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画作《格尔尼卡》不仅深刻揭露批判了法西斯的暴行,而且对消除现代性危机具有深刻启示。从现代性批判维度重新审视《格尔尼卡》,人的碎片化和精神失落等表现都已深刻折射出现代性危机。充满象征意义的《格尔尼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敏锐、超前的现代意识观念,揭示出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之痛以及复归完整的内在渴求。
关键词:格尔尼卡;现代性危机;出路
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为时代创作。《格尔尼卡》(Guernica)这幅被尊称为“抗议地球上所有战争的永恒纪念碑”的画作,以1937年4月26日德国纳粹空军狂轰乱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将古城夷为平地,残暴杀害2800多名手无寸铁的无辜民众的事件作为创作题材,对法西斯一手炮制的战争罪恶和恐怖暴行进行了猛烈抨击,深刻揭露了法西斯意图统治世界的欲望之殇。时空转换至21世纪,人们仍面临战争和局部冲突威胁,特别是深受精神分裂之苦和欲望膨脹之困扰。所以当不同文化语境的当代人重新审视解读这幅画作时,其震撼力丝毫没有减弱,画作中碎片化的形象以及传递出来的那种欲念、压抑、焦虑、惊恐、动荡不安等“刺点”仍会深深刺痛当代人的灵魂隐秘之处。这幅充满视觉冲击力的象征性画作寓意深刻,学术界对此幅画作从艺术鉴赏、创造心理、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形式构图、艺术社会学等视角来展开研究,“致力于通过表现可见的东西来暗示不可见的东西”[1],折射出其超前的现代性危机意识。本文从现代化批判维度重新审视该画作,对其折射出的现代性危机意识展开研究,并试图对现代性危机的出路进行探讨。
一、《格尔尼卡》折射出的现代性危机及根源
(一)现代性危机:人的碎片化与精神的失落
《格尔尼卡》画作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多义性,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解读。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度欣赏审视此幅画作时,仍深受其触动。这幅画风怪诞、碎片化的画作让身处21世纪的观赏者感受如此复杂深刻,让每一位观者深感不适又似乎与内心深处某种躁动不安的情绪产生了共鸣效果。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从集体无意识的历史积淀角度看待此画作,认为其揭示了现代人的病状以及对复归完整的人的向往,“人类精神史的历程,便是要唤醒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记忆而达到向完整的人的复归。……这个‘完整的人由于当代人在他们的单面性中迷失了自身而被遗忘,但却正是这个完整的人在所有动荡、激变的时代曾经并将继续在上部的世界中引起震动”[2]。笔者认为,此画作刻画出了现代人的碎片化与精神的失落。
1.人的碎片化。从现代性维度重新审视画作《格尔尼卡》,不完整的零碎视觉形象已预示出现代性危机以及碎片人的形象符号,追问反思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诸如地区冲突、世界安全、恐怖主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贫困饥饿等问题的根源。随着科技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的推进,在市场运行机制的经济关系中,现代化的悖论日益凸显,人的价值衡量标准序列发生改变,人的主体价值意义逐渐丧失,导致人的异化严重,对人与物的依赖加剧。一方面,按照资本利益最大化逻辑与消费驱动原则,消费刺激虚假的需求,人的物欲无限膨胀,人沦为物欲的奴隶或满足物欲的工具,人已经不复完整,像一个符号,一个“终端公民”,成为碎片化的存在物,精神世界空洞荒芜、无以支撑;另一方面,现代性形塑人的存在样态,几次科技革命让生产力突飞猛进,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取代了个体田园式的生存劳作,人口产业化,每个现代人都成为产业化大生产的一个环节、一个生产零件,在个体服从整体的被操控样态下,大家相互依赖并只能适应这种生存方式,可怜的碎片人成为必然。如何实现现代化发展,又要克服现代性悖结,这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
防止人的碎片化,引导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现已进入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体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从禁欲节俭、世俗化与从众化到非理性的巨大改变,消费社会又将个人的消费欲望推向新的高度,个人消费不再为了满足基本需求占有物品的使用价值,更追求“符号”所承载的象征价值,“物化”与“符号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的碎片化以及主体价值意义的丧失[3]。消费观念渗透着社会价值理念,非理性消费危害明显,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要防止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弊端,要加强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既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防止过度物质享受,走出物欲之困,
2.精神的失落。个体生命内在需要自由全面发展,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需要丰沛的精神支撑。“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人生存发展的目的往往被手段遮蔽,手段反过来成了目的,甚至成了惟一的、终极的目的。对许多人来说,经济增长就是一切,金钱成了人的价值尺度,物质财富成了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一些人拥有了财富,却丢失了自己,其结果是,人的发展片面化,人文关怀意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境界的追求,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及人的发展前景的关注等缺乏。这正是人文精神失落和人文素质缺乏最本质的内容。”[4]构建有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生活方式,除了奠定物质基础外,最终还是靠高水平的精神生活来体现。在现代化物质生产与消费社会运行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物的联系愈加紧密,表现出二律背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裕,精神的失落日益凸显。一方面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物欲占满人心,人成为物欲消费的符号;另一方面生活越来越便捷的背后,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个体被现代大潮裹挟着向前奔跑,掌握各项专项和综合技能,丝毫不敢懈怠,个体闲适而浪漫的诗意空间被挤压占用,精神世界日益空洞荒芜。
