗地描述了伊迪丝被四个白人性侵的过程,最后他承认这也许只是他出于嫉妒和性变态心理的狂想。但读者看来,这狂想不啻是印第安少儿的不幸命运的缩影。随着对他们情史的展开,我们看到伊迪丝本来可以拥有自己族人特有的对世界的敏感、选择与众不同的情欲体验,但都被“我”否定和破坏。一如本书的另一女主角,印第安“圣女”凯瑟琳被天主教的宗教催眠毁灭。后者的事迹更为触目惊心,科恩把他所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3期2022-01-22

  •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第一章 故事的开始
    n)是英國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的著作。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伦敦,三个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在市郊,住着现代化的房子。妈妈几乎天天和孩子们玩,教他们做作业,为他们写故事。爸爸是个政府议员,从不发火,是个讲公道的“完美爸爸”。一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可是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爸爸被人带走了,生活从此变得不一样……Section 1   The broken toy steam engine玩具蒸汽机坏了They were not r

    疯狂英语·读写版 2021年10期2021-12-14

  • Forest Lake林中湖泊
    下小小的一滴。伊迪丝·索德格朗(Edith S?dergran,1892—1923),芬兰女诗人,20世纪北欧诗歌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有《诗》和《九月的竖琴》。芬兰是千湖之国,树林、湖泊随处可见,可就是这常见的景色给了诗人索德格朗深深的慰藉。在一个无事可做的夏日午后,她独自一人来到湖边,云只有一朵,小岛只有一座,可这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孤独,这样的数量是恰当的,足以让她全心全意地去感受夏日成熟的芳香,接纳树上的每一滴水珠。

    疯狂英语·读写版 2021年5期2021-06-15

  • 《发掘》:时间失去了意义
    朗受到军官遗孀伊迪丝·普莱蒂雇佣,负责开掘她庄园土地上几座神秘的土丘。随着掩埋历史的浮土被一层层拂去,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巴索尔身边,包括伊迪丝心爱的幼子罗伯特、她即将加入空军的表弟罗伊,以及一队以大英博物馆名义接管项目的考古专家。在大战欲来的风雨中,不同立场的众人发掘历史也争抢历史,以一艘腐朽又不朽的古船为镜,体察时间和生死的终极意义,最终在历史的河岸边,留下超越肉身、无法磨灭的印记。虽然《发掘》详尽地还原了考古学家的工作过程,也花费了不小篇幅讨论考古项目背

    读者欣赏 2021年5期2021-05-18

  • 《深挖》:从古迹中找到民族骨气
    但在片中女主角伊迪丝(Edith Pretty)最终将发掘的宝藏和文明遗迹全部捐献给大英博物馆后,大英博物馆却并没有兑现承诺,忘了给参与挖掘这个惊人文物遗址的农民巴兹尔“杰出挖掘工巴兹尔”这个称号。直到近些年,貌似粗人一个的巴兹尔对这个挖掘工程的贡献,才逐渐得到英国官方认可。从古迹中找到民族骨气电影从宏观民族和微观个人两个层面,通过“挖掘”来暗喻与时间竞赛带来的挫败感。在宏观层面,1938年英国原本跟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来预防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当时的英

    看世界 2021年5期2021-03-25

  • 我不会向秋天屈服
    然。前几日翻阅伊迪丝·霍尔登的《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又惊又喜。1906年,英国乡村女教师伊迪丝每周都会从野外采摘当季花朵或植物枝条,带到课堂中,为学生制作自然观察日记。于是,便有了这本手记,详细记录了英伦乡野一年四季的自然植物风光。书的扉页上,用淡雅的手写字体印着拜伦的诗:“走进那从没有脚步踏过的地方,和人的领域以外的万物共同生活。”一打开,物候谚语,自然绘画,诗歌摘抄,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应有尽有,犹如一本诗意的自然百科全书。流连乡野,优游卒岁,即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0年4期2020-12-28

  • 《斯通纳》之弗洛伊德解读
    他的婚姻上,与伊迪丝的爱情似乎也仅仅是名存实亡。从一开始的倾心,到中年的出轨,到最后回归家庭,斯通纳好像一直游离于这段感情之中,内心起起伏伏。到底是受压抑的自我没有得到满足,还是缺失的超我失去道德责任感,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纠结显得更具有探究意义。本文将聚焦斯通纳与伊迪丝的婚姻,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探析斯通纳在这段婚姻中的迷茫与挣扎,从而进一步分析造成这段扭曲婚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把人格分成本我(id)

