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2019-06-14 09:13王晨旭
艺术评鉴 2019年8期
关键词:毕加索感情

王晨旭

摘要:《格尔尼卡》是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于西班牙内战期间的一件石破天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独特历史背景决定了《格尔尼卡》的特殊意义。毕加索用这幅扭曲变形夸张的巨作将格尔尼卡小镇惨遭轰炸后的样貌呈现出来。毕加索创作时表现出的感情和画作视觉冲击是值得研究的。

关键词:《格尔尼卡》   感情   毕加索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023-02

一、《格尔尼卡》创作背景

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西班牙内战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西班牙爱国人士请求毕加索创作一幅作品,作为法国世界博览会中西班牙场馆的作品公开展览,同时表明西班牙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决心。毕加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找到画作的创作灵感。直到内战中期右翼领袖佛朗哥屈膝德意法西斯,指挥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重镇格尔尼卡。小镇人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狂轰滥炸三小时,格尔尼卡瞬间变成人间地狱,数千平民伤亡,半数建筑物被毁。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将毕加索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反抗精神激发出来,愤怒和痛苦成为创作的源泉。毕加索曾说:“艺术家怎么可能对其他人漠不关心,自生活中抽离、放弃带给绘画创作丰富灵感的社会大众呢?不,绘画不是用来装饰房子,它是对抗敌人攻防战的必需工具。”[1]毕加索仅仅构思数周便创作了这幅法国世界博览会中西班牙展厅《格尔尼卡》这幅旷世杰作,用画作表达反法西斯的立场和決心。《格尔尼卡》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谴责纳粹空军滥杀无辜的暴行,同情无辜的格尔尼卡民众,揭露了法西斯嗜血成性的杀戮本性和反人类反社会的本质。在二战前夕的法国世界博览会上,毕加索的旷世杰作《格尔尼卡》,整整占用西班牙展馆的一面墙,世界开始聚焦于《格尔尼卡》,聚焦于西班牙内战。

二、《格尔尼卡》画面介绍

《格尔尼卡》这幅画作全长约8米,高约4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古怪的牛头,五官变形扭曲,神情淡然,仿佛置身事外,与周围痛苦的环境格格不入,笔者认为牛头便是丧失人性的法西斯化身,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2];然后便是一对母子,很明显母亲怀中的孩子已经丧生,只剩母亲一人扬天哭泣,这正是格尔尼卡被轰炸后的惨状的真实写照;接下来就是嘶吼的马匹,马匹身上被武器刺穿伤痕累累,笔者认为马匹象征着苦难的西班牙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的他们无奈地发出痛苦的呐喊。马匹头顶的灯光以及右侧的外部的人手举的台灯分别象征着光明和外部的支援。毕加索希望格尔尼卡乃至西班牙人民的哭喊会受到世界正义人士的关注和援助;再次便是画面下方阵亡的士兵,躯体破碎,手握残破的武器,目光呆滞明显是阵亡士兵,断剑旁有一朵不太显眼的花朵,表明毕加索对战争残酷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和平的向往;画面右侧高举双手的人便是轰炸期间人们惊慌失措逃命的真实反映;画面右下端还有逃命的民众,因为轰炸导致腿部被炸断,更恐怖的观点便是右侧两人都是轰炸后残存的尸体。《格尔尼卡》四周分别是五位经历大轰炸的人们,都是残垣断壁下几近奔溃的无辜百姓,反映了毕加索对战争中平民百姓的同情和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恨。牛马形象的对立表明反法西斯和法西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局面。画面上方的举灯人和光明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象征。也表达了正义最终会胜利的信心。[3]

毕加索别出心裁使用剪切画的手法创作《格尔尼卡》。毕加索用手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剪切画的气息,展现出奇异的剪切画风格。简简单单黑白灰三色构成了《格尔尼卡》所有的色调,构成了一个个意象:丧子的寡母[4]、惨死的士兵、燃烧的残垣、惊慌的民众、嘶吼的马匹、冷漠的牛首……这一切都是用恐怖的画面控诉战争的残酷。《格尔尼卡》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次单纯用造型描绘史实的作品。

