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
- 把准中考试题意蕴价值,明确适应与突破的策略
中考历史 大历史观 活动探究 历史教学引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学、评一体化。把握好中考历史命题趋势,切准中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内在逻辑,一直是一线历史教师教研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史教师时常讨论的难点问题,更是一线初中历史教师关心的热点。近几年,每当中考历史考试结束,学生便反映试题灵活有难度,对学科能力要求高;很多教师也有此类反映,中考试题高中化倾向明显等。不管怎么说,历史考试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考试的重要目标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17期2024-06-30
- 结构·特质·理路:大历史观视域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重维度
)[摘 要]大历史观是新时代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与发展,主张在历史、时代与国际的综合视野中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加以探赜,从而得出全面、立体与动态的观点。以大历史观的视角审视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清晰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所蕴含的主体、内涵与现实的基本结构;以大历史观的辩证法可以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彰显的整体性、超越性与动态性的内在特质;以大历史观的价值论可以系统谋划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理路,即从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进依法治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2期2024-05-24
- 把握新时代正确党史观“四论”
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党史学习教育;历史自信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24)02003111坚持正确党史观,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提。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1]这一重要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65“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44。为此,迫切需要厘清以下问题:什么样的党史观才是正确党史观?为什么要坚持正确党史观?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期2024-05-23
- 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的差异
家黄仁宇以“大历史观”享誉史界,他以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发展为参照来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问题,认为中国社会不具备产生资本主义的技术性格。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五个特色,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式现代化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是由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需注意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联系;(二)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力;(三)应争取民众最大公约数,避免走向极端化。关键词:黄仁宇;“大历史观”;中国式现代化;西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1;
西部学刊 2024年10期2024-05-23
- 一脉同源:三线精神与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系探析
关系,需要以大历史观作为解释框架,运用整体性的历史思维,从长远史观和整体史观进行分析。从长远史观看,二者有着共同的精神源头——建党精神,且三线精神贯穿了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从整体史观看,三线精神和同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有着共同的精神主题,同时,在精神内核方面,三线精神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关键词】三线精神|精神谱系|关系|大历史观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是一种考察历史与社会的认知思维和科学方法,它强调必须在历史全过程和整体社会场域中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3期2024-05-22
- 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
摘 要:“大历史观”是唯物主义哲学在新时期进行的一种创新化應用及发展,能够展现出历史思维、体味时代变迁,对各项历史事件之中的人物与事件展开深入解读,可以获得更为完善与立体的思想观点。从大历史观视域下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与开发进行观看与解读,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在和逻辑,是对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人才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入探索。关键词:大历史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充分展现出在党的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呈现出的
客联 2024年1期2024-04-24
- 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探赜
想政治教育与大历史观在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视野上体现了宏大叙事与微观描绘的话语结合,在取向上彰显了“体—用”范式与知行合一的有机契合,具有天然的内在耦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历史观融合发展是顺应新时代之必然,二者在教学理念深度对接、教学内容深度互联、教学方式深度衔接、教学载体深度互通四个层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升级和育人实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源泉,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行动指引,以将大历史观融合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2023-12-26
- 从文化孪生到技术孪生再到数字孪生
曦摘要:通过大历史观方法,基于文化叙事与技术批判两种视角,分析了内嵌在数字孪生城市之中的二元孪生模型及其治理机制。一方面从概念考古角度指出数字孪生是文化孪生与技术孪生复杂交织的当代版本,另一方面梳理了殖民、产业、金融、数字4种资本对数字孪生城市不同层面的塑造。正是在大历史延长线上,当代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可被理解为孪生现象在国家场域与资本场域的具体实践。总结当代数字孪生城市的技术系统架构与社会治理逻辑,以期为数字孪生城市相关研究提供更多思考。关键词:大历史观;
上海城市规划 2023年5期2023-12-25
- 大历史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路径探析
摘 要:大历史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需要准确把握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大历史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大历史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有效路径,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历史观,为党为祖国为人民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关键词:大历史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0-0189-04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0期2023-11-12
- 以大历史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新篇章
内容提要 以大历史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华丽篇章,满怀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宋朝以降,苏州就率先发起向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五次探索,近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历史探索的重要先驱之一和内生型现代化社会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最完整的现代化沧桑历史记载和丰富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新实践要成为人文经济发展的典范,成为打造现代化科技强链与产业创新强链融合的示范,成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开放枢纽,成为以新时代苏州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示范,成为构建现代化社会治
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5期2023-10-31
- 大历史观视域下“两个确立”的三重维度