    现代交际 2020年23期2020-11-30

  • 门罗短篇小说《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中的叙事策略探析
    常简单,即女孩伊迪丝和萨迪莎冒名萨迪莎的父亲肯,给女佣乔安娜写情书最终导致乔安娜和肯结婚生子的故事。“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在小说中本来指的是女孩伊迪丝和萨迪莎之间的游戏,即将自己的名字和男孩的名字放在一起,通过去掉字母来确定两人之间可能会存在的关系——恨,友谊,追求,恋爱,或者婚姻。可以看出,这正是青春期女孩会玩的把戏。而如果我们透过叙事话语来看的话,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内容要更为丰富。华莱士·马丁认为:“为了理解视点的功能上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扩展其意

    名作欣赏 2020年26期2020-07-12

  • 何时结婚都不晚
    乔治和89岁的伊迪丝交往两年了,他们觉得人生苦短,要在一起共度余生。要成为新婚夫妇了,他们感到兴奋,于是去散步,讨论婚礼和需要规划的事情。一路走来.他们来到一家药店前。乔治对他的准新娘说:“我们进去吧 我有个主意 他们走进药店跟柜台里站着的人打招呼 你是店主吗药剂师回答 是的 先生我能为您效劳吗乔治:“你们卖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吗?”药剂师:“当然。”乔冶:“用于改善血液流通的护腿长袜呢?”药剂师:“这也有。”乔治:“治疗风湿病、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的药呢?”药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17期2020-06-01

  • 伊迪丝 · 琵雅芙 一曲香颂尽明媚
    有成为琵雅芙的伊迪丝感受到了歌唱对她的特别意义。1933年,伊迪丝搬到了蒙玛特的皮加勒街,与她的女性朋友住在一起。皮加勒街是巴黎的红灯区,另一条街上,有著名的红磨坊。这里出没着各种社会边缘人。琵雅芙在这里的生活不太容易,她在酒吧和街上唱歌,不时受到黑社会的威胁。这段生活为她的歌唱主题定了调:现实主义香颂,歌唱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对于这条街,伊迪丝有着特别的情感。《她常去皮加勒街》,唱的便是这样里的生活。在靠近香榭丽舍的街道上,19岁的伊迪丝遇到了人生中的

    优雅 2020年2期2020-04-30

  • 何时结婚都不晚
    乔治和89岁的伊迪丝交往两年了,他们觉得人生苦短,要在一起共度余生。要成为新婚夫妇了,他们感到兴奋,于是去散步,讨论婚礼和需要规划的事情。一路走着,他们来到一家药店前。乔治对他的准新娘说:“我们进去吧,我有个主意。”他们走进药店,跟柜台里站着的人打招呼:“你是店主吗?”药剂师回答:“是的,先生。我能为您效劳吗?”乔治:“你们卖治疗心脏病的药吗?”药剂师:“当然。”喬治:“用于改善血液流通的护腿长袜呢?”药剂师:“这也有。”乔治:“治疗风湿病、骨质疏松症和关

    读者 2020年8期2020-04-20

  • 《纯真年代》中纽兰·阿切尔的越界
    《纯真年代》为伊迪丝·华顿赢得了文坛的青睐。本文以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中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为分析对象,结合福柯提出的越界理论,通过分析阿切尔心理、言语和动作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并将其置身于当时的社会伦理环境中进行关照,探讨了一个“真实”的阿切尔。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 纽兰·阿切尔 越界一、引言伊迪丝·华顿( Edith Wharton.1862-1937)是19世紀末20年代初美国社会世态小说的杰出代表作家之一,她对于当时受到冲击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期2020-02-24

  • 山景
    玉星期五下午,伊迪丝·史迪威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气呼呼地望着窗外。这一次,卡塔利纳山的景色并没有让她冷静下来。她愤怒地瞪着一个正在邻居桑德拉·特里家门前卸货的男人。这些货物卸下来之后,会搬到桑德拉的院子里,放在离伊迪丝所坐位置不到20英尺的地方。这是用来建休旅车车库的,大得足够停放两辆汽车,完全挡住了伊迪丝钟爱的山景。伊迪丝的视线回到电脑上正在写的章节,但她再没有写下去的心情了。桑德拉正在院子里监督工人干活,穿着美国原住民风格的上衣和裙子,看起来就像出演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5-08

