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琵雅芙在法国流行音乐史的重要性,让一向以古典为尊的《葛洛夫音乐辞典》不惜破例将其收录其中。“琵雅芙风华”代表了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香颂传统,而琵雅芙独特的咬字、浓烈的音色,以及歌声中源源不绝的生命力,都是后来的法国歌手难以企及的典范。
只在人世中活了四十九年的法国红伶琵雅芙,肯定是2007年复古热潮的风云人物,因为2007年柏林影展的开幕片选择了法国导演奥利维 · 叶达汉(OlivierDahan)既编又导的《玫瑰人生(LaM ? m e)》做为开幕片,由气质女星Marion Cotillard演活了她的传奇一生,让新世代影迷得以在她的豪迈歌声与娇小身躯中,验证她的传奇人生。
电影《盗梦空间》里,琵雅芙的声音穿越梦境与现实,拥有把人从边缘空间拽回尘世的力量。“non, je ne regrette rien!” (不,我无怨无悔!)在梦境深处游走的人被她的声音牢牢擒住,于是只能从梦里跌出来。放开那个梦境最深处的爱人,却一点也不后悔吗?抛开这个不谈,我却始终想探访个究竟,琵雅芙声音的刻骨魔力在哪里?
就21世纪的小清新或口水歌趣味来说,琵雅芙的声音过于浓厚了,吐词也十分沉重。她那首最著名的《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我一度比较喜欢小野丽莎的版本,轻柔隽永,像是丝绸一样萦绕耳边,旋律本已够美,不需再浓墨重彩地敲击神经。可琵雅芙的诠释却也不同,她的声音甚至是铿锵有力的,那趋向大舌音的小舌音,让人简直怀疑自己听到的到底是温润的法语还是刚硬的德语。如果这是她理解的爱情,那么这朵玫瑰并不具有柔情,而只是落地有声的明确怅惘。是的,我怀念爱人的亲吻,怀念那朵玫瑰的芬芳,可是当它终究要逝去的时候,我会放声歌唱,情绪是明朗有力的。
或许琵雅芙的魅力正是来源于她声音的明确,掷地有声,不拖泥带水。她本不是一个柔弱女子,从小命运多舛,在底层与边缘讨生活。对她来说,爱就是爱,恨便是恨,不需修飾,更从不假装。那一声声唱出的尽是自己的人生体会。她是用生命的最大力量歌唱,她便是她的音乐本身,独一无二,无可取代。当她站在台上,开始演唱,她仿佛是用全部身心在讲述——她的脸、手,以及至关紧要的,抑扬顿挫的音调和有些老派的独特颤音,让这个故事富于情感,波澜起伏,没有人不会被她的魔力所捕获,过了多少年都一样。不管你是在梦境,还是处于现实,无论你是快乐还是忧伤,天空是晴朗还是阴霾,都可以放上一首她的曲子,伴你人生每个角落,快意无边。
在琵雅芙的一生中,其“生活艰辛”是八卦杂志最为热衷的话题:她那贫苦、缺乏关爱的童年和不负责任的母亲;她那成为少女母亲,却又失去儿女的经历;她被人谋杀的“伯乐”;她那突然死去的情人,以及充满了病痛、药物和酗酒的后半生。但在琵雅芙的歌声中,你感受不到这种种悲苦。有时她也会闹些小脾气,唱出《约翰尼,你不是天使》这样的歌来,但后悔与愤懑不属于她。她的闺中密友在传记中说,人们总是误读琵雅芙,“她不悲伤,她总在欢笑”。在《不,我无怨无悔》(Non,Je NeRegretted Rien)里,琵雅芙这样唱:“不,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与你在一起。”这首歌经常被人们用作缅怀文的标题或结尾,琵雅芙自己也说这首曲子唱出了她自己。在传记电影《玫瑰人生》里,玛丽昂·歌迪亚演活了琵雅芙,并给她带来了一座奥斯卡金像奖。电影里,在人生最后阶段,过往在琵雅芙的回忆中交叉出现,最鲜明的却还是童年时候那个荒草地中站立的平凡小女孩。琵雅芙,她没有故意要歌唱,她就是歌唱。
我们一直曲解了香颂(chanson)的个性,以为它就是香榭丽舍大道上飘荡的靡靡之音,午后咖啡的配乐,午夜酒吧流转的小资声音。然而对琵雅芙那个时代的法国来说,香颂唱出的是他们的心声。琵雅芙传递的香颂,顽强又幽默,明朗又俏皮,即使身处逆境仍能把情绪唱出一股戏谑劲。她歌唱的故事来自法国下层阶级,多数关于爱情,有时哀伤,但从不绝望。就像《玫瑰人生》里唱的:“当你拥我入怀,我看到玫瑰色的人生。”
琵雅芙喜欢对人说,她出生在巴黎的街上——即将临盆的母亲在街上四处寻找不归家的丈夫,未能如愿,而小生命又那么迫不及待来到人间,她只得在冰冷的人行道上诞下了这个孩子。这个故事后来被考证为不太可靠,因为在美丽城的Tenon医院,人们找到了她的出生证明。她之所以那么爱说这个悲伤的故事,或许只是为了与歌唱的故事更贴近一些。在她的歌唱生涯里,总是以“生活在歌中”闻名。《我的老爷》(Milord)是一首传唱很广的歌,讲一个酒吧姑娘如何招徕街上的英国阔佬,其中有一句:“我只不过是街上的一道阴影。”
