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探赜

2023-12-26 18:38洪千禧黄洪雷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洪千禧 黄洪雷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历史观在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视野上体现了宏大叙事与微观描绘的话语结合,在取向上彰显了“体—用”范式与知行合一的有机契合,具有天然的内在耦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历史观融合发展是顺应新时代之必然,二者在教学理念深度对接、教学内容深度互联、教学方式深度衔接、教学载体深度互通四个层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升级和育人实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源泉,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行动指引,以将大历史观融合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为切入点,构建以大历史观为底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

关键词: 大历史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3-3851 (2023) 12-0736-08

Exploration into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and

historical view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HONG  Qianxi, HUANG  Honglei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putting the people at the center in its stance, reflect the discourse combination of grand narrative and micro depiction in its perspective, and highlight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essence-function" paradigm and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in its orientation, which has a natural inherent coupling.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 ar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new era. The two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at four levels: deep integration of thinking concepts, deep interconn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deep conne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deep interconnection of teaching carriers. To this end,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s the driving force, problem-orientation and demand-orientation as action guidanc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 into curriculum education, cultural edu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online edu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so as to build a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based on 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

Key words: grand historical view;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tablish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树立大历史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提到:“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2]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历史观的重要论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目标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看待客观事物的历史眼光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历史能力,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与世界发展潮流之中,从而纵深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蓬勃发展。

目前,学界对大历史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大历史观概念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价值意蕴研究。金梦[3]认为习近平大历史观立足于自身特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与时代性;路宽[4]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横向的空间视野、总体史三个视角出发把握大历史观的深刻意涵,并进一步阐述了大历史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分析历史事件的科学思维与方法,是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武器;刘友田等[5]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大历史观的生成逻辑,从历史主体、功能、规律、进程四个方面阐明了其科学内涵,从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走好中国故事阐述了实践指向。二是大历史观的运用研究,涵盖了“三农”问题、共同富裕、“五史”学习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其中,在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方面,王海威[6]梳理了大历史观的深刻意涵,从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和着力点两个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加强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以及如何衔接。李华等[7]指出将习近平总书记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大历史观,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进一步拓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视野,提升课程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综上所述,学界对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具体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主题相对集中于大历史观本身,针对大历史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融合的研究成果存在不足。鉴于此,本文探究了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耦合、融合内容和融合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融合大历史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一、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内在耦合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场、视野、取向上具有高度耦合性,二者都发轫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内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对于促进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场趋同:人的全面发展是立德树人的本质特征

从立场层面看,大历史观蕴含的“人是历史主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相吻合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强调的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真的回归。无论是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者还是具有潜在教育需求的教育对象都是现实的人。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8]现实的人能通过实践来不断满足自己生产、生活的需求,实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人的存在、需求、发展为追求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最终面向则是人的现代化。教育者牢牢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不断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价值共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大历史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在与资本的深度联姻中逐渐僭越了发展轨道,对人产生了过度控制,在一定程度遮蔽了劳动创造生活的根本意义。”[9] 大历史观以人类劳动发展史为基础,解除了资本对历史主体的限制,强调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创造了历史。“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的时代彰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旨归。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追求教育本身的效果,更注重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现实需求来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时代话语表达,它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现实目标。

(二)视野延伸:宏大叙事与微观描绘的话语结合

大历史观具有视野“宏大”的天然属性。“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10]纵向来看,大历史观不仅要求将当下现实置于历史“长链条”中充分理解,而且还要将其置于不同的时间尺度中去理解。横向来看,大历史观要求主动联通世界与中国,在两个全局相互激荡中深入理解中国与世界是相互影响的、不可分割的,全面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规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大历史观还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辨清历史矛盾,抓住历史主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只有遵循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关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思想互动与理念碰撞之外,还要把社会、历史、文化等变量联系起来考虑,这就要求把大历史观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之中。

一是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与实践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其演进过程中往往交织着众多因素。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教学课堂的应用和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推进,数字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重重挑战与机遇。面对数字化技术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创新教学内容,运用数字技术优势,创新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长远史观、世界史观和整体史观。学生通过自身在社会空间中的角色变迁,阐释社会现实与过去、将来的关系,并理解这种关系的变化性质。在大历史观教育下,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外来风险与挑战,在充分分析其中蕴含的史学逻辑后将挑战转换为机遇,做到迎难而上、转危为安。