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必然趋势。为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建立起开放融合、合作共赢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当前发展阶段,个人只能服从并服务于社会化大生产,依赖科技并相互依赖,只有当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力发展到了更高级阶段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条件都已高度健全完备,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都已得到科学解决,到时以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才可能实现。
(二)危机根源:物欲与消费以及技术理性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早进入现代社会,最先获得现代性的利好,也最先体味到现代性的悖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现代性秉持辨证的态度,既自我确证了现代性的理性内核与创造性,也看到了现代性的现实危机。“列斐伏尔、海德格尔、科西克与赫勒等这些20世纪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家,他们在对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上具有相当的类似性。”[5]在研究现代性危机根源时,他们将批判指向物欲与消费以及工具理性。
1.物欲与消费。当现代社会步入消费社会时,物欲与消费成为异化统治的主要领域。西方学者立足消费社会现实,认为现代日常生活世界已被各种消费体制所操纵,消费文化取代经济生产领域,以“消费受控制社会”的日常生活作为核心展开批判。首先从主体角度来看,物欲躁动膨胀,分不清“真实的需求”与“虚假的欲望”,无休止的物欲促使人们追逐时尚、占有时尚,消费文化现象流行整个社会,正如列斐伏尔所说的“我们这个社会的内在躁动已成为一种社会的和文化的现象”[6]80。从主体的日常生活内容看,消费成为日常生活主要内容,“日常生活才会成为这个所谓消费受控制的‘组织化的社会,及现代性的主要的产物”[6]77。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然被生产消费的循环周期所同化与控制,日常生活世界被一个虚假的欲望符号体系所操纵奴役,现代日常生活成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作为“巨大的商品化堆积物世界”,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社会”,鲍德里亚所说的“符号体系”,德波所说的“景观(展览)社会”,列斐伏尔所说的“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
2.技术理性。人类社会发展已经迈入现代化阶段,技术理性问题日益凸显。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将西方现代性危机批判核心指向技术理性,他认为:“技术理性概念本身或许是意识形态性质的。不仅技术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都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方法论的、科学的、有计划的、精于计算的控制。特殊的统治目标和利益不是‘事后或从外部强加于技术的;它们进入了技术装置的构造。技术总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规划:一个社会及其统治利益打算对人和物的所作所为都投射在其中。这样一种‘统治的目标是‘实质性的,并且在这一意义上,它正属于技术理性的形式。”[7]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通过提高生产力获得制度和统治的合理性,技术理性异化成为一种新型的非暴力的意识形态,行动个体受制于科技而失去自我意识产生现代性危机,沦为技术的附庸,产生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创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单向度的人。
人们对现代科技和技术理性开始焦虑和反思。科技不仅成为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第一生产力”,并且在现代性生长过程中发生功能变迁,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上升为文明的支配性结构,技术理性渐渐占据了人类的意识形态领域,科技甚至有脱离文明,走在社会之前,成为自主的客体结构的趋势。人类创造了科技文明,创造了现代化,创造了机器人,人类的物质生活愈加丰裕,生活方式愈加便捷,愈加依赖科技,世界已经变成技术世界,人像会思考的机器。每个受生物规律约束的生命个体与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相比,显得越来越弱智低能。随着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人类被机器人取代也不是科幻,即将成为现实。带着“人类将何去何从”的危机意识,在美式科幻片中,要么在人体内植入芯片与机器结合成为半人半机器的怪物,要么改造人的生物基因变成变種超人。比如在美国影片《机械姬》中,高度智慧的机器人当意识到自己将被拆解后,学会以其人之道,利用人类的缺点以及人类的情感,用反间计来杀害研发设计她的人,自己则成功逃脱。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心,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变得似人非人来实现人类超越,终究背离了初心和伦理道德。
二、对《格尔尼卡》式灾难的出路探讨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寻未来发展之路,积极探讨现代性危机的出路。《格尔尼卡》的创作成就不仅限于艺术领域,艺术家的社会良心和艺术灵魂也通过自己的独特艺术创作将这幅法西斯一手制造的“杰作”赤裸裸地呈现给了大众,并赋予画作中每个艺术形象以文化、宗教、社会等多重意义,警醒民众防止此类“人间灾难”再度发生,这种社会价值无法估量,将永续存在。为谨防此类灾难再度发生,开创更加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生活,必须立足社会现实,研判世界发展趋势,积极探讨未来发展出路。
