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道
- 西门豹藏富于民
我听先哲说,施行仁道的君主使人民富足,推行霸道的君主热衷于军备扩张,无道的君主则搜敛天下财富。而国君您是要在天下实行仁道的,所以我让财富集中在人民手中……”魏文侯不耐烦地打断西门豹的话:“你说的这些道理,本王都懂!但现在你治理的地方财政空虚,物资匮乏,一旦发生意外,你该如何应对?”西门豹笑道:“大王,请您登上城楼击鼓,粮食和军备皆可以马上备齐!”于是,魏文侯登城击鼓。当敲第一遍鼓时,人们用肩扛着、用车拉着粮食出来,不一会儿,稻谷堆得就像小山似的;当敲第二遍
知识窗 2024年6期2024-06-24
- 公平与仁爱之间:孟子仁道正义思想刍议
范畴之一。孟子的仁道正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儒家正义论的基本精神,它注重公平、尊重生命、呼吁平等、提倡仁政,充分表达了儒家对理想政治生活的追求。研究孟子的仁道正义思想,不仅可以展现中国传统正义观的独特价值,而且可以从中发掘传统正义观念与现代正义观念之间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亦为当代中国致力于建构本土化的正义论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一、孟子仁道正义的基本内涵孟子主张人有“仁、义、礼、智”四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潜质。其中,“仁”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原则,实现仁政王道则是一个社会的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1期2024-05-10
- 《论语》解析
树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道的基础吧!”【评析】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其核心思想和终极追求,其核心要义是“仁者爱人”。而要想达到“仁”的境界,不仅需要内心的体验,更需要投身现实。有子在这段话中明确指出,求“仁”应该从孝悌做起。换句话说,就是从孝悌出发,推而广之,就能成为仁人君子。在有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尊重上级,优待朋友同事,能以自己的行为促进人际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稳定。曾子曰
村委主任 2023年8期2023-10-08
- 《孙子兵法》“五位一体”的制胜之道及其现代镜鉴
功、谋略、实力、仁道五大要素,是有着独特内在逻辑、生成机理与精神实质的制胜之道。这种用兵制胜艺术,是《孙子兵法》的最大魅力所在,也是其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力探讨《孙子兵法》的制胜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一、内在逻辑秉承三代以来的文化传统及家学渊源,顺应诸侯国举贤尚功以争霸称雄的时代潮流,孙子构建起以时势为战争环境、以事功为战争动力、以谋略为战争手段、以实力为战争基础、以仁道为战争旨归的制胜之道。以时势为战争环境。孙子所
孙子研究 2023年1期2023-10-06
- 阳明心学的价值取向*
地包含人性关切或仁道关怀,不把人看成物或工具。 心学的另一重要命题是“心即理”,其涵义之一表现为个体意识和普遍规范或普遍原则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背后的价值意义,表现为对个体权利与群体责任的双重肯定。以心为体所隐含的意义关切与良知所内含的责任意识相结合,进一步引向天下的情怀。 在王阳明那里,这种天下情怀具体表现为万物一体的观念,其中蕴含着走出封闭的自我、以仁道方式对待他人的意向。 以“心”为体所隐含的意义关切、“良知”所内含的责任意识、“万物一体”所涉及的天
浙江社会科学 2023年2期2023-03-22
- 以“仁道”奉“不足”:特殊教育在民国的展开与积淀——评《民国特殊教育研究》
吴民祥以“仁道”奉“不足”:特殊教育在民国的展开与积淀——评《民国特殊教育研究》吴民祥面对弱肉强食、杀伐不已的离乱时代,老子曾发出“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悲叹,然特殊教育,恰本着“仁道”以补救“天道”之不足——残障,使之有所养、有所教、有所为,是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事业。浙江师范大学朱宗顺教授著《民国特殊教育研究》,既体现了《民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主编)的总体面貌,又表现出以下学术特色。一、立基于“全球本土化”的视角中国近代特殊教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1-14
- 仁道:多元文明对话的价值基础
”的实现之道是“仁道”,其基本途径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即求仁之道,是儒家一贯之道。“仁道”的基本含义是“仁爱”,可以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价值基础。“天下归仁”既是“仁”这一核心价值同心圆推衍的结果,也是儒家仁道逻辑演进的旨归,更是儒家仁爱之道的社会理想。立足仁道,多元文明圆融无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关键词】文明对话 仁 仁道 仁爱 价值基础 天下归仁【中图分类号】 B222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21期2022-12-27
