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
- 褐藻寡糖的制备工艺研究
266400)褐藻胶是一种酸性直链多糖,主要是由β-D-甘露糖醛酸(缩写为M)和α-L-古洛糖醛酸(缩写为G)通过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线性、水溶性、酸性多糖[1]。褐藻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是褐藻胶的寡聚物,一般可通过物理降解法、化学降解法、生物降解法等降解褐藻胶而获得。褐藻寡糖的聚合度一般在2 ~10,解聚后其水溶性增强、易被机体吸收,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化合物。研究表明,褐藻寡糖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物功能的海
现代食品 2023年15期2023-11-15
- 褐藻胶的凝胶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276800)褐藻胶,一般指海藻酸钠,是一种从海带等褐藻中提取出的阴离子多糖,可与氢离子或除镁、汞离子之外的多价金属阳离子交联形成水凝胶。褐藻胶与钙离子形成的凝胶安全无毒,具有环境友好性,作为食品胶凝剂、质地改良剂和保水剂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褐藻胶的凝胶特性对食品特别是凝胶状食品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1]。例如,将具有较好凝胶强度的褐藻胶作为胶凝剂,可以使食品在一定的外力下保持完整的外形[2]。将褐藻胶作为质地改良剂用于凝胶食品中,可以改善食品的硬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期2023-03-22
- 褐藻胶多糖分子修饰酶的研究进展
210023)褐藻胶是一种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ate,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ate,G)通过1→4 糖苷键连接的线性多聚体[1],根据其分子的长度、M/G 残基比率和分布以及乙酰化程度等,使其具有凝胶强度、水合能力、黏度和生物活性等特性,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褐藻胶的这些特性主要通过褐藻胶修饰酶对褐藻胶的合成和修饰过程进行控制,为了能够利用不同的褐藻胶修饰酶进行高效、安全和绿色地制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3年1期2023-03-09
- 4种大型褐藻类菌胞素氨基酸的提取工艺优化及鉴定
有大型红藻和大型褐藻中[10]。目前,大型海藻MAAs研究多集中在MAAs的分布[11-14]、活性[15-17]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积累和诱导[4,9,13]等其它[4,11,18,19]方面。已有的 MAAs 提取和分离纯化研究主要集中在 Bangia atropurpurea[5]、Bostrychia scorpioides[7]、Nostoc flagelliforme[20]、海 萝(Gloiopeltis furcata)[21-22]、江 蓠(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期2023-02-17
- 褐藻膳食纤维对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品具有重要意义。褐藻膳食纤维又称海藻酸盐、褐藻胶,是以不溶性盐的形式存在于海带、巨藻等褐藻细胞壁中的一种天然多糖类物质。科学研究表明,褐藻膳食纤维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增强免疫等生物学功效,其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3]。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褐藻膳食纤维在糖脂代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开发防治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功能性食品和药物提供思路。1 褐藻膳食纤维影响消化吸收调节糖脂代谢褐藻膳食纤维具有的持水力和凝胶特性使其通过影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1期2023-02-16
- 复合酶法提取褐藻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功能测定
. 研究表明, 褐藻糖胶与海藻膳食纤维具有降血脂、 降血糖、 抗凝血、 缓解便秘、 多种免疫调节功能以及生物活性[1], 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功能性食品. 目前我国海藻工业的加工提取技术较差, 导致海藻的利用率较低. 研究表明, 我国有超过9%的居民摄入膳食纤维量不足, 远低于每日推荐的30%摄入量[2]. 因此, 海藻膳食纤维产品开发将会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市场前景广阔.褐藻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大型海藻之一, 目前主要采用乙醇沉淀法[3]和微波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2年3期2022-07-07
- 褐藻胶寡糖的制备、分离及表征研究进展
116034)褐藻胶(Alginate)是一种主要从海带、巨藻、裙带菜、马尾藻等褐藻中提取的水溶性酸性多糖[1−2],棕色固氮菌、绿脓杆菌等微生物经培养也可产生褐藻胶[3]。据调查显示,褐藻胶的世界产量约为30000 t/年[4]。褐藻胶分子是由β-D-甘露糖醛酸(M)和α-L-古洛糖醛酸(G)两种同分异构单体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线型嵌段多糖,主要有均聚甘露糖醛酸(PM)、均聚古洛糖醛酸(PG)和异聚褐藻胶(PMG)三种排列方式[3,5](见图
食品工业科技 2022年9期2022-04-26
