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

  • 试析吴昌硕“以篆入隶” ——以临习《张迁碑》为例
    ”吴昌硕临写的石鼓文有其独到之处,他把石鼓文原有平稳端庄的感觉,以篆书扎实遒劲老辣的线条、金石之书风加以表现出来。吴昌硕书写的篆书与石鼓相结合,字势左低右高,转变为长,形成气酣势奇的纵意。但是从篆书发展历程来看,“篆尚婉而通”是篆书的一种用笔方式,是篆书线条的一种表现手法,起笔和收笔都是藏锋,中部采用中锋行笔的一种方式,线条均匀婉转而无顿挫,是非常规范的一种书写方式。吴昌硕在用笔时反而特意强调一种顿挫感,点画间的接笔处也有意保留痕迹,使篆书线条更具力量感,

    收藏与投资 2023年9期2023-10-05

  • 吴昌硕书法艺术探析
    篆书;篆刻;《石鼓文》一、吴昌硕《石鼓文》的艺术特色吴昌硕篆书启蒙于邓石如。吴昌硕追溯篆书源头,从金石文字入手,遂把《石鼓文》作为其学习、研究的重点。他在吸收《石鼓文》精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把《石鼓文》书法的结体与用笔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吴昌硕体《石鼓文》书风。首先,从字形结体上来看,吴昌硕笔下的《石鼓文》结体框架饱满、圆润,欹侧取势,内外疏密变化明显。清人符铸评价吴昌硕《石鼓文》说:“缶庐以《石鼓》得名, 其结体左右上下参差取

    书画世界 2023年7期2023-09-01

  • 苍劲厚重 古朴雄强 ——吴昌硕《石鼓文》书法蠡探
    “石刻之祖”的石鼓文,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唯一的形制、唯一的字体、唯一的分水岭。石鼓文的这种鲜明特征引起了历代文字学家、书学理论家、书家等关注,足见其重要性。关于《石鼓文》研究,前人主要对其拓本的流传、文学与书法价值及《石鼓文》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论述,并未对《石鼓文》临摹、取法及其对篆书创作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与分析。吴昌硕作为取法《石鼓文》成就最高且影响最大的书家,通过分析其对《石鼓文》的临摹及对其篆书创作风格形成影响因素等来窥探《石鼓文》的书学价

    中华书画家 2023年2期2023-03-22

  • 吴昌硕晚年篆书新变摭议 ——兼论《修震泽许塘记》的艺术风格
    一年开始临习《石鼓文》的,没有确切的记载。在1880年为海如书写的篆书对联,已经含有《石鼓文》的笔意。1882年曾题跋《石鼓文》拓本。说明在此之前,吴昌硕已经学习过《石鼓文》。1884年吴昌硕书《射人唯鱮》是我们能看到有纪年的最早的石鼓文风格作品,此篆书用笔圆润,结字工整。虽然已具备《石鼓文》之形,但笔墨尚欠功力。从上述来看,吴昌硕临习《石鼓文》在四十岁之前已经开始。1889年吴昌硕在赠子谔临《吾车》等四屏款署中提到:“子谔仁兄大人属临天一阁本《石鼓文》字

    中华书画家 2023年2期2023-03-22

  • 石鼓文:静止的画面载着流动的生命
    之第一文物”的石鼓文石鼓文属国家一级文物。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将其视为珍宝,这在中国珍藏的文物中是绝无仅有的。它犹如静止的画面载着流动的生命,承载着周秦的历史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因而受到中外历代文人雅士的歌咏和纪赞,著书立说颇丰者达300余人,诗词歌赋论著约700余篇。石鼓文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其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是史学、文学和书法艺术界公认的价值连城的瑰宝。石鼓自从被发现已经历千年之余,辗转流离,无论朝代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7期2022-12-01

  • 浅谈《石鼓文》的学术及艺术价值
    化的活化石,《石鼓文》凝结着我国早期先民的智慧与思想。石鼓出土于初唐,史籍所载最早可见于贞观年间。唐宋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为石鼓命名,其中以“石鼓”“石鼓文”“猎碣”较为常见。从史学的角度来说,《石鼓文》记述渔猎、祭祀等活动场景,为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史实;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石鼓文》保留业已消失的古文字,为研究考察上古文字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石鼓文》是可与《诗经》媲美的叙事史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

