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臂

  • 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损伤诊断方法
    析的特征信息。起重臂损伤识别包括5 个阶段[4]:①起重臂损伤的识别;②起重臂损伤位置的识别;③损伤类型的识别;④起重臂损伤严重性的识别;⑤起重臂剩余使用寿命及是否需要维修的判别。其中,识别起重臂是否出现未知损伤是这5 个阶段中最基本的层次。引起塔式起重机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种,发生事故的根源就是塔机结构出现损伤,损伤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造成塔机事故[5]。如果能及时发现塔机结构出现的损伤,及时对结构损伤进行修复,将会避免大量的塔机事故[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14期2023-08-27

  • 基于abaqus碳纤维复合材料船用起重臂的设计
    ,且目前碳纤维起重臂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孟进军等[3]介绍了轻质材料在工程起重机中的应用,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还未在起重机臂架中有应用;章崇任[4]介绍了俄罗斯汽车起重机起重臂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优化升级的成果,升级后强度增加、更轻量化、可靠性变高;马泽超等[5]设计了一种碳纤维轻木夹芯结构起重臂架,挠度和侧偏均小于钢制臂架,质量减轻了40%。1 起重臂设计船用起重机多为可伸缩折叠起重臂,伸缩折叠起重臂相较于传统起重臂在不工作时可以大幅减少本就拥挤的甲板空间,且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3年6期2023-07-03

  • 双起重臂电力抱杆新型载重小车设计改进
    ,常需要使用双起重臂电力抱杆进行吊装工作,在双起重臂电力抱杆吊装工作时,载重小车与起重臂之间良好的工况尤为重要,不但影响双起重臂电力抱杆稳定的工作性能,而且对双起重臂电力抱杆的安全性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双起重臂电力抱杆稳定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对原有的载重小车滚轮安装进行优化设计,并成功应用于施工现场。1 载重小车工况分析双起重臂电力抱杆在进行吊装工作时,载重小车在起重臂上做前后横向运动,通过钢丝绳带动吊钩进行前后位移工作,吊钩上穿绕的钢丝绳通过起升机构完成上

    建筑机械化 2023年1期2023-02-24

  • 大型钢结构起重臂制造技术研究
    行吊装[2]。起重臂是浮吊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其制造质量直接关系着起重机的整体安全性,轻重程度会对整机自重和稳定性(非固定式)有一定影响[3]。小型浮吊的起重臂一般采用箱梁或圆管形式的主弦杆结合箱形联系梁的结构。由于浮吊起重能力不断增大,鉴于减轻起重臂自身质量及结构强度等因素,大型浮吊的起重臂结构形式将向稳定性强的桁架式结构倾斜。由于浮吊起重能力的增强,起重臂结构自重将随之增大。由于国内生产车间受产能的限制,没有类似的大型浮吊桁架式结构起重臂的制造技术可以借

    起重运输机械 2022年19期2022-11-05

  • 基于双输入单输出ARX模型的塔机起重臂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的主要部件为:起重臂、平衡臂、上下支承座和塔身等。塔机的金属结构是其骨架,承受着塔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自重和各种外荷载。组成塔机金属结构的构件较多,其重量通常占整机重量的一半以上,而塔机起重臂长、自重大,因此,展开起重臂健康状态的研究对塔机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1]。对塔机起重臂健康状态的实时诊断和定期维护,是保证塔机结构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而准确诊断起重臂结构健康状态则是对塔机定期维护的基础。对于结构损伤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基于时频响应的识别方法需要在时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年5期2022-10-21

  • 塔头式塔机大臂分段拆卸施工工艺
    存在拉带,需将起重臂整体进行安装,尤其是长拉杆后的起重臂,基本均为整体安装或者拆卸。本文以某电厂1台永茂ST8075-50t塔机为例,对塔头式塔机50m 起重臂分段拆卸工艺及狭小空间内塔身部件的拆除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应的负载计算,在空间场地不足的情况下,成功将塔头式塔机50m 起重臂及塔身部件进行分段拆除,解决了塔头塔机起重臂整体拆卸无法摆放的难题。1 现场工况分析如图1 所示,ST8075-50t 塔机位于2 个冷却罐中间,内部仅存在一条道路。场内道路两

    建筑机械化 2022年10期2022-10-19

  • 一种单缸插销起重臂臂码识别系统
    形式。单缸插销起重臂一般应用在六节臂或者六节臂以上的中大吨位起重机产品上,较五节臂产品上的双缸绳排式伸缩机构,具有以下特点:①可实现多节臂伸缩;②只有1 根伸缩缸,重量轻,整机稳定性好;③技术复杂,采用电控,成本较高;④伸缩效率低,每次只能伸缩一节臂;⑤不能像绳排式伸缩起重臂一样实现任意臂长;⑥伸臂顺序为先里后外,缩臂顺序为先外后里。1 当前单缸插销起重臂臂码识别系统现有单缸插销起重臂臂码识别系统主要由安装在伸缩臂臂尾的感应块(以下简称感应块)、安装在单缸

