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
- 论高丽诗人李齐贤纪行诗的“诗史”意识
李齐贤;纪行诗;诗史;史家精神摘 要:高丽诗人李齐贤因忠宣王赏识进入元朝大都,先后游历中国的四川、浙江、西藏等地,创作大量纪行诗,为中韩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这些纪行诗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语境,受到中国“诗史”传统的深刻影响。其“诗史”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创作中寄寓作者强烈的人事感怀,真实反映时代之变。在忠宣王西谪之际,李齐贤频繁往来中原与半岛之间,其纪行诗流露出忧时忧世的家国情怀,被誉为“杜少陵不得专美于前”;二是咏史怀古创作以《春秋》为法。在西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4期2023-07-17
- 诗心与史学:颐和园歌行里的“晚清”
梅村体 颐和园 诗史 晚清〔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2-0047-12晚清民国诞生了很多以颐和园为题材的歌行,这包含或体现了古代的诗史传统。但颐和园作为题材,还有其特殊性。表面上,唐元稹《连昌宫词》、清吴伟业《永和宫词》都是这类题材的典范。问题是,连昌宫、永和宫更像是承载人物、旁观史事的“媒介”,本身并不作为特别的“事件”介入历史。颐和园则不同,不论是皇室的挪用海军军费,还是维新党人的围园密
人文杂志 2023年2期2023-05-30
- 钱曾无题诗意蕴探析
,后者则体现出“诗史”的诗学理论对钱曾创作实践的影响。这两种书写内容既有明末清初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又有虞山地域诗学的鲜明色彩。现今清诗研究应予钱曾一席之地,避免遗珠之憾。关键词:钱曾;无题诗;虞山诗派;诗史钱曾,字遵王,苏州虞山(今江苏常熟)人。他生于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钱谦益的曾孙。钱曾去世之后,其诗歌少见于世,更罔论深入研究。直到谢正光先生发现藏存国外的钱曾诗集“何氏响山堂”本,并以此为底本
百花 2022年12期2023-01-27
- 现实主义的抒情“诗史”
——从文本层次看杜甫漂泊西南时期诗歌创作
出了“抒情”的“诗史”,饱含思想之美。 形式上,诗人选取了适应容纳更多情感表达的律诗和绝句,将律诗的音韵美、形式美发挥到一定高度。通过对这一时期杜诗的赏读,我们可以更近距离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一个年近晚年却创作如盛年的老人坚忍柔软、亲切可敬的精神家园。接下来,本文从杜诗在这一时期的具体文本出发,从文本的三个基本层面[2],即文本言语、文本形象和文本意蕴的角度,分析杜诗这一时期的创作。三、从文学文本言语层面看本时期的杜诗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具有一定的层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12-29
- “梦的解析”:汪聚应等《中国古代咏侠诗史》简论
的《中国古代咏侠诗史》(以下简称《咏侠诗史》)由北京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一次,他不再孤勇,而是有了帮手。作为天水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科掌门人,这一回他得到了霍志军博士与张文静老师的加盟和襄助。他们团队协作,完成了《咏侠诗史》《历代咏侠诗集》的著述。一、《咏侠诗史》对侠的态度《咏侠诗史》的著述,首先,毫无疑问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心力的工作,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挖掘、搜集、辑录,否则必有遗珠之憾;也需要进行严谨的考辨、筛选、勘校,否则必有混珠之误;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12-22
-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探微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是孙雄编纂的一部大型诗歌选集,该书收录了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的诗歌。该书最初名为《道咸以来所见诗》,后改为《道咸同光诗史一斑录》,最终定为《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下文简称《四朝诗史》)。该书以诗歌选集的形式,保留了晚清时期大量珍贵史料,对于研究晚清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历史、思想和文化等有较高的价值。一、孙雄生平简介孙雄(1866-1935),原名同康,字君培,又字师郑,号郑斋。师郑乃师承汉代经学大师郑玄之意,郑玄字康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4-18
- 王夫之“诗史”观新探
