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

  • 慈善法》修正未完待续
    周群峰《慈善法(修正草案)》将个人求助行为和提供个人求助的平台纳入《慈善法》规范,并授权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图/视觉中国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对《慈善法(修正草案)》(下称“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在闭幕讲话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表示,“要认真研究审议意见,进一步把草案修改完善好。”《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开始实施,是我国慈善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修正草案在规范慈善组织行为、完善公开募捐制度、强化慈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41期2023-12-02

  • 争议与妥协我们需要一部怎样的《慈善法》?
    光再次聚焦于《慈善法》,而《慈善法》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22年12月30日,《慈善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全国人大官网显示,截至2023年1月18日,共有180人参与,征得765条意见。相比现行《慈善法》,修订草案新增1章21条、修改47条,修改后全文共13章133条。如此大幅度的修订,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次修订很好地回应了近年来《慈善法》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包括个人求助、地震等重大灾难后的公益募捐等舆论热点做了法条更

    中国慈善家 2023年1期2023-07-17

  • 法治强化、社会网络与慈善组织会计信息质量 ——来自《慈善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本文简称《慈善法》)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第一部综合性基本法,使我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善”新时代。这次慈善法治化对慈善组织行为和慈善事业后续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慈善法》的实施为外生冲击,考察法治强化的经济后果,以期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营利性组织不同,慈善组织的资源提供者与监管者通常不是其项目或服务的直接接受者,无法直接评估慈善组织的资源配置质量[1]。因此,会计信息成为资源

    财经论丛 2023年5期2023-05-08

  • 网络公益众筹启动主体之合法性评析 ——以我国《慈善法》为视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文简称为《慈善法》)第二十一条和二十四条的规定,慈善募捐指的是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而财产是包括货币与有价物的。因此,网络公益众筹中涉及的捐赠物应当是来自良善捐赠者的一切款物。鉴于货币与物品的差异,在捐赠中的处理方式上也应有所区别。二、网络公益众筹之启动主体所谓网络公益众筹的启动主体,即此项活动的发起者,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向网络用户发出求助的信息(该求助内容也是明确具体的,如具体的限制时间与所需数额等),以期实现己

    法制博览 2023年8期2023-04-15

  • 修改《慈善法》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年颁布实施的《慈善法》,是规范慈善主体和慈善活动的基本法,开启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最近修改《慈善法》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什么要修改《慈善法》,重点修改哪些内容,如何进行修改?本文对《慈善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促进我国慈善法治的完善和发展。修法的原因修改《慈善法》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中央对慈善事业和慈善制度的高度重视。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中国社会保障 2022年5期2023-01-08

  • 规范与激活:后《慈善法》时代的广东慈善生态建设与地方立法实践
    。2016年《慈善法》颁布出台,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二十多个配套文件和法规。江苏、浙江、北京、安徽、江西、陕西等省市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初步形成我国慈善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奠定了可靠的政策法制保障。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方兴未艾,形成了多元化、组织化、规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步入后《慈善法》时代,广东省如何完善《慈善法》相关条例

    大社会 2022年11期2022-12-02

  • 贯彻落实好《慈善法》,开创新时代慈善工作新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6年多了。《慈善法》作为我国慈善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将党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主张和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慈善的法定地位,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可靠法律保障。今年9月5日是第7个“中华慈善日”,又是《慈善法》实施的第6个年头。下面,笔者仅根据学习体会和基层慈善工作实践,并结合本地实际,以为各级慈善部门必须要继续重温《慈

    至爱 2022年10期2022-10-21

  • 关于《慈善法》修改的几点思考
    力,包括修改《慈善法》。2016年颁布实施的《慈善法》凝聚着立法机关、慈善事业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多年心血。《慈善法》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设计了顶层制度,创新了慈善事业体制机制,它的实施把我国慈善事业的思想理念、法治建设和实践效果推向了新高度。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理要求、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还有一定差距。其原因很复杂:我国慈善事业起步晚、底子薄,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慈善法》相配套的法规政策不完善;《慈善法

    中国慈善家 2022年2期2022-04-13

  • 公益捐赠的创新价值:策略性创新抑或实质性创新 ——来自《慈善法》颁布的准自然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颁布的准自然实验,基于倍差法(DID)检验公益捐赠与创新行为的关系,有助于提供更可靠的经验证据。其三,本文尝试从政府补助及债务融资角度探索公益捐赠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路径,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研究企业公益捐赠的创新影响机制研究,有助于理解宏观政策到中观社会再到微观企业行为之间的创新理念传导机制。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多样,而公益捐赠则是最高的表现形式(Archie,1991)[15],许多企业会通过

