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

  • 格尔尼卡》:和平卫士的呐喊
    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遭遇了纳粹德国的空袭,毕加索便以此为灵感来源,创作了立体主义绘画《格尔尼卡》。│鉴赏│《格尔尼卡》是一幅巨型油画,长7.76 米,高3.49米,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展现的是法西斯政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场景。画面右端有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在痛苦地哀嚎,地上躺着一位被战火击倒但仍紧握断剑的战士,在人物周围,动物嘶鸣着。左侧人物跪地长啸,发出阵阵怒吼,顶部的灯光预示着他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人物、动物的断臂残肢相互交错,

    初中生世界 2023年43期2023-12-03

  • 苦难的辩证
    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都是对西班牙内战中苦难景象的再表达。但提到西班牙内战,话锋便将一转。的确,依据对立统一的规律,苦难在一定程度下,客观上是能促进人或事物的发展。可倘若换种“程度”呢?对立统一的规律是无情的。这时的它,向我们展示了苦难残酷的一面。西班牙内战中,平民死伤无数;满怀理想的国际纵队队员们要么牺牲,要么碍于现实的压力退出战斗;在格尔尼卡,国民军展开了残酷的屠杀,这才有了毕加索的那满墙变形的生灵的哭嚎。当一个军官问起时,毕加索答道:这是您的杰作。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9期2023-11-05

  • 符号的力量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数十年来饱受各界人士的争议,但不可否认,它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之一。1937年,毕加索接受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了一幅巨型油画《格尔尼卡》。自1939年5月开始,根据毕加索的要求,画作一直被租借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直至1981年西班牙恢复了政治自由,《格尔尼卡》终于回归它的祖国。该作品在1992年7月展于马德里的索菲亚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之前,曾经在欧洲和美洲的11个国家展出①,它的复制品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2022-12-31

  • 格尔尼卡》挂毯“重返”联合国
    毕加索画作《格尔尼卡》创作的巨型挂毯“重返”联合国。挂毯现在的拥有者是美国前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之子小纳尔逊·A·洛克菲勒。小纳尔逊在2021 年年初提出收回挂毯,联合国随后将挂毯归还。2 月5 日,小纳尔逊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收回挂毯是出于“清洁和保养”需要。根据租借条款,洛克菲勒家族有权收回该挂毯,并在美国或其他地方的展览中展示,时间不超过6 个月。毕加索创作的《格尔尼卡》以纳粹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滥杀无辜的事件为背景,抨击战争

    艺术品鉴 2022年7期2022-05-17

  • 毕加索名作《格尔尼卡》赏析
    的知名作品《格尔尼卡》取材于西班牙内战之后遭受德国纳粹轰炸的巴斯克小镇—格尔尼卡,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背负了特殊的历史使命。毕加索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战争对生命造成的摧残。本文主要对《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作品构图、色彩及形象符号作简单分析,探讨作品的超前性,揭示人们渴望和平的内心诉求。关键词:毕加索;格尔尼卡;形式;符号《格尔尼卡》虽表现战争,画面中却没有军队、武器和厮杀的场景,但它生动地再现了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小镇格尔尼卡这一残忍事件。画面中,毕加索把

    收藏与投资 2022年2期2022-03-09

  • 艺术的真相:不必追求“真像”
    观照艺术。《格尔尼卡》:觉得我过于破碎?那就对了牛头、马头、人面,断剑、断臂、残肢,《格尔尼卡》是一幅被毕加索加了“破碎滤镜”的画作。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格尔尼卡》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但在“破碎滤镜”之下,《格尔尼卡》却有着精心组织的构图和完整的内核。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如此说来,《格尔尼卡》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和略显破碎的质感,或许正是战争带给人

    厦门航空 2021年12期2021-11-28

  • 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案例
    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进行了分析。此外,尝试建立由浅入深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丰富对历史画多维度的赏析。【关键词】历史性题材绘画;内容;艺术表现手法;阐释方式;《格尔尼卡》历史性题材的绘画包含着史实与艺术表现特征。历史画一边呈现作者眼中的“真实历史”,另一边具有艺术的表现性。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与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同时需要兼顾“艺术表现”。艺术表现并不是简单图解作品内容,而是分析作品呈现的“艺术性”,即作品的基本绘画元素、艺术家的意图和图像的意义,体