(三)取向一致:“体—用”范式与知行合一的有机契合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有機结合能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理解大历史观“必须回到我们历史文化的母版上”[11]。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当代形态,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通变”的历史思维观和“经世致用”的历史功能观。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其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哲学精髓。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必然性,提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12]。

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大历史观与西方侧重史学研究的单纯宏大视域的方法论有着本质区别。我们不能仅从功用层面出发,将大历史观视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而要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将大历史观置于“体—用”分析范式中予以系统阐释[13]。“体—用”关系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经典话题。在形而上意义上,“体—用”关系实质上是“本与末、实体和功用、内在根据和外在顯现的关系”的关系,其中内在地包含着“体用不二”和“体主用从,用源于体,体高于用,体重于用”两层意涵[14]。大历史观的“体—用”范式可以理解为原则、应用,引申为“立身之本”和“学以致用”。“体—用”范式的目标是发挥“明体达用”之效,明德立志,经世致用。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学生自觉将大历史观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15]。

二、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融合内容融合发展是顺应新时代之必然,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能够促进教学理念、内容、方式、载体的创新与变革。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从“个体离散”走向“共融共生”。大历史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通过融合后产生的赋能效应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一)教学理念深度对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16] 这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需具备长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趋向“直线式”,以达到课程目标为目的,可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融合大历史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则更强调系统观念。大历史观内蕴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充满辩证张力的思维方式,破除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僵化的弊端,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陈旧的不足,使其更具有整体性和时代性特点。在大历史观教育下,一方面,学生自觉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发展趋势,透过复杂的社会现实洞悉事物的本质,从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另一方面,学生客观看待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问题,明确自身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历史责任,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学会统筹兼顾。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转换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辨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从大历史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学中增强整体性思维、历史性思维、关联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深度互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多层次的,包括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等多方面要素,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今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世情、国情也愈发纷繁复杂,各种国内外不稳定性因素在持续威胁着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阵地的安全:如西方大国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话语优势制造话语陷阱,鼓吹“普世价值论”;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影响人民群众主流价值理念偏移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跟随时代变化而更新。

首先,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党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夯实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其次,有重点地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热情;再次,广泛开展基本国情教育,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矛盾、长期性和阶段性等,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明确自身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趋向“平面式”,对于内容各要素的整合与优化较为不足。深度融合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与时俱进,根据教学目标、环境、对象具体情况的变化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促进各要素合理流动,达到内容的优化升级,从而充分释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活力。总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能够让学生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扎根历史事实,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自觉辨清各种社会思潮,有力回击“普世价值论”。时间、空间、整体三重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地建构起了大历史观的基本框架,从历史眼光、全局视野、科学方法多个层面重塑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对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实践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式深度衔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趋向教学方式“单向式”,以老师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为主,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实际需求。学生只有被动的“输入”,没有主动的“输出”,很难与老师形成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怠惰感和无力感。深度融合大历史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内客观上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在推进融合的过程中这两种力量都是必要且不可缺少的,教师角色应从传统知识型传授角色向新型育人角色转变,学生角色应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发挥主观能动的内化探索者转变。诸如翻转课堂、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方法,不仅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抓住机遇,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四)教学载体深度互通开放环境和信息社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载体的革新是回应新时代诉求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载体承载着传导信息、连结受众、丰富形式的作用。数字化时代,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较高,图片、视频、声音等对他们的吸引力较强,所以传媒载体的教育效果较为显著。教学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升级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载体。如历史全息投影技术、具有历史交互功能的多媒体教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领袖故居、革命遗址等等都是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精准扶贫”“重走长征路”等一批虚拟仿真项目的开发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获得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学生置身于真实或虚拟的历史环境之中,能够通过环境强大的感染力,切实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增强对历史的共情力。

互联网的更新换代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提供了网络载体。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学生能够通过各种终端来使用互联网,满足自己学习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17] 网络教学利用“慕课”平台,学生实名注册后,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在線习题和测试。此外,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方法的使用让教师能更加精确和科学地了解和评价学生,使教育个性化从可能变为现实。利用VR技术、App应用功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载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模式,能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时代气息。网络独有的交互功能和渗透功能,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地沟通,使人际交流和信息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三、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源泉,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行动指引,以将大历史观融合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为切入点,构建以大历史观为底色的育人体系。通过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优化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动大历史观更好地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