- 海带褐藻糖胶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ica.)中含有褐藻胶、褐藻糖胶、褐藻淀粉[1]等多糖。目前,我国海带的工业利用率仅占30%[2],其深加工主要集中在碘、褐藻胶及甘露醇等的生产中[3],造成海带价格瓶颈,制约了海带产业的发展,同时海带工业残渣作为废弃物,其中还有丰富的蛋白质、褐藻糖胶及膳食纤维,造成资源浪费。褐藻糖胶(Fucoidan)是一种水溶性硫酸杂多糖,主要成分为硫酸化的α-L-岩藻糖,并含少量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糖醛酸等[4]。近年来,大量研究已证明褐藻糖胶具有降血糖血脂、抗氧
农产品加工 2022年2期2022-02-16
- 海洋细菌来源低温褐藻胶裂解酶的分泌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海洋细菌来源低温褐藻胶裂解酶的分泌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张文彬1,2#白 露1,2#刘 彬3王朋梅2莫照兰4李 杰2①(1.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 201306;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3.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 青岛 266034;4. 中国海洋大学海
渔业科学进展 2021年6期2022-01-04
- 海洋细菌A78的鉴定及褐藻胶裂解酶特性的研究*
icum)的胞外褐藻胶裂解酶,目前,科研工作者在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领域取得大量成果,例如,藻酸双脂钠(PPS)、海立特等海洋药物的问世极大地鼓舞了科学工作者向海洋要宝的信心。褐藻胶作为源自褐藻植物细胞壁的水溶性酸性多糖,在农业、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2]。海藻肥料作为新一代天然海洋生物肥料,具有多种高活性成分和营养元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极强的抗逆作用,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突出[3]。目前,比较常见的褐藻胶降解糖化方法包括稀酸
生物学通报 2021年1期2021-11-01
- 褐藻胶裂解酶研究进展
264200)褐藻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藻类之一,也是沿海地区重要的生物能源制造者,有超过250个属,1800余种[1]。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琼胶、褐藻胶和卡拉胶。其中,褐藻胶在海藻工业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用途最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褐藻胶的降解产物褐藻胶寡糖也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因此近年来受到许多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2]。我们通常所指的褐藻胶是褐藻酸的钠盐——褐藻酸钠,又名海藻酸钠,广泛存在于各种褐藻中的一类水溶性酸性多糖物质。褐藻酸钠分子式为(C6H7O
食品工业 2021年8期2021-08-25
- 褐藻胶裂解酶研究进展
264000)褐藻胶存在于褐藻细胞壁及细胞间质中,约占其干重的40%。褐藻胶是酸性阴离子线性多糖,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ate;M)和与其C-5差向异构体α-L-古罗糖醛酸(α-L-guluronate;G)通过1,4糖苷键共价连接,以均聚或随机的方式排列成同源多糖醛酸M残基(Poly M)、G残基(Poly G)以及杂多糖醛酸(Poly MG或Poly GM)[1]。除褐藻外,褐藻胶也由两个细菌属——固氮菌(例如葡萄固氮菌Azo
食品工业 2021年7期2021-08-15
- 阔叶羊栖菜中褐藻胶的提取及应用
充在细胞壁之间的褐藻胶及细胞质中的褐藻淀粉组成,有文献表明褐藻胶是由α-L-古罗糖醛酸和β-D-甘露糖醛酸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2-3]。褐藻胶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碱法、酶法、超声法和沉淀法4种,褐藻胶常与褐藻糖胶相伴相生,如何分离出褐藻糖胶、提高褐藻胶纯度是现如今提取羊栖菜褐藻胶的研究重点[4]。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剂和仪器羊栖菜(荣成市旭丰水产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山东创利新材料有限公司);乙醚(北京海力扬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丙酮(重庆宝润
食品工业 2021年7期2021-08-15
- 低分子褐藻聚糖硫酸酯寡糖的研究进展
116023 )褐藻聚糖硫酸酯又称岩藻聚糖,主要来源于褐藻、海参和海胆等生物。不同来源的褐藻聚糖硫酸酯结构因来源不同而存在差异、且较复杂。即使同一特定褐藻中的褐藻聚糖硫酸酯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构[1]。近些年来褐藻聚糖硫酸酯的大部分结构及其骨架已经被逐渐揭示[2];随着结构的揭示其功效或构效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发现,褐藻聚糖硫酸酯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3-6]、降血脂[7-8]、降血糖[9]、抗炎[10-11]、抗肿瘤[12-15]、调节免疫系统[16-17]等
水产科学 2021年3期2021-05-24