- 基于协同学习的《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恰是这个句中的“仁道”。不合“仁道”追求富贵,不合“仁道”去除贫贱的行为都不能被君子接受,君子即使在急迫时刻、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能坚守“仁道”。本段的关键信息是“仁”,是“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在准确把握这个关键信息的前提下,我们再来看“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两种解读,“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就能深刻理解本段语录的内容:君子于一切情境都能安于仁,都不轻弃仁。在准确把握语段关键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出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9期2022-07-18
- 借鉴古代商业“仁道”文化精髓构建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模式
借鉴古代商道之“仁道”文化精髓,构建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模式,实施人本管理,企业方可基业长青。一、现代企业内涵及其员工特点(一)现代企业内涵现代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企业形式,现代企业是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企业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企业自负盈亏制度、企业法人制度、企业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以及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与领导体制几个方面[1]。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4期2022-05-05
- 钱穆《论语新解》对儒学的创造性解释
——以“人道本于人心”为中心
其实是“人能居于仁道,这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而不择于仁,哪算是知呢”?即仁处于人心之中,人应当使此心永葆仁道而不去。若为宫室之美而抛弃仁心,这是一种不聪明的表现。总结起来,前儒所认为的“里”,大多是具体意义的“居住”,而钱穆所说的“里”,则是一种经过引申的、意义上更抽象的“居处”。概而言之,前儒大多强调的是一种行为,而钱穆强调的是一种意志;前儒大多认为“仁”向外求,钱穆则认为“仁”向内求,二解之泾渭正在此处。钱穆如此解释,自然是与其“人道本于人心”之说遥
名作欣赏 2022年12期2022-04-22
- “自爱”:先秦儒家的成人之道
全面地理解儒家的仁道,答案就在下段文献中的“自爱”二字。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从字面上看,文中“自爱”是爱自己的意思,而且今天比较流行的《荀子》英译本都将“自爱”译为“love
领导月读 2021年3期2021-12-29
- 循道而行,一以贯之
——《论语》一则赏读
血和精力都倾注于仁道的推行,然而,他带领自己的弟子游走于不同的国家,却每每遭困遇厄,不被理解。所以,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不仅理解了自己的老师推行的仁道,而且愿意将推行仁道的重任扛在自己肩上,至死不变。若无深刻的体悟、开阔的胸襟、执着的毅力,怎能如此?虽然曾参将“仁道”诠释为“忠恕”不一定与孔子的本意相合,却可以让人们易知其义,易循其道,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尽己之力并推己之心待人行事,从而于循道而
作文中学版 2021年9期2021-11-21
- 循道而行,一以贯之
血和精力都倾注于仁道的推行,然而,他带领自己的弟子游走于不同的国家,却每每遭困遇厄,不被理解。所以,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不仅理解了自己的老师推行的仁道,而且愿意将推行仁道的重任扛在自己肩上,至死不变。若无深刻的体悟、开阔的胸襟、执着的毅力,怎能如此?虽然曾参将“仁道”诠释为“忠恕”不一定与孔子的本意相合,却可以让人们易知其义,易循其道,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尽己之力并推己之心待人行事,从而于循道而
作文·初中版 2021年9期2021-10-11
- 《增广贤文》: 一部流传甚广的格言谚语集
之道,其实就是“仁道”和“恕道”。“仁道”和“恕道”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总纲,也是其他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增广贤文》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其中心内容、基本精神和人生价值取向就是建立在儒家的忠恕之道或“仁道”和“恕道”基础上的。其中的精华,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具体而言,仁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爱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强调的都是对他人之爱。与“仁道”相联系的是“恕道”,主要
月读 2021年7期2021-07-23
- 仁道与儒家的共同体建构