    老年教育 2022年7期2022-08-04

  • 论《石鼓文》对吴昌硕篆书的影响
    摘要:《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清代兴起的碑学热为吴昌硕因《石鼓文》而闻名提供了时代背景,他从临写继承《石鼓文》到突出《石鼓文》的原貌,再到后来变《石鼓文》之体貌为自身所需,从走进《石鼓文》到走出《石鼓文》,高雅出奇,前无古人,自成一家。《石鼓文》成就了吴昌硕,也因吴昌硕而发扬光大。本文主要就《石鼓文》对吴昌硕篆书不同时期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石鼓文》对吴昌硕艺术生涯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石鼓文;吴昌硕;篆书;书风一、《石鼓文》与吴昌硕(一)《石鼓

    收藏与投资 2021年7期2021-08-11

  • 天博 石君
    |顾从义 摹刻石鼓文石砚砚作鼓形,石色尚黑,似淄石。在国内尚未发现石鼓文宋拓本之时,此砚即成宋代石鼓文样本,故对石鼓文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清|卢栋 抄手式漆砂砚砚作抄手式,形制仿宋,砚堂较深,砚背有椭圆形凸起。卢栋出身漆器制作世家,他制作的砚台以一定比例漆砂调制而成,类澄泥而绝轻,入水不沉。明|十八罗汉洮河石砚石质细润纯净,色泽黄绿雅丽。椭圆形砚,造型浑厚凝重,纹饰雕刻精细流畅,构图得法,为明砚中的精品。明|荷鱼硃砂澄泥砚砚呈朱红色,泥质优良,色泽鲜艳,习

    求贤 2021年6期2021-07-07

  • 有些“书论”是胡说!
    古代篆书的石刻石鼓文,很正规,也很整齐,笔道都很匀实。但是你写石鼓文石鼓文里的字是很有限的,石鼓文之前的字,比如《说文解字》里的九千多字,那决不是石鼓文所包括得了的。并且《说文解字》是小篆,石鼓文与《说文》中的籀书很相似,所以也不能是写了石鼓文别的就都懂得了。篆书是这样,隶书也如此。很多人说写汉碑须先写《张迁碑》《张迁碑》写好了,再写其他的碑就行了。而在我看来,清末专临《张迁碑》的何绍基,所临众多《张迁碑》版本中,越到后来写得越不好。为什么呢?他自己也腻

    艺术品鉴 2021年1期2021-04-27

  • 习篆
    关键词】篆书;石鼓文;吴昌硕;习篆【中图分类号】J29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2-0036-03【作者简介】朱子涵,北京语言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3)书法专业本科生,作品入展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开始接触吴昌硕的《临石鼓文》之前,我有过一段临习小篆的经历,学习李斯的《峄山碑》和李阳冰的《三坟记》,此二帖通篇较为规整统一。张怀瓘在《书断》中称李斯乃小篆之祖,其赞曰:“李君创法,神虑精微。铁为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1年11期2021-03-17

  • 石鼓的美感分析
    材料。据考证,石鼓文是介于西周金文和秦朝小篆之间的文体,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母体,是中国汉字萌芽状态的珍贵例证。从书法艺术来看,石鼓文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精品,是现行楷书的嫡祖。石鼓文呈现出一种方整、严肃静穆的风格特征,奠定了中国文字在笔画、结构、章法上的审美取向,为秦统一中国文字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从雕刻艺术来看,石鼓文字是石刻艺术的鼻祖,开我国以石为文的先河,是秦朝石刻艺术的重要体现。石鼓就地取材,利用天然形成的上细下粗顶微圆的状态自成一体。石鼓、石鼓

    艺术研究 2021年6期2021-03-17

  • 吴昌硕书法美学研究
    吴昌硕;篆书;石鼓文吴昌硕(1844—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会通的大背景下,吴昌硕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并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将四绝融会贯通。吴昌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2期2021-03-03

  • 寻一方消失百年的名砚
    代顾从义摹刻的石鼓文砚在其中就颇具代表性。堂兄徐世襄曾因价格太高,劝徐世章放弃,怎奈徐世章爱砚极深,不惜花费金钱。经一年多的协商,李氏终于出让了该砚。明 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砚天津博物馆藏家中秘藏这件石鼓文砚为柱体,直径19.5厘米、高10.4厘米、重6860克,石色苍黑,质地纯净。砚面、砚背及砚周皆有铭刻。其上下四周根据北宋石鼓拓本共摹刻434字。它是按照原石的字位摹刻,因此保持了石鼓文字与字、行与行及每段之间的间隔,使研究石鼓文有了一定的依据。该砚砚面雕刻