记多次提及“大历史观”,这为我们深入理解“两个确立”提供了重要历史和逻辑视角。在大历史观视域下“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体现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两个大局”战略论断三重维度之中。“两个确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也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时代应然。关键词:大历史观;“两个确立”;三重维度中图分类号:D61;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09-23
- 毛泽东大历史观蕴含的辩证逻辑
要]毛泽东是大历史观的主张者和践行者,他的大历史观蕴含了“古与今”“中与外”“形与势”等辩证逻辑。“古与今”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通古今之变”,实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形成了自觉的时间意识、自省意识和使命意识,从而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中与外”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自觉以更宽广的视野研究党内、国内和国际历史,具有立体存在的空间意义。“形与势”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善于从历史之“形”中把握历史之“势”,明晰了历史的实质和趋势。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4期2023-08-30
- 历史·理论·现实:习近平大历史观生成的三重逻辑
摘要: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源于经验的升华、理性的凝结、历史的淬炼,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和逻辑鲜明的现实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大历史观是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基础上对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而形成的;从理论逻辑来看,大历史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深受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影响,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历史观的赓续;从理论来源和现实观照看,大历史观是对现实的观照和引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现实性。关键词:习近平;大历史观;唯物史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3期2023-08-13
- 大历史观视域下“三个务必”的政治智慧意蕴
务必”是运用大历史观考察新时代特定历史方位的产物,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中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应对历史难题和发挥历史主动的政治智慧。从历史之维看,“三个务必”呈现了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清醒认知和对历史智慧的借鉴升华。从战略之维看,“三个务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谋长远、抓重点、观大势、顾全局的战略眼光。从底线之维看,“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强烈忧患意识和高度战略定力。从系统之维看,“三个务必”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以思
湖湘论坛 2023年4期2023-08-08
-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三重维度
观,首先要以大历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其次要以“三个历史决议”为基本遵循;最后还要守好思想领域阵地,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学好用好百年党史,方能理解党的百年历史、传承党的百年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历史智慧和理论养分。[关键词]党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决议;大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基金项目]南京大学文科卓越研究计划中长期研究专项“中国道路的文明基因研究”(1491420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黄芳芳(1992—),安徽芜湖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
传承 2023年1期2023-06-25
-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自信三重维度探颐
理论自觉;以大历史观为指导看待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明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是符合历史大势的,增强坚定历史自信的实践自觉;以正确党史观为指导看待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明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是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增强坚定历史自信的行动自觉。关键词 大历史观 唯物史观 正确党史观 历史自信作者简介:马俊峰,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小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空间中高校思想
阅江学刊 2023年2期2023-06-23
- “大历史观”视域下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深度学习
朱春华“大历史观”作为一种研究视野与评价方法,是指将考察对象置于纵深历史长河与广阔空间背景中来审视,结合时代特征以洞察历史真谛。[1]它是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强调以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统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时间跨度大、新知识多、内容较庞杂,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视野宽广且重分析、比较、总结的“大历史观”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选择性必修一的教学效果。笔者以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中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5期2023-06-04
-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
国式现代化 大历史观 新时代 青年【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主题以及青年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既要以大历史观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牢固树立强烈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又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对青年群体的基本要求镜鉴自身存在的主要不
人民论坛 2023年9期2023-05-30
- 大历史观视域下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
历史思维。将大历史观作为解释框架,从规律史观、长远史观、整体史观分析,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是“承前启后”。从规律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两个务必”的认知根基上。从长远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内涵里。从整体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和“承前启后”的定位,对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大历史观;“两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3年5期2023-05-30
- 多维审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时代价值
:粮食安全;大历史观 ;粮食补贴;乡村振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后扶贫时代中国城乡相对贫困统计测度与治理机制研究”(20&ZD132)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23)04-0019-08从大历史观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包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守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底线;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坚持“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
江汉论坛 2023年4期2023-05-27
- 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新形态是大历史观视野下的理论结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内涵与精神实质是资本主义文明所不具备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和进程的深刻转变。中国共产党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所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观,是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待人类社会发展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回答了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中国应当如何作为的时代之问。[关键词] 人类文