苏冰摘要:仁道是儒学的核心价值范畴,是以亲亲、仁民、爱物、万物一体为逻辑次第展开的价值理念体系。它不仅为构建儒家亲缘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提供价值基础,而且成为维系这三个不同层级共同体存在的基本纽带和维持共同体秩序的根本法则。由亲爱亲人的孝悌之道、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到万物一体的仁者之道,不仅意味着仁道在不同实践境域的推进和拓展,更意味着仁道境界突破亲缘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向人与自然所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超越性提升。梳理其中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
江淮论坛 2021年2期2021-04-30
- 忠恕与行孝:曾子“仁以为己任”发微
必须结合他对孔子仁道的领会和践履,也即必须充分关注曾子的言“仁”之语。职是之故,对于《论语》所载曾子“仁以为己任”的语录不当草草看过,而应该进行细致的语境分析和思想解释。本文的分析将揭明“仁以为己任”的深刻义蕴,对于化解曾子传道的相关争议有所助益。而比较研究曾子“仁以为己任”与子夏“学以致其道”代表的为学进路,适可从一个新角度观察孔子之道的传承,扬弃儒道传承中“独得”的意识。一、以仁自任据《论语》记载,在孔子仁道的感召之下,孔门弟子有积极问仁于孔子者,如樊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1-15
- 儒家思想的开展
——以“忠恕”转型为中心的思考
,实际上将孔子的仁道与忠恕等同起来,而为仁成圣就是忠恕的价值追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代儒家学者对忠恕价值追求的阐释。第二,忠恕以尽己为忠为主要内容。虽然在孔子及其弟子曾子的思想中,忠和恕两者的地位是等同的,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儒家学者提出了忠体恕用的看法,其认为忠是体,恕是用,本体是第一性的,而作用是第二性的。如“程子曰: ‘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年5期2021-01-11
- 仁爱如山 践行似水
学说最突出的就是仁道。“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爱”才是孔子以一贯之的大道。孔子希望有一位圣明的王者,推行他的仁政,实现大同社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富实安康。这是孔子对平民百姓的爱。孔子一生都没有找到这样的王者,但这并不影响孔子的伟大。正如仪封人所说:“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是的,孔子的伟大不在于他有没有找到王者,而在于他在推行自己的仁道,践行自己的仁道时,教化了天下。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9期2020-11-09
- 基于中庸视角的当代企业管理
时中;企业文化;仁道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3.034《中庸》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道德核心,是中国人的灵魂。胡适曾说:“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毛泽东也曾感慨:“中庸的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看。”可见中庸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以下,结合自己的管理专业与中庸之道浅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首先,究竟什么是中庸之道呢?松下幸之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3期2020-07-20
- 领导力”的“霸道”“仁道”和“圣道”
高低。“霸道”“仁道”和“圣道”既然说领导力是一种对人的需求的管理能力,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因此领导力也应该是分层次的。结合西方“ERG理论”“X、Y、Z理论”和我国“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要义,我们不妨将领导力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霸道”“仁道”和“圣道”。“霸道”的前提是:假设人是有贪欲的,人性本“恶”。“霸道”不爱人,而是以权制人,抑制人的私欲,通过制度、规范、标准等要求人们为组织做出贡献,以帮助组织获得成功。人们因为恐惧,而追随。施行“霸道”
中外管理 2020年4期2020-04-28
- 党员干部担当境界的儒学探源
论语·泰伯》)的仁道担当。《论语》中涉及了儒者的知仁、志仁、求仁、欲仁、友仁、为仁、守仁、亲仁、依仁、兴仁、得仁,以及成仁等,从儒者践行仁道的不同阶段和角度,探讨了儒君子的自我成仁。从生命历程看,在生之时,儒君子要力求做到安贫乐道,“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要不畏艰险、积极有为等;临死之际,儒君子的价值也要与仁道担当紧密结合,君子之死,要么是完成仁道担当之后、坦坦荡荡的安息,要么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的喜悦,要么是“杀身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4期2019-12-26
- 说乐
说是“道义” (仁道、仁政)。道义这样的东西,怎能成为孔子所乐之物?原来,孔子所处的春秋之世,正值天下大乱,原有的思想文化全盘崩坏,孔子立志为学,为的就是要找出救治天下的方法。他最后找到了仁道和仁政,他深信这是救治天下的方法,所以他乐其所学,乐其所发现的“道”,并且毕生用力于“行道”。到了晚年,从55岁到68岁,仍奔走于列国之间,要将他的道,推行于世。所以,他对于有机会学而时习之,就觉得快乐;如有同道者一起学习,当然快乐,就算没有人知道他的学问,他也不会觉
