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抒阳
苦难,当人们谈论它时,总是争辩其作为人生不可能避免的一部分,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可是我以为,苦难是需要被辩证看待的,我们必须将其一分为二,再加以分析。
老话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难是一种人生的经验,无论轻重,都使人吃一堑长一智。正如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必须到水里呛上两口。“成功学”没有用,只有真的饱经风霜,方能久经考验。
往细了说,苦难,是对承受力的锻炼,对能力的磨炼,对意志的检验。《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文王演周易、仲尼作春秋、屈平赋离骚之例。后世陶行知《创造宣言》补上《正气歌》《国际歌》幾例。可见苦难有时正可为伟大作品做铺垫,同时,伟大的作品并不讳言苦难,达利的《熟豆的软结构:内战的预兆》《秋天的人吃人》以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都是对西班牙内战中苦难景象的再表达。
但提到西班牙内战,话锋便将一转。
的确,依据对立统一的规律,苦难在一定程度下,客观上是能促进人或事物的发展。可倘若换种“程度”呢?对立统一的规律是无情的。这时的它,向我们展示了苦难残酷的一面。
西班牙内战中,平民死伤无数;满怀理想的国际纵队队员们要么牺牲,要么碍于现实的压力退出战斗;在格尔尼卡,国民军展开了残酷的屠杀,这才有了毕加索的那满墙变形的生灵的哭嚎。当一个军官问起时,毕加索答道:这是您的杰作。
这是苦难无可遮掩的一面,是鲜血,是残肢,是腐烂的躯体,是感染的伤口,是个人身上永远无法抹去的创痛。
也许正因此,李贺才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慨叹。人生中的苦难,若皆是如此,又是“利”是“弊”呢?
所以,当我们展开来谈苦难时,就会发现,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利或弊,也不是单纯的“双刃剑”。它关系到的是,一个个体是否能享有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是一个人人生的节奏与色调。
而作为人的我们,在面对这样一种抽象的、充满未知与不可控的苦难时,所能做的,也只有与其进行我们力所能及的斗争。苦难未可知,人生却可掌控。若不在沉默中爆发,则必于沉默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