前线 2023年11期2023-04-29
- 共产党人“大历史观”的来源演进、当代意蕴与性质特征*
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1]从而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始终以共产党人的“大历史观”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等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习近平提出的“大历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观察人类历史和社会的体系化理论与思维方法,是科学阐释历史事件、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握历史发展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2年5期2022-11-18
- Big Idea思维:以大历史观感知历史的宏大叙事
,并提出了“大历史观”这一概念。作为历史研究的经典思想,大历史观的整体性、发展性特点与当前的Big Idea思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打破了教学格局的限制,构建庞大的历史定义与知识团组,使得历史的宏大以更为清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文章从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探究如何围绕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与“Big Idea”思维规划历史教学活动。关键词:大历史观;高中历史;Big Idea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考试周刊 2022年21期2022-07-02
- 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的多维展现
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历史决议;历史叙事中图分类号:D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2)03 - 0027 - 06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特殊表达。大历史观即将历史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宏阔空间背景下來叙事和评价,以求客观呈现历史、科学总结历史,以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一百年来,中国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2年3期2022-06-09
-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历史背景、生成逻辑与实践启示
义。关键词:大历史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启示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2)03 - 0047 - 0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1]从大历史观的分析视角和评价方法来审视,中国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2年3期2022-06-09
- 大历史观视域下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坚持敢于斗争”探赜
意义。只有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系统考察“坚持敢于斗争”核心意蕴、生成路径和时代弘扬,才能完整呈现其本真精神。“坚持敢于斗争”以把握历史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人民支持拥护为现实动力,以勇于自我革命为鲜明特征;“坚持敢于斗争”的生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发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并在上述三者的互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坚持敢于斗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历史自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对党忠诚,增强斗争本领。关
学理论·下 2022年9期2022-05-30
- 牢固树立大历史观
[摘要]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关键词
学习与研究 2022年3期2022-05-30
- 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世界历史意义
式现代化 大历史观 党的领导 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18.001引言大历史观是一种研究和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与视角,它强调要从社会历史的整体结构和长远发展出发,通过大视野、长时间的方式来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及未来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大历史观的重要意义。2021年2月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18期2022-05-30
- 大历史观视阈下的“三农”问题及其破解之道
中国共产党 大历史观 “三农”问题 历史贡献【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大历史观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要求我们用长远的、比较的思维来看待问题,从历史长河中分析探究历史规律。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多个发展阶段,创造了多样灿烂的农耕文明
人民论坛 2022年8期2022-05-26
-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鲜明理论特质
摘要]习近平大历史观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人类未来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的理性考量和科学回应,具有大视野、大情怀、大智慧、大格局等鲜明的理论特质。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大历史观的鲜明理论特质,对于坚持和运用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关键词]习近平;大历史观;理论特质[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2期2022-05-13
- 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史意义需要从大历史观出发,在百年历史中理解其现实地位,在危机与机遇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能力,在新时代的复兴伟业中理解党的坚强领导。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制度优势;党的领导;百年奋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同时也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
江南论坛 2022年1期2022-04-29
- 从实践的三个维度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
摘要:大历史观是以历史视野、国际视野、知识视野来认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指出其发展必然趋势的历史观。本文从三个维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生动体现。第一个维度,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第二个维度,即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农民、农村、农业问
治理研究 2022年2期2022-03-30
-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大历史观初探
摘要:大历史观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大历史观是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纵向视角通博古今,以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视角学贯中西,以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发展视角追求民族复兴的大历史观。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大历史观是从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实践史中逐步形成的,为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构建了历史框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智慧。关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25
- 牢固树立大历史观
[摘要]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关键词
学习与研究 2022年3期2022-03-23
- 牢固树立大历史观
[摘要]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关键词
学习与研究 2022年3期2022-03-23
- “大历史观”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解逻辑与发展进路
平强调善用“大历史观”,要“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因此,本文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看待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全新文明样态,从多个维度加以解读,以期明晰宏观历史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一、“大历史观”:一个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分析视角“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3-15