三、《格尔尼卡》赏析

毕加索是一位激进且保守的艺术家。他既勇于发现新的艺术潮流同时又固执地忠于现实。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格尔尼卡》很经典地再现毕加索复杂的创作风格。一方面是与众不同的象征性:若无其事的牛首便是德意法西斯冷酷无情的象征;嘶吼的马匹是内战中西班牙民众的绝望呼喊;画中的光芒和火炬便是外部的援助进一步引申为光明和希望;断剑旁盛开的花朵象征着浴血重生的西班牙人民。另一方面就是画面的真实朴素性:抱着丧生的孩子绝望哭泣的妇人;手握武器倒地阵亡的士兵;燃烧的残垣断壁;惊恐逃命的民众。这些共同构成了伟大的《格尔尼卡》。毕加索没有亲生经历过大轰炸,无法亲眼见证轰炸前轰炸中轰炸后的人间百态,只能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去自行补充格尔尼卡小镇被恶魔践踏从一个平镜的小镇变成人间地狱的场景。毕加索用光怪陆离的想象、牛马形象的寓意、夸张的物体描绘加上真实的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格尔尼卡被践踏时的惨状。《格尔尼卡》色调阴沉灰暗,压抑得令人窒息,不仅令世人感到绝望的气息扑面而来更能让世人感受到毕加索创作构思时的愤怒与痛苦。毕加索本着对国家的忠诚人民的热爱,凭借满腔热血和愤怒加之个人才华凝结出《格尔尼卡》这样充满血泪的作品。简单的剪切画式的艺术形象,夸张的艺术形象分解重组,复杂的象征含义与意境都使得《格尔尼卡》与前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格格不入,大相径庭。这恐怕便是《格尔尼卡》伟大之处。英国画家罗兰特另辟蹊径指出:《格尔尼卡》整个画面没有反面人物形象,因为是人类的公敌——战争引发了这场灾难。战争极其普遍,难以用单一的形象形容战争的残酷。观众在画中可以看到丧子的寡母、惨死的士兵、燃烧的残垣、惊慌的民众、嘶吼的马匹、冷漠的牛首……却唯独看不到灾难的罪魁祸首。

《格尔尼卡》注定是一件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毕加索也因为这幅画扬名四海。“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生前能像巴勃罗·毕加索如此全面地受人赞赏,也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能在死后获得如此国际性的荣誉。”——多米尼卡·波尔乔。《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独具匠心地运用立体主义创作而成。毕加索首创动点透视的艺术绘画手法,并没有运用传统绘画常规定点透视的手法,而是从多个视角审视意象,把各个意象肢解重新排列组合,融汇成一个个古怪却合理的艺术形象,毕加索自成一家。《格尔尼卡》中的艺术形象和以往的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同。整幅画风格黑暗恐怖,支离破碎感充斥着画面。压抑感、痛苦感油然而生。世人无法用言语评价这幅作品只能低头沉思。联合国永久收藏《格尔尼卡》的复制品,旨在提醒联合国自己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珍爱和平,铭记战争带来的苦难。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毕加索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爱国主义画家,他对《格尔尼卡》也是格外看重。他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只有在西班牙建立民主政府的时候,《格尔尼卡》才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死后,西班牙政府与美国政府历时五年谈判于1981年将《格尔尼卡》正式运回西班牙国内。一代艺术大师的夙愿终于实现。

四、结语

西班牙内战以及之后席卷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毕加索内心永远的痛,也是全人类的一场浩劫。作为一名极具正义感的画家,用画笔战斗是他责无旁贷的义务。《格尔尼卡》的诞生是时代和画家融合的杰作。在不足8米的画卷上,倾注了毕加索满腔的怒火与同情。在有限的创作空间中用夸张扭曲的意象营造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求唤醒欧美各国绥靖政策美梦下的政客们,呼吁各国人民擦亮眼睛警惕越来越近的法西斯战争乌云。《格尔尼卡》中的嘶吼就是毕加索和西班牙人民乃至全球反法西斯人民正义的怒吼!21世纪以来,战争的阴霾仍然笼罩在全世界人民的头顶。大国沙文主義统治世界野心不死;军国主义暗有死灰复燃之势;极端恐怖主义依旧横行;核威胁无处不在……和平之路长路漫漫任重而道远。经典的艺术作品是不朽的是永恒的,历经百年的沉淀检验,依旧光彩熠熠。《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传世杰作,其深刻的警示意义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伟.伟大的先行者——毕加索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创造[J].大众文艺(理论),2009,(04).

[2]邱岩峰.再识毕加索眼中的《格尔尼卡》——论象征、暗示手法在绘画主题和艺术表现中的作用[J].艺术研究,2008,(03).

[3]李鸿昌.略论现代绘画艺术欣赏——以《格尔尼卡》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02).

[4]崔慧香.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审美韵致[J].艺术探索,2007,(02).

猜你喜欢
毕加索感情
毕加索的厨娘
最好的感情
毕加索:像孩子那样画画
感情工作
看不懂没关系
不分对错
签名
感情强烈的叹号
感情告白
我不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