    教育界·下旬 2021年4期2021-06-15

  • 毕加索《格尔尼卡》艺术表现形式分析研究
    毕加索油画《格尔尼卡》具有鲜明的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義绘画特征,用解构、夸张、变形、扭曲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深入刻画人们在战争中饱受痛苦折磨、诚惶诚恐的悲惨画面,隐喻着人们对世界和平、自由生活,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和渴望。本文从构图表现、造型表现、色彩和空间等方面解析《格尔尼卡》的创作表现形式,探索毕加索油画创作的表现语言和审美特征。关键词:毕加索;格尔尼卡;油画;表现形式著名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大型油画作品《格尔尼卡》,具有鲜明的立体主义和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4期2021-05-10

  •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教学案例
    名代表作品《格尔尼卡》,通过内容分析、色彩构图、作品评价等方面,培养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为学生今后赏析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一些美术知识如:色彩、构图、造型等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学生自身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对各种美术形式的表达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小之前的美术课程学习,为“欣赏·评述”领域内容的有效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格尔尼卡》这幅世界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3期2021-03-31

  • 毕加索与藤田嗣治画作中关于战争的解析
    摘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成名作之一,总共花时十天就完成了这幅巨作。格尔尼卡事件对毕加索影响是巨大且无法估量的,他把全部的自己投入到创作艺术中,用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法西斯的愤怒和对同胞们的痛惜。而《阿图岛玉碎》是藤田嗣治战争画中比较出名的一幅油画,战争画在当时的日本是有很大争议的,因此,法西斯战败后,此画在日本本土有了很大的争议,这幅画被认为是对法西斯军部的献媚,是不被日本群众承认的一幅画作。本文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这两幅画对当代艺术和社会的贡献。关键词:战

    东方收藏 2021年3期2021-03-15

  • 出离愤怒
    代表作之一《格尔尼卡》(Guernica),这是他的心血之作,也是他向法西斯宣战的有力武器。毕加索—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毕加索(1881~1973),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世界艺术史上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创新者,立体画派创始人。就艺术和艺术运动而言,毕加索可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他也是历史上最成功、最具创造性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在他之前,没有其他艺术家像他那样对艺术界有如此大的影响,或者像他那样有大量的追随者。毫无疑问,他注定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收藏家 2021年5期2021-01-15

  • 浅谈毕加索的艺术创作
    不少见,但《格尔尼卡》却因为它密码般的抽象形象和极具张力的画面情绪深深的吸引着观众。作为一幅著名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格尔尼卡》一直被评论为历史上最活跃和最有力的反战绘画之一。本文将《格尔尼卡》与格吕内瓦尔德的《伊森海姆多面折叠祭坛画》以及鲁本斯《战争的恐怖》进行对比,试分析毕加索《格尔尼卡》构图的灵感来源。关键词:毕加索;格尔尼卡;灵感来源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071-01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8期2020-11-23

  • 画作《格尔尼卡》折射出的现代性危机及其出路探讨
    要:画作《格尔尼卡》不仅深刻揭露批判了法西斯的暴行,而且对消除现代性危机具有深刻启示。从现代性批判维度重新审视《格尔尼卡》,人的碎片化和精神失落等表现都已深刻折射出现代性危机。充满象征意义的《格尔尼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敏锐、超前的现代意识观念,揭示出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之痛以及复归完整的内在渴求。关键词:格尔尼卡;现代性危机;出路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为时代创作。《格尔尼卡》(Guernica)这幅被尊称为“抗议地球上所有战争的永恒纪念碑”的画作,以1937年4

    美与时代·下 2020年4期2020-07-14

  • 巧教巧评
    幅黑白名作《格尔尼卡》非常相似,十分具有艺术性!我立刻去电子黑板上搜索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图片,并把这位同学的作业也并排放了上去。我再次表扬了这位同学,说他的画颇有大师风范,全班爆起了响亮的掌声,这位同学的作业也被大家争相传看。这一次他终于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从那次表扬以后,我明显感觉到他在上美术课的时候认真投入了不少。上完课后,我有了一些反思:一、 要将学生的兴趣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遵循学生喜欢追星的心理特征,导入课题,同时又以接地气的演示,让变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0年4期2020-04-28