- 习近平“大历史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0024)“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的概念命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早是在2011年的《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提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后在2016年5月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到“大历史”概念,以及在2019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突出强调了“大历史观”。通过对这一命题概念的逐步清晰和认识上的深化,可以看出总书记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逐步构建起辩
学术探索 2022年11期2022-03-02
- 大现代文化视域中的“后古代”及“新世纪”文学
可构成一种“大历史观”及相应的文化视域。据此观照“后古代”尤其是“新世纪”文学,可以看出后者对19世纪、20世纪文学遗产的积极继承、弘扬与创新,进一步强化“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文化取向和文化创造精神;领略到“新世纪”文学呈现的更加多元多样的文化/文学生态及现象,涌现出的更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作家作品。同时也可以看到历史大变局中难以避免的文化纠结、交错的现象,其中也包括“创新与复古同在”“主调与复调合奏”“开放与封闭交织”“乐观与悲观互动”等复杂样态。尽管如今
当代文坛 2022年1期2022-02-14
- “大历史观”的概念由来与思想源流考辨
——兼论习近平总书记“大历史观”概念的思想渊源
次明确提出“大历史观”这一创新性的话语概念。“大历史观”成为学界研究和热议的话题。然而,在当下众多“大历史观”概念话语混杂的情况之下,对于何为“大历史观”,尤其是何为习近平强调的大历史观,众多的大历史观有何区别和内在联系,却是众说纷纭。概言之,目前对大历史观概念话语的研究阐释主要存在着三种误读:一是直接借用西方史学家“大历史”和“大历史观”的概念话语来阐释大历史观,而忽略了二者的根本区别;二是单纯从功用的层面把大历史观仅仅作为一种史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看待[2
理论导刊 2022年12期2022-02-10
- 大历史观视阈下大学生信仰问题探究
们提供了一个大历史观的视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四史”的学习,在理想信念习得层面获得了充分成长,但仍然存在信仰缺失、信仰危机、信仰异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出现信仰问题的原因,然后才能因症施治。关键词:大历史观 大学生 信仰一、三个现象厘清信仰问题之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习得层面获得了充分成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逐步增强。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如果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12-30
- 以大历史观深入学习党的历史
】建党百年 大历史观 历史规律 党史学习【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新时代的使命,也是人民群众必将创写的历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历史人物主动探寻、积极运用历史规律,并带领普通群众顺应历史潮流,创造历史伟业。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年轻的党员干部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以大历史观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主动把个人发展对标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青年党员干部建功立业新时代的重要方式。以大历史观
人民论坛 2021年34期2021-12-16
- 大历史观与解剖学课程思政研究
自信”,以“大历史观”介绍对比中西方医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学科自信,乃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并进一步类比医学思维,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将它们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之后本文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的成果与转化,总结并阐明了,有特色的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方向与思路。关键词:大历史观;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医学思维;辩证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R322 G642. 0 文献标识码:A“大历史观”的盛行,始于黄仁宇《万历十四年》,但其实在翦伯赞等近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2期2021-12-11
- 大历史观视域下对虚无主义抗战史观的三重批判
系的、动态的大历史观。从大历史观这一研究视角切入,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三个维度建构批判路径,以实践本体论驳斥思维本体论、以总体原则论驳斥抽象认识论、以动态过程论批判静态历史观,从整体意义上驳斥虚无抗战史观,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大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抗战史;唯物史观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6-0045-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树立正
湖湘论坛 2021年6期2021-12-03
- “大历史观”下中国道路自信逻辑的三重认知维度
“大历史”“大历史观”问题。例如,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9-04-21(1).。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深刻指出:“以数千年大历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1-29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要树立大历史观的重要论述
史学习要树立大历史观,要胸怀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始终把中国问题放在世界发展的时代大势和历史潮流中审视和研判。本文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改革开放的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大势和历史背景,提出要将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作为党史学习的重要经验和心得加以研究。关键词:党史学习;大历史观;时代大势;历史潮流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6期2021-11-28
- 树立大历史观,深入推进学校德育发展
历史与现实的大历史观。大历史观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能为青少年提供增强政治认同的历史逻辑基础、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历史依据、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武器、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理路。关键词 大历史观;德育价值;历史逻辑作者简介 徐媛,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讲师;蔡志良,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以深邃而恢宏的大历史观考察历史、审视现在、瞻望未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思维特征。他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
中国德育 2021年22期2021-11-24
- 大历史观视野下中国发展的理论思考
】建党百年 大历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文明【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风雨,百年征程,其中经过了无数曲折。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从大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百年,百年又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从更大的框架中来把握建党百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建党百年深远的历史意义。公共性是时代发展的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立足于公共性基础之上有关建党百年历史的讨论已经非常丰富,笔者从一个新的视角展开讨论,这个前提就是
人民论坛 2021年31期2021-11-16
- 深度学习: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顿森林体系;大历史观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由“三维”到“素养”的调整,作为一线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核心素养从理念、框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化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最终转化为学生真正获得的素养表现成为最现实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如李惠军老师所言优质课教学设计要有“大格局和精细化”,“将大格局的历史通感同精细化的历史探微相结合,这不仅关系到历史教学的境界和滋育学生基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而且关系到学生在应对各种考试中的水平层次。”对此,笔者以“战后资本主义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1期2021-10-25
