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昊 李茜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大历史观”,这为我们深入理解“两个确立”提供了重要历史和逻辑视角。在大历史观视域下“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体现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两个大局”战略论断三重维度之中。“两个确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也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时代应然。
关键词:大历史观;“两个确立”;三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D61;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23)05-0008-07收稿日期:2023-07-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DJ00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研究;
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NDZD2023051):大历史观视域下“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
性研究。
作者简介:黄 昊(1985-),男,山东济南人,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李 茜(1998-),女,山东烟台人,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和历史结论,即“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①“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多次提及与强调“大历史观”,这为我们理解“两个确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引领。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他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②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他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强调:“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④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历史观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认为:大历史观是以长远、宽广的视野,在纵向的千年、百年“历史长河”和横向的“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看待问题,既要有全局思考,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要有长远视野,避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大历史观具有贯通性、全局性、整体性特点,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视野与方法。因此,对“两个确立”的考察,亦须置于大历史观中进行全面審视。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可以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两个大局”战略论断三重维度看待“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既要有纵向上社会主义发展、中华民族发展“时间长河”的历史经验,又要有横向的“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两个大局”下全程、全球、全局的发展趋势。以大历史观视域探析“两个确立”,有利于从更宽广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广度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大历史观之“大”,在于对历史经验总结之深。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两个确立”是一个成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总结。
(一)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选择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伟大壮丽而又无比艰难的事业。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经历了五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经历了无数挫折、磨难与考验。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始终面临严峻威胁和各种挑战,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领航掌舵。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杰出、伟大人物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杰出领袖人物往往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推动历史发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必要条件。正如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①而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因此具有超越以往任何阶级的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作用。优秀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往往具备坚定的信仰、开阔的胸襟、顽强的意志、高超的能力、崇高的威望,并经过实践的艰辛考验。可见,确立领袖的权威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前进发展的政治自觉。
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要实现全党思想统一,必须发挥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政党从此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正确道路,列宁在领导俄国工人运动以及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②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领导核心的认识,他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③列宁提出为全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努力,阐明并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正是由于布尔什维克党形成了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了全党思想统一,十月革命才能取得伟大胜利。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历程看,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选择。
(二)“两个确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大历史观,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汲取历史经验。“两个确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的深刻总结。
1.巴黎公社的失败表明了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胜利后建立了世界历史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然而,公社仅存在72天即告失败,其失败原因,客观上由于当时法国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尚未达到革命胜利的程度,主观上则是无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强领导和正确理论。一方面,公社内部派系林立,指挥不一。在军事指挥上,公社执行委员会、公社军事委员会和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三方面主张不一致,令出多门,领导软弱无力。公社缺少一个领导核心的统一、集中、正确领导。另一方面,巴黎公社革命始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时在公社居于领导地位的布朗基派和蒲鲁东派,虽然自命是社会主义者,但他们奉行的实际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根本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在1891年3月18日为纪念巴黎公社20周年撰写的《法兰西内战》单行本导言中总结指出,蒲鲁东主义一是不赞成没收法兰西银行,二是反对工人阶级之间的联合。“最令人难解的,自然是公社把法兰西银行视为神圣,而在其大门以外毕恭毕敬地伫立不前。这也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①巴黎公社“昙花一现”的历史过程深刻启示我们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2.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警示我们捍卫“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斯大林在苏联建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被抹杀,斯大林本人被全盘否定,令苏联乃至整个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陷入社会震荡和长久的思想混乱之中,为此后苏共垮台埋下了严重祸根。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国内在意识形态上仍处于混乱之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严重泛滥,而新上任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既不具备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领袖的能力,也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面对党和国家存在的问题,戈尔巴乔夫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领导,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使得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转危为安,而是推行了一条错误的改革路线,实际上彻底否定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党和国家改弦更张、改旗易帜,主动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邓小平强调:“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②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③
苏联解体留下的教训和启示主要有:其一,党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维护党的权威和黨的领袖的权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兴衰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苏联在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下得以建立,最终在苏共放弃领导权的过程中走向解体。其二,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弃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的坚持,也就等于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会导致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当然,“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④,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大历史观之“大”,在于时间之长。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两个确立”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与积淀。
(一)从“大一统”的历史传统看“两个确立”
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特别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个国家和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取决于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从大历史的视野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大一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心向统一,这也是中华文化延绵至今从未断绝的重要原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间的差异很大,要维系“大一统”的基本前提是必须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领导。中华民族发展史是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统一体,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华“五千年连绵不断伟大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重叠”①,因此,中国数千年“大一统”的传统必然影响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制度安排。
在传统中国,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文化的传承均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领导力量来维护。一旦中央体制崩坏,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文化失序,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体现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现象。中国千年历史循环往复一再表明,中央政权有权威,有力量,国家统一,则人民安居乐业。中央政权失势,则国家分裂,地方割据,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进入近代以来,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走向灭亡,但中国的资产阶级远未成熟,无法担当起时代重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甚至自始至终没能真正完成国家统一,以致中国陷入长达数十年的军阀混战中,地方割据,民不聊生,外敌入侵,中华民族经历了深重灾难,几乎沦入亡国灭种边缘。历史的进程呼唤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呼唤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挽救中华民族、挽救中国人民于四分五裂的灾难深渊。