  • 《上锁的门》:华顿眼中之男性处境
    作用。关键词:伊迪丝.华顿 父权社会 男性社会性欲望在其发表于1975年的论文《女人交易》(TheTraffic in Women)中,盖尔·鲁宾(GayleRubin】描述了父权社会中权力的流动机制。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维·斯特劳斯以及弗洛伊德等人理论的批判性阐述,她指出父权社会通过建立乱伦禁忌确保了对女性的交换进而建立起亲属关系。然而在这复杂的权力流动网络中女性作为被交换的礼物只是权力流动的通道而非拥有者。对于女性的这种处境,华顿在其长篇以及中篇小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1期2019-04-10

  • 传承与创新:伊迪丝·希特维尔诗中的象征主义
    与现实的距离。伊迪丝·希特维尔曾于诗评合集《现代诗侧记》里直言20世纪英国诗歌的衰落源于他们仍无法摆脱维多利亚时期的影响,并进一步表达了对维多利亚诗歌过于忠实地复刻现实的不满:同样是在维多利亚时期,诗歌中第一次出现希图几乎完全与日常生活相符的诗作——不是将它们变形,而是如实复制。[1]10-11可见伊迪丝反对将日常生活完整地印拓于作品之中,在她眼中,客观世界缺乏美与活力,不能直接进入艺术世界,只有将其进行加工甚至变形,才能够使之成为艺术。然而,伊迪丝认为即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3-27

  • 山景
    伊迪丝是个侦破小说作家,独自住在风景优美的山景沙漠庄园。她养了一条狗,名叫萨姆。伊迪丝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边坐在书桌前构思小说,一边抱着萨姆,欣赏窗外优美如画的山景。然而有一天,这平静美好的一切被一个叫桑德拉的女人打破了。桑德拉是最近才搬到庄园里来的,刚好是伊迪丝的邻居,和伊迪丝一样,她也是个七十多岁的寡妇。为了邻里和睦,伊迪丝主动邀请桑德拉来家里喝茶、吃饼干。可一进门,桑德拉就冲着萨姆大声尖叫,并坚持要伊迪丝把她的狗赶到门外去,这让伊迪丝有些不悦。

    故事会 2019年4期2019-02-21

  • 星星
    伊迪丝·索德格朗当dānɡ夜yè色sè降jiànɡ临lín,我wǒ站zhàn在zài台tái阶jiē上shànɡ倾qīnɡ听tīnɡ,星xīnɡ星xinɡ蜂fēnɡ拥yōnɡ在zài花huā园yuán里lǐ,而ér我wǒ站zhàn在zài黑hēi暗àn中zhōnɡ。听tīnɡ,一yì颗kē星xīnɡ星xinɡ落luò地dì作zuò响xiǎnɡ!你nǐ别bié赤chì脚jiǎo在zài这zhè草cǎo地dì上shànɡ散sàn步bù,我wǒ的de花huā園y

    学苑创造·A版 2019年2期2019-02-19

  • 美国华裔文学的先驱:伊迪丝·伊顿 —— 生活在种族歧视环境里的『水仙花』
    花”作为笔名的伊迪丝·伊顿,以恋爱、婚姻、家庭和儿童生活为创作题材,着意反对那些邪恶势力,尤其是针对华人的种族主义。在当时猖狂排华的政治气候下,作为欧亚裔混血儿的伊迪丝,敢于彰显自己的中国血统,用笔墨为华人抗争。她不仅是美国华裔文学当之无愧的先驱,也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拓荒者。一北美最早发表英语虚构文学作品的华裔作家伊迪丝·莫德·伊顿(Edith Maude Eaton,1865-1914),后以其笔名“水仙花(SuiSinFar)”闻名于美国华裔文坛。她

    寻根 2018年6期2018-12-14

  • 一只狗的死因
    厂的老板娘名叫伊迪丝。她有一只宠物狗,名叫艾琳。艾琳是一只非常温顺的宠物狗,它从来不大喊大叫,因为伊迪丝太太非常爱它。但是有一天,艾琳发脾气了。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早上,伊迪丝太太牵着艾琳来到工厂,这时有个工人告诉她,有一份很急的大合约要签,而且必须由伊迪丝太太签字。伊迪丝太太就把艾琳关进了工厂的仓库里,她留下了很多狗粮,然后驾车离开。艾琳从门缝里看着主人离开,又着急又愤怒。它开始大声叫唤,但它叫了很久,主人也没有出现,它开始发狂似的乱窜乱跳。但就在这时,它