- “大历史观”在中国通史教学中的渗透
本文立足于“大历史观”在中国通史教学中的渗透,从应用比较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时空差异;重视事件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必然性;注重预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内在规律;推荐相关历史读物,培养学生大历史观四个方面展开探究。关键词:“大历史观”;中国通史;渗透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343在如今的教学中,能力和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了重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相比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大历史观”是黄仁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5期2021-10-16
- 大历史观下的中国通史教学
的研究思想,大历史观下的中国通史教学更具深度,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辅助学生看清历史的本质,掌握历史的内在规律。大历史观在中国通史教学中的推广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中国通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大历史观为指引追本溯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丰富细节构建论从史出的历史指导过程;借助导图诱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整体性思考,在提升中国通史教学的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关键词】大历史观;中国通史;教学策略中国通史教学是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点性内容,也是大学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8期2021-10-07
-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
升。关键词:大历史观;批判性思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大历史”,从字面意思而言,即放宽边界,从历史宏观角度去研究,对此,很多历史学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出要把此概念放在学术研究,乃至于基础教学。此外,从深层意思而言,“大历史”,既然需要我们把历史研究放在长时段中,那么历史学科的特性就不得不考虑,作为文明没有中断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想而知,历史的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是非常庞大的资源库,所以黄仁宇先生所提出的大历史,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要把现有的史料在符合教学时
高考·中 2021年5期2021-09-30
- 习近平新时代大历史观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实践指向
新时代科学的大历史观。从生成逻辑来看,科学的理论先导和发展的客观诉求促进了习近平新时代大历史观的生成;从科学内涵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大历史观重点阐释了推进历史的主体因素、历史的价值功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演进的美好愿景;从实践指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大历史观旨在发挥历史的实践指导作用,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坚定道路自信。关键词: 新时代;大历史观;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9
理论导刊 2021年9期2021-09-17
- 论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大历史观
学习教育中的大历史观,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中分析党史问题、把握历史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现实工作。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教育中重要的方法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解题关键。[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历史观;历史思维;党史学习教育[中图分类号]D642;B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308(2021)03-0005-0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
知与行 2021年3期2021-09-17
- 历史规律·历史大势·历史主动
立场与方法,大历史观是党史学习研究的基本遵循与指引,以唯物史观与大历史观为根本视域,总结百年党史的发展经验,把握百年党史的演进规律,明晰百年党史的发展大势,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关键词:党史学习;唯物史观;大历史观;历史规律;历史大势;历史主动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21)04-0001-08doi:10.19366/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9-13
- 大历史观视域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探究
大关联性。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说,乡村振兴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达到可持续性的建设和发展,乡村建设必须摆脱原有的桎梏,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用广阔的历史视域,收集、整理、挖掘与研究现有经验,推进二者有效衔接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大历史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5-0008-04建党百年来,我们党交出的答卷之一就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令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2期2021-09-10
- 党史教育与“概论”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原则与途径
养引导教师用大历史观讲“概论”课,聚焦育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实现学生价值塑造、精神境界提升和能力培养,运用新科技新媒体体现“概论”课改革的时代要求,不断探索“概论”课教学和党史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党史教育;“概论”课;大历史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作为教育目的,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7期2021-09-06
- 运用“大历史观”提升高中统编教材的教学效率
基础之上的“大历史观”则是“主张从客观历史的经验出发,强调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应建立在观察与归纳之上,不仅要注意细节,更强调要从宏观上把握,以免陷入微观的‘近视”[1]的一种历史分析法。随着高中统编教材的扩大使用,新教材大部分课时间跨度大、內容多、知识新,课堂时间又明显不够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了一线教师的授课难点。视野极度宽广而又注重分析、综合、概括,以获得历史发展内在规律性的“大历史观”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7期2021-08-10
- “大历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需要,而把“大历史观”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则可以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教师引入“大历史观”进行教学,通过把历史知识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所以在“大历史观”下进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探讨“大历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初中历史课堂的发展助力。【关键词】“大历史观”;初中历史;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0-0120-02The
天津教育·中 2021年7期2021-08-09
-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多维历史审视
一摘要:从“大历史观”的视野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能看出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历史逻辑。5000年中华文明史根植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的世俗性、凝聚性和包容性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180年的中国近代史构筑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基础,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也从辛亥革命中汲取了经验教训,中国共
江汉论坛 2021年7期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