    建筑机械化 2022年7期2022-07-29

  • 塔机起重作业夜间照明工效的BIM辅助优化研究*
    空间组件(塔机起重臂、建筑楼层、建筑屋顶等),搭建夜间施工塔机起重作业BIM场景模型,如图1所示。图1 夜间施工塔机起重作业BIM场景模型Fig.1 BIM scene model of tower crane lifting operation in night construction1.2 光学参数设计为模拟夜间施工塔机起重作业区照明条件,在塔机塔身及起重臂上设置有2种类型的LED灯具,分别在塔身设置533 W的LED塔吊灯,配光曲线如图2所示;起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2年5期2022-06-17

  • 塔机起重臂腹杆变形问题的研究
    隐患。1 现状起重臂作为塔机的主要受力部件,主要由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下弦面内斜腹杆和直杆组成。在日常检测中,发现了如图1、图3所示的弦杆和腹杆变形及断裂问题。图1所示的下弦杆变形问题和图2所示的下弦面内直杆断裂问题解决起来相对简单,上、下弦杆受力大,一旦出现变形应停机使用,需经生产厂家或检测机构评估或拆除处理,而腹杆断裂需作加固处理。至于腹杆变形是否能继续使用,本文作一分析。图1 下弦杆变形图2 下弦面内直杆断裂图3 腹杆变形2 建立模型为了研究起重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4期2022-03-08

  • 单螺栓预紧力对塔身顶端位移的影响研究
    机模型;通过对起重臂旋转和单螺栓预紧力变化的模拟,获取了塔身顶端特征点的位移和变化规律曲线,为通过塔身顶端位移图谱判断塔机塔身损伤状态提供数据基础。1 多尺度整机模型建立多尺度建模是指对局部损伤部位进行精细建模,描述损伤细节,对其余完好部位建立宏观尺度的杆系模型,再将损伤部位的实体单元模型与其余完好的梁杆单元模型连接,建立整体模型。以此策略建立模型不仅能准确地模拟损伤,还能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成本。1.1 塔机材料参数FP6010型塔机的主弦杆截面为13

    起重运输机械 2022年1期2022-02-18

  • 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多尺度建模及裂纹损伤宏观表征*
    日益增多,其中起重臂的断裂在所有塔机事故中是最为常见的[1,2]。塔机起重臂是由腹杆与弦杆组成的变截面桁架结构,当小车经过起重臂下弦杆的变截面处时,下弦杆截面的不连续性会导致局部应力较大。当截面突变处的载荷循环累计到一定次数时,会逐渐在局部较大应力位置产生裂纹,且裂纹长度达到一定值后,塔机起重臂就会产生疲劳破坏。宋世军等[3]通过模拟连接螺栓组松动行为获取标准节主肢的宏观表征,为后期根据宏观表征定性判断塔身损伤位置打下基础;张会敏等[4]提出了一种基于塔身

    起重运输机械 2021年23期2021-12-21

  • 平头塔机塔顶结构受力状态与设计方法研究
    机大多数都采用起重臂和平衡臂通联的形式,或通过塔顶架连接起重臂和平衡臂。在起重臂与平衡臂结合部,都要有杆件1 和杆件2 这2 根截面明显大于两侧腹杆的杆件构成一个三角形,作为承受起重臂上弦杆和平衡臂上弦杆拉力差的塔顶架,如图1 所示。图1 三角形塔顶架塔顶架可以直接铰接到上转台上,也可以与起重臂或平衡臂构建到一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于起重臂和平衡臂的受力状态都没有影响。但塔顶架顶部的位置对构成塔顶架的杆件本身以及对下部两支点的作用力都有影响。本文研究这类

    建筑机械化 2021年11期2021-11-26

  • 重臂自拆技术在动臂塔拆卸中的应用
    ;④平衡臂短,起重臂通过仰俯来实现变幅,同一建筑内可布置多台塔机。动臂塔机的安装形式有外挂、内爬、外附、屋面安装等,最常见的是外挂和内爬式安装。塔机在完成施工任务后,拆卸时采取先大后小的顺序(即用较小吨位的塔机,拆除较大吨位的塔机),最后一台塔机采用屋面吊进行拆除。在塔机各拆卸步骤中,难度最高的是起重臂的拆卸,起重臂由于受高度、长度、重量、吊点等因素影响,致使屋面吊1 次定位无法完成全部拆卸,需要2 次以上的位置变更才能将塔机全部拆卸完,屋面吊移位过程也需

    建筑机械化 2021年8期2021-09-04

  • 基于ADAMS刚柔耦合模型的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疲劳寿命分析*
    %~90%是其起重臂金属结构疲劳引起的。塔机不仅要承受自重,还要承担重物的载荷,如果塔机起重臂钢结构在施工现场断裂,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在役塔机起重臂钢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准确估算就显得尤为重要[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起重设备钢结构疲劳分析方面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巩玉发[2]通过模拟目标吊车梁的实际受力状态,对其进行了疲劳可靠性分析,找出了最易遭到破坏的节点。赵会民[3]等人结合圆筒门架结构有限元静力分析结果和圆筒门架载荷-时间历程,在Fe-Sa