- 褐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50076)褐藻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大陆沿岸冷水水体中的多细胞藻类植物,目前已知的褐藻种类约有1500种。由于其普遍含有大量黄橙色的褐藻素而多呈褐色。褐藻均为多细胞生物,属于海藻中比较高级的类群。近年来,通过对褐藻类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褐藻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营养成分。不同于市面上已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蛋白质与多糖,褐藻类中的活性物质具有天然、新颖、独特等优势。研究表明,褐藻中的活性物质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随着近几年海洋资源的
中国调味品 2021年8期2021-04-01
- 褐藻酸和褐藻酸盐的分离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264209)褐藻酸(alginic acid),又名褐藻胶,分子式(C6H8O6)n,是由 β-D-甘露糖醛酸(M)和 α-L-古罗糖醛酸(G)通过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天然线性高分子多糖,以钙及钠盐的形式存在于褐藻的细胞壁中[1]。褐藻酸盐,一般是指褐藻酸与一价或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褐藻酸钠、褐藻酸钙。褐藻酸和褐藻酸盐的特殊结构决定其具有特殊的凝胶能力,结构中的G、M单体以3种方式组合:GG、MM和GM,G、M单体和3种链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6期2021-03-30
- 褐藻胶降解过程及链剪切模型的研究
)大量研究已证明褐藻胶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抗菌、降血糖等生理特性[1-3]。 但天然褐藻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4×105~8×106, 即使在低浓度下形成的溶液黏度也很高,流动性与适口性差,使其无法应用到食品体系中发挥重要生理特性。 与天然褐藻胶相比,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褐藻胶不仅具有一定的成膜性,可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调节肠道菌群并可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等特点[4]。 此外,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也是影响其生理特性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1年1期2021-03-18
- 黄杆菌褐藻胶裂解酶的高效表达及其在褐藻寡糖制备中的应用
100083)褐藻胶裂解酶作为一种多糖裂解酶(polysaccharide lyase,PL),可通过β-消去机理以内切或外切方式将褐藻酸钠裂解为非还原端带双键的不饱和糖醛酸寡糖和不饱和糖醛酸单糖。根据褐藻胶裂解酶底物特异性差异可分为3 种类型:聚甘露糖醛酸(polyM)特异性裂解酶(EC 4.2.2.3)、聚古罗糖醛酸(polyG)特异性裂解酶(EC 4.2.2.11)和双功能裂解酶(EC 4.2.2.-)[1]。根据序列相似性,褐藻胶裂解酶可划分为7
食品科学 2021年4期2021-03-01
- 褐藻糖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苏州)0 引言褐藻糖胶普遍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脂等功效。研究表明,褐藻糖胶的抗肿瘤机制非常复杂,如促进NK细胞活化、促进树突状细胞活化、影响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周期转换、诱导细胞凋亡等。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和总结,对褐藻糖胶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1 促进NK细胞活化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杀伤细胞,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Namkoong S等[1]发现褐藻糖胶饲喂的小鼠NK细胞活性显著提高,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3期2021-01-08
- 褐藻多糖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对乳腺肿瘤大鼠的效果研究
带来极大的痛苦。褐藻多糖的主要功能是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调节免疫、抗血栓等,对于多种肿瘤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褐藻多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促进凋亡和完成自我吞噬的作用,同时可以诱导树突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成熟和分化。在体外细胞研究中,褐藻多糖促进细胞凋亡的途径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机制来完成,同时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部分肿瘤中均表达失调,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5]。郭威等[6]研究指出
河北医药 2020年20期2020-11-04
- 响应面法优化羊栖菜褐藻多酚提取工艺
值高,其中羊栖菜褐藻多酚是羊栖菜中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约占藻体干重的2%,主要为间苯三酚衍生物及连苯三酚衍生物,具有抗氧化[2]、抗菌[3]及抑制代谢酶[4]等作用。目前,褐藻多酚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酶提取法和临界流体萃取法等[5]。吕成林等[6]和张丽斌等[7]等均通过乙醇溶剂提取法对羊栖菜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但是提取率不高。为了获得更高的提取率,采用其他方式辅助乙醇进行提取。方丽等[8]用二次正交旋转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10-21