论的批评术语,“诗史”一开始仅指杜甫诗中记录历史的部分,后来逐渐发展、固定为诗歌的叙事功能和比兴讽喻功能[1]。对“诗史”的研究,一方面自然地与杜诗评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发掘,研究者又着力拓展“诗史”作为批评概念的外延,构建“诗史”传统,也颇有成果。总体上看,对“诗史”的思辨肇始于这样一种问题意识: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叙事与抒情两种文学功能如何相宜?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回答,应该在对诗论家的具体考察中进行。因此,“诗史”的著名反对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24
- 论岑参西域诗的“诗史”特征
值和意义,具有“诗史”性质,在文学史上、尤其是西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岑参的西域诗及其诗史价值我们应予以客观评价和高度重视。关键词:岑参 西域诗 诗史“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盛唐诗人拥有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目标的宏伟抱负,这是盛唐积极乐观、开朗自信的时代精神赋予诗人们的美好理想与坚定信念,而驰骋疆场、立功边塞是盛唐士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终南捷径和恰当选择。唐代诗人中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和岑参等很多诗人都有出使西
文学教育 2021年3期2021-07-09
- 宋蒙战争与易代之际宋诗的诗史书写
战争;宋末诗歌;诗史;战争诗歌中图分类号:F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1)01-0065-09作者简介:尚丽姝(1992-),女,山东肥城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代文学。Abstract:TheSong-MongolianwarisawarrelatedtothefinalfateoftheSouthernSongDynasty.PoetsinthelateSongDynastywereconcernedaboutth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6-15
- 汉末诗史
的时事诗亦可称为诗史,但和杜甫的诗又不相同。由于阶级的差距,曹操的“史”多是记录统治阶层,朝廷内部的矛盾,而杜甫的“史”则以民间疾苦和自己的遭遇为主。这样一来,曹操的视角就更加宽阔,政治倾向也截然不同。【关键词】曹操;时事诗;诗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曹操、曹丕、曹植被后人称为“三曹”,以此确立了三人在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地位,“三曹”中又以曹操的四言诗成就与影响最大,代表着文人四言乐府诗的最高成就。除了四言诗外,曹操的五言乐府诗同样闻名遐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1期2020-12-07
- 元代诗歌叙事纪实观念探析
一、元代诗歌对“诗史”传统的继承。二、元人重实用的文学观。三、元人论诗重“风”的倾向。四、元代诗人创作群体分布广泛。关键词:元代诗歌;叙事;诗史;实用;诗人群体元代诗歌的叙事性得益于其叙事纪实的诗歌创作实践,“实”是元代诗歌的重要叙事特征之一。学界有诸多学者认为,叙事纪实是元代诗歌的重要特色,如杨镰《元诗叙事纪实特征研究》一文,探讨了元诗的同题集咏、以诗补史,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叙事诗歌的特色。邱江宁《奎章阁文人群体与元代中期文学研究》一书中,也分析了奎章阁文
美与时代·下 2020年5期2020-08-04
- 何为“《春秋》之诗”
黄若舜关键词:诗史;文馆政治;三体五例;刚柔相济摘 要:杜诗以《春秋》史笔革新古调,变“风人之诗”为“《春秋》之诗”,这一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转折在后世褒贬不一。本文重在分析杜诗史法变古的文化成因与美学意义。杜甫仰慕先祖文德,试图通过文馆制度进入盛唐学术中枢,他所创造的诗歌美学典范得益于盛唐经史文化氛围的熏习及其传承《左传》杜氏家学而来的个人学养。其诗歌创作深具凡例褒贬的法度,刚性的诗学气质之下暗藏着合乎比兴传统的柔软本质,故呈现出霸气与温厚兼备的独特美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8-02
- 从《瓯北诗话》看吴梅村“诗史”
云变幻而被称为“诗史”。而《瓯北诗话》中对“诗史”的阐述是清人在这一问题上的代表看法。因此,文章将从其“诗史”的形成原因、以诗证史、以史入诗三个方面来研究《瓯北诗话》中对吴梅村“诗史”的阐述。关键词:《瓯北诗话》;赵翼;吴梅村;诗史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也是著名的诗歌批评家,其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袁枚、张问陶,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瓯北诗
世界家苑 2020年4期2020-06-30
- 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的“诗史”说