  • 《格林尼卡》因何出名
    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被纳粹“神鹰军团”的轰炸机炸成一片废墟,致使数千名无辜的百姓遇难。身在法国的毕加索被法西斯的暴行激怒,毅然画下巨作《格尔尼卡》,表示对法西斯强烈的抗议。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十分随意,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等,只有牛、马、女人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表象。它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控诉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暴行。画的左上方有一个牛头,眼露凶光,冷漠地看着一切;画面

    百家讲坛 2019年13期2019-11-27

  • 用图像学研究方法浅析《格尔尼卡
    0037)《格尔尼卡》(图1)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选用二战时法西斯纳粹对西班牙重镇格尔尼卡进行轰炸、屠杀无辜的真实事件为创作题材,画面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具有重大的社会象征意义与历史纪念意义。毕加索将一腔正义与愤怒发泄在画面上,多种风格与手法的组合,形成了属于《格尔尼卡》的独特风格,通过极度夸张的形象,表现出了对无辜的西班牙人民的同情和对法西斯纳粹的野蛮兽性的控诉与憎恶。优秀的作品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散发它的魅力,正如《格尔尼卡》虽然诞生于战争、表现

    大众文艺 2019年22期2019-11-25

  • 浅析后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格尔尼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一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独特艺术价值、精简的后现代主义构图在传递思想的同时,为当代服装设计者进行设计创作提供无限灵感和动力。《格尔尼卡》的绘画特色:以悲剧性的色彩和精简切割的构图方式,让每件服装增加亮点、赋予内涵、提升价值,具有极为重要的创造性。其研究有助于对后现代主义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设计应用,为更多的服装设计师提供良好的借鉴。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格尔尼卡》;构图;服装设计中图分类号:TS941-09 文献标志

    广告大观 2019年12期2019-10-20

  • 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还原生活
    活、毕加索、格尔尼卡“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还原生活”是一句在艺术史中常常提起的话,徐冰就曾说过:“我最初的艺术态度,或者对艺术的理解,我觉得是带有核心性的,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还原生活,核心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为什么高于生活?艺术怎样还原生活?对此我的理解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素材是来自于生活的,但是这些生活中的素材需要通过艺术家的筛选、构思和再创造,才能形成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说艺术高于生活。然后这些艺术作品在一方面能反映艺术家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2019-09-10

  •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晨旭摘要:《格尔尼卡》是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于西班牙内战期间的一件石破天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独特历史背景决定了《格尔尼卡》的特殊意义。毕加索用这幅扭曲变形夸张的巨作将格尔尼卡小镇惨遭轰炸后的样貌呈现出来。毕加索创作时表现出的感情和画作视觉冲击是值得研究的。关键词:《格尔尼卡》   感情   毕加索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0

    艺术评鉴 2019年8期2019-06-14

  •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
    本文主要以《格尔尼卡》这一作品为例,探讨其欣赏课教学的合理指导方法。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格尔尼卡》;美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新时期也被提出了更高的美术学习要求,比如学生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能力、感知能力、鑒赏能力、人文修养等等。《格尔尼卡》这部作品在刚开始欣赏的时候,有许多学生都认为这是乱七八糟的、脏兮兮的画作,看不到美感。但是在深入的赏析过程中,却能够捕捉到这一画作的美,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一、从创作背景了解《格尔尼

    新课程·中学 2019年3期2019-04-25

  •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代艺术作品《格尔尼卡》,使学生们深切体会到了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的情感表达艺术,从而引导学生们能够更加珍惜和平,更加热爱艺术,更加热爱生活。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格尔尼卡我在带领学生欣赏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的现代艺术作品《格尔尼卡》过程中,首先通过有效进行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介绍,使学生们认识到了画作《格尔尼卡》,是一幅以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为主题的西方现代艺术绘画作品;之后我们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格尔尼卡》欣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2019-04-16

  • 浅析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内容与形式
    创作颇多,《格尔尼卡》是其创作中最为杰出和重要的作品之一,其内容是以控诉和揭露德国法西斯对世界暴行为主,在世界上影响巨大。这幅画作是对时代背景和法西斯暴行的完美诠释,融入了毕加索本人的内心情感,从而造就了这幅画作独特的风格特点。《格尔尼卡》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在二战期间,毕加索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将战争中人民面对死亡和困境时的恐慌充分表现出来。本文主要基于画作的创作背景,对其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探讨,分析《格尔尼卡》给人们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因素,以此为后续的画

