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篆

2021-03-17 21:19朱子涵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篆书吴昌硕

【关键词】篆书;石鼓文;吴昌硕;习篆

【中图分类号】J29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2-0036-03

【作者简介】朱子涵,北京语言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3)书法专业本科生,作品入展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开始接触吴昌硕的《临石鼓文》之前,我有过一段临习小篆的经历,学习李斯的《峄山碑》和李阳冰的《三坟记》,此二帖通篇较为规整统一。张怀瓘在《书断》中称李斯乃小篆之祖,其赞曰:“李君创法,神虑精微。铁为肢体,虬作骖騑。江海淼漫,山岳巍巍。长风万里,鸾凤于飞。”《峄山碑》可谓李斯知名刻石之一,可以看作秦始皇大一统之后的文字改革之作,其风格变化与前代的金文、铭文等有所不同。《峄山碑》(图1)结体匀称,有规律可循:上紧下松,下垂之笔略长;笔画线条挺拔而刚劲,中锋用笔,裹锋行笔,笔笔蕴藏法度;整碑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文字风格亦体现出秦朝的时代精神。而李阳冰的《三坟记》(图2)承《峄山碑》笔法,瘦劲刚挺,雍容婉曲。此二者的共通点是都为“玉箸篆”,强调整体的规整划一,头尾圆润,线条粗细一致,横平竖直,婉转通畅,法度森严。

大篆与小篆相比,虽同为篆书,却差别甚巨。两年前我曾临习过《散氏盘》,之所以选择《散氏盘》作为临习研究的对象,是因为此法帖散发出的具象美和自然美吸引了我。《散氏盘》(见下页图3)通篇呈现一种自然之势,随心所至,奇姿迭出,不拘俗套;用笔恣肆放逸,线条苍茫而深厚;结构形方势圆,结体自然;笔意拙朴大方,愈显朴厚,“浇铸”感十分强烈,表现出浓重的“金石”味。我在临习《散氏盘》时,注重体现笔画的质朴厚重以及自然之态,同时也努力再现整体的金石感。一笔书从浓墨到枯笔再蘸墨,继续从浓到枯,行至枯笔,则放慢书写速度,感受笔与纸面的摩擦变化,体会“涩行”之感,使得整篇章法布局更具有层次,有虚亦有实。线条苍劲有力似藤条为最佳,线条纤细绵弱似枯草为大忌。在沉稳厚重的同时,稍加行书笔意,便可以使得字态生动而鲜活,富有生命力。

蔡邕《九势》中提到,“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书写《散氏盘》或《秦诏版》,都不应被形所束缚。相对于形态,更重要的是笔法,体悟了笔法,形态自然而然便可以表现出来。这也正是书法令人神往之处,不确定性亦有可能是传神之笔。相较于小篆的線条规整统一、章法排列有序,大篆的浑然天成、自然之气显得更加有趣。

