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义东,米成宏,王 磊
(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221007)
超高层建筑用动臂塔机安装的安全性和快捷性一直是行业和客户关注的问题。对于超高层建筑用动臂塔机的安装,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多采用传统的安装方法,传统方法操作便捷性差,安全隐患多。我公司在超高层建筑用动臂塔机安装过程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研究出一套新型的安装方案。尤其是臂架模块的安装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下文将针对臂架模块的安装过程与传统方法对比分析,阐述新方法的优势所在。
在安装完配重和桅杆之后,方可进行安装起重臂模块,安装步骤如下。
在地面上先将起重臂各节组装成一体,包括平台、梯子和栏杆;然后再将起重臂拉杆按照要求组装起来,将销轴连接端与起重臂顶节销轴连接好,并将起重臂拉杆放置于起重臂上拉杆支架中锁好,用铁丝将起重臂拉杆滑轮组端在起重臂结构上固定好;将起重臂拉索一端和起重臂上的固定结构用销轴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拉索固定架上。拼装完毕的起重臂总成用汽车起重机吊起,吊点位置根据起重臂型号计算确定,整体倾斜20°左右。将起重臂根部与塔机上回转体用销轴连接,并用安全销锁定。然后将起重臂拉索与塔顶用销轴连接好。
穿绕变幅钢丝绳前先采用辅助麻绳对滑轮组进行穿绕,首端和变幅钢丝绳连接,末端固定于起升卷筒上,利用起升卷筒来完成变幅钢丝绳的穿绕。特别注意在穿绕变幅钢丝绳时必须保证起升卷扬机和变幅卷扬机钢丝绳的速度保持一致。变幅钢丝绳穿绕完成后,汽车起重机即可慢慢松吊钩,直到起重臂变幅钢丝绳受力为止[1]。
用麻绳一端和起升钢丝绳绳套端连接好,然后将麻绳沿着起重臂上的滑轮缠绕完毕后,一端垂到地面;起升机构启动、出绳,在地面上拉麻绳将起升钢丝绳拉到地上(如果由于钢丝绳太重拉不动,可用辅助安装起重机来协助完成) ,并将滑轮上的挡绳杆全部安装好。
双倍率情况:将起升钢丝绳缠绕过吊钩滑轮,然后将钢丝绳绳套和防扭机构连接好,最后用辅助吊车提起绳头至起重臂臂头处,将防扭机构和臂头连接处连接好。然后收起升钢丝绳,双倍率的工况缠绕好。
单倍率情况:将起升钢丝绳的绳套直接和吊钩的连接孔连接好,然后收钢丝绳,单倍率的工况缠绕好。
在完成起重臂结构件拼装(起重臂的拼装步骤不变)之后,启动起升卷扬,将卷扬输出钢丝绳拽到地面足够长度,关闭起升卷扬。然后将钢丝绳按照起升钢丝绳缠绕图沿起重臂穿过滑轮,按照倍率要求固定好绳端和各处绳挡。组装完毕后,用汽车起重机缓缓吊起起重臂总成(起升过程中注意防止钢丝绳缠绕打搅),吊点位置不变,起重臂整体倾斜20°左右。将臂根部与塔机上回转体用销轴连接,并用安全销锁定。然后将起重臂拉索与塔顶用销轴连接好。汽车起重机即可慢慢松吊钩,直到起重臂拉索受力,移除汽车起重机。开启起升卷扬,缓慢回收起升钢丝绳,至起升钢丝绳绷紧且吊钩升至合理高度为止。起重臂和起升钢丝绳安装、变幅钢丝绳和滑轮组安装分别如图1、图2所示。
第一步:将拉杆滑轮组连接销轴打开,并将其固定到上支座平台上,如图3所示。采用辅助麻绳对滑轮组进行穿绕,每穿绕一股,就用人工牵引麻绳,使变幅钢丝绳缠绕至相应滑轮上。穿绕完毕后,拆掉麻绳,用楔套将变幅钢丝绳端固定到塔顶上。
第二步:用辅助麻绳一端拴住拉杆滑轮组,另一端绕过辅助滑轮固定到起升卷扬上。取消拉杆滑轮组的固定,启动起升和变幅卷扬(保证起升和变幅卷扬同步)。将拉杆滑轮组缓慢拉向拉杆接头附近,如图3b所示,该过程最好用辅助起重机托起拉杆滑轮组。
图1 起重臂和起升钢丝绳安装
图2 变幅钢丝绳缠绕和滑轮组安装
图3 变幅钢丝绳缠绕步骤
第三步:拉杆滑轮组到达拉杆接头部位,通过销轴连接拉杆和拉杆滑轮组。然后去掉辅助麻绳和辅助滑轮。启动变幅机构,收钢丝绳,将整个臂架拉起,使起重臂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15°为止,如图3c、3d所示。
超高层建筑用动臂塔机安装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新型安装方法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此。新方法中,起升钢丝绳和吊钩在地面的时候就与起重臂组合,避免了起重臂安装之后穿绳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大幅减少。另外,变幅钢丝绳穿绕过程在上支座平台上进行,相对在起重臂上穿绳安全性提高。
超高层建筑用动臂塔机安装的方便快捷性也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塔机安装进度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新型臂架模块安装方法中,起升钢丝绳和吊钩在地面与起重臂组合,比高空作业降低了汽车起重机使用频次,安装效率提高80%以上。上支座平台缠绕变幅钢丝绳过程中,工作人员不用重复攀爬起重臂;缠绕结束后,巧妙利用辅助滑轮将拉杆滑轮组和拉杆连接。此过程降低安全隐患的同时,劳动效率提升50%。
总之,新型超高层建筑用动臂塔机臂架模块的安装方法在操作安全性和方便快捷性两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在徐工XGTL1600动臂塔机安装过程中屡试不爽,为提升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用动臂塔机安装总体水平作出了贡献。
[1]鞠要志,肖 南,史洪泉.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M1280D塔机安装[J].建筑机械化,2008,(7):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