    中国收藏 2021年1期2021-01-25

  • 清代吴昌硕其人其艺考
    签。本文通过《石鼓文》临摹探讨清代吴昌硕其人其艺,从《石鼓文》书法的历史文化背景切入,分析吴昌硕在《石鼓文》临摹与取法方面的书法风格内涵与嬗变,并阐述吴昌硕《石鼓文》篆书的创作启示内涵。关键词:吴昌硕 《石鼓文》 临摹取法 篆书书法 启示《石鼓文》素有“石刻之祖”的美誉,它的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独立,拥有相对独立的字体、形制与界线,其深刻的书法理论内涵对后世影响极大。在《石鼓文》临摹、取法与篆书创作过程中,吴昌硕属于集大成者,他通过深度分析《石鼓文》临摹

    参花(上) 2021年1期2020-12-28

  • 吴昌硕石鼓文之风格浅析
    )1 吴昌硕与石鼓文1.1 吴昌硕与石鼓文简介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苍石,是晚清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同时也是杭州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8期2020-11-18

  • 吴昌硕石鼓文之风格浅析
    艺术家,他与《石鼓文》联系紧密,且自成一家。是一位时代巨匠,且同处清代,他与另一位书法大师邓石如书法面貌有何不同呢?关键词:吴昌硕;石鼓文;邓石如;书风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8-0043-021吴昌硕与石鼓文1.1吴昌硕与石鼓文简介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苍石,是晚清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同时也是杭州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石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8期2020-02-22

  • 吴昌硕临《石鼓文》对后世篆书创作的影响
    底,其中临写《石鼓文》对其篆书风格影响较大。吴昌硕的篆书融入了自己的个性特征,他的篆书风格具有更强的节奏感,整体呈现出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的特点,是数千年以来篆书书法中雄强风格特征的代表,对近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也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吴昌硕  石鼓文  篆书创作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4-0042-04吴昌硕(1844-1927),生于孝丰县(今安吉县)鄣吴村。初名俊,改名俊卿,字仓石,一字昌

    艺术评鉴 2020年24期2020-02-04

  • 清吴昌硕临《石鼓文》谫论
    臻一、吴昌硕与石鼓文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后改俊卿,字苍石、昌石等,民国之后称为昌硕;别号朴巢、缶庐、苦铁、破荷亭长、大聋、缶道人等,浙江安吉人。吴昌硕先生在书法、绘画、篆刻以及诗文诸方面均集古今之所长,可谓是我们近代、现代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国画家,同时也是开创一代新风并驰名中外的艺术大师,乃可称为“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吴昌硕一生与《石鼓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摹古多以《石鼓文》为主,并独创一格、自有新意。《石鼓文》是我国石刻

    书法赏评 2019年5期2019-12-11

  • 浅析吴昌硕临石鼓文
    人只要一谈及《石鼓文》,便会想到吴昌硕。可见他对《石鼓文》书法艺术的创造性改变给后人留下了多么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文献学为研究方法,以客观资料为依据,把吴昌硕成就《石鼓文》作为研究的重点。关键词:吴昌硕;石鼓文;艺术一、吴昌硕对《石鼓文》的理解对于石鼓文的临摹学习,吴昌硕曾说过一句话:“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对照他不同时期临写石鼓文的墨迹,可见其所言不虚。他在各个阶段临摹的石鼓文面目殊异,这些阶段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扬弃的过程同样也是量变转质变,循环往复的一个

    艺术大观 2019年12期2019-09-28

  • 浅论吴昌硕篆书
    雄浑朴茂 ; 石鼓文吴昌硕在近代书法篆刻史上可谓是傲视群雄的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大师,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在此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吴昌硕艰难地成长着,并对他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吴昌硕在诗书画印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中以画的影响最大,功夫最深的是书法篆刻,而书法诸体中经过数十年的“强抱《石鼓》”,最擅长的是篆书。吴昌硕自己有诗:“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 可见他对于《石鼓》用功至深。他的篆书又受到篆刻和绘画的影响很大,正如他自己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2期2019-09-10

  • 石鼓文
    [摘要]《石鼓文》是春秋战国时期秦人遗留下的石刻类书法经典范本。其用笔中锋内敛,裹锋涩行;笔姿虚和简朴,苍茫稳健;意态古雅生动,绚烂无邪;字内空间匀和简净,平中寓奇;字形结体势纵意方,端庄凝重;字法稳定,籀文正宗。全文章法布局工稳严正,行列整齐,列兵布阵肃穆泰如,通篇一派博大宽厚意蕴。《石鼓文》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书法艺术价值,作为最早的石刻文字,其“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介乎大篆与小篆之间的特殊历史地位亦值得研究与关注。[关键词]《石鼓文》;赏析;导临[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5期2019-09-10