- 褐藻胶裂解酶的结构及催化机制研究进展
210023)褐藻胶主要是由褐藻以及细菌产生的一种酸性多糖,是褐藻门植物如海带(Saccharinajaponica)、裙带菜(Undariapinnatifida)等细胞壁的主要成分[1]。褐藻胶主要由两个单体组成,β-D-甘露糖醛酸(M)以及它的C5差向异构体,α-L-古罗糖醛酸(G)。各个单体之间通过1,4-糖苷键相连,可以形成均聚甘露糖醛酸片段(polyM)、均聚古罗糖醛酸片段(polyG)以及两个单体交替连接形成杂合片段(polyMG)[2]。
生物加工过程 2020年5期2020-10-15
- Fe3O4磁性纳米粒子固定化微泡菌褐藻胶裂解酶AlgL17的研究
361021;)褐藻胶是由α-L-古罗糖醛酸及β-D-甘露糖醛酸聚合而成的线状聚合物多糖,它是褐藻酸亲水衍生物的统称,从巨藻、海带和马尾藻等褐藻中提取而来,是细胞壁主要组成物质[1]。褐藻胶寡糖是经褐藻胶降解的一种低分子聚合物,与多糖相比,生物特性更为突出[2-3]。褐藻胶的降解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酶法[4-5]。酶法生产褐藻胶寡糖条件温和、得率高、不污染环境、水解产物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坏,已经逐渐取代化学法降解。褐藻胶裂解酶能通过β-1,4糖苷键的方式进行消
食品工业科技 2020年6期2020-04-02
- 清除鱼缸水垢的小妙招
文/天天第一种是褐藻。颜色为褐色。水族缸通常在“新”设缸时比较会发生褐藻,在一两个星期褐硅藻往往也会自动消失(看不见),新设缸的硝化系统尚未完整建立,所以就出现这种情况。解决方法:1.可以饲养胡子幼鱼,他可以贴着缸壁,吃食褐藻。2.在过滤槽内添加优质的硝化细菌胶囊或者水剂,过滤系统和充氧设备24小时开着。3.喂食不要过多。等待一段时间,褐藻就会慢慢消失。第二种就是水垢,为白色痕迹。原因是自来水硬度高,如烧水会出现水垢道理一样。解决方法:1.用纸巾等沾一点点
饮食保健 2019年15期2019-08-13
- 褐藻多糖硫酸酯通过调控HDAC1基因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230000)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 sulfate)又称为褐藻糖胶、岩藻聚糖,为存在于多种藻类的细胞间多糖,为一种水溶性杂多糖,主要成分有岩藻糖和硫酸根及木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糖醛酸、蛋白质、Na+、K+和Mg2+等[1-2]。大量研究已证实,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抗凝血、抗氧化、调节血脂血糖、保护肾脏、抗病毒、抗肿瘤、保护神经及调节免疫的活性[3-5]。褐藻多糖硫酸酯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早已有相关报道[6],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清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9年6期2019-06-25
- 褐藻胶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116023)褐藻胶又称藻酸、海藻酸钠,是一些大型藻类的细胞壁、细胞间质的主要组成成分[1]。褐藻胶是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ate,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ate,G)两种糖醛酸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2]。依据海藻种类、藻体组织部位、生态环境、季节等的不同,M和G单体的含量比也具有差异[3]。褐藻胶及其衍生物的独特理化性质,如良好的凝胶特性和稳定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纺
中国酿造 2019年5期2019-06-11
- 海洋来源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基因B1SM的克隆和表达
,350108)褐藻胶(alginate)是由1,4-β-D-甘露糖醛酸(M)和1,4-α-L-古罗糖醛酸(G)两种糖醛酸单体聚合而成的水溶性酸性多糖[1],在能源、农业、食品和医疗等领域均有应用价值[2-4]。由褐藻胶降解得到的褐藻胶寡糖具有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功能[5-10]。褐藻胶裂解酶是通过β消除反应催化褐藻胶产生褐藻寡糖的多糖裂解酶[11-13]。褐藻胶裂解酶的来源主要有海洋动物、细菌和真菌等,获得途径主要是筛选产褐藻胶裂解酶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3期2019-03-01
- 褐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现状
类,分别是红藻、褐藻、绿藻和蓝藻[1]。褐藻属于海藻中比较高级的类群,褐藻均为多细胞生物。近年来,通过对褐藻类植物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褐藻类中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类、多糖类等。研究表明,褐藻中的活性物质有着抗氧化[1]、抗肿瘤[2-3]、抗凝血[4-5]、抗炎症[6-7]、抗疲劳[8]、防止肝损伤和增强免疫力[9-10]等作用。对褐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进行综述,进而为海洋褐藻类资源开发研究提供参考。1 褐藻中的活性物质褐藻的组成成分
农产品加工 2019年14期2019-01-06