(一)以多维课程体系建构学生的历史认知 将大历史观教育融入高校课程育人体系,要始终把握时代特征,与高校学生的成才需求相契合,与高校学生的心理需要相交融,运用鲜活的现实素材启发学生,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起历史认知。

一是将大历史观充分融入思政课程。推动大历史观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关键在于将大历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思政课程体系构建中,以时代精神激发大历史观的生命力。目前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着课程泛化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多以一种单向式、填鸭式的知识传递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未能真正直达学生内心。因此在课程设计时有必要克服空心化、表面化现象,拓展课程生长点。首先,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的连环式课程集群结构。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四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是重点内容,围绕一点多面设定课程模块,聚焦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体现多层次实践样态。其次,实现思政课师资攻坚。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实效,要通过本校建设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组建一支本地跨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社会特聘教师队伍来提升教师队伍的规范性。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存在教学内容覆盖面广与教师知识能力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强专题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层次的集中培训和集体备课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再次,充实思政课教材内容。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政课程设计小组应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红色资源、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家精神等融入思政课堂,推动大历史观内容、精神、方法融入本硕博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对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完善。最后,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政课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大班授课人数较多,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思政课教师应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中学生主体性作用,如通过集体研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调查研究、课堂辩论、微视频展示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二是将大历史观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帮助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大历史观融入专业课程有利于拓展专业课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大历史观融入课程思政必须完善专业课程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起全链条式的课程思政实施机制,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同向同行。首先,让核心素养为专业知识运用赋能。教师通过课堂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帮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维度深刻理解所学专业,加强对历史本质的把握以及对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运用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把握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要求,从而为今后工作做好理论准备。其次,提升各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师资队伍配置。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专业课教师定期培训,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立区域间课程思政资源共享机制,创设学科间课程思政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再次,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各高校制订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科学评估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并以此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中来。最后,加强课程思政模式示范引领。面向不同层次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持续树立典型、推广经验。通过选拔课程思政建设先行示范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分批次建设课程思政试验基地和研究项目,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以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历史自觉将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文化育人体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宝贵资源,在高校生活学习的场所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以“润物细无声”之态使学生逐渐形成历史自觉。

首先,高校物质性文化是文化的具体物质形态,包括校园建筑、雕塑、校园公告栏、校史馆等处体现的文化。高校可以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三方合作,促进教育资源要素的流动与优化,包括合作建立校史馆、开展地区历史文化展览等,从而切实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推动文化育人模式常态化、年轻化。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物质载体使大历史观教育具象化、实际化、生活化,以环境濡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

其次,高校观念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包括高校独有的校训校歌、校风建设、办学理念等体现的文化。一方面,将大历史观与高校观念性文化相融合要坚持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学术文化为重点的思路,把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校园学术、文化活动方方面面。正如教育部每年持续组织开展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等活动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新途径、新方式。另一方面,从普遍角度来看,高校要以综合素养提升为主广泛开展“五史”教育、国情教育等主题活动,在相关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宪法教育活动,落实以趣促学。从专业角度来看,不同专业优势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色专业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农林类院校应主动传承农耕文化,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引导学生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助力;师范类院校应主动发扬尊师重道文化,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等。

最后,高校制度性文化是高校师生行为活动的标准规范,包括校规校纪、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教学管理制度等,这是维护高校校园秩序、有序推进各种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完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需要把国家有关历史教育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落实到高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当中,体现出高校鉴往知来、继往开来的精神内涵,同时发挥校领导班子的带头模范作用,在大学的日常管理中体现高校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以衍生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历史自信将大历史观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要注意破除传统育人模式“坐而论道”的软肋,使教学真正回归生活,把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从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中提升学生的历史自信。

一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协同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注重将历史元素融入实践基地“软环境”建设,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和氛围。如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党史新中国史教育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等。同时大力推进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中心建设,打造中华文化体验与展示馆,定期推出历史专题文化展和“文化客厅”,丰富思政教学“第二课堂”,让学生充分体验“沉浸式”课堂的乐趣。

二是构建高校社区“一站式”育人新空间,打通日常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高校版“枫桥经验”,在高校生活区建设起集思想引领、生活服务、党政宣传、知识普及等为一体的教育空间。大历史观教育可以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依托,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普及活动充分融入学生生活园区。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社区开展读书分享会、经典影片赏析、话剧路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主动感知历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引领学生在学史中成长成才,树立远大理想。要利用衍生实践教学开展思政第二课堂,促进大历史观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面发展,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切身感知,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