    企业经济 2021年6期2021-07-11

  • 公开募捐?读懂《慈善法》这些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社会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慈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朋友圈募捐违法吗?单位组织捐款能拒绝吗?朋友圈发起公开募捐属违法!《慈善法》颁布后,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在朋友圈发布求助信息是否违法。首先要区分个人求助与公开募捐之间的区别——个人求助:指的是求助人为自己或者亲属、同事、朋友等与求助者有直接关系的人请求帮助,并获得资助,其属性为“私益慈善”,法律并不禁止这种行为。公开

    环球慈善 2021年7期2021-05-30

  • 论我国慈善法的理解与完善
    被调动起来。《慈善法》作为我国慈善领域的第一部基本法,探究在发生《慈善法》的作用,本文以《慈善法》的完善为研究对象,并简单说明慈善事业在传染病防控期遇到的问题和《慈善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慈善法》的几点建议: 完善《慈善法》相关配套制度,修订《慈 善法》相关配套法律,强化《慈善法》执法监督。关键词:《慈善法》;慈善事业;完善途径中图分类号:D922.182.3一、在传染病防控期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1.慈善法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慈善法》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法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2021-03-16

  • 慈善法》给陕西带来新气象
    学习贯彻实施《慈善法》,推动陕西慈善事业进入了法制化轨道,高质量地快速发展。不仅募集款物3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而且实施八大工程传播慈善文化,参与社会治理,建设“厚德陕西”。初步建立了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并驾齐驱的现代慈善体系。纵观陕西慈善五年来的变化,呈现出以下新的气象:一、支持参与慈善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慈善法》和《陕西省实施办法》相继颁布后,法律规定的一系列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举措得到细化和落实。比如《办法》支持、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条规就有1

    慈善 2021年1期2021-03-08

  • 后《慈善法》时代慈善信托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制度优势。但《慈善法》颁布后,慈善信托发展尚面临诸多制度问题,不管是财税优惠待遇不到位,抑或初始财产鲜有非现金资产等,都颇受业内与公众诟病,抑制了慈善信托的发展潜力与质量。为此,本文试从慈善属性、信义属性与身份属性这一慈善信托构成要素出发,系统解析其当前制度困境,并通过我国慈善信托制度的域外继受逻辑来反思现有制度困境的深层原因,进而探索更为妥当的本土化法制改革方案,为有效助推慈善信托在慈善事业中积极发挥作用提供理论参考。一、慈善信托发展的制度困境解析在学理

    社会保障评论 2021年3期2021-01-29

  • 动物福利:我国《慈善法》慈善目的的拓展点
    研中发现三个与慈善法学高度相关的较为典型的案例。案例一:某小动物保护中心系民政部门注册非营利机构,以保护小动物名义在自有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公开募捐账户,获取捐赠款数额较大,同时募集饲养猫狗的财物一宗。该中心还举行义卖活动获取一定收入。因账目不清,部分款项未用于小动物保护,对于猫狗饲养不善等,受到会员和群众举报。案例二:2019年7月30日,山东某地一流浪小动物救助站被执法部门强拆引发全国关注。案例三:有一对八旬老夫妻通过微信在朋友圈和群里发起募捐修缮流浪动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12-14

  • 我国慈善法律研究及发展路径探析
    的有力补充,而慈善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我国现有慈善立法及其积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慈善法律制度的不足和因当前社会不断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慈善问题,立足我国现状,探索慈善法律的未来发展路径。关键词 慈善法 慈善法律问题 路径探析作者简介:李小杰,潍坊学院法学院教师。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2.005我国经济发展为人们的慈善活动提供了经济支持,长

    法制与社会 2020年35期2020-12-11

  • 我国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制度的反思及优化
    等。【关键词】慈善法;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国际经验;信托导管原则【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0)22-0156-5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以来, 我国的慈善信托获得了稳步发展。 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近三年成功备案的慈善信托产品数量增长了十倍, 信托财产规模也从2016年的不足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9.35亿元。 2020年第一季度信托行业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慈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0年11期2020-12-06

