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洋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真实的《格尔尼卡》
——基于符号互动论的思考
楚 洋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了很多象征符号,正是这些富有表现力的符号,使越来越多的人被赋予了与毕加索同样的感受。现如今,它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格尔尼卡的灾难和痛苦。它不仅昭示着人们要爱好和平,更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社会互动同样反映着艺术与人道的交融。
毕加索;格尔尼卡;符号;社会互动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有人说“毕加索的天才是我们造就的,更准确的说是西方现代人造就的。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毕加索生在亚洲某个地方,他还会成为世纪艺术天才吗?”1答案不得而知。所以,毕加索无疑是幸运的,但他的幸运同样来源于他真实的作画风格。毕加索从不乔装打扮自己,也不改变本色;他永远是他自己,永远保持着自己的作风。正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真实、生动。它被公认为象征战争残酷和巨大破坏力的公共纪念碑。人们透过它看到了挖苦与怜悯,悲剧与诙谐,更有颤动的生命与静止的死亡。
1936年到1939年,西班牙发生内战,德国作为以弗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的支持者积极的干涉其中。为了在民众中树立威信,1937年4月27日,德国空军对格尔尼卡实施了三个小时的狂轰乱炸,导致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死伤数百万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而德国也因此遭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而这时的毕加索已经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次年春天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做装饰画。而这个事件恰巧发生在他苦于酝酿题材之时。毕加索作为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内心充满了愤怒,决定就以这个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从开始构思到完成创作,他仅仅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
《格尔尼卡》最主要的象征符号有四个,从左到右依次是马、公牛、孩童和母亲。首先:公牛和马。公牛和马莫过于这幅画中最明显的形象,而这两个形象我们在毕加索的其他作品中也看到过很多次。事实上,当毕加索8岁创作第一幅油画《斗牛士》时,公牛和马就成了他作品中的固定形象。这与艺术家的成长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西班牙斗牛士的形象和公牛的残暴给毕加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毕加索笔下的公牛和马象征着残暴和黑暗、痛苦和死亡。在《格尔尼卡》中,毕加索将自己的童年记忆和壁画结合在一起,以“马和公牛”的形象传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其次,母亲和孩童。“母与子”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被毕加索运用到这幅画中。这一象征符号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思考:关于亲情、博爱、生命……在这幅画里,毕加索将生与死、静与动都在同一个时间段融合在一起。看似沉默的《格尔尼卡》仿佛在一瞬间动了起来:悲痛欲绝的母亲与被撕裂死去的婴儿,这种强烈的反差的确能够令人心灵震动。
《格尔尼卡》这幅作品整个是由黑、白、灰构成的,给人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击。在运用了一系列事物的符号之后,色彩无疑又给这幅画增添了更大的沉郁和惨烈。整个画面都被笼罩在了阴暗,深沉的色调中,更有效地烘托了画面想要表达的那种紧张与恐怖的气氛,表现出各种扭曲的痛苦、受难和战争的惨烈场面,毕加索也将自己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表露出来,痛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灾难。
社会互动的前提首先需要互动的双方,二者缺一不可。在这里,毕加索作为符号的传递者,要想要将自己的情感得到更多人的了解与认可就必须扩大影响力。凭借着自己的名气,毕加索对于这次壁画的创作过程破天荒的请来大众一同观赏作画。甚至女艺术家玛尔2 用摄像机拍下了整个作画的过程。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这幅作品。而这幅作品也是毕加索绘画作品中少有的社会性艺术。这幅画不是针对单独的个体,而是用不同的象征符号象征着不同群体:凶残的德国法西斯、慈爱的母亲、年幼的孩童……毕加索将个人对这次战争的愤怒转化为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这样,互动的双方和内容就都具备了。
社会互动的过程一般包括:刺激、解释、反应3。一个完整的社会互动是以使用和解释符号,探索行动的意义开始的。也就是说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解释”是非常重要的。在这幅画中,毕加索将自己的解释根植于象征符号上面。我们在《格尔尼卡》中见不到破败的城镇,狂轰乱炸的飞机,也没有具体的年、月、日及事件。留存在画面中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形象符号。但正是这些富有表现力的符号,使越来越多的人被赋予了与毕加索同样的感受。毕加索成功地将个人情感转化为全体民众的共同情感。
可以说,这幅作品在完成以后即引起了强烈的凡响。一时间,多个国家都将焦点指向了这幅作品:二战后,这件作品被复制于联合国大厦会议中心的墙壁上;20世纪60年代晚期在美国各地举行的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队伍中,人们曾用《格尔尼卡》作为背景而成为反战活动的一部分;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时,主办方也将此画纳入视野,希望以此画作为文化奥运的一部分;日本长崎和广岛在1995年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也非常渴望《格尔尼卡》的光临……当然,毕加索因此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他的绘画事业也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作为互动的另一方,广大的民众在毕加索及其作品的强烈感染下,对灾难带来的后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注释:
1.杨斌著.《毕加索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我们的毕加索(代序)第1页.
2.朵拉-玛尔是一位画家和摄影师.于一九三五年认识毕加索.
3.主编: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第三版第十章.符号互动论.第252页.
[1][英]罗兰•潘罗斯著. 《你必须回到斗牛场去——毕加索传》金城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一版.
[2]杨斌著.《毕加索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3]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第三版.
[4] 玛丽M盖多.艺术作为自传——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世界美术2007年3月刊.
[5]李军.再读《格尔尼卡》——一种以互动为模式的公共艺术创作观大众文艺 2009年10月刊.
[6]刘洵.《格尔尼卡》的启示——关于建立个人符号的思考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第13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