    机电工程 2021年8期2021-08-23

  • 基于Midas civil的QTZ80塔式起重机有限元分析
    由塔身、塔顶、起重臂梁、平衡臂架、回转支撑架和台架等主要部件组成。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首先必须满足强度要求,静强度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西南科技大学金玉萍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APDL语言建立了QTZ63塔式起重机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讨论了塔式起重机边界条件简化、载荷的确定和计算;大庆石化公司杨纯秋结合某QTZ25塔式起重机的工程实例,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塔式起重机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静力,获得了结构在3种常用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广

    中国公路 2021年11期2021-08-06

  • 俯仰式起重臂结构优化的解析算法研究
    200)俯仰式起重臂属于桁架式格构件,采用变幅机构进行旋转驱动,其结构形式在动臂塔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等起重机中有较多应用。随着起重机性能需求的提升,特别是随着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起重机在起重量和工作幅度上都有较大提升,其设计方法[1]和计算精度也在不断改进。俯仰式起重臂与固定臂不同,起重臂的计算结构模型随着幅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受计算模型的限制,设计者通常在起重臂设计过程中选择极端工况进行校核,即选择最大起重力矩和最远端满载工况进行校核计算

    建筑机械化 2021年7期2021-08-03

  • 柱上安装式电气设备吊装施工方法研究
    作规程的要求,起重臂不应跨越带电设备或线路进行作业,在临近带电体处吊装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体的净空距离110kV不得小于5m、220kV不得小于6m,因此往往需要相邻运行间隔进行停电配合吊装,这给电网运行带来了巨大风险和压力。为此,我们需要研究新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情况下柱上安装式设备的吊装问题,使其既能避免相邻运行设备停电配合,又能安全、可靠地将电气设备吊装到基础立柱上。1 传统的解决方法1.1 搭设脚手架安装法搭设脚手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4期2021-07-30

  • 平头塔机起重臂的结构优化
    应用日益宽广。起重臂作为塔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其结构强度和刚度决定着塔机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设计平头塔机时,通常是将塔机起重臂理想化为空间桁架,利用结构力学桁架理论对塔机起重臂进行计算的。这种方法难以精确地计算起重臂各杆件的最大应力,且计算量大,难以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1]。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应用静力学方法,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国产C7020P塔机起重臂进行优化设计,以期在满足塔机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塔机起重臂的轻量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21年1期2021-07-13

  • QTZ40塔机静态性能分析
    模。塔冒是平衡起重臂与平衡臂的重要装置,对塔机的塔冒在ANSYS中进行模型建立,其模型如图4所示。图4 塔冒的模型5)ANSYS中起重臂的建模。起重臂是塔机吊装重物的关键部分,其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起重臂的下弦杆及拉杆为实心棒材,在建模过程中将其设定为杆单元,以便模型与设备尽可能贴近,起重臂的上弦杆及腹杆在塔机制作过程中多为空心钢管,在建模过程中采用管单元,以便更充分表达实际模型。塔机的起重臂自根部向外延伸的方向,其截面三角形的面积是渐渐变小的,为真实反映该

    南方农机 2021年7期2021-04-15

  • 基于ANSYS的塔机动力学模态分析
    为Q235C;起重臂上弦杆选用钢管89×8,材料20#钢;下弦杆为12#槽钢,材料Q235C;主斜腹杆尺寸则为50×4,水平斜腹杆尺寸300×3,均选用20#钢;起重臂外拉杆为60尺寸的实心钢管,内拉杆48尺寸的实心钢管,平衡臂拉杆为48尺寸实心钢管,拉杆材料均选用Q235C。图1 塔机实体模型根据参数建模:1)建模前设置分析模式。2)建立塔身标准节各关键点,关键点建立以后按相应位置连接成线。3)利用复制操作,选择相应线并沿Z轴正向复制13次。后通 过G

    南方农机 2021年5期2021-03-12

  • 锥形塔冠屋面吊起重臂的竖向拆卸研究
    体拆卸,屋面吊起重臂长达20m 以上,故对于最后一台屋面吊拆卸时需要较大的操作平面用于起重臂水平放置拆卸,而对于锥形塔冠建筑,难以在锥形结构上设置较大的操作平面,所以在保证施工进度顺利进行以及屋面吊安全拆卸,就需采用竖向拆卸起重臂[1~2]。常规的屋面吊起重臂拆卸需要在塔冠搭设操作平面至少4m×30m。通常需将屋面吊起重臂水平放置在塔冠,再进行人工逐节分段解体拆卸、转运。一般条件下,对于水平结构或具有一定斜度造型结构的塔冠,可通过搭设一定承载力的操作平面用