1915年,琵雅芙出生在美丽城的贫民窟。她的父亲是一个江湖艺人,常年外出,居无定所。她的母亲是一个酒吧歌手,同时也是个瘾君子,时常在监狱里度日。从小与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她,在7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感到她已经成熟到可以从事职业工作了,便将她带回身边。14岁时,她开始在咖啡馆和街上卖唱,获得零用钱。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当时还没有成为琵雅芙的伊迪丝感受到了歌唱对她的特别意义。
1933年,伊迪丝搬到了蒙玛特的皮加勒街,与她的女性朋友住在一起。皮加勒街是巴黎的红灯区,另一条街上,有著名的红磨坊。这里出没着各种社会边缘人。琵雅芙在这里的生活不太容易,她在酒吧和街上唱歌,不时受到黑社会的威胁。这段生活为她的歌唱主题定了调:现实主义香颂,歌唱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对于这条街,伊迪丝有着特别的情感。《她常去皮加勒街》,唱的便是这样里的生活。
在靠近香榭丽舍的街道上,19岁的伊迪丝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路易·勒皮(Louis Leplee)。琵雅芙(Piaf在法语中有小麻雀的意思)这个名字,正是路易·勒皮给予的。琵雅芙长得瘦小,身高只有147厘米,人如其名,像一只“小麻雀”。勒皮将她带到“le Gernys”,给了她一个盛大的公开演出,听众中名人云集,“小麻雀”的演出造成了轰动。她的歌唱生涯于是开始走向正规,这年末,她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录了第一张唱片。然而,也就在这年,路易·勒皮被人谋杀,死因蹊跷,人们猜测是黑帮干的。琵雅芙开始寻找新的导师,她遇到了作家雅克·布尔雅(Jacques Bougeart)。雅克·布尔雅教育她自我学习,并让她认识了一些文化名人,如诗人、剧作家兼导演让·科克托——他们在后来成为终身好友。“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之后也不会有人像她这样。”在第一次观看了她的演出后,让·科克托这样写道。科克托还为她创作了剧本《美丽的冷漠》(Le Bel indifférent),在40年代轰动一时。
雷蒙·阿索(Raymond Asso)是另一个对琵雅芙至关重要的人。琵雅芙将阿索称为“教会我成为人的人”。他们在一起住了两年,雷蒙·阿索将琵雅芙从童年的创伤和皮加勒街的痛苦回忆中治愈。他像是《窈窕淑女》中那个“点石成金”的教授,教导琵雅芙规则和礼仪,并告诉她如何优雅歌唱。雷蒙·阿索还让琵雅芙接触文学与诗歌,她读到了第一本小说: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他让我成为一个女人和一个明星,而不是一个一群人围着,听你声音的现象——就像在集市上看一个稀有动物一样。”琵雅芙说。在雷蒙·阿索的介绍下,琵雅芙结识了之后的好友和合作伙伴,作曲家玛格丽特·莫诺(Marguerite Monnot),她的才能“让伊迪丝成了琵雅芙”。
1939年,雷蒙·阿索走上战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此結束。此时的伊迪丝·琵雅芙已不再是“小孩儿”了,她是法国最有名的歌手之一,散发着明星的光芒。1940年,伊迪丝·琵雅芙在巴黎举办了她的第一个演唱会,有一支交响乐团给她做伴奏——这是第一次,有交响乐团为流行歌手做伴奏。伊迪丝·琵雅芙非常激动,在第二天的广播中,她对听众说:“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来自何处。”