  • 石刻之祖:战国时期秦国的石鼓文
    战国时期秦国“石鼓文”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向巧过渡的信号。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籀文,也是我国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刻石文字,被称为“石刻之祖”。唐初在陕西凤翔出土了十个石鼓。它们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不同看法。唐代张怀瓘、韩愈、韦应物等认为是周代石刻,宋代郑樵与近代人则认为是秦代的。目前,关于石鼓文的确切年限仍有秦文公、穆公、襄公、献公诸说。从石鼓文属于大篆体系的书体和秦国诅楚石刻的印证,以及《史记·秦本纪》等文献来看,似应属于秦惠文王三年至十三年(前335—前3

    月读 2019年8期2019-08-29

  • 吴昌硕与石鼓文不解之缘
    为服膺的是他的石鼓文篆书。谈及吴昌硕篆书,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石鼓文。从政治角度来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文章将从石鼓文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切入点,再叙吴昌硕的学术生涯及其石鼓文篆书艺术成就,对二者进行个别分析,最后加以综述。关键词:吴昌硕   石鼓文   石鼓文篆书艺术成就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009-03吴昌硕

    艺术评鉴 2019年12期2019-07-26

  • 石鼓文
    一、《石鼓文》赏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有着明显的地域化现象,并且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一是以秦地为主向小篆方向演变;二是一些地区文字出现了装饰化倾向;三是文字简化而渐趋隶变;四是仍沿西周大篆风格发展。《石鼓文》即是大篆向小篆衍变过程中的产物,且载体由青铜变为石材。石鼓文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石刻篆书。所谓石鼓,即为高约1米,直径约0.6米,形制似鼓形的石器。唐朝初年,在陕西岐州地区出现10枚鼓形石,石上刻的文字被称为《石鼓文》。10枚石鼓上分别刻着四言诗

    江苏教育 2019年37期2019-06-17

  • 金石声声
    ,吴昌硕所临《石鼓文》最为人所称道。石鼓文是先秦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刻文字,石鼓文的历史文物价值自然连城,而其书法美学价值同样不容小觑,是古今书法家最为敬重的“圆笔书”圣典。临习石鼓文并不容易,除了要掌握其字形特点,更要领会其兼备古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9年3期2019-04-29

  • 刻石之祖:石鼓文善本
    石鼓齐鸣——石鼓文善本新春大展”是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特展,虽已落幕,但此次难得一见的相距两千多年的石鼓善本展品中,汇集了国内传世《石鼓文》珍本,是国内《石鼓文》拓本的精品展示,共计有25种展品,其中多件是2018年最新发现的善本。从前,不为人所熟知的石鼓文,可以说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珍藏。石鼓文善本更是现世书画大家融汇古今之根本的研习所在,在中国文化史、书法史、金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上诗

    检察风云 2019年7期2019-04-08

  •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選釋三則*
    人君不善之應 石鼓文 大戴禮記本文討論《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所收三處釋文之疑義,含《人君不善之應》一則,《禁》篇一則、《三十時》一則,(1)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文物出版社2010年。以下凡稱“整理者”均指此書,只出簡號,不出頁碼。合爲三則,以就教於同仁明哲。《説文》收有“极”字:“极,驢上負也。从木及聲。或讀若急。”簡文用法也非“极”字本義,當依整理者所言:“讀爲‘楫’。《詩·大雅·棫樸》:‘淠彼涇舟,烝徒楫之。’《釋名

    简帛 2018年2期2018-11-30

  • 纸寄贞石——盛昱监拓《石鼓文》考略
    焦傲石刻之祖《石鼓文》自唐初重现以来,其善拓传世至今者屈指可数。天一阁博物馆编《石鼓墨影——明清以来善拓及名家临作捃存》一书,收录自明代中期至清代末期原石拓本十四种,太半庋藏博物馆。此编蒐集版本虽夥,却未包含罗振玉曾得并多次褒赞的一个重要版本——光绪乙酉(1885)国子监祭酒盛昱命黄士陵手拓《石鼓文》。罗振玉《石交录》卷一,“盛昱令黄木父拓石鼓最善”条云:“宗室伯羲祭酒盛昱长国学时,曾命国子生黄君木父精拓石鼓文,于石泐处加意施墨,故宋拓所不可辨之残迹,转可

    艺术品鉴 2018年9期2018-11-06

  • 石鼓文
    石刻之祖。一、石鼓文分析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石上的篆书,故得名。鼓的直径约二尺,文字刻于石鼓中间部分,其文内容为四言韵文,记述秦国君游猎之事,故又名“猎碣”。直至唐初,石鼓一直被委弃于陕西陈仓之野(今陕西凤翔一带),故有“陈仓石鼓”之称,又因其地在岐山之阳,又称“岐阳石鼓”。自唐发现后数经迁徙,现存故宫博物院,其中第九鼓已文字全无,其他诸石的文字也漫漶磨灭严重。石鼓文所刻书体在两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或称为“大篆”,又有谓石鼓为周宣