    建筑机械化 2020年12期2020-12-30

  • 倒三角起重臂预起拱制作与检测技术研究
    发生,平臂塔机起重臂在设计和制作时通常略微上扬,在变幅钢丝绳断裂后起升载荷不能自行沿着起重臂向外变幅,降低负荷率和安全风险[1]。平头塔机起重臂自重应力在材料利用率中占有较大比例,预起拱的控制由于生产制作方式的不同,实现效果有时达不到设计要求。在验收时只能跟随制作过程检测,难以得到客户现场安装状态的对比使用数据,也缺乏相关规范的标准支持,需要设计进一步的分析指导。1 预起拱方式平臂塔机按照有无塔尖结构可分为塔头塔机和平头塔机。结构设计对起重臂预起拱采用不同

    建筑机械化 2020年12期2020-12-30

  • 复杂场况塔机起重臂分段拆卸施工技术
    裙房楼板;塔机起重臂方向为南北向,塔机起重臂长65m,6道附着,拆卸高度为125m;其中最前端的20m在集中商业E区6层顶板(31.45m)范围内,楼板设计厚度为120mm,内配双层双向钢筋C10@150mm,剩余45m在集中商业5层顶板(27.95m)范围内,楼板设计厚度为130mm,内配钢筋双层双向C10@150mm。图1 塔机安装位置示意图2 起重机拆卸技术分析2.1 塔机高空自身解体拆卸技术塔机高空自身解体拆卸,充分利用了塔机起重臂、平衡臂及配重的

    建筑机械化 2020年8期2020-09-10

  • 多标段工程群塔布置与安装
    吊与H2#塔吊起重臂交汇17.36m,H1#塔吊与Z1#塔吊起重臂交汇15.36m,设置回转报警及回转机械止档,并取消回转高速档;H1#塔吊与Z2#塔吊起重臂无交汇。(2)H2#塔吊臂长50 米,H2#塔吊与H1#塔吊起重臂交汇17.36m,设置回转报警及回转止档,并取消回转高速档;H2#塔吊与Z1#塔吊、Z2#塔吊起重臂无交汇。(3)Z1#塔吊臂长60 米,Z1#塔吊与Z2#塔吊起重臂交汇23.57m,Z1#塔吊与H1#塔吊起重臂交汇15.36m,设置回

    四川水泥 2020年8期2020-08-06

  • 塔吊附臂附着力应用计算的研究
    81.3 m,起重臂为75 m起重臂,平衡臂为20 m平衡臂,满配平衡重。2 计算模式根据塔机实际布置,计算模型中假定塔机基础为固定支座,附臂与塔身和建筑的连接方式为铰支座,桁架式塔身竖向刚度无限大可视作杆件,塔身悬挑部分仍看作悬挑结构。塔机起重臂、平衡臂、平衡重以及吊重所产生的自重荷载和施工活荷载,根据其重心离塔身中心距离,转化为不平衡力矩M作用在塔身上。风荷载q为均布荷载垂直作用在塔身上,为了方便计算并使结果偏于安全,假定风荷载始终与起重臂平行。此时,

    工程与建设 2020年5期2020-06-05

  • 大型动臂塔机高空逐节解臂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长度、可仰角的起重臂设计,在此类建筑的施工中得到广泛的使用。1 超高层建筑大型动臂塔机起重臂拆除方式1.1 常规拆除方式大型动臂塔机在超高层建筑中一般采用内爬或者外挂形式,尤其是核心筒外框结构的施工中。完成施工任务后,常规的拆除方式就是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常规拆除,即对各个部件进行整体式拆除。然而,屋面结构施工完毕后,想要对动臂塔机进行整体式拆除尤其是起重臂变得有点不现实,除非另外有大量的措施辅助。在超高层的屋面,措施越多,意味着成本越高,增添的安全隐患也

    机电工程技术 2020年4期2020-05-30

  • 应用小波包神经网络的塔机起重臂损伤识别
    别,这对于塔机起重臂的维护是极为重要的。在对结构的损伤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采用构建损伤指标的方式对损伤的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得损伤检测的目的[3]。该检测方式的原理在于通过结构损伤情况与其动态特征之间的关联,从结构动力特征的变化量出发,使得构建的损伤指标可以及时对结构的损伤进行检测与反映,从而将结构损伤的检测的难点转移到选取适宜的损伤识别指标这一问题上。但是,在现实结构损伤监测的过程中,适宜损伤识别指标的选取往往是较为困难。这是由于当前在选取识别指标方法上,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0年4期2020-04-28

  • 一种用钢丝绳限制塔机工作区域的方法
    的塔机采取减短起重臂使其不碰撞高位塔机的塔身。要解决塔机起重臂与建筑物的碰撞,在工作状态,塔机司机可借助回转限位装置提前减速和操作回转制动器来实现。但下班后塔机处于无人操作的非工作状态,突然起大风时塔机起重臂在风力作用下自由回转将与建筑物碰撞。按GB/T 5031《塔式起重机》附录B的规定,要求在塔机上设置工作空间限制器。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利用回转限位器的功能,同时在建筑物外架设防护架;(2)利用回转限位器的功能,同时在塔机有相对运动的上、下支座间钢