    知识窗 2018年6期2018-06-26

  • 伊迪丝·华顿的纯真年代
    富勒顿的信中,伊迪丝·华顿说,“作为一个风景园丁,我比作为一个比小说家更称职,这个地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我的作品,远远超过《欢乐之家》”。除了写书,华顿还在马萨诸塞州的伦诺克斯亲自承担起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工作,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她建造了一座乔治亚风格的豪宅蒙特(Mou nt)和一座美丽的花园。伊迪丝·华顿了解房子。这位美国小说家出版的第一本书是《房屋装饰The Decoration of Houses》,这本书是华顿和一位建筑师奥格登·科德曼(Og

    世界博览 2018年8期2018-06-01

  • 从《纯真年代》的人物形象塑造看华顿的女性观
    纯真年代》中,伊迪丝·华顿以她独特的视角审视了旧纽约上层社会,塑造了有异于传统价值取向的三位主要人物———纽兰·阿切尔、梅·韦兰和埃伦·奥伦斯卡。本文通过解读分析他们的行为特点和个性表现,揭示“女性主义先知”华顿的女性观,以及她对女性身份地位的深刻思考。【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女性观一、前言伊迪丝·华顿1862年出生于纽约的名门望族,她自幼热爱读书,在少女时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她的代表作小说《纯真年代》为她获得了1920年的普利策文学奖。这部

    丝路视野 2018年17期2018-05-14

  • 《The Medical Republic》案例分享 ——给老年人做计划:若非今日,更待何时?Planning for the Ages——If Not Now,Then When?
    不来为我的岳母伊迪丝做些什么的话,那我的下一个电话就会打到谋杀专案组,告诉他们我杀了那个老太太”。后来,我终于弄明白,原来是比尔和他的妻子在照顾伊迪丝时遇到了极端的困难。于是,我答应他要在午饭时间去他家做一次上门访视。我在比尔家的前门见到了他。那是一幢普通的20世纪50年代建筑风格的双面贴砖房,这种建筑风格的住宅在墨尔本东南区的城区街道上随处可见。在那个年代,房地产商会把蔬果和花卉的种植园分割出一部分,用于建造住宅。这种建筑风格已经被艺术家霍华德·阿克利栩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7期2018-03-22

  • 对照与发现:论《唐顿庄园》的隐性女主
    》也是以二小姐伊迪丝最终嫁给了一位侯爵继承人告终。由此来看,两个故事的收尾情节也具有一致性。(二)对应的人物分配两个作品在人物设置上的对应性,即笔者认为最为关键也是比较明显的一点。就前两季来说,根据各自出现的三位主要的女性形象,笔者做出了如下对比:《傲慢与偏见》与《唐顿庄园》人物对照:大女儿吉英——大小姐玛丽二女儿伊丽莎白——二小姐伊迪丝小女儿丽迪雅——三小姐希珀以上仅作为一种推理式的假设,下面我们不妨具体地比对与上面几位女性人物相关的事件,进而发现她们之

    电影文学 2017年13期2017-11-16

  • 请善待儿童的兴趣
    内华达州有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母亲表扬完女儿之后,竟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之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诉状递上去之后,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认为

    幸福家庭 2017年9期2017-09-30

  • 总统生病引发二战
    了43岁的寡妇伊迪丝·博林。伊迪丝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法官家庭,由于她的父亲重男轻女,她的教育程度并不高,结婚对象也只是一个珠宝商。珠宝商去世后,她雇佣了一名职业经理人来打理生意,靠着精打细算,终于还清了丈夫留下的债务。威尔逊第一次见到伊迪丝,就被她成熟稳定的气质吸引,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于当年年底走进了婚姻殿堂。不久,在1916年总统大选中,威尔逊在对外隐瞒真实病情的情况下,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连任总统—这对于威尔逊夫妇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称得上事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2期2017-09-03