30022)自“诗史”概念提出以来,学者对它的讨论、阐释,纷纭复杂,总括而言,约有以下两个面向:一、对“诗”与“史”关系的辩证。王夫之说:“夫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久矣。”[1]24强调诗与历史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二者不能混淆。施闰章指出:“古未有以诗为史者,有之自杜工部始。史重褒讥,其言真而核;诗兼比兴,其风婉以长。故诗人连类托物之篇不及记言记事之备。”[2]也是从诗、史各自的书写特性来对两者加以区分。钱锺书否定“诗史”说,认为文学与历史应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5期2020-06-17
- 中国“诗史”观念中的抒情因素
表面字义清晰如“诗史”,其实也是一个意涵复杂、不易阐释的概念。“诗史”一词最早见于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郭绍虞等人认为指的是“诗歌中与历史有关的典故”。其后的四百余年,“诗史”意指《诗经》与《史记》。直到晚唐孟棨,在《本事诗》中提出了“诗史”一词,专指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离陇蜀而创作的叙事完备的诗歌”[1](P23)。在此之后,经宋元、明清之际几代诗论家的辨识与发挥,“诗史”一词逐渐从杜诗的笼罩中走出,成为内涵丰富的文学批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当“诗史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09
- 从诗史名实说到叙事传统
董乃斌一、辨“诗史”名实笔者近年研究中国诗歌叙事传统,拟以“抒叙两大传统贯穿文学史”之观点破解“抒情传统唯一”的说法,补正其偏颇,因而自然关注到诗史问题的讨论——归根到底,“诗史”的核心乃是与抒情“对垒”的叙事,诗史传统实即与抒情传统共生并存的叙事传统。既如此,论说叙事传统又怎能离得了“诗史”?关于“诗史”的言说,在中国诗歌史和诗学史上,可谓触目皆是。直至今日,相关言说和歧议仍然非常之多。在众多歧说中,劈面遇到的便是“诗史”的名实问题,故不能不先来稍加辨析
文艺理论研究 2019年1期2019-12-24
- “诗史”与“诗乐”:宋明诗学的理论转向与清代诗学的进路
陈文新对“诗史同构”和“诗乐合一”的关注可以是一个并列发生的共时态现象,也可以是一个先后发生的历时态现象。就宋明时期的情形而言,作为历时态现象的“诗史同构”论与“诗乐合一”论,其兴衰更替尤其富于文学史意义。本文的宗旨是尝试对这一历时态现象做出有条理的叙述和有深度的分析。一、“诗史”在宋代的典范意义“诗史”一词,并非始于宋人。从现存的文献看,南朝齐梁时代的沈约享有“诗史”一词的首创权。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沈休文云:‘子建“函京”之作,仲宣“灞岸”之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12-24
- 诗史、索隐与晚明记忆
体记忆隐现其间。诗史、古典今语、晚明党争的历史记忆绾合在一起,形成这一注本幽深而复杂的历史内容。关键词: 朱鹤龄 李商隐诗集 笺注 诗史朱鹤龄(1608—1683),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诸生,入清弃去。鼎革之际,屏居著述,与李颙、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海内四大布衣。朱氏长于笺疏之学,尝注杜甫、李商隐诗,盛行一时[1]。张舜徽论其学术:“大抵朱鹤龄之学,得诸友朋切磋之助为多。尝自言始而泛滥诗赋,既而黾勉古文。后因老友顾宁人以本原之学相
文教资料 2019年16期2019-08-24
- 论张苍水诗歌的“诗史”内涵
毛国强摘要:“诗史”作为文学批评上的范畴自晚唐出现,其内涵发展至明末清初已至臻完善,张苍水以诗歌为年谱的观念为“诗史”一词增加了新的内涵。张苍水的诗歌具有叙事方面的成就和知人论世的作用,尤其是以诗歌为年谱,是最为独特之处。通过对张苍水诗歌“诗史”内涵的分析,可以更为真切地了解张苍水和其诗歌上的成就。关键词:诗史张苍水叙事知人论世年谱一、“诗史”内涵的演变在中国诗学史上,“诗史”范畴至关重要。“诗史”一词最早见于《宋书·谢灵运传》,主要指诗歌的历史。作为文学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2期2019-04-10
- 晚清女性“诗史”的纪实性叙事与战乱映像的构建
继承以诗纪史的“诗史”传统,通过大量战乱诗歌记述了战火笼罩下的家国巨变以及个人遭际,体现出强烈的纪实性叙事倾向。她们在诗中大量运用题注、题序和诗中自注等手段,以细节化的再现手法与写意化的表现手法,着力于凸显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和传达特定理念,试图构建一种细致入微、真实可感的战乱映像,实现了诗歌叙事功能的最大化。诗中对家族或个人遭际以及忧、悲、痛、恨等感情的书写,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化、性别化特点。〔关键词〕 晚清女性;“诗史”;纪实;叙事〔中图分类号〕I2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12-19
- 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研究