思维与智慧 2019年17期2019-12-14
- 试析孔老之道之异
的视角(如孔子的仁道观、天道观、闻道观等,老子的自然天道观、治道层面和道与德的关系等)进行论述,使我对孔子、老子各自“道”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笔者希望可以对孔老之道的差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2.孔老之道各自的核心及其所属范畴有所不同2.1 孔子之道的核心是仁道,属于伦理范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应以道作为志向,方能以德作为根据,以仁作为凭藉,活动于六艺之中。道是君子孜孜以求的目标,德是君子安身立命的根本,仁是君子实
文学教育 2019年17期2019-11-26
- 《资治通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礼制 大一统 仁道 文明分类号 K204.3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09.001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Government and the Val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bstract 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Govern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lues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9期2019-11-05
- 说乐
说是“道义” (仁道、仁政)。道义这样的东西,怎能成为孔子所乐之物?原来,孔子所处的春秋之世,正值天下大乱,原有的思想文化全盘崩坏,孔子立志为学,为的就是要找出救治天下的方法。他最后找到了仁道和仁政,他深信这是救治天下的方法,所以他乐其所学,乐其所发现的“道”,并且毕生用力于“行道”。到了晚年,从55岁到68岁,仍奔走于列国之间,要将他的道,推行于世。所以,他对于有机会学而时习之,就觉得快乐;如有同道者一起学习,當然快乐,就算没有人知道他的学问,他也不会觉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9年9期2019-10-08
- 浅析《论语》中的“道”
分类 最高理想 仁道 礼乐《论语》中有59章的内容中提到了“道”,用作动词的5例有三种释义:第一种解释为治理,例如《学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第二种解释为称说,例如《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第三种解释为训导、教导,例如《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名词的用例中,其中有4例释
文学教育 2019年8期2019-08-27
-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录(上)
。2.湛卢剑——仁道之剑湛卢剑是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携妻女和师弟于湛卢山为越王勾践所铸。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终于铸出一把无坚不摧且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谓仁者无敌。据说湛卢剑屡易其主,直到晋代为名将周处所得,后由其子孙转赠给抗金英雄岳飞,而自岳飞遇害后,湛卢剑就此失了踪迹。可以说,湛卢是把仁道之剑。3.赤霄剑——帝道之剑赤霄剑是汉高祖刘邦的佩剑。此剑是由铸剑大师公孙冶合众人之力,采数百种精石,历经数年铸造而成的神兵利器。传说剑上有七彩珠、九华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9年4期2019-07-01
- 试析孔老之道之异
的分析。关键词:仁道 自然天道 德治 无为之治1.研究目的在学习《论语》和《道德经》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道”在孔子和老子各自的哲学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之后,笔者发现学界关于老子和孔子各自“道”的思想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二者差异的研究却比较少。因此,笔者选择以孔老之道的差异为具体研究对象。为增强分析成果的专业性,主要选择学术界知名学者(哲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知名高校教授等)的研究论文或论著。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如孔子的仁道观、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6期2019-06-18
- 墨子天人学说及其实现途径与儒道比较
仁”,同样他把“仁道”能否推行作为人士成败的关键。而要实现“天人合一”当然也离不开“仁道”的推行。而且由于“天”在孟子思想中的多重含义,追求人的道德与天的道德相互印证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只能由“仁道”才能实现。“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由此可见,追求“仁道”是孟子不懈的目标,也是孟子认为的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这样才能使人逐步认识到自己本性中的善端,“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这样才能进一步认识到“天”的本性。借