- 羊栖菜褐藻糖胶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forme)属于褐藻门、褐藻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的一种海洋孢子植物,别名玉草、海草、六角菜、海大麦、鹿角尖等,从辽东半岛到雷州半岛均有分布,其中以浙江和福建沿海居多[1].羊栖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两用海藻,其干燥藻体全株入药,称为海藻.《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羊栖菜味咸、性寒,归肝、胃、肾经,具有软坚散结、消痰、清凉解毒、破血祛淤以及利水消肿等功效,用于缓解与治疗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多糖是羊栖菜的主要活性物质,羊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12-03
- 微泡菌ALW1褐藻胶裂解酶AlgL14的表达及信息学分析
021)0 引言褐藻胶是一种阴离子酸性直链多糖,它主要来源于褐藻类植物的细胞壁,是由β-D-甘露糖醛酸(M)和α-L-古罗糖醛酸(G)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1]。褐藻胶来源广泛,因为其具有增稠性、稳定性、凝胶性和螯合金属离子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疗、印染和化工等领域[2-4]。褐藻寡糖作为褐藻胶的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氧化、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5]。褐藻胶裂解酶具有β-消除催化裂解褐藻胶糖苷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10-26
- 响应面优化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 褐藻多酚的提取及其结构鉴定
“丁香屋”,属褐藻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是一种经济型大型褐藻[1]。铜藻主要分布于辽宁、浙江、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在医药、食品、饲料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据《中华本草》和《广东中药志》记载,铜藻可用于治疗水肿、咳嗽、甲状腺肿大等疾病。除多糖、蛋白质、矿物质和脂类等营养成分外,铜藻中还含有萜类化合物、褐藻多酚等活性物质[3]。其中褐藻多酚(Phlorotannins)是一类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的聚合物,主要存在于褐藻中,是细
食品工业科技 2018年16期2018-09-13
- 不同来源褐藻胶对空心硬胶囊壳特性的影响
行业的重视,其中褐藻占藻类总产量的78%左右。近年来,褐藻加工逐步转向精深加工产物的加工,褐藻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副产物,属于可食性膳食纤维的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无免疫原性以及可生物降解性,尤其是凝胶性,使其成为功能性组分及药物载体的良好资源,为生物医学应用的优质候选物,用于制备空心硬胶囊壳,既可充分利用褐藻资源,同时又扩大产品的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选用中试生产褐藻活性多糖过程中的副产物褐藻胶,以及商业化褐藻胶为原料,考察原料配比对
现代食品 2018年12期2018-08-20
- 海洋弧菌中褐藻胶裂解酶Alg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
海 201306褐藻作为丰富的海洋藻类资源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纤维素[1],随着海洋大型野生藻类的培养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作为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应用开发提供保障,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报道[2],从马尾藻中可以提取超过30%~35%的褐藻胶,经过降解处理后可产生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作用的褐藻寡糖,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3,4],医疗医药[5,6],农业化工[7-10]、生物原料[11]以及饲料添加剂[12]等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通过传统降解法制备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7-25
-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
王 晶 张全斌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王 晶1, 2张全斌1, 2①(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 FPS)是所有褐藻中所固有的细胞间多糖, 存在于细胞壁基质中。生长于潮间带、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的褐藻种类中, 如多年生的墨角藻()类, 其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含量可高达20%; 生长在
海洋科学集刊 2017年0期2018-01-10
- 海藻——来自大海的馈赠
的特有的黏性物质褐藻糖胶为一种天然水溶性食物纤维,它不但能给人体提供现代人饮食中容易缺乏的天然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从化学角度来说,褐藻糖胶是一种高分子多糖体,对人体健康有正面效果。提高免疫力各种研究和临床实验均证实,褐藻糖胶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它可以恢复和提高人类的自然治疗能力,改善体质。还可以预防过敏症和生活习惯疾病。没有在肠道吸收的褐藻糖胶也会在小肠表面激发“肠道免疫”,提高免疫力。降低血糖与血脂清洁的血管和流畅的血液让身体更加年轻、健康!褐藻糖胶可
家庭用药 2017年6期2017-06-22