    大观(书画家) 2018年4期2018-10-22

  • 石鼓文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书法中的代表,石鼓文毫无疑问应当引起中小学生书法教学的重视。关键词:石鼓文;文化素养;创造能力;书法石鼓文的书法艺术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之一,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书法的巅峰之一。因此在中小学生的书法教学中石鼓文书法的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青少年来说,石鼓文书法的学习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学素质以及陶冶中小学生的文学情操,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能够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石鼓文书法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欣赏到名字的字帖和锻炼自己的书法,更为

    大东方 2018年9期2018-10-21

  • 石鼓与石鼓文探究
    键词】 石鼓;石鼓文;拓本;历史变迁;述评【中图分类号】 H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3—0099—01石鼓系先秦文字石刻遗物,唐贞观时出土于今陕西凤翔县东南二十里之石落务村,花岗岩石共十枚,大小不一,形似鼓故名。每鼓刻有四言诗一首,以记叙先秦君王游猎之事为主,因其铭诗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猎碣”。唐人窦蒙称为“猎碣”亦称“陈仓十碣”。至唐宪宗时,国子监祭酒郑余庆改任凤翔县县令,始将久弃荒野之石鼓移置凤翔文庙内;五

    甘肃教育 2018年13期2018-10-13

  • 由清华简《子仪》说到秦文化之“文”
    :子仪;秦风;石鼓文;秦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4-0136-06一、清华简《子仪》所见秦穆之斯文清华简最新公布的第六辑中有《子仪》一篇,主要内容是秦穆公面对崤之战后不利的国内外形势,意欲放归楚人子仪,达到与楚修好,共同对抗晋国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放归子仪,篇中记载秦穆公还专门为子仪举行了隆重的宾射礼,并“升琴奏镛”,歌诗以咏,其词如:“迟迟兮,委委兮,徒会所游又步里謱言雁也……”“汧兮瀰瀰,

    中州学刊 2018年4期2018-06-16

  • 刀刻斧凿尽显风流千年大篆跃然石鼓镇国之宝石鼓探秘
    学者研究考证,石鼓文字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的母体,是现行楷书的嫡祖。石鼓是研究中国汉字形体演变和石刻文化的珍贵实物,是研究我国文字史、文学史、考古史、金石书法艺术史、社会发展史和周、秦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先秦时期地域风物的重要史料,其在中国文字史、文学史、考古史、金石书法艺术史、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如今,许多古文字都已消亡,而中国两千多年前的石鼓文字仍不过时,有规律可循,如「車」石上的「車既工」、「馬既同」的「車」字、「既」字、「

    紫禁城 2018年6期2018-06-15

  • 吴昌硕自评其书
    长。晚年常集秦石鼓文字作联,兴之所至,则题长跋坦露心曲。六十三岁所书《昌策若木七言联》跋:“此聯句颇有寿意,不知作者为谁,恒轩尚书(吴大瀓,号恒轩,一八三五至一九0二)时一书之。兹抚其法,而用笔仍本《石鼓文》,更觉古劲有致。乙巳除夕(一九0六年初)为养木居士作画,砚有余墨,乘兴涂抹。安吉吴俊卿。”缶翁虽以吴大潋字法写此联,用笔却本猎碣,自诩“古劲有致”,似有争胜之意。七十一岁书《其鱼吾马八言联》,上下联左右题有长跋,评前辈篆书家而及于己:“近时做篆,莫鄙亭

    读书 2018年6期2018-06-09

  • 石鼓墨影—明清以来《石鼓文》善拓及名家临作展
    影—明清以来《石鼓文》善拓及名家临作展”暨《石鼓墨影》图书首发式及研讨会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举行。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施安昌、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曹锦炎、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仲威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展览展出明清以来各种版本、摹刻精良的《石鼓文》善拓,吴昌硕、翁同龢、王福庵、罗振玉、马公愚、伊立勋等名家临作,以及12位西泠印社当代社员的临创作品,极为难得,不少珍贵的拓本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地。

    大观(书画家) 2018年1期2018-05-18

  • 传统为根
    连超内容提要:石鼓文的发现始于唐代,为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因刻于10个鼓形石礅上而得名。在书法史上,它上承甲骨、金文,下开小篆先河,在史学、文学、考古和书法篆刻艺术界被誉为民族瑰宝。自古以来,石鼓文备受世人珍爱,因此而照耀千古、流芳百世。本文试从石鼓文的艺术风格、审美意蕴及其临习要点加以探讨,以便更深入地挖掘石鼓文的文化精神与时代价值。关键词:石鼓文;概况;风貌;临习;神完气足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它在我国文学史、书学史、金石学史和文字学