牡丹 2018年27期2018-12-18
- 《论语》仁爱社会创制的思想
社会思想。一、行仁道:创立仁爱社会范式的原则在夏商周时期,“天”是至高无上神的代名词,是万物的主宰,也是人世界的主宰。灾祸被认为是人获罪于天而受到的惩罚,逆天之人将会受到驱逐甚至被杀死,就是君王也不例外。畏天、敬天、祭天成为夏商周社会运行的主旋律,夏商周社会的价值范式是“天道”,以“天”统人。周礼虽含“敬德”“保民”之意,但“敬德”“保民”的根据是“天”道——顺“天”制礼,从社会的价值范式来说,周礼仍属“天道”。“天道”社会呈现“命令——服从”单向主体的层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4-04
- 孔子课程建构思想的校本化传承与实践路径探析
子用诗来彰显何种仁道、培养怎样的仁者呢?答案就是《礼记》中的“温柔敦厚,诗教也”。仁者那种“温柔敦厚”的仁道品质,通过诗教可以养成。此外,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进行了阐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显示,孔子重视用诗教来培养仁者的基本素养——“兴、观、群、怨”。孔子认为,仁者首先要练成“兴、观、群、怨”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来自于学诗,因此孔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从诗教开始。将“兴”列在首位,说明孔子想培
江苏教育 2018年26期2018-01-29
- 孔孟“仁道”天下观研究述评
——兼论孔孟“仁道”天下观的基本特点
芬专题述评孔孟“仁道”天下观研究述评 ——兼论孔孟“仁道”天下观的基本特点陈玲芬在中国传统诸多的天下观中,儒家“天下观”蕴含着深刻丰富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想,它完整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原则和政治实践理路。当下学术界关于孔子和孟子天下观的研究主要是从“道德意识、社会政治、文明实践”三个层面进行的。通过与其他诸家天下观进行解读对比可以发现,孔孟“仁道”天下观具有仁爱、孝治、民本的三大鲜明基本特点。儒家;仁爱;孝治;民本;天下观一、孔孟“仁道”天下观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11期2017-04-10
- 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与教育典范
仍成功建构了以“仁道”为本的核心素养教育。仅此一点,就值得一线校长及教师学习。言外之意,校长及教师看过众多核心素养理论之后仍觉得一头雾水时,也不必灰心丧气,或只是坐等理论界有一天能把核心素养说清楚,并提供可资模仿的实践范例,而大可以像孔子那样依靠自己的思考开拓核心素养教育进路。以下便从三个层面梳理孔子能为当代校长及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什么样的典范。第一,当前流行的核心素养框架往往着眼于未来社会,尤其21世纪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与能力,孔子
江苏教育 2017年74期2017-03-24
- 仁道、仁人、仁政
——孔子仁学的三重意涵
杜 云,杨 明仁道、仁人、仁政 ——孔子仁学的三重意涵杜 云,杨 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仁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根基和主线。孔子的仁有三重意涵:一是哲学层面的仁道,二是人格层面的仁人,三是社会层面的仁政。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逻辑扩充关系,共同构成了孔子“仁”的全部内涵。仁道;仁人;仁政;孔子仁学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已是学术界的共识,然而纵观《论语》,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有关内涵也是众说纷纭。究竟应该如何对仁进行把握
伦理学研究 2017年1期2017-01-27
- 贴心暖人的教育
和谐共处,洋溢着仁道,人间充满爱。三、处事准则“仁”,是人们立身、立志、立业的根本。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每个人应该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行动,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制自己,成就事业。孔子又主张身体力行,“躬行践履”,在严酷的环境中成长,“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立已达人”,完善自己的人格。“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向更高的道德高度攀登,成为“君子”,弘扬仁道,“博施
考试周刊 2016年60期2016-08-23
- 《论语》中的“仁”学体系
词】为仁;孝悌;仁道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约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时年七十三岁。姓孔,名丘,字仲尼,因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孔子,至圣先师等。孔子早年在鲁国参与政事,因遭人排挤,带领十众弟子出游列国,布道讲学,晚年曾修订六经。据传孔子拥有弟子三千与众,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之后,其弟子将其言行,生活及哲学思想整理成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2016-05-14