  • 慈善法》首次“大考”
    有余香”,是《慈善法》该考虑的问题4年前的9月1日,经过多方努力,一部被寄于厚望的《慈善法》横空出世。4年后,它迎来首次“大考”。2020年7月中旬至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进行了执法检查,在全面了解《慈善法》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检查了配套法规规章制订、慈善组织设立和发展、慈善募捐和捐赠、慈善服务、慈善信息公开、慈善促进措施制定及落实、慈善监管工作开展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执法检查再次借用“外脑”,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没

    中国慈善家 2020年5期2020-09-12

  • 慈善法》的意义究竟何在
    摘要:《慈善法》是我国社会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慈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其颁布和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从多个层次和角度探讨了《慈善法》的意义:慈善法使慈善及其管理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可以激发慈善主体活力从而极大地释放财富和服务向善的力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助推社会组织发展,调节和优化社会财富再分配以促进经济转型。关键词:《慈善法》;慈善行业;意义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对扶危济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有一些不规范的慈善活动损害

    社会与公益 2020年1期2020-02-24

  • 慈善信托在我国的发展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实施,是我国慈善信托发展的起点,2019年1月1日《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为慈善信托的再次启航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关键词:慈善信托;保值增值;慈善法;信托公司1 慈善信托制度起源信托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当时法律禁止教徒私自向教会捐赠土地,教徒们就创造性地发明了用益(Uses)制度,即通过遗嘱或者契约的方式将自己的土地赠与受信赖的第三人,并约定由受信赖的第三人将所赠与土地的收益捐赠给教会。Uses制度不仅

    中国市场 2020年3期2020-02-04

  • 慈善法》背景下温州公益社会组织的发展
    9月1日,自《慈善法》正式实施以后,温州市立刻就开展了慈善组织认定工作、公开募捐资格审批与监管、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工作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随着温州市对《慈善法》宣传教育和落地实施的力度不断加大,该法对于温州市的公益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而言,这些变化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募捐方式出现明显变化。在《慈善法》出台以后,公开募捐活动只能在获得公募资格之后才能开展,而温州市民政局也加大了对募捐活动的管理工作,所以,温州市公益组织的募捐方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法制博览 2019年27期2019-12-13

  • 慈善法》视角中网络募捐主体资格的界定
    泉州)一、《慈善法》中的网络募捐网络募捐,就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开展募捐活动,民众可以通过电脑,普通手机、智能电视等工具连接到互联网参与进行募捐活动。①我国第一个网络募捐萌芽于2004年张妙娥事件,②但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仍未对网络募捐进行完整的规定。对于募捐的主体资格,《慈善法》中仅是对慈善组织的公开募捐加以规定,同时《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中的第三条规定明确否定了个人、非慈善组织进行公开募捐的可能性,但也表明了个人或非慈善组织可以开展非公开

    职工法律天地 2019年6期2019-12-13

  • 慈善法》的社会意义剖析
    本文首先从《慈善法》的立法意义出发,而后进一步深入,从社会的角度考察其深层的社会价值,对于加强相关问题的认知有着一定积极意义。关键词 《慈善法》 社会 意义作者简介:武小欣,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8期2019-10-18

  • 元治理视阈下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
    展面临困境。《慈善法》有力的回应了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问题,为慈善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动力。《慈善法》是慈善立法实践与元治理理论的自发契合,元治理理论视角下认为《慈善法》实现了诸多制度革新,根本在于政府有机协调科层、网络和市场治理模式,实现三者在慈善领域的协同共振。 《慈善法》的跟进措施重点在于深化“慈善支持”,优化对社会组织的压力机制,以及进一步推动市场机制进入慈善领域。关键词:慈善组织; 《慈善法》;公信力;元治理;政府中图分类号:D669;C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9-10

  •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网络募捐法律问题研究
    】 网络募捐;慈善法;法律规制A Study on the Legal Issues of the Fund-raising in Our Countr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Li Man   Wang Jianzheng[Abstract]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network donation as a new form of public welfare is develo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8期2019-08-20

  • 众筹平台个人求助的法律责任及规制
    助行为并不是《慈善法》规制对象,而现有的法律规定并不足以满足互联网新慈善的多元化趋向。建议明确求助者与其依托平台之间附义务赠与的法律关系,个人求助可以部分借鉴慈善募捐法律法规中权利义务责任的规定,明确发起人的过错责任原则和平台的补充责任原则,配合个人求助纳入慈善法规制框架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慈善新思路。除此之外,明确捐助者的撤销赠与权利、剩余善款按近似原则以全体捐助者名义转捐等都是解决个人求助问题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慈善法;网络募捐;个人求助;法律规制中图分