  • 南希·里根:鲜为人知的辛酸童年
    中。南希的母亲伊迪丝在1921年7月6日生下南希时,其父亲肯家斯·罗宾斯也未去医院看望过她们母女俩。临产前,当伊迪丝来到纽约城的医院时,甚至没有一个医生出面照料她。最后,一位正要去打高尔夫球的医生被她拦住。为此他十分恼火,大声抱怨说,迟缓的分娩终将阻止他去打高尔夫球。为了早点完事,这位医生用了钳子,硬是把婴儿从母体内往外拉,结果小南希带着右脸颊上的伤疤和一只肿得睁不开的眼睛来到了人间。医生直言不讳地对伊迪丝说,她女儿的一只眼睛也许会瞎掉。这位年轻的母亲一听

    北广人物 2017年17期2017-05-13

  • 钉子户伊迪丝
    最初的相识走向伊迪丝·梅斯菲尔德的屋子令我感到紧张,那是我干监理工作的第一天。有关此事我已经有了不少耳闻——开发商已经将华盛顿州西雅图市这一街区的绝大部分地块购买下来,以建造一座购物中心。这一地产的几乎每一吋(英寸)土地都已到手,唯独差一座小小的旧民宅所占据的地盘。他们愿意以100万美元买下它(此屋建于1900年,据说有关机构的评估价只有8000美元,而且这块地皮也只值12万美元),却遭到房主的拒绝。因此他们只得围绕着它来建购物中心的五层综合楼。要是有人试

    世界文化 2017年1期2017-01-12

  • 事不过三
    他有点儿担忧。伊迪丝是不是要上楼来洗澡?他还没有完成谋杀的准备。不,没事了:听上去伊迪丝从后门走出去了。他从窗户望出去,见到她绕过房子的侧面,消失进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庭院。这个小庭院和这条长长的街道上的其他所有庭院几乎一模一样。他不喜欢伊迪丝一个人去庭院。伊迪丝性格腼腆怕羞,可现在隔壁的房子里搬进了新住户,可能有某个愚蠢的女人会和伊迪丝交朋友,这是个威胁。他现在不希望发生那种事。2他结过三次婚,三段婚姻都遵循着相同的模式。他使用化名去某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度假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6年11期2016-12-28

  • 霭理士一生的情爱实验
    般地与奥利文、伊迪丝、玛格丽特·桑格、弗朗克斯等一干女权主义先驱,建立起几近无可摧毁的深刻的精神联系。一群天才人物以身试法,宣泄了一个时代的荷尔蒙。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以及他们为女权运动作出的努力,统统汇入到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革命。他们和她们,是科学家、是革命者;是狂人、情人、诗人;是以人生为作品,用行动做梦的艺术家。他们严肃的讨论色情,在情爱里做了审美家。他们的激情,是莎乐美“脚步的闪烁”,是对世界之爱在异性身上的投射,世界由此显露出撒旦之爱与撒旦之

    作品 2016年6期2016-12-06

  • 从自我身份角度解读《黑暗的宫殿》
    品讲述了主人公伊迪丝·坎贝尔·贝瑞1941年到1945年的任职经历。将宏大的历史叙事放诸于一个人微言轻的女外交官上,用堂吉诃德式的叙事方式揭示了一幅幅20世纪腥风血雨的国际政治变换画卷。本文主要从主人公伊迪丝对自我身份的寻求出发,探讨近当代澳大利亚对自我身份(self-identity)的寻求以及建立过程,同时揭示出澳大利亚人在被边缘化、碎片化的国际环境中,对自我身份的焦虑以及对建立“澳大利亚性”(Australianness)的迫切渴望。一、引言弗兰克·

    唐山文学 2016年9期2016-11-26

  • 《纯真年代》中纽兰·阿切尔的双重身份研究
    年代》被公认为伊迪丝·华顿作品中技巧最为完美的一部。通过分析主人公纽兰·阿切尔的双重身份——上流社会的男青年以及梅·韦兰的丈夫,本文旨在揭示作者创作目的:人类只有压制欲望,不断经历心灵旅程,才能摆脱时代束缚并最终获得人格升华。【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纽兰·阿切尔;双重身份一、何为“身份”“身份”作为一个术语,原本是社会学概念,常常与“认同”、“建构”、“焦虑”等词汇组接成新的概念或命题。社会认同理论是身份建构的基本理论框架(朱立立2008:3)。20世纪六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2016-10-21