内容为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基于此,文章拟分为三个部分:从杜甫的个人经历出发,追溯其诗史性质形成的原因;结合具体诗作,分析作为杜诗最重要的性质,“诗史”如何影响或者说是贯穿了杜甫的诗歌生涯。关键词:杜甫;诗歌;诗史;现实主义一、杜甫诗歌诗史性质形成的原因(一)心有壮志却不得重用杜甫字子美,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他曾自豪地宣称:“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不难看出,年轻时便已表露出了自己的才华和为国为民做
北方文学 2018年20期2018-08-28
- 少陵杜鹃心,文山国殇情
天祥;集杜诗;“诗史”传统;家国情怀一、前言“集句诗者,杂集古句以成诗也。”自西晋傅咸集诗经成诗以来,集句诗始终凭“以文为戏”的姿态存于诗坛,有不登大雅之嫌。两宋三百年间,集句诗创作蔚为大观,荆公承传新变①,文山臻于至善。文山于燕京狱中,成集杜诗二百余首,字字血泪,一改集句诗游戏消遣之风,其思想性与艺术性不容忽视。文天祥的集杜诗,五言有《集杜诗》,七言有《胡笳曲》。前者借少陵之诗写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之事,后者假文姬之口抒悲愤无奈、感世忧时之怀。前者以叙事记
速读·下旬 2018年5期2018-06-27
- 文天祥纪行诗的“诗史”追求
。他发扬老杜的“诗史”精神,以其丰富的创作践行了對“诗史”观念的自觉追求。【关键词】文天祥 纪行诗 诗史【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13-01在我国文学史上,文天祥是一位有着位及人臣,家国破败,末代丞相,书生将军,流转奔亡,九死一生,阶下之囚等一系列跌宕起伏人生经历的诗人。尤令人唏嘘的当属他出使元营后被囚北上,其后出逃南下,其间引兵作战,最后被俘再次北上的这段经历。在这一段堪称传奇的经历中文天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5期2017-12-01
- 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
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苏 岑杜甫是在朝鲜半岛影响最大的诗人,朝鲜文人对杜诗“诗史”说的看法和理解亦颇为多样。朝鲜文人有从实录角度看待杜诗“诗史”者,也有从褒贬美刺角度看待杜诗“诗史”者,其他如详陈出处的知人论世说,强调杜诗的叙事特色等说法,基于相通的文化环境,对杜诗“诗史”的理解和中国文人趋于近似。杜甫 杜诗 诗史 朝鲜 美刺杜甫被公认为是对韩国汉文学影响最大的诗人,关于杜甫及其作品在韩国的接受和传播,已经产生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仍然留下一些可待发
杜甫研究学刊 2017年3期2017-11-13
- 杜诗“诗史”说检讨
罗晨摘要:杜诗“诗史”说被广泛接受。杜诗“诗史”说最初特指杜诗中记载“安史之乱”中社会动荡以及杜甫个人流离经历的诗歌。孟棨认为,所有的杜诗都具有史的特质,其中所记载的事全部都是真实的。“诗史”说的接受分为肯定与否定两条脉络,肯定者从各个角度对杜诗“诗史”说进行阐释,丰富着“诗史”理论,但依然无法解决命题自身的理论缺陷。虽然杨慎、王夫之等否定者从各方面提出了有力的质疑,但对杜诗“诗史”说的肯定依然是接受史的主流,这一现象所反映出的思维和文化局限值得反思。关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9-06
- 杜诗“诗史”说检讨
0030)杜诗“诗史”说检讨罗 晨(重庆市 第一中学校,重庆 400030)杜诗“诗史”说被广泛接受。杜诗“诗史”说最初特指杜诗中记载“安史之乱”中社会动荡以及杜甫个人流离经历的诗歌。孟棨认为,所有的杜诗都具有史的特质,其中所记载的事全部都是真实的。“诗史”说的接受分为肯定与否定两条脉络,肯定者从各个角度对杜诗“诗史”说进行阐释,丰富着“诗史”理论,但依然无法解决命题自身的理论缺陷。虽然杨慎、王夫之等否定者从各方面提出了有力的质疑,但对杜诗“诗史”说的肯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3-09
- 杜甫《北征》诗中“赋”手法的特色
从整体上构成了该诗史诗性的品格,展示出杜甫对生命个体和国家命运的深度关怀。关键词:杜甫;“诗史”;《北征》;赋作者简介:何若宁(1999-),女,汉族,湖南宁乡人,现为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02《北征》创作于至德二载(757)秋,是杜甫最长的一首五言古诗,亦被一些学者许为杜甫“最重要的代表作”。[1]杜甫在《北征》中运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赋”。故金启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2016-12-23
-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周济等人比附“诗史”提出“词史”概念。随着晚清社会局势的变化,“词史”概念得到大多数词人的认可。“词史相通”的观念也成为词人们的共识,在内容上补史之阙,重实录,述真情;在写法上除了比兴寄托,也尝试赋笔直写,旧瓶装新酒,以不同形式增强词的叙事功能,使得词的功能进一步扩大,肩负起书写时事的重任。关键词:词史;诗史;叙事;实录作者简介:周佳慧(1991-),女,汉族,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9期2016-11-23
- 试溯杜甫诗作现实主义情怀之渊源