    书画世界 2018年8期2018-05-14

  • 篆书的继承与创新
    摘 要:《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史料价值,更是篆书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吴昌硕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之精神,变石鼓之体貌,入石鼓出石鼓而成自家气象,成为篆书史上一块里程碑。吴昌硕对篆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的研究吴昌硕篆书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并认真分析我在学习当中的收获,对我学习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石鼓文;吴昌硕;篆书;创新在篆书史上,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石鼓文时期,它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开小篆先河,同时其内容堪

    世界家苑 2018年3期2018-04-27

  • 自出新意 前无古人—吴昌硕对石鼓文取法的突破及其影响
    学院内容提要: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清代碑派书家对笔法的探索以及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为吴昌硕学习石鼓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吴昌硕石鼓文对其后书家取法石鼓文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借鉴学习吴昌硕石鼓文的同时,后世书家对吴昌硕石鼓文的评价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本文试图对后世书家对吴昌硕石鼓文的评价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从而对当代书家借鉴取法吴昌硕石鼓文有所启发。吴昌硕 雪庐34cm×104cm 1923 西泠印社藏一、弁言清代中晚期,石鼓

    书画世界 2018年12期2018-04-17

  • 「自我作古空群雄」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法概述
    吴昌硕一生的《石鼓文》书法作品,从早年的刻意临习、亦步亦趋,到中年融入金文体势后的刚柔相济、曼妙多姿,再到晚年的郁勃恣肆、虚和冲淡,经过一次次的蜕变,终于脱略形骸……吴昌硕(一八四四年~一九二七年)初名俊,后更名俊卿,字昌硕,别署昌石、仓石、仓硕、苍硕等,一九一二年民国建立后以字行。一生所用别号甚多且屡有更易,常见于书画作品署款者有缶庐、缶道人、老缶、苦铁、大聋等,浙江安吉人。吴昌硕在诗、书、画、印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一生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各类作品,其食古

    紫禁城 2018年4期2018-04-16

  • 「从兹刻画年复年,心摹手追力愈努」吴昌硕的《石鼓文》及其篆书艺术
    ,书家学篆视《石鼓文》为正宗,其浑穆的体态、钢筋铁骨的线条、方正严谨的结体为篆书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特别是碑学兴盛的清代,杨沂孙、吴大澂、吴昌硕等人都曾于《石鼓文》得益,但以数十年精力临习不怠并终至专精独擅者,当数吴昌硕……《石鼓文》是一组镌刻于鼓状石头上的篆书文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组刻石文字。其书体属于大篆,以四言诗的体裁记述秦君游猎之事,又名「猎碣」。(对石鼓的雕凿年代,诸说不一,现多认为系战国时期秦国物,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紫禁城 2018年4期2018-04-16

  • 从文献整理的角度谈郭沫若的石鼓文研究*
    611730)石鼓文是先秦重要的历史文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录和评价石鼓“在县南二十里许,石形如鼓,其数有十,盖记周宣王畋猎之事,其文即史籍之迹也”。石鼓为花岗岩制作而成,张光远称:“每鼓大小略异,平均约在四百公斤左右”。石鼓文作为重要的古代文献,历来为学者重视,研究者甚多。1932年,在日流亡的郭沫若接触到石鼓文《后劲本》拓本照片,引起了他极大的研究兴趣,投入了极大精力写成《石鼓文研究》一文,收入1933年《古代铭刻汇考》中。1936年他又获得石鼓文

    郭沫若学刊 2018年1期2018-03-21

  • 石鼓文的书体问题及石鼓文“阮刻本”
    571158)石鼓文的书体问题及石鼓文“阮刻本”王 雨(海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海口 571158)现存关于石鼓文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唐贞观时,苏勖在《叙记》中所提及的“史籀之迹”,亦指今天我们所说的石鼓文。通过对石鼓文中字形为小篆以及字形接近于小篆的文字进行整理,可以看出石鼓文应为大篆到小篆演变时期的书体。历史上石鼓文被翻刻过多次,其中阮元翻刻的石鼓文使清代书家人人复见善本,石鼓文“阮刻本”对石鼓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石鼓文;书体;翻刻;阮元引 言石鼓文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8-01-04

  • 吴昌硕:缶翁墨戏 百年魅力
    画好。”以临写石鼓文称誉于世吴昌硕(1844年-1927年),号缶庐、老缶,是我国近代海派杰出的艺术大师,与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合称“20世纪传统四大家”,吴昌硕为四大家之首。吴昌硕学石鼓文(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的时间很早,30岁到苏州,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杨岘学金石学和书法,即开始臨写石鼓。石鼓文的风格原本属于比较工稳端正一路,而吴昌硕的石鼓文却写出了一种流动感,更以遒劲老辣、笔墨厚重为其主要特征。吴昌硕晚年曾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9期2017-09-18