  • 爱的秩序(下)
    ,而这些过程对伊迪丝来说却完全神秘和出乎意料。她对这些一无所知,内心有种东西不希望知道这些。所以,像许多其他人那样,他们的蜜月很失败,但他们心里并不承认这点,直到很久以后才认识到这种失败的滋味。“innocent”,一个威廉·布莱克使用过的、含义丰富的词,繁体版译者在这里译为“懵懂”,突出其中“无知”的消极意味,可以作为“纯真”译法的补充。在斯通纳和伊迪丝的婚姻失败中,正如innocent这个词所揭示的,没有谁是有罪的一方。他们确实是自行决定进入婚姻之中的

    书城 2016年9期2016-10-12

  • 让童真充盈内心 ——伊迪丝·索德朗格《还乡》赏析
    充盈内心 ——伊迪丝·索德朗格《还乡》赏析【诗人简介】伊迪丝·索德朗格(1892—1932),芬兰现代派诗歌的中心人物,对芬兰和瑞典的现代派文学有决定性影响。她的语言富有想象力,形式自由多变。代表作有《诗集》《九月的七弦琴》《未来的阴影》等。【经典诗歌】还乡(芬兰)伊迪丝·索德朗格我童年的树木狂喜地立在周围:噢,人类!小草欢迎我从一个陌生的地方归来。我把头埋进草里:现在终于到家了。如今我把过去的一切都置于背后;树林、堤岸和湖成了我仅有的朋友。如今我从云杉涨

    初中生 2016年14期2016-09-03

  • 《一九O六:英伦乡野手记》
    【英】伊迪丝·霍尔登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百年前的英国,春天的乡野里也开着与我们现在身边相似的野花:婆婆纳、酢浆草、卷耳、毛茛、野豌豆……这些寻常微小的生命,因为作者对自然的爱恋与搜集,打开了两个时空的对接通道。书中记录的很多野花低至尘埃,若不蹲下身来,根本无法看清,但这些小花也有着惊世的美丽,鲜灵灵地铺开了1906年的春天。这是一本让人感觉温暖的书,全书用手写文字配清新水彩画,令人心旷神怡。最重要的是,它用自然观察、自然笔记的方式,在我们因繁忙而荒芜了的心

    莫愁·智慧女性 2016年8期2016-08-12

  • 从限制性叙事学视角浅析《纯真年代》
    意识。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限制性叙事作者简介:魏明(1988-),女,汉族,硕士,助教,为本文第一作者;鱼江江(1984-),女,汉族,硕士,助教,为本文第二作者。[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一、引言伊迪丝·华顿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著作颇丰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大都描述了她所成长的纽约上流社会,描写了女性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中的遭遇,表达了她对当时妇女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1期2016-08-01

  • 从女性主义叙事情节浅析《纯真年代》
    选择。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影子情节作者简介:魏明(1988-),女,汉族,硕士,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助教,为本文第一作者;李敏芳(1986-),女,汉族,硕士,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助教,为本文第二作者。[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一、引言《纯真年代》是华顿重要小说的最后一部,代表了她小说创作的最高峰,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与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0期2016-06-30

  • 伊迪丝华顿《夏季》的成长主题分析
    【摘要】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是20世纪早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夏季》一反她一贯采用的上流社会背景,描写了下层社会的切丽缇·罗亚尔反叛现实,追求理想却又被现实所困的悲剧故事,展现了她成长过程中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本文从成长主题这一角度切入,着重分析成长主题,以及小说如何凸显成长主题的。【关键词】伊迪丝·华顿 《夏季》 成长小说 青少年问题引言女作家伊迪丝·华顿(1862-1937)是20世纪早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夏季》是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1期2016-05-30

  • 一桩奇特的诉讼案
    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小女孩,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令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微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微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因为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鸡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州立刻掀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6年7期2016-05-14

  • 从全知叙事视角浅析《纯真年代》
    意识。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全知叙事视角作者简介:魏明(1988-),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鱼江江(198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教,英语国家研究方向。[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1一、引言《纯真年代》这部小说向我们讲述了三位主人公:埃伦·奥兰斯卡伯爵夫人、纽兰·阿切尔和梅·韦兰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就在年轻律师纽兰·阿切尔与门当户对的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0期2016-05-09

  • 《名利场》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了深刻的印象。伊迪丝·华顿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在小说《纯真年代》中华顿描写了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名利场》和《纯真年代》这两部作品中塑造了两类女性:传统女性和叛逆女性。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作家在刻画女性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关键词:萨克雷;伊迪丝·华顿;《名利场》;《纯真年代》;男权思想;女性意识作者简介:魏玮,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9月19日,职称:助教,单位:成都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中图分类号]:I106  [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2016-05-09

