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期
刊物介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吴中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类刊物)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在《吴中学刊》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基础上创办公开出版的《常熟高专学报》(文理综合版),2004年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常熟高专学报》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促进学术争鸣和学术交流,努力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刊为双月刊,全年6期,每期124页。单月20日出版,1、3、5期为社会科学,2、4期为自然科学,6期为教育科学。本刊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富于创造性以及理论性或应用性较强的稿件,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赐稿。本刊读者对象主要为高校师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欢迎订阅。 本刊将继续发扬原有的优势,在内容和风格上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特色,除重点打造“现代中国各体文学理论与批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吴文化”、“数学”、“理论物理”等栏目外,还将根据情况适时增设新的栏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自由概念的三种涵义:一个思想史的梳理
- 凝聚精气神强化拼抢争全力以赴开创吴江改革发展新局面①
- 全面深化改革与加强党的建设
- 理性与市场经济
——论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 -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思考
——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办学探索 - 我校升本10年的事业发展和道路探索
- 建设精致应用特色的文科
——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文科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 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充分发挥高水平理科的支撑作用
——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理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在校地互动战略下蓬勃发展的工科教育
——常熟理工学院十周年工科教育回顾与展望 - 宋季词史作品探讨
- 民国词坛“四声之争”钩沉
——以午社词人为中心 - 刘毓盘与民国词坛
- 中国韵文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论社会管理创新维度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作为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
- 农民健康素养提升与农村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基于苏州90个行政村和418位村民的调查分析 - 基于IPA分析法的旅游景区购物满意度提升研究
——以常熟市尚湖风景区为例 - 敦煌碑铭赞文献题记纪时用法考述
——兼谈敦煌文献的纪时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商补
- 人学:新时期中国文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视角
——评金红《融通与变异:意识流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流变》 - 寻找文化精神讲清文化资源
——读评《江苏地方文献书目》 - 中国韵文研究
- 静嘉堂藏毛扆等手批《宋名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