  • 名帖评介
    名帖评介石鼓文(局部1)石鼓文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内容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与《虢季子白盘》及《秦公簋等》青铜器铭文一脉相承,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代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

    江苏教育 2017年37期2017-07-01

  • 中和之美 ——《石鼓文》临摹分析
    和之美 ——《石鼓文》临摹分析薛元明《石鼓文》作为“经典”是由无数人来完成的。《石鼓文》在笔画、结构、章法上呈现出一种方整、严谨、肃穆的风格特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来秦小篆走向统一化做了铺垫。若临摹取法,对风格特征的把握可从四方面入手:笔“婉”;体“匀”;意“畅”;气“清”。石鼓文;中和对书法史产生影响的实质上有两条线:一是明线,历代社会风俗、文化礼制乃至书体演变等各种因素。一是暗线,这是书法非常独特的一点。被埋没的诸如汉简、墓志等被发掘之后,进而为

    江苏教育 2017年37期2017-07-01

  • 从与吴大澂的交谊谈吴昌硕的大篆书法
    硕一生致力于《石鼓文》,自成面貌,然其金文亦成就斐然,但相较于《石鼓》却数量稀少。对比其早年与晚年对《石鼓》的临习,结体和章法上除了取法金文之外,还融入篆刻造型,在笔法上变化颇丰。不可否认这与吴昌硕有意识侧重于对《石鼓》的创作有关,但也与吴大澂的交谊以及书画市场对作品风格的需求不无关系。关键词:吴昌硕;吴大澂;交谊;石鼓文;金文吴昌硕与吴大澂是晚清书坛习篆的佼佼者,他们掀开了清代大篆书法灿烂的一页。吴昌硕摆脱了清初以来篆书以秦篆为源,缺乏创造力的时风,几十

    文史杂志 2017年2期2017-03-18

  • 先秦文学中一部璀璨的历史史诗——石鼓文
    一段鲜为人知的石鼓文故事神秘悠远,石鼓文用它自己的独特与颂美带给后人无穷的想象空间。石鼓文在先秦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之间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石鼓文中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先秦文学;石鼓文;价值;影响丰富多彩的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基石,它不仅开启了诗歌、散文、赋等多种文学样式,而且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良好开端。诗歌是产生最早的文学样式,先秦文学中有众多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诗歌中颂美、祈祷的韵语,很多也都与歌谣

    资治文摘 2016年1期2016-05-30

  • 书法有捷径,篆书开先锋
    :书法;篆书;石鼓文;兴趣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学书法能够让人修身养性,提升生活品位。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书法。当前小孩子学书法多是学写楷书,写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笔法要求比较多,基本笔画需要练很长时间,实在是一项很枯燥的学习。有很多孩子初学基本笔画很难写到位,越写越没有动力,越练越枯燥。这种“屡战屡败”的挫折,有几个孩子能经受

    新课程·中学 2016年8期2016-05-14

  • 石鼓文集联的几点思考
    ●谭亦帆石鼓文为先秦刻石文字,共十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每鼓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其内容为《马荐》《汧殹》《霝雨》《虞人》《作原》《銮车》《田车》《而师》《吾车》《吾水》(顺序有争议)。石鼓文集联应加强对中国先秦史和文字演变过程的学习和研究。如果书写者只会用书法抄写楹联,不会撰写,当然未尝不可,但是楹联俗称两行文学,其文学功底和书法功力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创作楹联才有意义。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石鼓文书法集联造诣极深,江西陶博吾石鼓文书法集联独树一帜。笔

    对联 2015年23期2015-05-28

  • 书林至宝 雄强浑厚——春秋战国《石鼓文
    金文、春秋战国石鼓文等作为研究的对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启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之后,汉字书法也随着社会的动乱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无论石刻文字(中山国刻石、石鼓文)、金文(钟鼎、货币、兵器刻款、符节文字)、墨迹(侯马盟书、墨书缯简)、钵印文字,都呈现出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艺术特点。虽然庄严场合大宗应用的仍然是西周以来的大篆(或称金文、籀文、古文、古籀),但草篆、篆体美术字(越王勾践剑铭之类)已广泛应用,古隶已经萌生,与诸侯割据、

