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格尔尼卡》为例探索初中现代美术欣赏教学

2013-07-09 19:45胡云
新课程·下旬 2013年2期
关键词:格尔尼卡毕加索时代背景

胡云

“太不可思议了,这脏兮兮的、乱七八糟的画是毕加索的作品吗?一点都不美。”笔者在执教人美版《格尔尼卡》一课时,学生第一次看到《格尔尼卡》时都不免这样评价。是啊!怎样引导学生欣赏这“脏兮兮”的画呢?从哪儿看到它的美呢?通过探索,以《格尔尼卡》为例,我觉得现代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要想真正认识美术作品,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1937年,德国战机向格尔尼卡猛烈轰炸,造成很多平民无辜伤亡。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的毕加索怀着对法西斯的厌恶和鄙视,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只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创作完成了巨幅壁画《格尔尼卡》。该画以立体主义语言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鞭挞了法西斯的罪恶行径。学生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后,就很容易理解画面为什么这么“脏”“乱”“黑”。

二、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很多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他们只想看到“美丽的图画”,往往忽视了画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格尔尼卡》这幅画中,重伤的马、身体被炸碎了的士兵、手里抱着死去的孩子的母亲、拖着腿走路的妇人……都表达出了强烈的思想和情感,足以让学生产生震撼之情。

三、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画面

多角度欣赏画面有两层含义: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表达,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乍看起来,《格尔尼卡》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會觉得它有些杂乱。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了受伤挣扎的马;第三段表现了“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第四段则是一个绝望的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四、要倡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大胆的评论

《格尔尼卡》中有一朵非常不起眼的小花,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提问:小花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说是对战士的纪念,有的学生说是美好生活被践踏,还有的学生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他们的说法笔者都给予了肯定,而不给唯一的答案,这样处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作者单位 湖北省当阳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格尔尼卡毕加索时代背景
《格尔尼卡》挂毯“重返”联合国
《梦》和毕加索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战争之殇——《格尔尼卡》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