杜甫;现实主义;诗史唐韩愈《调张籍》中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两句流传甚广。但多数人只知其一,其实后面的几句反而更有味道,至今仍然是入木三分:“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尤其杜甫,有“诗史”之称,而所谓“史”,不仅仅是他的诗作具有史的认识价值,提供了史的事实,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生动具体的生活场面。杜甫所存甚多,仅取名篇下定义无异于管中窥豹;再者,杜甫诗作所存甚多,短
大观 2016年8期2016-10-15
- “诗史互证”源流小考
225000)“诗史互证”源流小考沈桂登 (扬州市职业大学 225000)“诗史互证”是文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着重对该方法的起源和发展作了总体的梳理,突出了重要的学说,并对其学术价值作了评估。“诗史互证”;源流“诗史互证”作为系统的理论在明清之际得以正式确立,对后世诗歌理论以及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开创了“诗史互证”的方法以来,后世学者不断加以开拓,最终将“诗史互证”作为一种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引入现代学术研究中。最早注意到
大众文艺 2016年20期2016-07-14
- 布依族史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消亡。对布依族的诗史的保护势在必行,主要建立多方式对布依族诗史的收录翻译;完善对诗史保护的相关措施;注重诗史活态性,加大传承人的培养;宣传诗史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增进民族自豪感。关键词:布依族;诗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诗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世界遗产分为:1.自然形成;2.人类创造,包括世界遗产类别中的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创造
人间 2016年19期2016-07-02
- “诗史”意识与白居易诗歌自注的生成
自注,是其受到“诗史”观念影响所造成的诗歌文本形式的变化。以诗存史的目的使其试图通过诗歌自注,在文学作品上附加类似于史书所具有的纪实性特征。这是白诗自注生成的重要原因。关键词:白居易 自注 诗史 纪实性宋人王楙《野客丛书》卷二七“白乐天诗纪岁时”条云:白乐天诗多纪岁时,每岁必纪其气血之如何,与夫一时之事。后人能以其诗次第而考之,则乐天平生大略可睹,亦可谓“诗史”者焉。仆不暇详摘其语,姑摭其略。如曰“未年三十生白发”“不展愁眉欲三十”“三十生二毛”“三十为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8期2016-05-14
- 例谈张问陶题壁诗的诗史意义
很好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具备诗史意义。其诗史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一是指陈军事,讽喻君王;二是补史实之缺,正史实之误;三是传播原作,引发和作;四是留传后世,形成题壁文化。关键词:张问陶 题壁 意义 诗史张问陶题壁诗的影响很大,尤其集中在《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又称《宝鸡县题壁十八首》)。据笔者统计,清代有关张问陶的清人所撰史料笔记及诗话有十八种提到张问陶的题壁诗,其中十七种是有关《宝鸡县题壁十八首》。这足见其题壁诗,尤其是《宝鸡县题壁十八
文学教育 2016年8期2016-05-14
- 杜诗学的兴盛与清初诗风的转变
。清初杜诗学从“诗史”“性情”、民族心理等方面影响了清初诗风的走向。关键词:杜诗学 清初诗风 诗史 性情 反唐为宋杜甫诗歌自中唐顾陶将其编选入《唐诗类选》和元稹提出“集大成说”之后,逐渐引起后人的重视。宋代和明末清初先后形成了两个“杜诗学”高潮。杜诗学到清代已经成为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诚如孙微《清代杜诗学史》所说:它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诗学范畴,而是辐射到小说、戏曲等诸多领域,集杜、和杜的规模和水平大超以前。清初杜诗学的兴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杜诗注本、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9期2016-05-14
- 元和乐府诗坛的分野
——从唐代史学“文、史关系”角度出发
。关键词:史通;诗史;元白;韩孟一正所谓“诗到元和体变新”,元和时期是诗歌风格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乐府诗创作是这种变化的重要表现。对元和诗坛影响最大的诗人是杜甫,特别是其创作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开启了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创作。学界往往将元白“新乐府”的创作归因于杜甫的影响,进而上溯至“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传统以及《诗经》的讽谏传统,而忽略了这一时期史学兴盛与史学理论对其的影响。实际上,杜甫的创作正是唐代史学理论与元白“新乐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19
