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燕
“修辞立其诚”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修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借用为写作的主张: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讲究“真情、真意”。作文表达的技巧要为表达需求服务,让学生通过对文本阅读、生活体验等任务活动,迁移到写作实践,以便更好地“写真事、抒真情”。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学段语文教学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作文要求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语文教学中“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相契合,都是注重情境、任务、活动,笔者尝试在两者之间找到融通点,学程再建构,课堂新改变,让写作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借助教材中的文本,设置特定的情境,布置合理的任务,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完成从文本阅读到写作实践的完美过渡,不仅熟练掌握了教材知识,还在熏陶晕染中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学程再建构让作文教学焕发生机,角度多样性,方法开拓性,学材广泛性,让精细阅读成为作文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作文是学习写文章的教学活动”,要学会利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借用这些作品做窗口,了解文化底蕴、文化背景,在感受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情怀熏陶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教材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素材库,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时有意识地思考,有趋向地引导,注重积累,关注生活,活用在作文中,也能为作文增色不少。
比如说,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优美耐读的经典散文、富含哲理的古文名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从阅读中积累,从教材中积累,应该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要诀。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写作指导,分为以下几个层面。1.不同体验感受。如七上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七下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2.不同提升层级。如七下第三单元“抓住细节”,八上第二单元“注意审题立意”,第三单元“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3.不同片段训练。如八下第一单元“学习仿写”,九上第四单元“学习缩写”。4.不同文体要求。如八上“新闻写作,学写消息”,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下第五单元“学写游记”等。我們借助相应篇目作为范例来指导作文教学,有的放矢,或单一,或组合,对应教材要求逐层训练。
比如,七下第三单元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地方,对生活细致观察,做到“真实、典型、生动”。如本单元《老王》中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细节描写,《台阶》中父亲洗脚时的细节描写,都借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叶圣陶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刘勰说:“情动而辞发。”2022年版新课标认为“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写作不断更新活动单,营造特定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心有所想,情有所牵”。特定的活动,特定的事情,不一样的观察角度,带着诗意的情怀,带着婉约的心境,写作时就能够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活动”可以是校内常规活动,如诵读比赛、合唱比赛,可以是特别增加的活动,如教学《苏州园林》时观看导游介绍苏州园林的视频,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带学生观赏百草园,让学生把想说的话记录下来,再加以润色,学生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组织多种实践活动,倾注写作期待,让学生发现活动中蕴藏丰富的作文素材,让学生走出去,多体验,多感受,多尝试,外显的活动就能内化为生活的动力,情感更加丰富。比如在学校“百草园”认领自留地,买花种播种,学生利用大课间、午餐之后的休息时间去浇水除草……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积累下来,记录下来就是文章,就是诗歌。
写作之前列出活动单,如去散步、剪窗花、捏面人、听京剧、做纸鹞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传承。如2022年无锡中考作文以“在劳动中成长”为题、2022年苏州中考作文以“学问藏在……里”为题,这两个地方的中考作文,都是重活动、重现场,让学生走出课堂,寻找适合写作的素材,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增强情感体验。
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质,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综合性,一是实践性。实践性表现为“经历”的特点,参与过,体验过,学习任务群是语文一个个不同任务的集聚,各个任务群之间也是相互开放的,贯通的,是依据具体写作要求来设计,写作是任务驱动的,是以学习者的积极实践为重要特征的。构建写作任务群,是基于写作教学的需要。要使作文内涵丰富,立意深远,要在大量的任务中积累,让学生从中获取养分,了解时代,探寻光亮,在任务群中受到触动,为写下优秀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中,可以写日常读写活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演讲、小论述等写作,这些任务群写作均是指向某个特定领域。任务群设计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实践性。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有所侧重。提升写作内涵主要是想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方面进行实践,先借助文本内容了解立意提升的手段,然后构建任务群来提升写作立意。
比如写颁奖词,是任务群学习中基于交际语境的应用文应用性写作,设计任务一:揣摩范例,循点概括;任务二:尝试写作,巧用方法;任务三:合作修改,提升立意。学生撰写的颁奖词很有深度。比如,写作《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可以设计任务群,从多维度审题,提升立意的高度。任务一:回忆寻特别;任务二:叙述看细节;任务三:引发重感动。这类任务群视角下的写作是平凡事情的拓展延伸,基于生活场景,基于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思考、提炼,作文立意明显提升,从看到的事情延伸,有梯度,有思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感悟越发深刻,写作更有深度。
学程再建构在作文教学中体现为:以文本为范例,明写作方向;以活动为牵引,聚写作情愫;以任务为趋向,提写作立意。通过学生阅读感悟、活动深学、任务分工,教师启发鼓励、相机引导等形式达到互进共促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课内文本的向导,又有课外活动的带动,兼顾到不同学段、单元写作要求,重解读,重整合,重提炼,是以小见大、以零汇整、化杂为精的过程,使学生思维走向纵深。作文教学不能急促,要在慢慢品、慢慢悟中让学生的心灵被触动,被撼动,写作时,再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真实自然有情感地诉之于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