  • 圣迭戈的“世纪之吻”
    是加利福尼亚州伊迪丝·库伦·沙恩,当时为医院护士。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事过30多年之后,将步入老年的她,终于鼓起勇气,给《生活》杂志摄影师艾森施泰特写信道明真相,她的真实身份终为世人知晓。据伊迪丝介绍,新的《生活》杂志出版后,她一眼就认出照片上的自己,她当时只有27岁。喜出望外之余,因“过于害羞”,一直守口如瓶,从没有对外泄露此事。而“谜底”揭开之后,伊迪丝经常应邀出席各种纪念活动,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名人。伊迪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看清谁在吻我

    世界文化 2016年3期2016-03-15

  • 自我的毁灭抑或重生——解读班纳姐妹悲剧命运的成因
    89)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班纳姐妹》;文化批评;悲惨命运摘要:伊迪丝·华顿在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描写她们的个人追求和情感历程,展示她们的个性与社会习俗之间的冲突。通过从文化批评视角分析华顿的中篇小说《班纳姐妹》里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可发现历史背景、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她们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最终导致其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伊迪丝·华顿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涵盖小说、论文、评论和翻译等各个文类。由于早期的评论将华顿定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06

  • 伊迪丝·海德从女学霸到8次奥斯卡奖得主
    文/程瑶伊迪丝·海德从女学霸到8次奥斯卡奖得主Edith Head文/程瑶妙笔生奇思,巧手纫隽永探访好莱坞电影服装设计师35次奥斯卡提名,8次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英格丽·褒曼、琼·芳登、伊丽莎白·泰勒、芭芭拉·斯坦威克、格蕾丝·凯利、贝蒂·戴维斯、奥黛丽·赫本……几乎你能想象到的好莱坞黄金时期的大明星都和她有过合作。伊迪丝·海德,一个好莱坞时尚界不能不知道的女人。那件贝蒂·戴维斯在《彗星美人》中惊艳四座的露肩礼服,本是由于肩带不合尺寸而下滑,伊迪丝却在贝

    电影 2015年2期2015-11-29

  • 《另两个》中爱丽丝被“误读”的无奈
    :《另两个》是伊迪丝·华顿最优秀短篇之一。短篇中爱丽丝在文本内外均被误读。文本内,尽管爱丽丝并未改变,但在只懂男权话语和金融话语的丈夫的“误读”下,她的形象却经历了由美丽的“天使”到可鄙的“破鞋”这一转变过程,备受侮辱;文本外,丈夫的不可靠视角被部分评论家“合法化”,因此,她遭遇了被冠以“无情”、“肤浅”、“工于心计”的“戏子”的悲惨命运。爱丽丝在文学作品中的边缘地位体现了当时女性“他者”地位和身份缺失这一生存状况。依据接受理论的“接受屏幕”和“期待视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3-17

  • 归去来兮 ——论《湖畔旅馆》中的叙事伦理
    ,爱情小说作家伊迪丝·侯普因做了落跑新娘而饱受责难,她的朋友一致认为她最好消失一段时间,让人们的议论偃旗息鼓。于是由她最好的朋友出面,将伊迪丝一路“护送”到机场,从伦敦来到了瑞士的湖畔旅馆。湖畔旅馆的名字透着诗情画意,实则远非如此。它貌似平凡无奇、风格朴素、风景寥寥、乏人问津,然而在行内,它又是不平凡的。它是为那些被生活欺辱,或弄得疲惫不堪的人们提供的寄居地。讽刺的是,旅行社不知道这个旅馆,而律师、医生、会计、股票经纪人都知道它。而且,当家中有了某个出了差

    文教资料 2014年25期2014-12-30

  • 想象力的辩护
    内华达州一名叫伊迪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她的理由令人吃惊,竟说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及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O”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诉状递上去之后,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认为这位母亲大概是疯了,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4年12期2014-12-03

  • 浅谈《伊坦·弗洛美》中妻子细娜的女性形象
    弗洛美》是作者伊迪丝·华顿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以男主人公伊坦为中心的小说中,他的妻子细娜的形象却耐人寻味,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之一形象。关键词:伊迪丝·华顿 伊坦·弗洛美 女性形象伊迪丝·华顿(1862-1937)是二十世纪早期美国的著名女作家。虽然身为一位“书写的女性”,且生长于女权运动方兴未艾之时,华顿却不能说是一位女性主义者。不过在她的代表作品中,仍常以女性人物为主角,并对她们持有同情、关怀的态度。《伊坦·弗洛美》(191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8期2014-09-22