- 一株明亮发光杆菌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基优化
株明亮发光杆菌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基优化刘彩琴,王 楠,陈薇青,金建昌,项丽艳(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通过响应面方法对明亮发光杆菌液体发酵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最佳产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因子实验对葡萄糖、牛肉膏、氯化钾、七水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MgSO4·7H2O、初始pH进行系统考察,筛选出两个影响较显著的因素MgSO4·7H2O和葡萄糖添加量,然后通过中心组合实验进一步优化,建立以褐藻胶裂解酶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8期2017-05-12
- 两个品系羊栖菜褐藻胶与褐藻糖胶的联合提取及理化性质测定
)两个品系羊栖菜褐藻胶与褐藻糖胶的联合提取及理化性质测定李雅静,范家兴,程柳坤,许加超,高 昕,付晓婷*(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本文利用联合提取方法对浙江洞头两个品系羊栖菜(SF-1、SF-2)的褐藻胶与褐藻糖胶进行了提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系SF-1的褐藻胶含量略高于SF-2,差异不显著(p=0.149),而后者的褐藻糖胶含量显著高于前者(p羊栖菜,褐藻胶,褐藻糖胶,联合提取,理化性质羊栖菜是我国经济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6期2017-04-14
- 复合酶法高效提取海带中褐藻糖胶
法高效提取海带中褐藻糖胶杨晓雪1,董学前2,张永刚2,王 伟2,杜金华1,刘建军1,2,*(1.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 250000)本研究以海带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提取其中的褐藻糖胶(Fucoidan),目的是通过优化提取条件以及与传统水提法和其他酶提取法作比较,得到一种高效提取褐藻糖胶的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复合酶即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α-淀粉酶和酸性蛋白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6期2017-04-14
- 褐藻酸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海264210)褐藻酸裂解酶的研究进展孙艳宾,陈洪基,姜国良(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山东威海264210)随着海洋药物和海洋保健制品的蓬勃发展,海洋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利用褐藻酸裂解酶对褐藻酸进行降解,获得具有多种新型生物活性的海藻寡糖,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该文介绍了褐藻酸裂解酶的来源、分类、结构、生物学功能及酶解机理,并对褐藻酸裂解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褐藻酸;褐藻酸裂解酶;海藻寡糖褐藻酸是由褐藻植物和某些细菌产生的直链多糖[
中国酿造 2017年3期2017-04-07
- 海带夏季育苗系统褐藻酸降解菌数量组成分析
海带夏季育苗系统褐藻酸降解菌数量组成分析王伟伟,王娜,张壮志,曹增梅,曲艳艳,王青岩,李晓捷,曲善村(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藻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3)为研究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夏季育苗的影响及其与病害间的关系,全程跟踪监测育苗池水与苗帘上的可培养好氧异养细菌 (heterotrophic aerobic bacteria,H)和褐藻酸降解菌 (a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4
- 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116034)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进展罗丹丹,薛永常(大连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大连 116034)褐藻胶是由β-D-甘露糖醛酸及其C5差向异构体α-L-古洛糖醛酸结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多糖。褐藻胶裂解酶通过β消去机制能将褐藻胶降解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褐藻寡糖。褐藻寡糖因具有独特的促进生长、增强植物抗性、抑菌等生理活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简要概述了褐藻胶裂解酶的来源分类、结构功能、酶学性质、褐藻寡糖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褐藻胶裂解酶在工业生产的应用提供理
生物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12-22
- 电极制备工艺对褐藻多孔碳双电层电容性能的影响
电极制备工艺对褐藻多孔碳双电层电容性能的影响许兴欣,康丹苗,刘庆雷,张 荻(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摘 要:为探究电极制备过程对材料双电层电容可能带来的变化,以褐藻为前驱体制备多孔碳,研究了电容测试过程中碳颗粒尺寸和电极制片压力两种工艺参数对其双电层电容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将多孔碳粉末严格筛分成5组不同的尺寸,分别制成电极并测试其充放电性能和循环伏安曲线,得到比电容随颗粒尺寸变化的规律;再选取优化尺寸的多孔碳,在4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6年1期2016-03-29