- 论王铎诗歌的“诗史”精神
)论王铎诗歌的“诗史”精神周璐(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王铎在崇祯和弘光两朝,以一颗忧国忧民、救时匡国之心创作了许多具有“诗史”精神和“诗史”意义的诗歌。这些诗歌或记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忧虑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痛惜人民的灾难和困苦,或对农民军和明军进行双重抨击,或对当朝政治和误国臣子表示极度不满,真实展现了明清鼎革之际风云激荡的政治局势、民生凋敝的社会状况和不堪回望的破碎山河。王铎;诗歌;诗史精神在明末那段风云突变的岁月里,紧张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3-18
- 新诗史书写的时空问题
541000)新诗史书写的时空问题陈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0)新诗史书写的不断调试和修缮过程中体现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努力,地方性的书写和分期问题的突破是这两个维度探索的阶段性成果。然而,新诗史的书写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立足于诗人和文本,采用新型的结构方式即晶体模式处理时空问题,使得新诗史的书写在见“史”见“论”的同时见“诗”见“人”。诗歌;新诗史;诗史研究诗歌是文学的一种体裁,伴随新诗的草创和发展,新诗史的书写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9期2016-03-16
- 杜甫诗所隐藏的唐代商业图景与商业思想
图景;商业思想;诗史隋唐承三百年分裂,终于建立起统一的大王朝。唐代国家空前统一,政策开明,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活动也兴盛起来。虽然封建国家的主导思想仍然是“重本抑末”,抑制商业的发展,但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城市和工商业的大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唐代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它与社会经济和封建财政的密切关系,已使统治者觉察到,封建专制经济体制可以利用工商业……可以准许工商业者经营本业,为封建社会经济服务。”[1]文人雅士向来是鄙视工商业的,但唐代工商业已经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5
- 论黄节《诗学》
黄节执教北大时的诗史专著,其最早版本为执教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时的讲义《诗学源流》,《诗学》以“诗教”的文学史观论析《诗》之经“义”的产生(是为“源”)与历代诗之“辞”的演变(是为“流”),“义”、“辞”并举体现了作者政教观念与艺术表现并重的诗学思想。以“诗教”为史观的《诗学》传统意味甚浓,但作为一部简明诗史,代表了国人在文学史草创初期的成就。关键词:黄节;《诗学源流》;《诗学》;诗史;诗教黄节(1873-1935),广东顺德人,近代著名诗人、学者,《诗学》是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3-15
- 论“诗史”视阈下黄遵宪诗歌的叙事艺术
了由杜甫开创的“诗史”创作传统,有意识地将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事件熔铸到诗篇之中。因此梁启超称“公度之诗,诗史也”。历来研究者往往注重从“诗史”说出发去探究黄遵宪诗歌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对其怎样进行诗意化的历史叙事则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从叙事方法的角度入手,对“诗史”视阈下黄遵宪诗歌的叙事艺术进行探析,以期全面诠释黄遵宪“诗史”的内涵。一 感事诗的诗题、片段呈现、“联章组诗”叙事感事诗是黄遵宪“诗史”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感事”就是“诗人把具体的历史事件
中国韵文学刊 2015年4期2015-11-14
- 戊戌变法时期各派士人诗作探析
表现手法虽仍沿袭诗史传统,但时人心理渐变,对事件中心人物的认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均有所改变,对变革开始有新的反省和诉求。[关键词]戊戌变法;诗史;政治;诗歌[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5)04009007学界对戊戌变法前后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变法中心人物上。如康有为,写下了大量戊戌纪事诗,而且以长序和自注的形式交代历史背景;梁启超和谭嗣同,在生死存亡之际作出不同的抉择,其相关诗作最能动人心魄。而其他维新派官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5-30
- 吕本中宋金战事诗研究