  • 想象力的辩护
    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她的理由令人吃惊,竟是说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及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O”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诉状递上去之后,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认为这位母亲大

    现代妇女 2014年1期2014-09-10

  • 伊迪丝·沃顿《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命运悲剧的必然性研究
    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作。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所揭示的上流社会、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处境,以及女主人公丽莉·巴特的性格弱点,探讨了丽莉的悲剧成因。关键词:伊迪丝·华顿;《欢乐之家》;社会背景;性格弱点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间,美国出现了一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她也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一名代表,至于她小说家的地位则是靠她编写的《欢乐之家》一书于1905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2014-08-26

  • 和平的晴天
    一名陌生女护士伊迪丝。当这一幕被照相机捕捉,成为一张象征二战结束的经典照片。麦克达菲的侧影,被定格在历史中,那是许许多多受战争折磨的人们狂喜心情的最好诠释。继2010年照片女主角伊迪丝辞世之后,今年3月9日,享年86岁的麦克达菲也永远合上了双目。尽管男女主角相继离世,这段传奇的历史,却并未就此画上句号。事实上,几乎每年的8月14日,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在时代广场上,重现那经典的“胜利日之吻”。属于麦克达菲的时间,并不会为一张经典照片而停留,但那些被

    视野 2014年9期2014-04-25

  • 从女性批评角度浅析《罗马热病》
    呐喊。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热病;女性批评;男权意识;自我觉醒作者简介:焦璐,女,汉族,(1983-),陕西咸阳人。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外语系,现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师,并在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攻读研究生学位。多次参与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阅卷工作,在教学中成果显著,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038-02一、作者简介伊迪丝•华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1期2011-12-01

  • 从《欢乐之家》窥伊迪丝·华顿的悲剧意识
    《欢乐之家》窥伊迪丝·华顿的悲剧意识吴苏明(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076)以《欢乐之家》为底本,对伊迪丝·华顿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心理背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辩证地总结了她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识和其带有的自然主义色彩,并结合小说女主人公的经历,论证了伊迪丝对生命悲剧性的深刻体验与见解、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洞察。《欢乐之家》;伊迪丝·华顿;悲剧;自然主义悲剧意识是一种人类的所特有的精神境界,它产生于人与宇宙、自然、社会的对立意识。在这种对立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3期2010-08-15

  • 保卫孩子的想象力
    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经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很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告诉妈妈是她的幼儿园老师薇拉小姐教的。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

    华人时刊 2009年6期2009-09-01

  • 像美国妈妈那样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经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很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告诉妈妈是她的幼儿园老师薇拉小姐教的。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 0

    云南教育·视界 2009年8期2009-05-12

  • 看板
    矶的90岁老妇伊迪丝·沙恩应邀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退伍军人节大巡游。她穿上白色女护士制服,观看音乐剧《南太平洋》,并和五名在剧中饰演水兵的男演员重现了当日经典场景。多年来,这幅照片的男、女主角身份一直是谜。直到1980年,伊迪丝写信给刊登该照片的《生活》杂志,承认自己就是照片中的女护士。不过照片作者阿尔佛雷德·艾森斯塔德始终无法确定伊迪丝老太是否真的就是照片中人。至于那名水兵的身份,迄今为止已经有20多人“毛遂自荐”。但伊迪丝称,她实在没有办法认出哪一位才是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42期2008-05-14

  • 谁给了胜利之吻
    亚州圣莫尼卡的伊迪丝·谢恩,今天已77岁。1945年8月,她刚由一名普通护士被选为战地医院护士,正计划于次年去前线工作。然而,照片上的那位水兵却长期杳无音讯。尽管已经有几个人自称就是那位水兵,但都被《生活》杂志或伊迪丝否定。前不久,已退休的纽约警察局警探卡尔·穆斯卡雷洛站出来说:他就是给了最著名的吻的水兵。这一次,伊迪丝点头同意了。战争结束前,穆斯卡雷洛正在一艘潜艇补给船上服役。胜利的那一天,几位美国百姓请他喝了三杯啤酒,沉浸于胜利的醉意中,他在纽约时报广

    意林 2006年13期200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