- 论杜甫对孔子“仁道”思想的继承
静论杜甫对孔子“仁道”思想的继承王静自宋代以来,杜甫就被树立为“忠君”的典范。考察诗人生平及其思想来源会发现,忠君仅是诗人道德操守的一个部分,“爱人”才是他生命的核心内容,而这一切皆来源于孔子的仁道思想。仁道忠君谏君杜诗在仇兆鳌《杜诗详注》附录的“诸家论杜”中,开头第一条,是苏轼的一段评论:“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1]这段话把杜甫树立成为忠君的典型。而考察诗人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会发现,诗人不仅是“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10期2016-04-12
- 从上博楚简看早期儒家对君权合法性及相关问题的阐释
;公器;合法性;仁道上博楚简中的《缁衣》、《民之父母》、《子羔》、《从政》、《容成氏》、《仲弓》、《季康子问于孔子》、《武王践阼》和《颜渊问于孔子》等儒家文献蕴含着颇为丰富的政治思想,其中许多内容皆不同程度地触及到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十分重要的君权问题。目前学界虽有不少关于上博楚简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其中所涉及的早期儒家的君权思想尚缺乏专门、深入的考察①此前,我们曾就禅让问题探讨了上博楚简的政治哲学。参见丁四新:《楚简〈容成氏〉“禅让”观念论析》,载刘大钧主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09
- 孔子知论探析
思想宏旨,即:“仁道”的终极对象和最高目标乃由“仁德”成就,其主体性基础乃是对人性有高度自我意识和自觉的“君子”,君子通过“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的学习与实践以望最终达成“博施於民而能济众”的仁道目的。而孔子知论的本质,即对人性完美境界的终极眷注也在此思想内容中得以昭明。知;学;道;仁;君子“知”在孔子思想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论语》中所提到的“知”大致有三种基本的涵义:“认识”、“知识”与“智慧”。知识是认识的结果,而智慧是知识的成就。因此,“认识”、
伦理学研究 2016年1期2016-02-02
- 试论孔子“仁”之美学思想
意识;其次,践行仁道,与天遥契,铸就人的哲学精神生命。孔子仁美精神;人性自觉;哲美精神孔子认为人的美好本质即是“仁”,人可以“杀身以成仁”,可以“泛爱众而亲仁”,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人性的自觉意识与观念萌生,孔子的仁美思想产生,“仁”之美学思想成为孔子思想之中基础而又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孔子的仁美思想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性自觉——泛爱之美《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孔子的真正思想。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2016-01-28
-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悟
任管理要悟人道,仁道、信道。所谓人道,即人道是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我觉得对于学生的管理,就是要讲究这个人道,讲究方式方法,注意细节,捍卫学生尊严,提高学生的认识。其次仁道,我们都说仁者爱人,仁道是智者的方针,是慧者的方法,是强者之道。班主任一定要诚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表扬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做人之道,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最后信道,信奉正道。《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2015-08-15
- 从《论语》人物点评看孔子的“仁”
事功 笃信好学 仁道孔子的学说,从“礼”开始,进而至“仁”“义”“智”“信”等概念,礼或为其思想的始点但并非核心。孔子卓越于一般的儒生是在于他对礼仪制度后仁的发现。《论语》中曾多次涉及问仁,根据孔子对各色人物的评点看来,他颇少首肯某人为“仁”,唯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也极少直接否定,只说宰予不仁;通常则答以“不知”。除了“仁”之外,还有诸如“智”、“勇”、“忠”、“清”、“直”等价值评价。孔子对诸多人物四两拨千斤的评点不仅言微知著,颇具人物品藻的意趣,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0期2015-06-09
- 儒家价值观: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
观念进一步展开为仁道的原则。作为独特的价值观念,仁道原则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其最基本的内涵看,基于仁道的价值观念首先体现在对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的肯定,“仁”与“爱人”的关联,也以此为前提。如所周知,儒家很早就关注于人禽之辨,后者的实质意蕴,便是区分人与禽兽(人之外的其他的动物)。人不同于禽兽(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什么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这种追问所指向的,也就是何为人的问题。对儒学来说,人区别于禽兽(动物)的主要之点在于人具有价值观意义上的伦理意识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3-29