    建筑机械 2020年3期2020-04-22

  • 平头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在回转运动中振动响应分析
    运动的工况下,起重臂是双向压弯构件,既有重力引起的起升平面的弯矩,还有回转惯性力引起的回转平面的弯矩,因此,在回转机构起制动时,平头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结构会产生绕塔身回转中心的扭转振动,分析起重臂在制动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平头塔式起重机回转制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 平头塔式起重机做匀速回转运动,当货物远离指定位置时,货物随起重臂绕回转中心线匀速转动,没有制动角加速度,此时货物只受离心力作用.② 在货物接近指定位置时,对回转机构施加一个制动力矩,起重臂等结构可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9年5期2019-10-16

  • 基于ANSYS的平头塔机臂架结构静力分析
    000)图1 起重臂结构示意0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在逐年增加;随着施工节奏的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拆装更为便捷的平头塔机在市场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平头塔机无塔帽,具有拆装速度快、主弦受力明确的优点,便于模块化设计并有利于塔群的交叉作业[1]。但是,因为起重臂省去了拉杆支撑,变成了一种悬臂受弯构件,导致起重臂质量大大增加。随着平头塔机起重量的增大,需要通过增大起重臂质量来满足结构受力要求,而起重臂质量每增加10%,平衡

    综合智慧能源 2018年11期2018-12-18

  • 因台风倾覆的塔吊高空拆除施工技术
    机前面50 m起重臂被风吹折掉落到地面,基础节标准节连接处有一侧主弦杆弯曲变形,所有配重及平衡臂、起升机构、塔头总成、回转支座总成均悬在高空,未甩落,整个塔机倚靠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上,并导致外架大面积变形损坏(图2)。图1 办公楼塔吊平面布置2 重点、难点分析1)由于倾覆塔吊倚靠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处于极不稳定状态,随时都有可能由于外力的影响,或者外架钢管的疲劳变形发生更大危险。同时受超高空场地条件、天气、风等因素影响大,给塔吊拆除带来较大困难[3]。图2

    建筑施工 2018年8期2018-12-06

  • 倒A型截面新型平头塔机起重臂设计
    。传统平头塔机起重臂大多比较粗大、笨重,成为大型平头塔机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1 新型平头塔机起重臂整体结构分析随着电力建设及高层建筑领域向大体量化发展,针对传统平头塔机起重臂大多比较粗大、笨重的缺点,设计出一种性能优异更大规格幅度更大的新型平头塔机起重臂。本新型平头塔机起重臂下弦设置限位块,在臂节安装时,楔形斜面起导向作用,也可抵抗回转侧载,很好地限制侧向错动。各臂节均匀上翘,使起重臂整体上翘过渡平滑,牵引小车运行更加平稳。起重臂的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影响起重

    建筑机械化 2018年8期2018-10-09

  • 平头式动臂屋面起重机起重臂设计方法
    撑架、液压缸、起重臂、起升机构、回转机构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这种动臂式屋面起重机采用液压缸驱动起重臂作俯仰运动实施变幅,其形式类似于轮胎类起重机的变幅方式,简化了变幅驱动系统,省略塔头和拉索系统,结构形式简洁,为安装和拆卸带来了方便。本文以臂架在水平状态下上、下弦杆的强度和仰起后起吊最大载荷时臂架整体稳定性等效强度基本相等为基础,研究正三角形起重臂外形尺寸与主肢截面的关系,为这类起重臂的设计提供新方法。图1 平头式动臂屋面起重机1 起重臂处于水平状态

    建筑机械 2018年9期2018-09-27

  • 风电场主吊机械自动化组装施工案例分析
    不能将主吊机械起重臂组合完全展开,该起重臂组合中的超起、主机和起重臂的组合需要超过110 m左右的直线平坦的场地。在该工程的建设中,多次使用特殊的施工办法,有效的解决了施工中的问题。该施工办法主要可以归纳为折线式接杆法与空中接杆法。除了考虑施工工程场地与机械的问题,还需要对风场发电机设备也要格外重视。在该项目中,需要安装25台维斯塔斯V90MK7型的风力发电机,该机型的高度达到了80 m,机舱的重量达到了72 t,就位的高度达到了78.75 m,发电机中的

    今日自动化 2018年2期2018-09-10

  • 在裙楼屋面解体塔式起重机的施工案例解析
    00.8 m,起重臂长65 m,共设有7道附墙。考虑到加工场的位置及建筑物垂直运输的需要,塔吊布置在该塔楼西北侧,塔吊基础位于地下室底板内,塔身下部位于裙楼内部(图1)。该塔吊布置方案最大限度地为工程施工提供了便利,却为塔吊拆除带来了困难,该塔吊拆除时只能降塔至裙楼屋面,并且现场建筑物密集,无法为中小型汽车吊提供合适的站位,需采用非常规塔机拆除方案。图1 塔吊拆卸位置示意1.2 塔吊主要参数该QTZ250塔机吊臂最大幅度为70 m,最大起重质量为12 t,