(一)正确研判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对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模式、交往模式、思维模式和治理模式。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命运相连,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主动塑造战略机遇期的能力显著提高,正在着眼国际秩序变化的大趋势以及新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深刻转变,把脉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世界发展大势,抓住发展机遇,防范各类挑战和危机,在新时代新理念新征程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我们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其先进的批判性、超越性和实践性的理论品格成为指导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展开批判,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愿景,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8]这个人类美好愿景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所在。坚定初心与使命,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将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一体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全球治理,解决人类共同面临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进行技术反思,警惕技术理性发展成为压制个性化的负面因素。推进社会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秉持开放包容理性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但要有效防范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要进行技术反思,警惕技术理性发展成为压制个性化的负面因素,追求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马克思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科技发展应服务于人,不能违背人的类本质。科技有力推动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当技术理性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从生产劳动领域扩展到生活世界,甚至突破生产力层面,进入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客观压制人的一种新型非暴力意识形态,“意识流的工业共时化”[9]正在毁灭个体化意识。在技术理性统辖生产、生活乃至意识领域的现实背景下,沦为单向度的人,必然与人的自由自觉和更全面的发展背道而驰,技术反思势在必行。必须掌控技术的发展目的与发展方向,不能让技术加深人的异化,要让技术回归原点,服务于人,不能成为掌控人、奴役人的对立面。
(四)建构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人们接续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已成为我国新时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论题,“美好生活”不仅仅等同于物质生活的富足,还包括精神追求和精神提升,特别是内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构建,达致美好生活,超越现实生存需求,走向内在精神发展需要的生命诉求。要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美好生活的美好精神世界。
总而言之,充满象征意义的《格尔尼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敏锐、超前的现代意识观念,揭示出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之痛以及复归完整的内在渴求。人作为最高的生命存在,就是通过自觉自由的劳动来实现生命的完整与高质量的发展。在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视野下,坚定初心,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不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技术反思,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警防技术的负面影响;建构精神家园,克服物欲与消费异化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更加充实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 利奥塔访谈、书信录[M].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37.
[2]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76.
[3]杜世菊,程明月.70年消费观念变迁的哲学反思 [J].长白学刊,2019(5):32-38.
[4]陳新夏.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5-117.
[5]刘怀玉.列斐伏尔与 20 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J].求是学刊,2003(5):44-50.
[6]Henri Lefebvr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M].Transaction Publishers,1984.
[7]Herbert Marcuse.Negations: 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M].London: MayFlyBooks, 2009:168.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
[9]斯蒂格勒.技木与时间:2.迷失方向[M].赵和平,印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276-277.
作者简介:俞娟,硕士,广东湛江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编辑:刘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