    戏剧之家 2019年5期2019-03-28

  • 格尔尼卡》教案
    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PPT显示毕加索肖像)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1904年定居巴黎。十几岁就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早期话近似表现派为主题;后转入写实。1930年有明显倾向于立体派、超现实主义。他从19世纪末从事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的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代表作有《梦》《亚威农少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2018-10-21

  • 毕加索艺术构思一般过程—《格尔尼卡
    【摘 要】《格尔尼卡》是著名的西班牙画家、艺术家毕加索的代表作。这幅作品轰动一时,在二十世纪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艺术构思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一步,不经让人产生思考,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是如何进行构思,从而展开创作的全过程。【关键词】毕加索;艺术构思;格尔尼卡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149-01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造本领将生活中素材,经过艺术家艺术思维形成一种审美意象。通过艺术构思

    戏剧之家 2018年14期2018-06-08

  • 格尔尼卡》教案
    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PPT显示毕加索肖像)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1904年定居巴黎。十几岁就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早期话近似表现派为主题;后转入写实。1930年有明显倾向于立体派、超现实主义。他从19世纪末从事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的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代表作有《梦》《亚威农少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7期2018-03-04

  • 油画《格尔尼卡
    0)油画《格尔尼卡》申丹丹(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日照 276800)1 《格尔尼卡》的震撼魅力1.1 《格尔尼卡》的视觉力量毕加索西班牙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的创始人。他一生中有成千上万的绘画作品而且相当丰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最初的具象到抽象,又到变形、夸张。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立体主义” 的概念,经过长期发展得到世人公认。其艺术观念和语言变化多端。其中,《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以纪实的角度记录了暴政及野蛮的战争给广大的劳苦群众带来的痛苦。(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4期2017-11-25

  • 解析《格尔尼卡
    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时代背景决定了该画的独特之处,在二战的背景下,这幅充满情感、触动人心的作品以立体主义的形式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战争带给人民的惊恐、挣扎和痛苦。更是他艺术生涯中一件独特的代表性巨作。关键词:《格尔尼卡》;艺术形式;象征寓意;艺术语言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用了象征和暗喻的表现方式处理画面,并结合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通过超越时空的画面组织关系,和黑白灰三种色调组织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2017-10-14

  • 向西的旗帜
    与恐惧:通往格尔尼卡之路》的毕加索作品展。在这场在印象派大师毕加索故乡举办的展览上,参观者能看到来自全球30多个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的150幅毕加索作品。而这整场展览都是为了一幅画而存在—巨幅壁画《格尔尼卡》。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克斯地区的重镇格尔尼卡。《格尔尼卡》就是80年前毕加索对这一暴行的控诉和对在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在创作这幅画时,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他也曾对盖世太保说这幅画是“他

    第一财经 2017年16期2017-05-16

  • 杰作
    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慘状。一位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假如你是毕加索,你会说什么呢?闪烁,闪烁,让你鬼精鬼精的点子闪出来,怎么搞笑怎么答,怎么聪明怎么答。来信请寄《作文大王》“老叔私塾”收。也可以扫封面上的二维码,告诉我们你的答案,回答出彩者有机会和四宝团来个亲密接触!

    作文大王·笑话大王 2017年4期2017-05-05

  • 解读《格尔尼卡》的色彩和构图
    67)解读《格尔尼卡》的色彩和构图王丽陈鲲(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402167)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它是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巨作,本文以《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及作品的形象表现力为启示,分析了作品《格尔尼卡》的悲剧性色彩和三角构图,论述了色彩和构图对画面所起的作用,进而分析了色彩和画面对人心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色彩和构图进行简练的总结,呼吁艺术学者向毕加索学习。毕加索; 格尔尼卡

    大众文艺 2016年14期2016-12-06

  • 格尔尼卡》的“美”
    1000)《格尔尼卡》的“美”金倩倩(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0)毕加索作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格尔尼卡》是其代表作之一。毕加索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黑、白、灰三色的组合、拼贴,采用了古典的三角形构图,创作了丰富的象征性形象,充分地表达出对侵略战争和法西斯暴行的愤怒,同时让观者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毕加索;格尔尼卡;战争;象征性1937年4月26日,天空中突然出现的德军飞机,打破了西班牙西北部巴斯克地区的小镇格尔尼卡的平静,德军的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3期2016-10-25