- 程颢对吕大临修养工夫论的指导
——以《识仁篇》为中心
中,“仁”就是指仁道、仁理、仁心、仁性,四者通而为一。程颢认为理、天理为万物之本体,且天、天理、理、性、道、心是一致的。首先,他认为“天人无间断”、[2]119“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而且人与万物同在天地之化育流行之中,其“生生之理”在天、在物、在人分别为天之理、物之理、人之性,物我一体、天人一贯,他说“道即性也”,[2]1由此可见道、理、性是相通的。其次,他又将天与心联系起来,他认为不能“以心知天”,[2]15因为“以心知天”务必是“言作两处”,[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2-13
- 中学生国学知识系列谈
那么天下就回归到仁道中了。孔子还具体讲了如何回到礼中去,违背礼的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动。礼在这里并不是死板的规范,而是一套最合理的秩序,需要人努力去实现它。在这个礼的世界中,邪恶的、放荡的、暴力的、粗鄙的东西都消退了,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平。孔子把这个理想叫做仁。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第十五)【解说】仁,是志士仁人终生追求的目标。曾子告诫说,把仁作为自己的职责,直到死了才停下,这是很沉重很漫长的事业。孔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4年17期2014-06-24
- 中国古代民间慈善的伦理根基
的作用。二、儒家仁道思想构成了民间慈善的伦理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民间慈善伦理体系提供了一片沃土。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主干,儒家思想成为了民间慈善伦理的重要渊源。“仁”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构建了民间慈善的伦理根基。早在先秦时期,“尚仁爱,重人本”思想的就出现端倪,在儒家典籍如《诗》《书》中对于“仁”的记载比比皆是。及至春秋末年,社会巨变,周王室力量衰微,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这种社会现实与孔子的理想社会有着很大差距,于是他“乘桴于海以求道”,将古人思想中“尚
商 2014年46期2014-05-30
- “仁道”师德养成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孙敬华从“仁道”师德养成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师德研究现状,进而提出加强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养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教师“仁道”师德养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一环。师德建设途径方法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仁道”师德养成是指以“仁道”思想为主线,通过养成教育的方式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思维方式和职业行为习惯的过程。国家兴旺,教育为本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2期2014-04-25
- 藏富于民
听先哲们说,施行仁道的君主是使人民富足,推行霸道的君主热衷于军备扩张,无道的君主则搜敛天下财富。而国君您是要在天下施行仁道的,所以我让财富集中在人民手中……”魏文侯不耐烦地打断西门豹的话:“你说的这些道理,本王都懂!但现在你治理的地方财政空虚、物资匮乏,一旦发生意外,你该如何应对?”西门豹笑道:“大王,请您跟我登上城楼击鼓,粮食和军备皆可以马上备齐!”于是,魏文侯登城击鼓。敲第一遍鼓时,人们用肩扛着、用车拉着粮食出来,不一会儿,稻谷堆得就像小山似的;敲第二
意林原创版 2013年3期2013-09-22
- 把西安建设成为“东方仁都”
精神(这里主要指仁道主义)的主要发祥地。这里的“西安”,是在当代“西安大都市圈”的含义上说的,也可泛指包括宝鸡在内的关中。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就西安和关中地域文化特征而言,史实如此(“文化”现象是很难用行政区划界囿的),并非用“后现代”释古。周公仁政:“东方仁都”奠基2.西岐周公姬旦总结周人治国理念而创设的“仁政”体系,以及西周曾以丰镐为都等史实,使西安作为“东方仁都”被设定了文化基因和地理根据。3.作为中国文脉的显性主干之一,孔子开创的儒家的核心是“仁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8-15
- 论君子何以“不仁”——《论语》“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本义考
的君子亦难以完备仁道。北宋邢昺就孔安国的注而进行论述:“此章言仁道难备也。虽曰君子,犹未能备,而有时不仁也。若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可谓仁矣,而镂簋朱纮,山节藻棁,是不仁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未有仁者。”(2)突出了“仁道难备”,故而君子有时会不仁;而小人和仁道无涉,则从不会仁。朱熹引谢氏曰:“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3)也是持君子有时候会不仁的观点。清朝的刘宝楠说:“仁道难成,故以令尹子文之忠,陈文子之清,犹不得为仁,即克
