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设计探究

2023-11-05 18:46:15房尹筌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跨学科双减初中语文

房尹筌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希望减轻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减轻适龄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避免广大学生、广大适龄学生家庭因过度“内卷”而导致教育陷入畸形竞争的境地。但必须明确,“双减”政策的出台并不希望教学质量下降,相反,要求广大教师深入思考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教育的本质,以更加高效的方法提高教育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与“双减”政策相契合。

作业是教育教学中巩固内化所学、提升知识和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提高的有效路径。“双减”政策的落实给教师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于初中生而言是受益匪浅的,他们的作业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削减,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的质量便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边境地区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上,教师们各有千秋,但在正确认识学生作业的价值取向上普遍存在片面性,大多教师都希望通过作业使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成绩,偏向于应试教育,依然依照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把加大作业量作为重要手段,导致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这样一些共性问题。

(一)作业有“量”少“质”,有效性不高

超量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身陷题海,不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作业,应付、抄袭等不良作业行为频现,部分学生作业是低效甚至无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作业内容单调枯燥,趣味性不足

作业内容单调枯燥,死板乏味,学生易于产生厌倦,失去学习兴趣,且与新课标理念显得格格不入,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害无益。

(三)作业类型单一随意,实践性不强

传统的作业追求终结性的实效,机械地进行识记和书面练习,不利于挖掘知识内在价值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与课程改革发展奠定基础的要求相悖,阻碍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是教育领域近年来新出现的名词,是指基于开放式的主题,由学校教研部门牵头,组织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参与设计,最终形成“源于学科但超越学科,以探究性和自主性的任务为引导,依托现实情境,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全新作业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向学生布置这种类型的作业,其主要作用是基于劳动实践、研究性学习、创客智造等方式,引导学生不再仅仅单纯地完成常规课后书本作业,而是基于项目式、解析式的作业完成方法,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又可以逐渐形成提出问题、梳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内涵高度契合,对学生的终身成长大有裨益。

(一)设计文学创作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四学段学生能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根据需要策划创意活动,从相关学科中搜集资料,整合信息,通过合作,能综合运用绘画、表演、创作等多种活动样式开展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思想活跃,想象奇特,他们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根据这一特点,设置跨学科的文学创作作业。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多学科属性叙事性色彩较强的课文,要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情景剧,以这种方式替代常规作业的考量在于:学生在编排情景剧的过程中,会对文章介绍的场景、文章中的有关角色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深化对作品形象的理解;情感层面的“代入”深度会更丰富更全面更高阶,更好地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不仅如此,除了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着手之外,文中涉及的历史等其他学科知识同样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呈现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如文言文中记叙性较强的《孙权劝学》,文章简练生动,以对话表現人物形象,对话言简意丰,精准生动传神,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跃然纸上。在教学《孙权劝学》时,让学生把课文编成情景剧,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无限的展示空间。以小组为单位,10分钟的编写排练,25分钟的小组展示,同学们在课上尽情挥洒才气,释放表演激情,学习氛围一度被推向高潮,呈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这样的作业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为了情景剧表演达到走心的效果,课前笔者让孩子们初步研读课文,大致理解课文,了解其历史背景。人物及其性格的内涵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为更好的服务于作品主题的表现,笔者建议学生阅读相关史书或向历史老师请教学习,再经过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做到对课文进行改编和再创作,这样的跨学科学习让枯燥的文言文焕发了新活力。

(二)设计实践性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促进知识内化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即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应该能够有所用武之地,否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的意义。比如近年来,我国社会兴起了有关“英语是否依然作为主科”的讨论,根本原因便在于,很多学生花费十多年时间学习英语,但在大学毕业后很少能够用到,如果将这些学习时间用于其他知识的学习,有可能学得更加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当前面临的困境是,语文科目的学习难度较低,但学生很难在考试中获得较高分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会向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作业,希望学生做好日常积累工作,进而熟能生巧,由量变产生质变。然而,学生在对语文学习目标未能明确的情况下,无法充分理解“日常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导致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糊弄”行为,最终成绩迟迟无法达到预期。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向学生布置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既可以促进知识内化,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使其从更高的思维视域思考知识、运用知识。

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很多人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所欠缺,无法清晰、准确地向他人表明自己的意思,由此引发了诸多误会。甚至一些新闻工作者,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专业”的错误,引起了舆论的广泛探讨。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这些“因表达不清晰而导致错误”的案例,并向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课文《新闻两则》主要向学生讲述新闻撰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均需交代得特别清晰。此外,新闻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突出核心事件。笔者结合在本县举行的“壮族三月三——边关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活动”,设计了新闻主题实践作业:围绕“壮族三月三——边关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写一则新闻报道,内容可以是开闭幕式中精彩的表演、经济美食展示、乡村振兴农产品展销、“壮族三月三”源流传说和文化意蕴等。为了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更深入的获得相关的第一手材料,笔者建议学生向艺术老师请教,了解“壮族三月三”的由来、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等。学生在互动中积累材料,在合作中选择材料,学生们完成作业的热情高涨。通过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新闻作品创作,这样跨学科的作业设计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了机会和平台,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之一。同时,民族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综合来看,传统教学理念中的一大弊端在于教学工作者过于强调学科的界限,忽视对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在学科壁垒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较为狭隘,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尝试向学生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内化深度,灵活理解并运用知识,最终达到整体提高学习水平的目的。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边境地区初中学科优化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以那坡县初中学科为例”研究成果,2021ZJY1353】

猜你喜欢
跨学科双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