  • 我这样讲《格尔尼卡
    [3]二、《格尔尼卡》的启示1.记叙的要素与世界名画组接《格尔尼卡》是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的课程。作为世界名画其地位与意义不用我赘述。引导学生看懂这幅画是最让老师幸福的事,我的方法是:把语文的记叙文知识与绘画艺术组接,就是用记叙文的要素与画面内容对接,以此形成叙事链条,一步步找到解开《格尔尼卡》内容的钥匙。将记叙文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与画面搜集的信息对接,学生得到这样的一组关系:时间——晚上(画面通篇的暗青色);地点——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5期2016-10-21

  • Guernica
    两处古迹——格尔尼卡(Guernica),它经历了西班牙内战的悲剧;罗耀拉城堡(Loyola),它见证了耶稣会创始人的诞生和皈依。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的飞机轰炸只是摧毁了格尔尼卡小镇的一部分。除去一座年代久远的博物馆和几幅散落在小镇角落的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的临摹品,如今小镇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关于这场战争的记忆。露天市场区曾是轰炸的主要投射目标,它如今面貌一新,喧嚣热闹,和古老的小镇一起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和节日的快乐。很久之前,西班牙各省代表曾聚集到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8期2016-08-12

  • 和平的使者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丁宁(广东工业大学 华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本文研究分析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目的、过程和历史背景,追寻和揭示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并通过介绍绘画的原理详细分析作品中各种图形符号例如马和公牛的特殊涵义。全文通过对画作的详细论述,来揭示《格尔尼卡》深刻的主题内涵,进而突出其在20世纪艺术史及西班牙内战史上的重要地位。巴勃罗·毕加索;《格尔尼卡》;西班牙内战;70多年前西班牙著名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创作绘制了举世闻名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7-31

  • 对话毕加索——格尔尼卡
    胡晓萌《格尔尼卡》这幅壁画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力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通过动态的多方位图片欣赏和故事解析,使孩子感受灰色调的画面所表达的那种悲愤情感,并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大胆画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1.与孩子共同欣赏《格尔尼卡》及与作品有关的小视频,感受画面所表达的悲愤感。2.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大胆表达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6年9期2016-02-18

  • 《内战的预感》与《格尔尼卡》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的预感》与《格尔尼卡》的差异性比较分析杨佳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010000)20世纪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到50年,西方艺术却呈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各个流派都开始标新立异,怕自己赶不上潮流,虽然都有独特性,但是不同流派之间也存在很多共性。达利的《内战的预感》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恰是身处不同的流派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着人类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战争不仅摧毁着我们美好的世界,也摧毁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心灵,我们都向往和平的生活。因此本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2016-01-28

  • 浅谈毕加索《格尔尼卡》的艺术之美
    浅谈毕加索《格尔尼卡》的艺术之美王坛(武汉理工大学430070)摘要:《格尔尼卡》的艺术之美,绝对不是歌功颂德装模作样的美,也无意取悦大众,更不是纯粹做以装饰仅供观赏或娱乐的美。它虽然交织着暴力与浩劫,但却以其独特的陌生之美、和谐之美与生命之美。关键词:格尔尼卡;毕加索;艺术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它并不能让欣赏者一眼就拍案叫绝,甚至会令人不安。可正是这种一反传统艺术常态的轰炸性视觉冲击以及它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让所有平庸无奇的“二次元复制作品”败下阵来。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2015-07-13

  • 格尔尼卡》的威力
    云也退《格尔尼卡》编者:[法]阿兰·塞尔出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定价:58元2003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科林·鲍威尔在联合国讲话,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寻求各国的支持。在他背后,本来挂着一幅画,联合国官员特意用蓝色幕布把它遮了起来,他们后来的解释是:为了不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视觉上太困惑”。这幅画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遮蔽正是暴露。《格尔尼卡》的被遮蔽,反而凸现出了它的威力。自从有了这幅画,人们对战争的理解加深了许多。在小布什政府预备出征中东时,世界各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5期2015-05-14