    名作欣赏 2014年4期2014-07-12

  • 景舜逸 现代石鼓文第一人
    舜逸先生。提起石鼓文,景先生显得格外兴奋。早在2004年8月,团中央《希望月报》杂志社、中国社科院殷商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书画协会等单位,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景舜逸教学成果暨师生作品展》。展览之前,景舜逸到北师大红楼向启功先生汇报,启功非常高兴,一边翻看作品集一边交谈。在谈及石鼓文时,启老说:“清代石鼓文写得最好的是吴昌硕,民国时的强盛余也写得好。”随后,竖起大拇指说,“现代写石鼓文最好的是你景舜逸。”景舜逸回忆说,启老对我鼓励的话语,至今

    中华儿女 2014年5期2014-03-13

  • 石鼓称谓、刻制年代及其书法美学简论
    国第一古物”。石鼓文是刻在十枚鼓形碣石上的文字,初唐(约627—649年)发现于天兴县(今陕西宝鸡凤翔县)一带。数千年来,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人拓,原石虽有脱落剥离的地方,但原貌依旧,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引来无数人为此折腰,瞻仰之余,甚感其文字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从而激发人的意志,千古绝唱响彻历史的天空,展现石鼓文的审美特色:“乃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直劲迅,有如缕铁,而端姿旁逸,又婉润焉。”石鼓文研究的范围何其阔大,不论是石鼓概况(出土、称谓、迁移、形质、存

    传播与版权 2013年4期2013-12-12

  •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述略
    031)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述略罗业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工商管理系,成都 610031)石鼓文的研究一直为金石学家所重视,郭沫若对石鼓文整理和研究自成一家,其在石鼓文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指导思想,开展了不少具体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郭沫若;石鼓文整理;研究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之南的野外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石鼓,贞观中,吏部侍郎苏朂最早纪石鼓事云:“虞、褚、欧阳共称古妙,虽岁久讹缺,遗迹尚有可观,而历代纪地理志者不存记录,尤可叹惜”。唐人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8-15

  • 石鼓文和秦小篆
    余巨力石鼓文和秦小篆余巨力继甲骨文、金文之后,石刻文字渐成为汉文化的主要载体。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应数刻在鼓状石碣上的“石鼓文”。这些石鼓在唐朝初期被发现,共有十件,每件有一篇六七十字的四言诗,文字奇古,内容记载国君游猎等情况。它是研究我国书法发展的宝贵文物。经专家考证,此石鼓为秦刻石已成定论,然而对其具体的时间则莫衷一是。此外,为什么要把石碣打制成鼓状来刻字载文?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尚待我们去研究、去揭示。以石鼓文是战国晚期秦的标准篆体,属于籀文,亦名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9-23

  • 和吴杰一起赏国宝
    的字体,便称“石鼓文”了。难怪唐代诗人、大文学家韩愈(768~824年)面对枯涩难解的石鼓文,竟然激动得涕泪双流,写下著名的《石鼓歌》,发出“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的感叹。把文字刻在石头上,本属原始先民摩崖刻画的一种。石鼓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文字刻石,有“中国碑刻之祖”的美称。石鼓文其实是上承金文,下启小篆的大篆,这些字历经学者考订之后大体可读。长期以来,对于石鼓的刻制年代学者们一直争议不休,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

    西部大开发 2009年6期2009-07-27

  • 唐金海:濡墨石鼓文,直抒性灵诗
    、治学之暇对于石鼓文的精研以及集字自创的石鼓文书法楹联和格言。在唐金海的书法间内,临窗一张大书桌,文房四宝,琳琅满目,历代书画集满书橱,四壁虽凌乱散杂,但却透出清幽的纸墨香。“石鼓文距今2700年左右,是中国迄今最早的石刻文字,故为石刻之祖。唐朝初年在陕西凤翔田野中发现了十座上面刻有美妙绝伦文字的大石头,每座石头重约两吨左右,因为形状如馒头,有人命之为石鼓,又因为大石头上刻有周王室时渔猎、风物等,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猎碣……”。唐金海对古文物石鼓文的熟稔和情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6期2009-06-11

  • 篆书之祖
    ,从篆书之鼻祖石鼓文,到浩如瀚海的古印文字,无不见于铭刻。可以说,铭刻是古代篆书的宝库。石鼓时代约在战国早期,是我国古代最早石刻之,唐朝初年在陕西凤翔县发现,共十石,今存故宫博物院。石鼓文刻于石鼓之上,故名。从书体角度说,石鼓文应属大篆。据《说文解字》,周宣王时的太史籀著有《大篆》十五篇。如此说不误,大篆之名出自周代,它是书名,也是当时标准字体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大篆的唯秦一国。而遗存的秦文,字最多而精美者非石鼓文莫属,石鼓文堪称大篆之代表。篆书是秦

    收藏·拍卖 2009年11期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