    学理论·下 2019年7期2019-08-01

  • 网络公益众筹的法律困境及解决对策
    由于我国现有《慈善法》并没有规定网络公益众筹行为,使网络公益众筹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导致实务中出现了大量诈捐、骗捐事件。因此本文以我国《慈善法》为视角,通过深入剖析网络公益众筹所面临的适法性、平台的监管和职责、募集资金归属、各方主体法律责任等各种困境,提出完善《慈善法》基本立法和单独制定网络公益众筹单行法律法规;确定由民政部门协同网络等各主管部门协同监管平台;通过民法、刑法等相关条款惩治违法行为等相应对策建议。关键词 慈善法 网络公益众筹 众筹平台 法律责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5期2019-06-17

  • 慈善法》视角中网络募捐主体资格的界定
    考。关键词:《慈善法》;网络募捐;主体资格的界定一、《慈善法》中的网络募捐网络募捐,就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开展募捐活动,民众可以通过电脑,普通手机、智能电视等工具连接到互联网参与进行募捐活动。①我国第一个网络募捐萌芽于2004年张妙娥事件,②但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仍未对网络募捐进行完整的规定。对于募捐的主体资格,《慈善法》中仅是对慈善组织的公开募捐加以规定,同时《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中的第三条规定明确否定了个人、非慈善组织进行公开募捐的可能性,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6-12

  • 慈善组织认定对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基金会申请并通过了慈善组织认定。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为指导,结合民政部出台的《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等政策法规要求,详细分析了慈善组织认定对高校基金会资金募集模式、项目经费管理模式及会计核算模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慈善组织认定后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的新思路与建议。【关键词】   慈善法;慈善组

    商业会计 2019年8期2019-06-10

  • 慈善法》背景下的公益众筹的法律困境研究
    。2016年《慈善法》的颁布,使公益众筹活动更加规范化,但《慈善法》在公益众筹的很多方面没有规范到,在募捐主体资格,责任追究机制,款物流向,是否纯无偿,税收公平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法律困境。最后,简明提出了明确募捐主体资格,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监管等解决措施。关键词:《慈善法》;公益众筹;法律困境一、《慈善法》诞生过程从2006年3月民政部启动慈善事业促进法起草工作,到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颁布实施,历经了十年。《慈善法》的诞生过程大致经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4期2019-05-27

  • 新形势下网络募捐平台的法律规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我国慈善领域的规制,网络募捐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研究新形势下网络募捐平台的法律规制,厘清旧问题在当下的变化和其中尚未解决的部分,对切实解决新问题,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 网络募捐 网络慈善 慈善法 募捐平台作者简介:温远、周雅文、胡昕妍,西南政法大学。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3期2019-05-16

  • 公益众筹的困境及建议
    词:公益众筹;慈善法;法律监管中图分类号:D922.1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1-0069-01作者简介:陈晨(199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扬州大学法学院。近年来,公益众筹在提升公众慈善参与度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以《罗一笑 你给我站住》一文为白血病女儿罗一笑众筹的罗尔被曝出在深圳有三套房产,以视网膜母细胞瘤为王凤雅众筹15万善款的父母放弃对女儿的救治,用于治疗儿子兔唇,这些问题也反映

    法制博览 2019年4期2019-05-13

  • 论《慈善法》颁布对社会管理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将慈善公益事业提升到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制度上提升了社会组织的地位地位,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也是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的里程碑。慈善法的核心价值是用好善款并促进社会广泛参与。慈善法界定了慈善活动及其主体、公募资格申请、慈善信托审批、推动司法监督,以及构筑了由政府部門监管、行业自律与司法及社会监督在内的监督管理体系。关键词 慈善法 社会管理 社会组织 慈善信托 公募资格作者简介:任君恒,西安建筑科技大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0期2019-04-15

  • 慈善法》的主要制度创新
    胡小军《慈善法》是中国慈善事业建设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法律。该法以慈善组织为重点,特别是在登记注册、公开募捐、慈善信托、财产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制度创新,为慈善组织监管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一、登记注册制度“双重管理体制”是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2013 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特别提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在成立