(四)以网络话语创新提升学生的历史认同将大历史观融入高校网络育人体系,要注意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与缺陷,使大历史观教育以一种更加大众化、多元化的话语传播方式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历史认同。

一是转变话语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大历史观话语传播显现出广泛性、普及性、信息化的特点,话语场域从封闭向开放发生变革。高校网络话语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借助矩阵传播的方式,改变碎片化的话语传播方式,通过整合优质网络资源,建立起系统性的网络话语传播方式,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传播环境。各高校可以从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力,定期发布大历史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尽可能地对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资源进行传播,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二是创造话语表达新范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利用互联网对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必须从“主体”向“主体间”寻求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新媒体时代的大历史观话语表达通过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介入由单一性、平面性向多元性、立体性谋求转变。首先,高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校园采访等方式调查學生当下的现实需求和兴趣关切,然后结合AR、VR等虚拟仿真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历史交互课堂,通过真实历史事件的情景再现深化学生的历史共情能力;也可以利用线上“红色剧本杀”作为课前导入强化学生的情感代入,不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其次,高校可以将相关的录播课程、影视资源整合到校园网络思政平台中,积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宣传教育平台,同时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和“五史”教育为切入点的慕课建设,构建“线上+线下”历史传播平台,让大学生在网络育人体系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最后,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利用ChatGPT助推教师能力延伸,开创人机共教新模式,实现育人实效性的真正跃升。

三是创设话语内容新诠释。在新媒体广泛应用挑战大历史观话语权威性的同时,大历史观教育也必须利用新媒体谋求自身新发展。千篇一律的宣传话语和权力性的理论话语容易和现实生活产生距离感,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容易造成大历史观教育的表面化、真空化。因此,大历史观话语内容应着眼于生活实际和学生兴趣,结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立足于师生双方平等、理解、支持的立场,以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话语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感召力、感染力,做到大历史观话语由文本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言语风格和表达习惯进行课堂教学,实现育人方式的升温。如“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的媒介传播方式正符合新媒体场域下的思政教学,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游戏化参与、IP嵌入、柔性表达三个侧向的话语内容新诠释,通过主流话语的下场实现了传播效果的上升[18]。但是,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坚持话语的党性和人民性,不能因为新媒体工具的复杂性导致大历史观话语的“快餐化”与育人效果的消解。

四、结语大历史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内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时间长度、空间广度、整体向度三重维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与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大历史观教育贯通起历史、现实和未来,统筹中国前景与世界命运,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锻炼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历史主动精神,从而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是立德树人的本质特征、宏大叙事与微观描绘的话语结合、“体—用”范式与知行合一的有机契合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现实可能;从教学理念深度对接、教学内容深度互联、教学方式深度衔接、教学载体深度互通四个层面阐释了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融合内容;从以将大历史观融合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四个维度出发探索了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提升高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本文对大历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仍存一些不足,未来仍需不断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形成具体的融合发展路径体系,为进一步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0.

[3]金梦.论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生成逻辑[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6(3):90-97.

[4]路宽.大历史观的理论内涵与思想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21(1):50-57.

[5]刘友田,王鹏晓.习近平新时代大历史观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实践指向[J].理论导刊,2021(9):18-23.

[6]王海威.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5):103-109.

[7]李华,王刘怡.习近平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3):65-69.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9]贾丽民,赵聪.大历史观:新时代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发展[J].学习与实践,2022(1):5-12.

[10]杜尚泽.“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微镜头[N].人民日报,2019-03-26(001).

[11]辛向阳.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的性质[J].理论探讨,2019(1):11-15.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5.

[13]朱孟光,周良书.“大历史观”的概念由来与思想源流考辨:兼论习近平总书记“大历史观”概念的思想渊源[J].理论导刊,2022(12):108-114.

[14]李元旭,平章起.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的三种主要阐释范式[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4):13-18.

[15]本书编写组.习近平的小康情怀[M].北京: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22:257.

[1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4.

[18]常启云,刘雨.媒介化社会“青年大学习”的党史传播路径分析[J].青少年学刊,2022(1):3-6.

(责任编辑:陈丽琼)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