作的诗歌,具有“诗史”的特征,这对于南宋初诗风转变与题材开拓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吕本中;宋金战事诗;诗史;江西诗派吕本中,字居仁,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于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绍兴中曾官至中书舍人,后因反对秦桧和议,被贬出朝。著有《东莱先生诗集》《外集》,此外还有一些理学著作和文学论札,由于他作了《江西宗派图》,江西诗派才正式得名,势力也逐渐扩大。由于在政治上始终处于逆境,他对现实始终抱着冷静的批判态度,事变中又始终置身于漩涡的中心东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8期2015-05-30
- 试析《诗论》中的诗史
试析《诗论》中的诗史施秋香(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内容朱光潜在诗学著作《诗论》中按照历史的和逻辑的顺序明确诗的本质、形式及其发展规律和走向等问题,在论述的过程中,诗史的脉络交错其中,并且他别具只眼地将中国诗史读成节奏史、音律史和情趣史等不同形态。但是诗史的脉络不是显现的对象,而是诗论的基础和背景,与综合的分析的论证方法完美融合,不着痕迹地穿插于论述之中,从而使主体的诗论更为充实和丰满。关键词:诗论;诗史;史论关系朱光潜的诗学著作《诗论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3-17
- 明代诗、史有别论视野下的杜诗接受
的叙事价值并以“诗史”命名之后,宋人建立了以杜诗即史为核心判断的“诗史”观。明代的杨慎,以对宋人“诗史”说的批判为起点,形成了诗、史有别的“诗史”观。杨慎的诗、史有别论构成了明代诗史说的主导判断,明中后期的诗论家对诗、史有别之说的辨析与阐发,共同构建了明代“诗史”说的基本内涵。一、诗体与史书有别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诗史》云:“夫六经各有体,《易》以道阴阳,《书》以道政事,《诗》以道性情,《春秋》以道名分。后世之所谓史者,左记言,右记事,古之《尚书》《春
天中学刊 2015年6期2015-02-13
- 哪怕不能一起生活,能一起活着也好
女人。这个女人叫诗史,在两年前他们第一次见面那天,她也穿着白衬衣,配藏青色裙子。那时候,他十七岁,而她已年近四十,是他母亲的朋友。这是日本女作家江国香织在《寂寞东京塔》一书中所讲的故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透已经习惯了下午在家等诗史的电话,电话一来,他就出门和诗史约会。他们通常在酒吧喝个两杯,如果诗史要先走,透就知道,她还有下一场,说不定就是和丈夫约好在哪家餐厅吃饭。透的好友耕二也喜欢年长的女性,理由是:大龄女人更天真——“女人所有的品性中,难道还有比天真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4年11期2014-11-10
- 唐宋时代杜甫“诗史”说的知识考古
考古”方法研究“诗史”说“知识考古”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历史学家、哲学家福柯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为了更好地用知识考古的方法研究“诗史”说,这里有必要对“知识考古”的基本理念简要介绍。知识考古与传统历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考古学代表着对文献的处理方式的改变。传统历史的研究对象是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等,通过这些史料反映历史,简而言之,就是将文献当作工具来使用。历史学家主要研究这些文献讲述的历史事实,为了
语文学刊 2014年11期2014-08-15
- 农村题材小说与马烽的“诗史”追求
段崇轩农村题材小说的“变异”在“十七年”文学的经典作品名单中,人们一定会发现,农村题材创作占据了最突出的位置和最大的比重。而短篇小说又是其中最“抢眼”的“亮点”,不仅作家众多、作品丰富,而且内容广阔、风格独特,是那个时代格外“受宠”的一种文体。农村题材短篇小说的蓬勃发展,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在新时代下的“复苏”。中国古代文学中就有关注农村农民,并寄寓作家深切同情和田园牧歌情思的创作思潮。到了现代,鲁迅、茅盾、沈从文、沙汀等一代大家,创造了
黄河 2014年1期2014-04-18
- 宋季词史作品探讨
的词学专家。一、诗史界定诗史、词史是特定的概念,有着特定的内涵。而要界定“词史”,就必须先讲清“诗史”。古今都有学者将诗史观念的产生追溯到先秦、孔孟,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诗史概念的正式提出在晚唐。唐末孟棨的《本事诗·高逸》以“当时号为诗史”赞誉杜甫诗[2],给人这样的印象:似乎把杜诗看作诗史在唐代已成共识,其实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当时”资料,却仅此一家之言。入宋以后,诗史之说才蔚然成风,这主要表现在对杜甫诗歌的阐释上,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还没有被运用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3-29
- 新诗史写作中的几个问题