某种程度上,伊迪丝·琵雅芙扮演了法国香颂“精神导师”的角色。她教导了许多后辈,其中不少在后来赫赫有名,比如里奥·费雷(Léo Ferré)、伊夫·蒙当(Yves Montand)和查尔·阿兹纳弗(CharlesAznavour)。在这些后辈中,有些成为她的情人,最为著名的要属伊夫·蒙当。琵雅芙在29岁的时候认识了蒙当,后者比她小6岁,身材高大,非常迷人。这段关系维持了两年,伊迪丝·琵雅芙塑造了蒙当最初的风格。在此之后,伊夫·蒙当的演艺事业发展起来,成为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演员和歌手之一。
在她的众多伴侣中,称得上“灵魂伴侣”一词的是拳王马塞尔·塞尔当(Marcel Cerdan)。这个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像伊迪丝一样,是一个“来自劳动阶层的英雄”。这段轶事成为当时的一桩新闻,也为后来者所讲述,不止一次被拍成电影——电影《玫瑰人生》也着重讲述了这段爱情故事。这段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场,33岁的马塞尔死于飞机失事——这场事故发生在他前往纽约探望琵雅芙的途中。对于这段爱情的最好铭记,莫过于琵雅芙的传世名曲《爱的颂歌》,其中有一句歌词“上帝将会使爱人们重聚”(Dieu reunite ceux qui saiment),这句歌词后被当作琵雅芙的墓志铭,镌刻在石上。
1952年,伊迪丝·琵雅芙嫁给了法国歌手雅克·毕勒(Jacques Pills)。玛琳·黛德丽——她少有的亲密女性朋友,见证了她的婚礼。在一张庆典前的照片上,人们看到伊迪丝·琵雅芙穿着一件打褶的婚纱,她的好友黛德丽优雅地俯下身,为她调整脚上的鞋。雅克是一个好脾气的男人,然而,与他的婚姻并没有平复马塞尔·塞尔当的死亡给琵雅芙带来的冲击。在琵雅芙最后的人生中,酗酒与药物依赖成为关键词。她不止一次被送入医院治疗,没有一个医生能让她彻底治愈。酒精及药物对她的肝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给她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早衰,进入50年代以后,“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20岁”。
与此同时,不合理的开支给她带来了财务问题,这让她必须不停工作。尽管身体状况江河日下,她的歌唱事业却进入了新高峰。这位法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女歌手,获得了世界性的名声。即使在对欧洲大陆不那么关心的美国,她也家喻户晓。她在美国做了10次巡演,上了8次“苏利文秀”,在卡内基音乐厅做了两次演出。在欧洲、加拿大和南美,她的演出不计其数。然而,对于她糟糕的身体状况,这好比是一连串的“自杀之旅”。
作家安德烈·布里克(Andre Brink)用“垂死的飞蛾”来形容伊迪丝·琵雅芙。“她用来自墓穴的声音在歌唱。这声音是生命本身,它拒绝死亡,拒绝沉默。”然而,这个声音最终还是归于了寂静——1963年10月11日清晨7点,伊迪丝·琵雅芙因肝病辞世。广播里播出了这条消息:“她死去了,仿佛为名声的火焰所吞噬。”她的诗人好友让·科克托发来了悼词,说:“她的声音将永不消逝。”6小时后,他在Milly-la-Foret的寓所中与世长辞,死因是突发的心脏病——这是一个礼拜五,13点。
01 据说琵雅芙出生在美丽城72号街的人行道上,但是她的出生证明上显示她出生于Tenon医院。如今,美丽城72号街上的牌匾上书:1915年12月19日,琵雅芙于赤贫中出生,之后她的一生令世人震惊。02 2003年,琵雅芙逝世40周年。巴黎市长在伊迪丝 · 琵雅芙广场为她立了一尊雕像,而1915年她就是出生于附近的医院。
03 琵雅芙出生于底层,沾染了一些陋习,粗俗无礼、不思进取,这是她进入上流社会的极大阻碍。雷蒙 · 阿索是上流社会的精英,极为欣赏琵雅芙过人的天赋。得益于阿索对她的改造,琵雅芙成功被巴黎上流社会接纳。04 伊夫 · 蒙当小时候做过码头工人,1944年被琵雅芙发掘,1951年结识大牌女星西蒙 · 西涅莱,两人的关系一直到她1985年去世。伊夫·蒙当在六十年代初拍摄《让我们相爱吧》时曾与玛丽莲 · 梦露有过一段恋爱,而后来梦露去世,西蒙·西涅莱曾说:“我想告诉玛丽莲,我从未怪过她。”05 拳王与歌后的爱情故事是1947年大小报纸津津乐道的话题。06 情感上的接连挫折让琵雅芙想借婚姻改变命运。1952年7月,她与歌手雅克 · 毕勒举行了她一直渴望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