    学会 2018年9期2018-12-22

  • 慈善法》出台后网络募捐中仍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年《慈善法》的出台对于规范网络募捐问题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限于网络募捐问题相关研究的匮乏,《慈善法》给出的只是个大体的指导意见。对于个人求助等问题频发的领域,其仍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之处。本文在追溯网络募捐背景的前提下,着重探讨了个人求助问题、平台责任问题,最后结合地区的立法实践笔者提出了个人建议。关键词 网络募捐 《慈善法》 缺失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10086054)。作者简介:王剑青,河北农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3期2018-12-19

  • “《慈善法》两周年十大进展”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以下简称《慈善法》)实施已满两周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研究中心在分析两年来中央及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舍港澳台)《慈善法》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慈善法》实施两周年十大进展并作出评述。慈善捐赠达历史较高水平,年度社会捐赠额连续两年超过1400亿元《慈善法》于2016年3月颁布,同年9月实施,从全国接收捐赠情况来看,法律实施两年以来,社会捐赠总额保持历史较高水平。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8)》,我国2015年、20

    环球慈善 2018年7期2018-11-24

  • 慈善法背景下慈善捐赠人权利保护研究
    临诸多困境,《慈善法》明确了捐赠人权利的许多重要内容,为捐赠人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慈善捐赠人及其权利的概念出发,分析捐赠人权利受损的情形及其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完善我国慈善捐赠人权利保障体系的可行建议。关键词 慈善捐赠人 慈善法 捐赠人 权利 慈善组织作者简介:刘静、尚振田,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1期2018-09-19

  • 浅谈我国网络募捐的法律规制
    捐;法律规制;慈善法网络募捐是通过网络发起募捐的一种时新的募捐模式,相比传统募捐方式而言,网络具有传播快、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遭遇重大困难时除了想到媒体救助,很多人把援助之手伸向网络,希望通过网络募捐获得帮助、救助,解决困难走出困境。然而,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募捐平台,欺骗爱心人士,伪造虚假信息骗取同情获得利益,对这种诈捐信息真伪难辨[1]。为规范网络募捐2017年,民政部公布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2018-09-03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填补了部分空白,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篇文献综述旨在综合国内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总结当前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提供参考。关键词: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慈善法;问题;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尤为迅速。然而,200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经过十年的实践应用已经暴露了诸多问题,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0期2018-08-22

  • 上海慈善文化建设刍议
    关键词:慈善;慈善法;慈善文化;慈善组织慈善文化既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慈善事业的根基。上海要建设有魅力、有温度的人文之城,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加强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慈善文化建设是应有之义。慈善文化建设对城市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培育与导向作用。慈善文化是逐渐形成的,可分为载体层、法律制度层与观念层等层次,其中观念层是狭义的慈善文化,是人們关于慈善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道德要求等。广义的慈善文化可分为慈善意识、慈善活动、慈善组织和相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2期2018-08-22

  • 慈善法》实施后慈善组织监管机制构建的挑战与因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包括慈善组织直接登记注册、公募资格开放、慈善信托、信息公开、慈善行业组织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将对慈善组织监管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慈善组织也成为一个法定概念。按照《慈善法》的规定,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在该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面对新的变化,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在对慈善组织监管现状及特

    学术探索 2018年4期2018-05-07

  • 慈善法》对互联网捐赠众筹的影响
    摘 要:《慈善法》的出台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使得互联网捐赠众筹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同时也为互联网捐赠众筹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慈善法;互联网捐赠众筹;个人救助历经十年苦心磨砺,《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开启了我国扶危救困法制化的新时代。慈善法的出台除了规范慈善公益活动外,还对互联网捐赠众筹的运营模式和规范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慈善法》出台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凸显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8年3期2018-04-22

  • 慈善法》背景下中国网络募捐的现状、困境及其应对
    1日我国首部《慈善法》正式颁布实施,网络募捐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依然需要从原理到规则,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面梳理和廓清。本文试图在《慈善法》背景下,从网络募捐特性入手,在对当前网络募捐的规制困境作一定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应对策略,力求为网络公益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指导。一、网络募捐开启公益新生态所谓网络募捐就是通过网络募集捐款或者物品。网络募捐不是简单的网络+募捐,而是二者的深度融合。[2]一方面,传统公益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或平台进行自我革新,优化重组公

