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的差异

2024-05-23 04:21刘晨
西部学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黄仁宇中国式现代化

刘晨

摘要: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以“大历史观”享誉史界,他以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发展为参照来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问题,认为中国社会不具备产生资本主义的技术性格。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五个特色,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式现代化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是由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需注意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联系;(二)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力;(三)应争取民众最大公约数,避免走向极端化。

关键词:黄仁宇;“大历史观”;中国式现代化;西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0-0027-04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Western Modernization from Huang Renyus “Macro-history View”

Liu Chen

(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The renowned historian Huang Renyu is famous for his “macro-history view”. He considers the modernization of Western capitalism with reference to the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and believes that Chinese society does not have the technical character to produce capitalism.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ive people-centered features and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capital-centered Western modernization,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Problems need to be noted i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re: (1)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tructures; (2) the need to consider the affordability of the society; and (3) the need to strive for the extensive consensus of people to avoid going to extremes.

Keywords: Huang Renyu; macro-history view;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estern modernization

现代化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术语,现代化研究则是在这一时期迅速兴起的一门社会科学。金耀基先生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本质上是一文化的与社会的变迁,也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会面”后中国文化的一种“形变之链”的过程[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打开国门,沿海通商口岸成为传统中国接触外部世界和西方文明的前沿地带,中国开始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之社会转折。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起因于“内发的力量”,而是源于“外发的压力”。

众所周知,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以“大历史观”闻名,作为一名海外华裔史学家,虽身居海外,但终其一生关注中国历史的命运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黄仁宇早年曾出版了《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历史》等著作,从大历史观视角呈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路径,思考中國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以下简称西式现代化)的区别。黄仁宇从早期资本主义典型国家威尼斯、荷兰与英国入手展开分析,随后展现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与俄国等典型崛起大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路径。黄仁宇先生意在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历史演变的考察来进一步说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现代化路径需要考虑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现实。黄仁宇研究视角独特,将近代以来的中国放在了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正体现了其“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黄仁宇在讲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的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对于现当代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分析,句句深刻入理,发人深省,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思想性。

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可以观察到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差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证明,现代化并非定于一尊,没有固定的模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世界瞩目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探索实践和创新突破取得的成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开辟了既有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更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为什么不可能走西式现代化道路

黄仁宇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莫过于中国不能产生也未曾产生西式资本主义的论述了,以往历史学家在传统历史教科书中对此问题专注从中国自身出发进行分析,但黄仁宇先生对此问题分析的视角十分独特,他从资本主义欧洲典型国家如威尼斯、荷兰与英国入手展开分析,随后进一步分析新兴的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与俄国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路径。黄仁宇比较了几个国家形成资本主义的有利条件,如荷兰城市里商业人口的比重远超过农村人口,大量吸收工商技术和商业资本,才在独立时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北美地区宗教宽容,社会易于向上流动,土地权获得容易,这些都是形成资本主义的几个有利条件。他认为,一个国家或社会过去愈缺乏中央集权的经验,愈有以数字管理的潜力,改造比较容易,常能捷足先入资本主义体制。

在黄仁宇先生看来,中国社会不具备产生资本主义的技术性格。中国未能开展商品经济,没有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无法保障资本积存等。为什么产生资本主义的技术性格无法在中国生根发芽呢?黄仁宇引用了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即中国社会受儒家统治,只有父系的官僚组织,缺乏有法律保障的社会结构。黄仁宇还断言,中国内部慢慢地演变出资本主义纯属臆想。他认为资本主义成为一种体制,必须经过某种突破,“以致国民经济生活受内外压力,曾经做过空前的调整,以致不可逆转……(这个过程)与所说资本主义不受外界影响、自然发生、缓慢的进展程序相反。”[3]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因为她志不在此,她不仅不能产生,而且一向无意于产生。他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自然地产生于中国社会内部,甚至也无法移植资本主义,原因是“血型不符”,中国自然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所作所为除了使中国民不聊生外,更是激起了中国劳苦大众对于资本主义的仇恨。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的差异及其原因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的本质差异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分别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4]。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西式现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导致贫富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西方早期的现代化,一边是财富的积累,一边是信仰缺失、物欲横流。如今的西方国家日渐陷入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遏制资本贪婪的本性。中华民族经历了西方列强侵略凌辱的悲惨历史,深知和平的宝贵,决不可能重复西方国家的老路[5]。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存在本质差异的原因

黄仁宇先生反复强调,资本主义的运动一定是社会的上层机构和下层机构能够互相交换,当中的联系,总要做得上下合节,首尾一致,要是当中联系不应命,政局必不稳定。回顾中国近代史,不少政治人士也多次尝试把西方的资本主义形态引入中国,走西式现代化的道路,但为什么失败了,关键因素就在于缺乏社会的上层机构和下层机构互相交换,上下联系梗阻,也就是资本主义在下层农村社会无法落地生根。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在农村,中国的广大群众生活在农村,村落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正如费孝通所描绘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6]。这是由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的。东方文化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内化进程,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进程。中国台湾学者方东美曾说过,中国文化有一种“机体主义”的思想,“大化流行,自然与人,万物一切,为一大生生之创造力所弥漫贯注,赋予生命,而一以贯之。”[7]在中国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空间排序中,并非是一个固化的终极空间指向,而是一个可以在大小之间自由转化的空间概念。如往大处走,则可达及“天下”,如往小处去,则可归结到“国”,再及“家”及“身”[8]。和西方文化重视权力与利益相比,中国显然是一个高度重视义理与人情的社会。