- 刺参海带饲料原料褐藻胶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刺参海带饲料原料褐藻胶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王熙涛1,2, 李淑英2, 王丽丽3, 李晓宇3, 徐永平1,2,3*(1.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0;2.大连赛姆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620;3.大连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从海带及刺参养殖环境中筛选有效降解褐藻胶,且对刺参无致病性的微生物,对海带饲料原料进行降解处理,以降低海带饲料中刺参难以消化的褐藻胶成分,显著提高饲料利
微生物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03-08
- 褐藻多糖的分离提取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264200褐藻多糖的分离提取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吴 泽, 魏琦峰, 邱庆庆, 任秀莲*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褐藻多糖是海藻胶、褐藻糖胶和褐藻淀粉的统称,主要存在于褐藻中。褐藻糖胶作为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由L-岩藻糖和硫酸酯基组成,具有抗氧化、抗凝血、防癌抗肿瘤、抗病毒和消炎等活性。综述了褐藻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和褐藻糖胶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褐藻多糖的应用提供参考。褐藻多糖;褐藻糖胶;提取分离;生物活
生物技术进展 2015年3期2015-04-08
- 多肋藻渣中褐藻胶提取工艺及其分离纯化研究
stata)属于褐藻门、褐子纲、海带目、海带科、多肋藻属,在亚洲主要分布于日本及朝鲜半岛海域,是我国近年新栽培的褐藻[1]。多肋藻富含褐藻胶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2],可食用,同时也是海藻工业的重要原料[3]。因多肋藻富含褐藻多糖硫酸酯,近些年对其的研究很多[4-5],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多肋藻褐藻多糖硫酸酯与褐藻胶。多肋藻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藻渣,含有数量可观的褐藻胶,未见对多肋藻渣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相关研究与报道。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实验研究多肋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21期2014-12-16
- 具有海带褐藻胶降解能力的刺参有益菌筛选及降解条件优化
是由于海带细胞壁褐藻胶含量较高限制了其作为刺参优质饵料的使用。刺参体内褐藻酸酶活性处于很低的水平,因此对海带等富含褐藻胶的大型藻类消化能力较弱,大多数饲料成分不能被充分消化,这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水体里含有大量黏性较高的褐藻胶等残饵,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刺参养殖环境的恶化(郭娜等,2011;唐黎等,2007)。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海带中褐藻胶且对刺参无潜在危害的有益菌,并探讨了其降解海带褐藻胶的最佳发酵条件,以期能有效降解海带饲料中
中国饲料 2014年4期2014-10-25
- 动物抗凝血酶Ⅲ和褐藻糖胶结合的结构模拟
225009)褐藻糖胶(fucoidan,FUC)是一类主要由岩藻糖及硫酸酯基团组成的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褐藻及一些海洋无脊椎动物(如海参,海胆等)体内[1]。 含有丰富的免疫调节成分,具有类似于肝素的多糖结构,有较好的抗凝血活性,虽然其活性低于肝素,但由于肝素的副作用较大,因而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过去几十年间FUC得到了较为广泛、系统的研究,己证实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包括抗凝血与抗血栓、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降血脂、抗氧化、抗补体特性、抗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3-15
- 褐藻糖胶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重要的指导意义。褐藻糖胶(fucoidan)又名褐藻多糖硫酸酯、岩藻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等,它是以小滴状存在于褐藻类海藻细胞间组织中或黏液基质中,并能从叶片表面分泌出来的一种水溶性杂多糖,主要成分是L-岩藻糖-4-硫酸酯,由于其分子链末端存在天然硫酸基,使得褐藻糖胶表现出广泛而特殊的生理活性[2]。研究表明,褐藻糖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凝血、抗病毒、降血脂、调节免疫系统、抗氧化等[3-4]。褐藻糖胶还可促进肠胃蠕动,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加
动物营养学报 2014年7期2014-03-14