    社科纵横 2018年10期2018-03-31

  • 从“非公即私”到公私一体:《慈善法》的变革与局限
    陆酝酿十年的《慈善法》草案终获通过,于同年9月1日生效实行。《慈善法》的立法目的一是解决中国慈善领域现有的突出问题,二是积极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注]参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的说明”,载http://www. npc.gov.cn/npc,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11月16日。与结合公益与慈善的 “大慈善” 定义相呼应,[注]同上。《慈善法》对能够从事慈善活动的主体、慈善活动的方式都进行了开放式定义,降低慈善市场的准入门槛。《慈善法》还规定

    财经法学 2018年2期2018-03-29

  • 慈善法》对网络募捐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高发。这正是《慈善法》对于推动公益慈善发展的意义所在。關键词:《慈善法》;监管;规制;网络募捐我国有关于《慈善法》的立法工作最早起始于2005年,民政部正式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提出起草慈善事业促进法的立法建议。2008年,慈善法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次年,民政部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了立法草案,就此进入立法程序。2015年10月, 《慈善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审议后,2016年3月16日, 历经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新一代 2018年20期2018-03-13

  • 慈善法》的立法理念、制度创新和完善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终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于2016年3月16日通过。《慈善法》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必将把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和社会治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慈善法》的通过是我国慈善事业立法甚至是社会领域立法的一个里程碑。下面从立法理念、制度创新和发展路径的角度对《慈善法》进行梳理,以期达到更好地认识、实施《慈善法》,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慈善法制的目的。一、《慈善

    法学论坛 2018年1期2018-03-08

  • 从《慈善法》看我国慈善信托的发展与完善
    。本文立足于《慈善法》关于慈善信托的相关规定,对《慈善法》颁布之前慈善信托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发现《慈善法》颁布前慈善信托存在诸多问题,而《慈善法》的颁布则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的慈善信托。关键词:慈善法慈善信托;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信托监察人;慈善募捐主体一、慈善信托概述信托的母国是英国,漂洋过海而来的慈善信托,将罗马法思想与东亚儒家文化相结合,衍生出与大陆法系类似但有差异的公益信托。然而,慈善信托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我国也在不断的冲突中摸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8-02-26

  • 慈善法》背景下的网络慈善生态
    今年是《慈善法》施行的第三年。伴随着该法及配套政策制度在各地的贯彻落实,慈善组织的标准门槛得以明确,依法行善的观念日渐生长,违法的慈善行为迅速得到纠正,慈善组织及慈善活动相关各方的权责更加明晰。慈善正乘着法治的东风,迈向更为光明而充满希望的未来。在法律的规制下,慈善活动形式多样,作用发挥日益凸显,其中“互联网+慈善”表现最为瞩目,引发公众关注最多。当网络慈善以如火如荼之势席卷而来的时候,作为慈善工作者,笔者以近两年的几则慈善热点事件为例,来梳理互联网所塑造

    中国民政 2018年19期2018-02-06

  • 浅谈中国首部慈善法对高校治理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称“慈善法”)的解读,结合当前慈善立法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信息公开、简政放权、税收优惠等方面研究《慈善法》的可取之處及建议。同时,把握高校慈善募捐的规律,有助于高校慈善治理的有效发展。关键词:慈善事业;公益募捐;慈善法;高校慈善乱象前言慈善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以政府主导和民间开创的慈善事业活动并驾齐驱。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年共接收社会捐赠款654.5亿元,其中:民政部门直接接收

    考试周刊 2017年54期2018-01-29

  • 慈善法》对互联网捐赠众筹的影响
    年苦心磨砺,《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开启了我国扶危救困法制化的新时代。慈善法的出台除了规范慈善公益活动外,还对互联网捐赠众筹的运营模式和规范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慈善法》出台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慈善机制不规范、资金管理不透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亟需出台一部慈善领域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应运而生。早在2005年9月,民政部就提出了起草《慈善法》的立法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6期2018-01-22

  • 慈善法的颁布对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此前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自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慈善法》的颁布对推动我国慈善事业以及高校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具有極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分析研究《慈善法》颁布后对高校志愿服务产生的影响,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慈善法;志愿服务;公开募捐;创新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57志愿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0期2018-01-22