    建筑施工 2018年1期2018-09-06

  • 变幅运动和起重量对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振动的影响规律
    运动和起重量对起重臂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1 货物-起重臂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对于小起升高度或附着式结构的塔式起重机,塔身在外界干扰和货物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相对于起重臂的弯曲变形较小,根据塔式起重机振动模态分析,变幅运动和起升运动主要激励起重臂在铅垂面内振动[5].本文是研究变幅小车在运输货物过程中对起重臂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因此,本文忽略塔身的变形,将起重机等效为悬臂梁,货物、吊钩和变幅小车等效为移动质量,从而构成了移动质量-悬臂梁系统,如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8年4期2018-09-05

  • 双臂并行式特大型平头塔机起重臂弦杆截面设计
    大型平头式塔机起重臂一般都采用倒三角形结构,由于承受很大的弯矩和垂直载荷,采用常规的设计思维可能造成外轮廓尺寸过大,或主肢的截面很大,在保证运输的前提下,结构的外轮廓必将受到限制,只能采用较大的单肢截面面积,造成材料强度的利用率大孤独下降。另外单一的倒三角起重臂,只有1套起升系统,在起重机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起吊的都是中小型构件,使得大功率的起升和变幅系统频繁地为起吊中小型构件而运行,造成了能源和机械系统的浪费。文章研究了一种双臂并行式特大型平头塔机系统,该

    建筑机械 2018年8期2018-08-16

  • 塔机双吊点起重臂力学模型及实验验证
    主要受力部件有起重臂、平衡臂、塔帽、塔身。其中,双吊点起重臂属于超静定结构,力学模型不易准确建立;而平衡臂、塔帽和塔身属于静定结构,其模型易于建立,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做介绍,本文主要对双吊点起重臂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1 双吊点起重臂力学模型1.1 起重臂两拉杆内力计算目前,双吊点起重臂采用刚性拉杆的支承形式比较普遍,计算分析的关键是迅速而正确地求出两拉杆的拉力,通常采用力法进行求解。具体方法是将一根拉杆切断并代之以多余约束力得到基本静定结构,并

    西部特种设备 2018年3期2018-07-14

  • WQ15/300蜘蛛起重机的结构组成及性能特点
    支腿、回转体、起重臂、吊钩、柴油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控系统组成(图1)。底盘是一种轻型的橡胶履带底盘,其内侧安装有液压行走马达,可通过自身动力进行自行走,其速度是通过行走操作杆和油门踏板共同调节的。车架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底盘上,车架分为主车架和副车架两部分,主车架为刚性较大的箱型结构,是吊装工作状态主要承载部件,其上通过回转支承连接安装有液压回转机构的回转体,在液压回转机构的驱动下,回转体可做连续360°回转。在主车架的4个角位置处通过立轴连接稳定支腿,行

    建筑机械化 2018年3期2018-05-23

  • 抬送法在锤头式塔机起重臂安装中的推广应用
    过将锤头式塔机起重臂安装的传统吊装方案与抬送法吊装方案进行比较,在可操作性、技术性及经济性上分析,突出其优势,从而使其得到推广应用。关键词:锤头式塔机;起重臂安装;抬送法;塔式起重机;建筑施工;吊装方案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H2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04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3.0221 思路当前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体现了施工过程的机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33期2016-12-27

  • 基于ANSYS的塔机起重臂结构轻量化设计
    NSYS的塔机起重臂结构轻量化设计贾洁,万一品,刘洪海,刘晓婷(长安大学 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64)为保证塔机起重臂结构在安全工作条件下质量最轻,文章借助APDL语言在ANSYS中建立QTZ5010型塔机起重臂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态仿真分析,得出起重臂结构应力应变情况及其富余量;以起重臂结构轻量化设计为目标,结构横截面尺寸为优化变量,极限工况载荷下结构应力应变为约束,建立了起重臂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对其结构质量最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7期2016-09-27

  • 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接触应力计算分析
    4)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接触应力计算分析闫萌,黄鑫,郑倩倩,赵香(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4)以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为研究对象,运用Hertz接触理论,在最大起重载荷工况下分析变幅机构与起重臂接触过程中的局部接触应力。利用ANSYS软件对Hertz接触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应力校核。根据Hertz理论计算结果与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实际工况下的起重臂与变幅机构进行分析,得出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在最大起重载荷工况下满足设计要求。起重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6期2016-09-19

  • 平头塔机起重臂断裂失效分析
    40)平头塔机起重臂断裂失效分析张 桢1马 俊1黄豪华2黄国健1(1.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广州 510663)(2.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 430040)本文以一台QTZ125平头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与平衡臂连接节(以下简称A节)为研究对象,对该节使用中发生的主要受力杆件失效断裂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采用ANSYS力学分析模块对塔机起重臂和平衡臂节建模分析,模拟塔机使用工况下A节主要受力杆件的受力情况,经计算得出断裂杆件及焊接部位局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5年5期2015-11-17