黑龙江史志 2012年23期2012-08-15
- 孔子“仁道”价值观蕴涵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
0224)孔子“仁道”价值观蕴涵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严交笋(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224)孔子最根本、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爱”,根本之道就是“仁道”,即“仁者爱人”。“仁道”渗透在孔子一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蕴涵着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育民主思想,闪耀着教育平等的人性光辉,彰显了师生平等的民主意识,折射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对促进我国教育民主、实现教育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孔子;仁道;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4-18
- 礼:身体仪式化之“为”
——儒家礼仪观的身体向度
过“身之用”,把仁道有效落实到实践当中成为可能。所以,古希腊柏拉图等人所贬斥的“身之用”,恰恰是孔子实践仁道的前提,从而身体不但不是柏拉图所谓通达大道的消极因素,恰恰是实践仁道的载体。由于身体在儒家话语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仁道与身体的统一成为可能——在实践中的统一,而非抽象的纯粹精神意义上的一致性。因为正是身体的参与,使侧重精神层面的仁道不会成为悬浮空中的幻象,不会成为玄谈和空言,而是有了实现的可能。身体作为我们这生命的实存,是践礼、守礼进而通达仁道的前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4-13
- 唐朝前期统治集团的司法思想
——以《贞观政要》与《唐律疏义》为根据
须在司法上贯彻“仁道”原则,体现了一种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关爱与尊重。这种司法思想反映了一种朴素的人道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司法思想 仁道 公平正直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相比,唐前期政治(此所谓“唐前期”是指“安史之乱”前)可以说最符合儒家的“仁政”标准。“仁政”即仁道政治,是指将儒家的“仁道”作为施政的方针和立法、司法的指南。“仁道”即仁爱之道(孔子谓“仁者爱人”),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尊重以及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儒家常言“好生之德”及“天
政法论丛 2012年4期2012-01-28
- 知行合一与孔子的理想人格
其具体体现为于“仁道”的追寻。在其的学说里,他往往仁知兼言,例如:“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 ·里仁》,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知者利仁。”(同上)等,(于此句话诸家有不同的解释,其一是知者利用仁;其二是知者利于仁;其三是知者知仁有利,笔者赞同第三种理解。)可见知的真义就是“知仁”。对于求此知的方法,孔子认为在学。此处的学为最广义,首先是指学于书,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8-15
- 老庄是否具有仁道观?
儒家相比,老庄的仁道观更有很多超越之处。[关键词]儒家老庄仁道[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童编号]1007-1539(2009)04-0050-0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庄思想是参天地、赞化育的大学问,大智慧。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这样的一种大智慧却有着很多的误解和歪曲。本文旨在论述老庄的仁道思想。儒家仁义为众人所皆知,而普遍认为老庄无仁道思想。我想探讨的问题是:老庄是否具有仁道观?如果有,他们的仁道观又是什么?他们与儒家的仁
道德与文明 2009年4期2009-09-29
- 雕刻心中的天使
你创立儒学,宣扬仁道。面对民众的不解,面对贵族的嘲笑,面对君王的冷漠,你依然带着你的门徒,周游列国,劝谏君王;在碰壁碰到头破血流之后,你依然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斧断了,手也磨出了血,你扯下布条裹住伤口,然后又拿起新的斧子继续雕琢。其实雕琢的过程是如此之单调而又痛苦,使你在夜阑人静之时,在凝望那满手血脓的时候,也曾想过放弃。你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你向往的其实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然而“道”最终还是“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06年8期200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