我临习大篆从吴昌硕字帖入手。吴昌硕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的确如此,吴昌硕各个阶段的篆书风格相迥。我搜集了他生平各阶段临习石鼓文的作品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吴昌硕在40岁之前,他的大篆作品还不是十分成体系,此时的吴昌硕仍在临习古帖阶段,日日与古人法帖为伴。他从秦代李斯小篆起步,之后受杨沂孙的影响,作品还未摆脱千百年来小篆线条粗细基本一致、笔法统一工稳的风格,书写字形方面仍然略显青涩,从光绪四年所作的 “司马名高文纪汉,隃糜光重字临王”一联可见,字形方面仍似有可推敲之处,笔法亦较为拖沓,略显臃肿。40岁后,吴昌硕在与潘瘦羊游虎丘时,得到了《石鼓文》精拓,他如获至宝,时时品味,临池不辍,尝作诗言:“从兹刻画年复年,心摹手追力愈努。葑溪新居南园邻,种竹移花满庭户。清光日日照临池,汲干古井磨黄武。”这足以表现吴昌硕得到拓本后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他天天练习,想要汲取尽古人留下的精华。但此时吴昌硕鲜明的个人风格仍旧没有得以体现,他这个阶段的作品仍然体现出整体笔画细瘦而秀气,字形呆板而拘谨,还是保留着原碑的大体风格。直至耳顺,吴昌硕作品才逐步形成现在人所熟知的“石鼓面貌”。晚年,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下,吴昌硕形成生动而大气的书风,此时吴昌硕所临习的《石鼓文》已经逐渐脱离了原帖的形貌,方正的字形开始逐步拉长,金石气息愈加盈足,墨色枯湿浓淡也得到变化,体现出独特的超逸风度。字形朴拙而沉稳,气韵苍茫而浑厚,线条苍劲老辣。其作品对字形姿态赋予了更多变化,字形左低右高呈现倾侧关系,使人不禁去揣摩推敲。吴昌硕《临石鼓文》在增强了空间错落感的同时,内外疏密关系也体现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尝试。这个阶段他的大幅作品欹侧相生、质朴烂漫,整体呈现了大气磅礴之势、浑沉高古之气,犹如天坠奇峰,翕然渊成,震人魂魄。相比于《石鼓文》原碑,吴昌硕保留了苍古势气(见图4),通过日月精研,提炼出了自己的一套表达体系,字形方面二次创造,赋予其书写性和观赏性,并加强了对比矛盾,使《石鼓文》新意盎然。

我在初习吴昌硕《临石鼓文》时,亦停留在清代小篆的模式上,并未能体会其金石之感,而更在意法帖字形。笔画处理得也相对光滑完整、缺乏变化,笔画的苍劲之感并未表达出来。墨色亦是漆黑一片,了无乐趣,线条趋同而沉闷,缺乏弹性,了无节奏,如湿朽的木条苍白柔弱,缺乏生命力。我选用的半生熟纸也难承线条的力度和墨色变化。多次的试错之后,我渐渐明白,书法的核心是领其神而非拘泥于形。为了表达出更好的神态效果,我选择了生宣进行书写,运笔节奏的变化开始按自己的理解掌握,笔触所至,自然形成了一些似枯雪的飞白线条,后者与涨墨之处形成矛盾对比。这些新的理解,使得临习的作品整体上气质真率、神采逼肖。在未来的临习中,我应该更注意章法、笔法、墨法的表达,或可融入行草笔意,使字书写得更为生动,而非单纯的追摹形状。如若过分顾及形态而偏废了笔法与墨法的表达,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临习、对比、改进过数遍吴昌硕的《临石鼓文》后,我对大篆用笔相较之前熟练颇多,从之前唯唯诺诺的用笔,到如今的线条表达果决,软笔亦出金石气,其中的练习量不言而喻。在临习过程中,吴昌硕不同时期的《石鼓文》作品带给我的感受又各不相同。所以用大量的练习以追溯其书道心迹,既是学习之必需,更是乐趣之所在。这也正是每一个学书法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通过对古帖不断的练习,才能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

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汉字书体在东汉、魏、晋形成演变的转折,出现了草书、楷书、行书等。中国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视觉艺术,一直具有独特的魅力。但是,随着现代社会进程的展开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积极传承书法艺术的态度曾经莫衷一是。令人欣慰的是,现今书法艺术的价值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书法艺术的发扬光大亦指日可待。躬逢盛世,书法人有责任继承传统文化,研究经典作品,普及书法艺术。对于书法人而言,在学书的道路上,修习艰苦,任重道远。我希望在之后的研修中,乐学善思,临池不辍,为未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怀瓘.书断[M]石连坤,评注.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王宏.吴昌硕临石鼓文精品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3890501908231

猜你喜欢
篆书吴昌硕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那人不值得(外一则)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我的篆书观
书法技法讲坛—篆书技法45例(十二)
吴昌硕与潘天寿的忘年交
用劲刻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