- 褐藻提取物及其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岛266003)褐藻(Brown Algae)是一种较高级的多细胞藻类,主要分布于大陆附近的水域,褐藻门约有250属1 500多种,淡水产仅8种。褐藻是藻类植物中开发最多的种类,约占海藻总量的75%。我国是藻类生产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养殖藻类总产量占全球养殖海藻总产量的58.4%,总量达到1 110万吨。褐
饲料工业 2014年20期2014-02-27
-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生物活性及应用前景
岛266042)褐藻是海藻中含量丰富的一个类群[1],约有1500种,分成250个属。褐藻具有广泛的用途,其中海带、鹿角菜、昆布、裙带菜、羊栖菜等可以食用,马尾藻属植物可用于制作肥料,有些褐藻还可用于提取褐藻胶(食品稳定剂)、甘露醇和碘等。褐藻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多酚、肽、多糖等成分,将其分离提取,可用于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2]。褐藻多糖硫酸酯是在褐藻的细胞基质中发现的一类硫酸多糖酯,是由高度支链化的α-L-岩藻糖-4-硫酸酯形成的聚合物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年1期2013-04-11
- 褐藻胶寡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丰富的资源宝库,褐藻胶是一种来源于海洋褐藻的阴离子酸性多糖,是其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1]。它是一种高聚合度的多糖类物质,凝胶性强、粘度大,水溶性较差,不容易被吸收,因此限制了其应用。随着近年来海洋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褐藻胶多糖降解产物---褐藻胶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褐藻胶寡糖AOS是褐藻胶在褐藻胶裂解酶的作用下降解而成的一种寡糖,由β-D-甘露糖醛酸(ManA)、α-L-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1期2012-09-12
- 钙析法和酸析法所产褐藻胶质量比较的研究
析法和酸析法所产褐藻胶质量比较的研究李陶陶1,许加超1,*,付晓婷1,高 昕1,李可昌2(1.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03;2.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400)分别采用酸析法和钙析法提取褐藻酸钠,对所得褐藻胶的质量和得率,以及两种方法的耗费成本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酸析法与钙析法所得褐藻胶在灰分含量、透明度、含钙量和纯度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酸析法所得褐藻胶的水不溶物含量较钙析法所得样品低,粘度及凝胶强度均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10期2011-10-25
- 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100081)褐藻胶裂解酶的研究进展陈俊帆1,石 波2,范红玲1,赵聪聪1,程永强1,*(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褐藻胶是一种由L-古罗糖醛酸和其C5差向异构体D-甘露糖醛酸结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多糖。褐藻胶裂解酶能够通过β消去机制催化褐藻胶降解产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褐藻胶寡糖。对于酶的鉴定分析将会拓展酶和寡糖在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因此本文简要阐述了酶的分类、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8期2011-10-24
- 襊藻胶凝胶体系对带鱼鱼糜流变和凝胶特性的影响
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褐藻胶凝胶体系对带鱼鱼糜流变和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鱼鱼糜在加入褐藻胶凝胶体系后,褐藻胶-鱼糜复合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G′增大,损耗因子tanδ减小,4h后达到平衡。最终所形成的复合凝胶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强凝胶。复合凝胶体系随着温度的升高,G′减小,加热后温度降低,G′增大。褐藻胶浓度越高,复合凝胶体系受温度变化影响越大。添加褐藻胶凝胶体系能够提高带鱼鱼糜的凝胶强度,其中破断强度受褐藻胶浓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对添加量进行优化后的结果表明,在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4期2011-10-09
- 海藻工具酶——褐藻胶裂解酶研究进展
海藻工具酶 ——褐藻胶裂解酶研究进展李丽妍1,管华诗1,江晓路2,郝剑君21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青岛 2660032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 266003从海洋生物中筛选提取有价值的酶类,开发海洋多糖降解产物,已成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近年来对于海藻工具酶之一的褐藻胶裂解酶及其降解产物——褐藻寡糖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褐藻胶裂解酶的来源、分类、底物专一性、作用方式及结构与机理研究、酶活力测定和酶学性质等方面,结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6期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