  • 资格还是行为:慈善法的公募规制探讨
    :本文通过对《慈善法》设立的慈善公募资格行政许可制度的讨论,指出资格许可被用于规范行为结果的目的上时,是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場选择,其效果既不能够实现对行为结果的规范,又限制了市场的作用机制。行为规制作为更一般性的规制方式,是符合市场逻辑的规制机制。文章介绍了英国慈善公募的规制原则。中国慈善法未来的修订应从慈善公募资格许可制度转向对公募行为的规制。关键词:公开募捐;规制;资格许可;行为规制;慈善法中图分类号:D922.1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江淮论坛 2017年6期2017-12-12

  • 让《慈善法》精神扎根泉城大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正式实施与“中华慈善日”的设立,给济南的慈善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用济南慈善总会会长张泽的话说,“对于济南慈善总会而言,慈善法的出台是机遇也是挑战,是约束也是督促,更是保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践行慈善法,争做守法用法的慈善组织典范。”一年来,全市各级慈善组织认真学习、贯彻慈善法,坚持“以法兴善、依法行善”,紧紧围绕“助力脱贫攻坚”的主题创新慈善活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在救助困难群众、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精

    慈善 2017年6期2017-11-27

  • 学习《慈善法》之我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已是一周年了,作为一名专业的慈善工作者,在学习贯彻慈善法一年的实践过程中,有颇多的收获和体会,这里就我个人学习理解慈善法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并于2016年9月1日实施。慈善法的出台,这是我国慈善事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莎士比亚曾说:“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一个人的高尚,正是基于平时的点滴善举。在当今时代,慈善捐赠数量的多少和

    慈善 2017年6期2017-11-27

  • 慈善法》呈现的两份积极意义
    慈善法》呈现的两份积极意义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各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实施满一周年,对于新法律,人们一般会有两种期待:一种是通过法律的出台,为社会进步开路,因而,法律的出台将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启动;另一种是法律是此前整体社会进步的汇总与法律形式的固化,并为此后社会的进步奠基。个人以为,《慈善法》大致属于第二种情形,它是社会整体进步中的一个半标志性、半实质性的里程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公益事业每年都在前行,《慈善法》是对此前几十年公

    中国民政 2017年17期2017-10-23

  • 创新与进步 ——《慈善法》实施一周年的新变化
    与进步 ——《慈善法》实施一周年的新变化◎ 本刊记者 李雪2142家慈善组织、其中520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38件慈善信托备案,合同规模近8.6亿元;互联网慈善发展迅速,以“腾讯公益”平台为例,截至2017年9月15日共有约8000个公益机构入驻、捐款总人次数达1.4亿、累计募款29亿元,其中2017年新增5千万捐款人次、13亿元捐赠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以下简称《慈善法》)颁布一周年,这些数据反映了这一年公益慈善领域的新变化,变化的背后是突

    中国民政 2017年17期2017-10-23

  • 慈善法》一周年十大新闻热点事件
    刊记者 陈磊《慈善法》一周年十大新闻热点事件◎ 本刊记者 陈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实施一年来,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普遍增强、慈善行为日益兴盛、慈善工作稳步推进、慈善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回顾一年来发生过的新闻热点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慈善法》实施中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到下一步需要完善的方向。特此,我们为您筛选出十件代表性事件,带您再次感受《慈善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事件一: 违法首案2016年9月17日,宁波某社会组织以开展慈善活动名义

    中国民政 2017年17期2017-10-23

  • 贯彻《慈善法》我们要保持永远学习的姿态
    贯彻《慈善法》我们要保持永远学习的姿态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颁布时,社会对其抱有极大的期待和希望,《慈善法》是一个内容非常全面的法律,它包含了慈善组织法、行为法和促进法等很多内容,是慈善领域的一门基础性法律。《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开启了中国民间与政府共同为社会筑底的时代。《慈善法》颁布一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制度和配套措施。促法不足以自行,慈善法颁布后,需要有大量的配套制度、配套措施予以配合才可以实施。一年来,

    中国民政 2017年17期2017-10-23

  • 营造“向上向善”社会新风尚 ——《慈善法》 实施一周年综述
    新风尚 ——《慈善法》 实施一周年综述◎ 本刊记者 付梵“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动人善愿,其量无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扶危济困、德行化人的传统,慈善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中国人的基因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颁布施行更是开启了中国“善时代”,推动着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慈善法》施行1年来,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信托扬帆起航,慈善监管更加规范,慈善法规日臻完善……以“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为特征的中国特

    中国民政 2017年17期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