因此,来源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缺乏文化的土壤和底层民众的支持。辛亥革命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新的政治制度没有获得底层民众充分支持,无法推行,以致很快就被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窃取了权力。资本主义在中国水土不服,关键还是缺乏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黄仁宇认为,国民党与蒋介石借北伐与抗日战争虽替中国创造出一个高层机构,曾一度使中国社会达到表面的统一,但由于国民党对中国的改造只限于上层,而广大的下层结构仍没有改观,土地制度也没有变化。因此,由于内战的展开,中国长期革命中较有创造性的工作已由中国共产党做出,历史的重心便转移到共产党那边去了[9]。近代以来仁人志士追求更多的是上层权力的变革,而只有毛澤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改造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下层结构,到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的长期革命已接近完成。

我们不能否认历史的机遇和巧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古老国家来说,社会主义道路似乎是注定的选择。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世界经济强国之林,我们已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0],我们有理由相信适合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需注意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联系

黄仁宇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大凡一个国家必定要有一个上层结构和一个下层结构当中的联系,总要做得上下合节首尾一致,要是当中联系不应命,政局必不稳定”[3]。综观过去的中国近百年历史,无数仁人志士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也采取了多次改革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在于,过于注重上层结构,很少涉及下层结构。黄仁宇举例认为,民国初年的立宪运动与政党,他们本身对社会是一种外来异物。领导人物不乏高尚的理想,他们后面却无支持的选民,关键是没有深入群众,获得民众认同,获得下层结构的拥护。辛亥革命后,上下交流的方式即刻被放弃,君主制度被否定,又没有稳定的过渡阶段,因此社会变成军阀混战的局面。

这提醒我们,各种改革都必须始终贴近社会底层百姓,必须让百姓获得实惠,改革应注意打通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的良性流动,特别是中国的根基在农村,农村底层的向上流动是十分重要的,任何改革都需要打通这种向上流动的渠道,这也是国民党政权在抗战后迅速失败的一大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搞了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从而使上下层结构的矛盾得到了舒缓,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历史告诉我们,今后任何改革发展同样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基础上,获得底层百姓的支持才会获得成功。

(二)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应注意考虑社会的承受力,历史上“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何以失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没有考虑社会的承受力。“戊戌变法”短时间内出台了上百道旨令,康梁的改革方案如此剧烈,社会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如此剧烈的改革,改革必然得不到广泛支持,如黄仁宇所言,中国的维新方案既不能在下端展布,而在慈禧太后专政期间,更暴露了上端的不合时宜,如此只有加速清朝之覆亡[11]。又如,晚清在1905年突然停止了科举考试,出发点是好的,但中国长期以来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改革如此之剧烈,一下子截断了广大读书人向上流动的通道,又没有合适的替代方案,实际上截断了高层结构与低层结构间的联系,长此以往,下层百姓失去了向上的通道,中国社会必然不稳定,改革的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就在于每次改革都考虑社会的承受力,群众运动,土地改革,逐步展开,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20世纪90年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每一步改革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事实证明,发展过程中改革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力,这样改革才会取得成功。

(三)中国式现代化应争取民众最大公约数,避免走向极端化

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争取民众最大公约数,避免走向极端化。苏联在改革中犯下的错误与教训应值得中国警惕。斯大林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过甚,头重脚轻,积习难改,私人财产权缺乏法律保障。到了戈尔巴乔夫上台时,面对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突然转向,放弃了苏联原有的经济政策,号称走“人道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种极端化的改革没有争取民众最大公约数,一意孤行,最终酿成了“8·19”事件“8·19”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指1991年8月19日—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起因是苏联中央政府以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为首的保守派希望废除苏联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并挽救即将走向解体崩溃的苏联。政变领导人是由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元帅、克格勃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等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和保守派组成。他们认识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众加盟共和国,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拒不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议根纳季·亚纳耶夫等人发起的行动。8月20日,莫斯科实行宵禁。8月21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苏联国防部决定撤回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苏联内阁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执行总统的指示。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恢复了戈爾巴乔夫的苏联总统权力,此次事件大大削弱了苏联共产党的力量,宣告了挽救苏联企图的彻底失败,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想要使苏联至少在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他的改革逐渐失去了人心,最终遭到了惨痛失败。苏联解体后,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领导人也没有吸取教训,俄罗斯政治经济政策多次作出大幅调整,这种朝令夕改的改革使人民失去了方向,也使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有力支持[12]。因此,中国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争取民众最大公约数,任何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科学严谨,避免走向极端化。

四、结束语

黄仁宇以“大历史观”比较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认为中国政治、社会结构与西方经济组织相去甚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正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应坚定信念,保持冷静,吸取历史教训,更加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1.

[2]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从关键词读懂“中国式现代化”[R].北京: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2022:1.

[3]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7,203.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

[5]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J].求是,2023(16):4.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7]潘世东.中国传统文化的时空观及其人文魅力[J].学术论坛,2001(5):123-126.

[8]武心波.中国学视角下的周边学建构[J].中国周边学研究简报,2017(32):45.

[9]许倬云.万古江河[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524.

[10]任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基[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08-18)[2024-03-18].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818/c83859-2947

8726.html.

[11]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89.

[12]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80.

猜你喜欢
黄仁宇中国式现代化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史视角下的“小人物”与“大历史”
大历史视野下的万历时代——评《万历十五年》
大历史视野下的万历时代
浅读万历十五年
对蒋介石的另一种阐释——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