“文化上一体、政治上一统的大势”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突出特性②,也是“两个确立”的重要历史依据。“两个确立”符合中国“大一统”国家治理的优秀传统,充分体现了“两个结合”,是符合中华文明向现代转型的合理制度安排。
(二)从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看“两个确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过程。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曾长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③,中国人民坠入苦难深渊。一代代中国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中国近代历史的主流与主线看,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中国不同阶级都曾为此而不懈奋斗,无数先烈为此流血牺牲。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和坚强的政党领导,最终都失败了;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看,早在19世纪40年代,魏源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未掀起任何波澜,此后的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中国的现代化也曾轰轰烈烈,但其进程却一次又一次被国内反动势力和国外侵略者所迟滞、甚至打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杰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担负起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毛泽东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开辟了不同于俄国革命道路的“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任务。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是对已经取得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任务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是更为艰巨与伟大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科学指导,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起来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领导中国人民“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中华民族的兩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两个确立”的提出与贯彻,将使全体中华儿女凝心聚力,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汇聚起战胜一切挑战的磅礴力量,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规律看“两个确立”
大历史观要求我们善于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经验和规律的总结,“两个确立”的重要依据也蕴含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之中。
1.确立党的领导核心是党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
邓小平指出:“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于党的组织领导尚不成熟,加之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了大革命的惨痛失败。此后,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先后经历了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左”倾错误直接导致党“丧失了除了陕甘边区以外的一切革命根据地”,“在国民党区域的党组织几乎全部丧失”③,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受到排挤。总之,在遵义会议之前,由于缺乏有威望、能够切实领导全党的核心领导人,缺乏独立自主开展斗争的经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等原因,党的事业曾多次遭受重大挫折。
1935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④。党终于有了自己的核心,党的革命事业转危为安。然而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此后,党中央的权威地位一度遭遇长征中张国焘另立“中央”的挑战,和全面抗战初期王明回国后“右倾”错误的挑战。在同错误路线作斗争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的核心地位不断得到全党的认同,党中央的权威和统一也得到进一步巩固。这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此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978年,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状况,在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再次在历史关键时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以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国崛起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空前复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览全局,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水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解决了诸多复杂繁重的发展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⑤。正是由于全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有了习近平同志掌舵领航,全党才有了顶梁柱、定盘星。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是党的事业发展前行的根本保证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它在大革命时期开始萌发,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充分发展。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在思想上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短短四年后,中国历史就经历了“地覆天翻慨而慷”的巨大变化,党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正是最好的历史证明吗?此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固然有各种原因,但与时俱进地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根本原因之一。我们党先后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指导中国从工农业相对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实际中的新情况作出了一系列深邃思考,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以贯之地坚持和继承了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又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及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科学总结与阐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的核心,拥护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的领导就会弱化,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三、从“两个大局”看“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大历史观之“大”,在于视野之广。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历史观的视野,多次明确要求我们把握“两个大局”,即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①“两个大局”标志着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同步交织、命运与共,也为我们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历史规律,主动处理复杂、艰巨局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两个确立”重要论断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两个大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一)“两个确立”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会经历曲折、迂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时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③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胸怀天下,以伟大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远见,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相结合,中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展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的中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性理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展现出大国领袖的風采与魅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与实践为回答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二)“两个确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全党核心的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①。我们也面临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风险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经受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我们肩负任务的繁重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胆略谋划国内外大局,经受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艰巨考验,实现了脱贫攻坚的非凡壮举,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切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创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两个确立”,中国未来的发展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才能站在正确的历史方向上,以历史自觉始终保持历史清醒,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常抓不懈,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坚实保障。
结语
以史为鉴、鉴往知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大历史观洞悉中国问题,探究历史规律。以大历史观之,“两个确立”是站在“两个大局”的制高点,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的重大抉择。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两个确立”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中国历史的“长镜头”看,“两个确立”是中华民族发展经验的宝贵结晶;从“两个大局”看,“两个确立”是党和国家在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把稳航向、乘风破浪的“定海神针”,为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提供了坚强保证。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大历史观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在对“两个确立”的维护上更加坚定、更加执着、更加真挚。
Three Dimensional Dimensions of the“Two Establishments”from 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
HUANG Hao,LI Qian
(School of Marxism,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Abstract:CPC Secretary General Xi Jinping has mentioned“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many times, which provides us with a broad perspective and important logic for understanding the“Two Establish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the “Two Establishments”can be view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ocialis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Two Establishments”. From 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 the“Two Establishments”is an empirical crystalliz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demands of the time of coordinating the“Two Overall Situations”.
Key words:the Grand Historical View;the“Two Establishments”;three dimensional dimensions
[责任编辑 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