  • 平头式塔机起重臂预翘度的设计研究
    8)平头式塔机起重臂预翘度的设计研究李 斌,李宏乾(沈阳建筑大学 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针对平头式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在工作中产生的下挠问题,研究起重臂预翘度确定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研究起重臂在自重载荷和起重载荷的共同作用下,起重臂的下挠曲线和下挠量的计算分析方法,给出了起重臂挠曲线和下挠量的计算表达式。依据最大下挠量最小的原则确定了起重臂预翘度的设计方法和计算表达式,为平头式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预翘度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平头式塔式起重机;

    建筑机械化 2015年8期2015-11-04

  • 平头塔机起重臂下主弦杆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
    00)平头塔机起重臂下主弦杆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范开英,沈兰华,史海红(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200)随着建设项目对起重量和幅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平头塔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整机影响最大的起重臂设计时,精确的设计计算结果对节约成本意义重大。本文为平头塔机局部理论设计特别是起重臂下主弦杆总结了清晰的计算思路,分析了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差异性,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控制方法。平头式塔式起重机;起重臂;下主弦杆;设计与传统带塔帽和拉杆的平臂塔机

    建筑机械化 2015年8期2015-11-04

  • 计及支座柔性的双拉杆起重臂平面外稳定性*
    性绳索牵拉下的起重臂架的相关研究较少. 拉杆的牵引力导致起重臂在起升平面外失稳时同时承受轴向压力及侧向力,使之成为非保向力问题,从而大大增加了臂架稳定性分析的难度. 起重臂多为起升平面内交两端铰接、起升平面外悬臂结构,这种形式决定了起重臂失稳常先发生于起升平面外. 刘士明等[8]采用微分方程法对牵绳作用下的多节伸缩臂进行了平面外稳定性分析. 针对拉杆牵引下的塔机水平臂臂架,有些学者采用考虑轴力效应的转角位移法[9]进行研究,文献[10]则将等效弹性支座的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10-21

  • 地震波对动臂塔式起重机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
    关键节点位移和起重臂、塔身最大应力的动态响应曲线以及其最大值、最小值和振幅,结果表明,起重臂仰角越小,起重臂受地震的影响越大,越易断裂;反之,起重臂仰角越大,整机越容易在起升平面内前后倾覆.因此,在动臂塔式起重机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考虑地震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塔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动臂塔式起重机;地震波;动态响应塔式起重机广泛运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电站等大型建筑施工工程中.塔式起重机工作时,所受工作载荷的作用是预先确定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7-07

  • 基于nSoft的塔机起重臂疲劳寿命分析
    统计,其中塔机起重臂断裂最为严重。文献[2]以QTZ63塔机为例,根据实测载荷谱输入疲劳分析软件,得到塔机易发生疲劳破坏的位置。文献[3[根据初始裂纹形成数值不同,用断裂力学和连续损伤力学理论来估算疲劳寿命。为全面快速分析塔机起重臂的疲劳寿命,本文以QTZ4510塔机为研究对象,在静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雨流计数法[4]原理获取载荷谱,并借助计算机专软件,分析塔机的疲劳寿命,为塔机寿命预测、评估及设计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有限元应力分析1.1 建立塔

    江西建材 2015年22期2015-03-26

  • 动臂塔式起重机整体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
    的基础上对塔机起重臂和起升机构进行了模糊优化设计,文献[5,6]以结构质量最小为目标分别对小车式塔机和动臂塔机的起重臂进行了优化设计,而针对动臂塔机整机的优化设计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动臂塔机的动态特性研究为基础,以提高固有频率为目标,对动臂塔机整机进行了优化设计,旨在提高动臂塔机的动刚性,为开发新型动臂塔机提供理论基础。1 有限元建模以某型动臂塔式起重机为例,该塔机结构主要部分包括塔身、平衡臂、起重臂、A型架等,其性能参数如下:在幅度为4m~15m(起重臂

    制造业自动化 2015年5期2015-03-24

  • 永茂建机2014上海宝马展显风采
    机其结构特征是起重臂截面呈倒三角形,倒三角形起重臂截面使得大型平头塔机起重臂受力更加合理。STL1460C动臂式塔机采用了柴油发动机为动力,摆脱了施工现场无电网供电以及供电容量增容难的困惑,拥有3800L的超大油箱容积,并且配备了1700L的储油罐,简单便捷的加油方式,保证塔机拥有强劲的“续航”能力。塔机安装形式可采用固定式、压重式、行走式及内爬式等各种形式,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大型起重工程。

    建筑机械化 2014年12期2014-12-04

  • 塔机起重臂拆短安装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水平臂架式塔机起重臂一般被设计为可进行几种不同的长度组合。以某厂家QT80(TC6010)型塔机为例,安装时去掉相应的臂节后共有60m、54m、48m、42m、36m等5种臂长进行选择(见图1及表1)。笔者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对塔机起重臂拆短重新组合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1 非工作工况下不能随风自由旋转的问题图1 起重臂长度组合图表1 起重臂长度组合表按照塔式起重机现行标准GB/T 5031-2008《塔式起重机》及相关安全规范的