  • 一个人“同课异构”演绎多彩美术课堂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艺术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契合课标:“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的要求,是欣赏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我正是以《格尔尼卡》教学为例,设计“认识作者”“探讨话题”“欣赏内容”“了解背景”四种导入方式,实施“同课异构”。(一)认识作者,导入新课1.设计意图《格尔尼卡》的作者毕加索,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极富创造性和影响力。设计以“

    新课程(中学) 2015年3期2015-03-10

  • 真实的《格尔尼卡》 ——基于符号互动论的思考
    4)真实的《格尔尼卡》 ——基于符号互动论的思考楚 洋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了很多象征符号,正是这些富有表现力的符号,使越来越多的人被赋予了与毕加索同样的感受。现如今,它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格尔尼卡的灾难和痛苦。它不仅昭示着人们要爱好和平,更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社会互动同样反映着艺术与人道的交融。毕加索;格尔尼卡;符号;社会互动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

    大众文艺 2014年3期2014-07-14

  • 以《格尔尼卡》为例探索初中现代美术欣赏教学
    执教人美版《格尔尼卡》一课时,学生第一次看到《格尔尼卡》时都不免这样评价。是啊!怎样引导学生欣赏这“脏兮兮”的画呢?从哪儿看到它的美呢?通过探索,以《格尔尼卡》为例,我觉得现代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要想真正认识美术作品,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1937年,德国战机向格尔尼卡猛烈轰炸,造成很多平民无辜伤亡。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的毕加索怀着对法西斯的厌恶和鄙视,以这

    新课程·下旬 2013年2期2013-07-09

  • 班德拉斯出演毕加索
    7年,西班牙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闻讯极为愤慨,创作了名为“格尔尼卡”的油画以表示强烈抗议。这幅画作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以支离破碎的场景表现格尔尼卡被轰炸后的惨景,表达出一种沉郁、惨烈的感觉。电影打算用33天的时间线展现毕加索在创作这幅名作时混乱焦虑的情绪,更将描述毕加索与情人法国艺术家多拉·玛尔的爱情故事。现年52岁的班德拉斯从影30年,曾以银幕上的 “佐罗”形象闻名全球,《原罪》、《蛇蝎美女》和《穿靴子的猫》等不同类型的电影展示了

    环球时报 2012-02-232012-02-23

  • 《内战的预感》与《格尔尼卡》的差异性及其原因分析
    的预感》与《格尔尼卡》的差异性及其原因分析陈厚娟(黄山学院艺术系,安徽黄山245041)萨尔瓦多·达利和毕加索都分别是开创一代绘画史的艺术先驱,受人景仰的画坛奇才。虽然许多评论家认为两人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绘画风格趋同,但两人就同一战争题材却存在表现手法截然不同的表现。达利的画面木然的表现这战争的血腥和无人性,而毕加索的画面则充满着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而这不同的表现后面有深刻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内战的预感;格尔尼卡;差异性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8-15

  • 现代艺术的高峰:《格尔尼卡
    罗·奥特罗作格尔尼卡是位于西班牙巴斯克地区中部的比斯卡亚省的一个小镇。对巴斯克人来说,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很深的感情寄托,因为象征着他们的神圣、自由的大树长在那里。1937年4月26日那个赶集的日子,街道上人头攒动,熙来攘往,为佛朗哥服务的秃鹰军团的德国飞机一个小队接着一个小队起飞,对格尔尼卡进行了三个半小时连续不断的轰炸。这些飞机像进行猛烈袭击的演习一样把大批炸弹和燃烧弹扔在这个平民小镇上。这种袭击方式后来用在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这次袭击造成了两千

    外国文艺 2009年2期2009-04-30

  • 格尔尼卡七十年
    徐迅雷格尔尼卡格尔尼卡,七十年前的格尔尼卡。那一场人类的灾难,也是对艺术家的考验。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两千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画面里没有飞机没

    杂文选刊 2007年18期2007-05-14

  • 格尔尼卡
    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

    意林 2007年19期2007-02-11

  • 毕加索怒斥盖世太保
    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这使一向在巴黎遭到冷落的德国军人感到受宠若惊。此事一经传出,电台、报社的记者纷纷前来采访。这时,恰巧一个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料毕加索却愤怒地回答说:“这是你们的杰作!”名画《格尔尼卡》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因此,毕加索的回答,使这个德军头目目瞪口呆。(摘自《春城晚报》)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6期198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