向极致。因此,新诗史写作经历着一个不断拓展和完善的过程,期间所暴露出的诸多偏颇之处也亟须引起写作者们的注意,重写诗歌史、程式化心理、个人化写作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令治史者困扰,也增加了研究者对新诗史版本和新诗史审美尺度进行解析和评估的难度。一、重写诗歌史重写诗歌史的相关探讨和尝试是在“重写文学史”口号提出后才开始的。1988年7月,《上海文论》开辟专栏,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为什么要重写?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让上世纪80年代
名作欣赏 2013年3期2013-08-15
- 试论杜甫“诗史”在宋代的接受
清杜诗被称为“诗史”在唐代便已出现,然而流传却非常有限,目前仅见于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中,云:“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诗史’”。①然而到了宋代,人们纷纷开始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开掘杜诗中的“诗史”特质,广泛地接受“诗史”之说②,并最终使“诗史”成为杜诗接受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那么,宋人究竟从哪些方面对杜甫“诗史”进行了接受呢?本文将主要从“诗史”内涵的阐释与接受、笺注杜诗中的“诗史”接受及诗歌创作中的“诗史”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1期2012-12-18
- 诗史关系探微
10064)一 诗史相通的传统背景对于诗歌阐释来说,背景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早期的文学带着“文史哲合一”的特性不断向前发展。从远古时代的神话到秦汉时的史书,文学和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若说远古时代的历史没有文献的记载,但随着史官的出现,人们对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诗经》作为文献的一种,在记录历史和当时社会生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7期2012-04-13
- “史诗”与 “诗史”析论
——以《诗经》和杜诗为例
)“史诗”与 “诗史”析论 ——以《诗经》和杜诗为例李 盼(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史诗”与“诗史”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概念,分别来源于西方叙事文学和中国本土诗学。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二者所具有的特点、联系与区别等加以分析。指出史诗与诗史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具有史性和诗性;不同之处在于产生时间、创作主体、流传方式、产生基础、感情色彩等方面。厘清这两个概念,对理解文学史裨益良多。史诗;诗史;《诗经》;杜诗“史诗”与“诗史”是两个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2012-04-08
- 侗族民间“诗史”与“诗论”
06)侗族民间“诗史”与“诗论”张泽忠(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以大歌为标志的侗歌艺术,走出了国门唱响了世界,侗族因此赢得了“一个东方音乐民族”的美称;由此展开的话题讨论,目标在于探讨具有民间“诗史”与“诗论”特征的“养心”论,在何种意义上对侗歌艺术的内在品质、品格与外在规定性的影响作用。结论认为,被尊为美的化身的歌师是“耶乡歌海”的引领者;《歌师传》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把处在开山祖的位置上的歌师及其美学追求、诗学见解记录了下来;而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9期2010-08-15
- 赵翼的文学发展观
词:赵翼 创新 诗史在古代学者的观念中,立功、立德、立言是他们毕生追求的所谓“三不朽”之成就。清代学者赵翼是一个“立功”未成而有意“立言”者。他在《奉命出守镇安岁杪出都便道归省途次纪恩感遇之作》中说:“平生无一事堪豪,每到垂成易所遭。半世为文怜未就,一行作吏更何操。”诗后小注云:“余为教习三年,可得邑令,而考授中书;为中书六年,可迁部曹,而成进士,官编修;今六年,可得坊局,而又出守。每垂成辄易地,殊不可解也。”[1]其仕途虽然并不十分顺利,但边塞任职却开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2期2009-03-27
- 为台湾当代新诗发展提供“证词”
最有资格写台湾新诗史客:台湾新诗史的撰写,不仅是如何为作家定位和如何诠释诗歌现象,还涉及谁来定位谁来诠释,甚至谁最有资格定位、谁最有权力来诠释的问题。主:最有资格者不一定是台湾学者或圈内诗人,最有权力者也不一定是掌握学术权力与资源的人。客:你的话尽管有一点狂,但我还是认为你是有资格和权力书写台湾新诗史的。你2008年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的新著能引发不少人的钦羡、不安、不满或焦虑,说明你的书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对《台湾当代新诗史》不论是赞扬还是贬低,是爱不释手
南方文坛 2009年1期200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