    建筑机械化 2014年1期2014-11-24

  • 浅谈塔吊的安装与拆卸
    安装撑架体系和起重臂,吊起其他2块配重块并缠绕绳索;对塔吊的构架进行检查,例如结构和电气配件;接着对所有的设备进行调试;最后试运行。2.2.2 安装的技术方法塔吊基础处理好以后,把标准节安装好,使用经纬仪对塔吊垂直高度进行测量,注意偏差度要小。安装好爬升架后把液压体系安装好并吊起,还要安装到标准节的外侧。在地面将上下支架、回转支撑、回转体系以及工作平台组装成为一个整体,并在标准节上进行安装,塔顶要在地面组装好使用销轴把它安装到上支架上。对操作室的电气装备进

    机电信息 2014年18期2014-10-15

  • 塔式起重机腹杆布置及其影响的研究
    起重机械,属于起重臂型起重机。因其多用于户外施工建设使用,受风力影响较大,所以塔机的主要受力金属结构大多采用格构式桁架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比较明显,在保证塔机本身起重能力不降低的情况下,降低了金属结构的自重,最重要的是使得风的通过性改善进而大大降低了风载荷,增强了设备的作业能力。但是,伴之而来问题也比较突出,格构式桁架的制造工艺复杂,节点处的应力集中较大。塔机的塔身、回转塔身、起重臂、平衡臂和塔顶等主要受力构件均为格构式桁架,其腹杆的布置在设计上复杂多样,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4年8期2014-04-13

  • 基于ANSYS的塔式起重机整机结构有限元分析
    括塔身、塔顶、起重臂架、平衡臂、起重臂拉杆、平衡臂拉杆、变幅小车、吊钩以及上下回转支承等组成。根据GB/13752-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1],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塑性影响,因此,本分析只考虑弹性情况,并对模型进行必要的简化。具体处理如下:(1)回转支承及上、下支承座等实体部件的刚度较大,在本分析中采用较大截面的梁单元进行简化,并将其自重加载在相应节点上;(2)配重块自重平均加载在其所在位置的节点上;(3)塔身套架总成自重叠加到与其相连的塔身相应节点上。

    机电工程技术 2014年6期2014-02-07

  • 动臂塔机臂架模块的新型安装方法
    优势所在。1 起重臂模块传统安装方法在安装完配重和桅杆之后,方可进行安装起重臂模块,安装步骤如下。1.1 安装起重臂在地面上先将起重臂各节组装成一体,包括平台、梯子和栏杆;然后再将起重臂拉杆按照要求组装起来,将销轴连接端与起重臂顶节销轴连接好,并将起重臂拉杆放置于起重臂上拉杆支架中锁好,用铁丝将起重臂拉杆滑轮组端在起重臂结构上固定好;将起重臂拉索一端和起重臂上的固定结构用销轴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拉索固定架上。拼装完毕的起重臂总成用汽车起重机吊起,吊点位置根据

    建筑机械化 2014年4期2014-01-31

  • QTZ25塔机的静力学及模态分析
    的最大应力处为起重臂架和塔身的衔接处,最大的应力173.569 MPa。起重臂从拉杆与起重臂的相接触的地方至塔尖明显有比较大的变化。机构有向重物倾覆的趋势,符合实际情况。文章主要对比分析每种工况在不同位姿时所受的应力以及位移的大小,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表1 应力以及位移t由表1可得,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值随着起重臂工作半径的减少而下降。可以知道最危险工况就是在臂尖处施加载荷为10000 N处的工况,此处的应力和应变均为最大,应尽量避免起吊物长时间停留于这个位置

    时代农机 2013年3期2013-09-21

  • 南宁一起汽车起重机折臂事故分析
    装钢筋作业时,起重臂折断坠落,致使一名起重工死亡。笔者时任广西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副总工兼技术中心主任,参加了这起事故的调查工作。2 事故起重机基本情况1)起重机型号为QY25,最大额定起重量为25t。起重臂为四级伸缩矩形臂。2)因使用单位未能提供该起重机的随机资料,其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无法确定。3)起重机未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未经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3 现场勘察情况1)起吊重物为5捆钢筋,每捆钢筋的重量为2079kg,

    建筑机械化 2013年5期2013-04-03

  • OF/23B塔式起重机高空解体方法
    装工作。该塔机起重臂长度50m,塔身总高度78m,中间放置两道附着架。图1 塔机位置图一、拆除方案的确定OF/23B塔机高空解体拆除,在我们公司还是第一次,专业技术不熟悉,缺乏实践经验,为了短时间安全拆除塔机,保证下一步工序(门卫室)按期施工,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论证并结合塔机现状和施工条件,设计了屋面吊安装在屋面上,利用其活动吊臂和自身辅助功能,在高空解体OF/23B塔机。其拆除程序为:利用屋面吊拆除塔机第五、六节起重臂→拆除第一、二、三、四平衡重块→拆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9期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