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

  • 耳蜗毛细胞死亡引发耳蜗内延迟性继发病变的研究
    10008)1 耳蜗毛细胞和听觉通路简介耳蜗毛细胞是位于所有脊椎动物耳蜗螺旋器上的听觉感受器。螺旋器是由毛细胞和支持细胞共同组成。坐落在耳蜗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从内侧向外侧排列的支持细胞依次是内指细胞、内柱细胞、外柱细胞、外指细胞,Hensen’s细胞。螺旋器上一排耳蜗内毛细胞和三排外毛细胞则分别坐落在内指细胞和外指细胞的上方并各自斜靠在内柱细胞的内侧和外柱细胞的外侧。在耳蜗螺旋器网状膜的表面,耳蜗毛细胞的静纤毛插入到覆盖在其上方的盖膜中,听神经末梢则在毛细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2年6期2023-01-06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耳蜗径线测量与对比分析
    VAS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是改善其听力的主要方法[3]。人工耳蜗植入术相关耳蜗结构测量研究方面,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耳蜗径线测量数据资料较少,更缺乏与内耳结构正常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耳蜗径线测量数据比较。故本研究使用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资料,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RP),比较LVAS与内耳结构正常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耳蜗径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以指导对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时个性化电极选择、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并预测人工耳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5期2022-09-20

  • 耳蜗力学:力学仿真模型*
    旦大学航空航天系耳蜗力学研究的两大手段——实验测量与力学模型仿真,两者相辅相成,实验测量为模型建立和验证提供数据,力学模型仿真则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再现和分析,揭示现象背后的机制。力学仿真是力学学科理论、实验、仿真三大研究工具之一,正如生物力学之父冯元桢先生在其著作《生物力学》序中所述,“......用力学的方法来处理从前不属于力学的问题,使许多医学及生理学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观察及经验有了较深的了解”。力学仿真成本低、可重复、可控性强,既可以获得当前技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5期2022-09-20

  • 巨噬细胞在正常及受损耳蜗中的表型研究综述
    264003)耳蜗是感受声音的感觉器官,负责将声刺激转化为神经系统的信号。柯蒂氏器作为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由感觉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等组成[1]。当耳蜗感觉细胞受到各种急性和慢性的损伤,如听觉过度刺激、耳毒性药物和年龄相关退化时,耳蜗会产生炎症反应,而这种反应是防御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巨噬细胞作为耳蜗主要的免疫细胞,参与炎症修复和稳态维持,在局部耳蜗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巨噬细胞与耳蜗的关系,为炎症导致听力损失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8-18

  • GJB2基因突变引起耳蜗功能改变的机制*
    6,Cx26)是耳蜗中最重要的一种缝隙连接蛋白;缝隙连接系统在维持耳蜗内的正常钾循环及微环境中起重要作用。GJB2基因是耳蜗中表达最强的一种连接蛋白,参与构成耳蜗中的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系统,对于维持内耳微环境及细胞间的协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引起的听力损失并非全部为先天性,相当部分患者于儿童期出现迟发性进行性听力损失,且程度及类型不同,无法单纯以同一致病机制解释[1]。GJB2基因突变后常导致多种不同类型及程度的听力损失,其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6期2021-12-05

  • Skp2在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小鼠耳蜗中的表达△
    kp2在初生小鼠耳蜗中的听觉上皮和螺旋神经元细胞中表达,且其在听觉系统的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Minoda等[3]在成年豚鼠的听觉上皮细胞中诱导Skp2的高表达,发现其表达水平与听觉功能密切相关。然而,耳蜗中Skp2的水平是否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显著变化,此变化是否与ARHL有关,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月龄小鼠耳蜗中Skp2的表达水平,探讨Skp2在小鼠AR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及分组 63只健康1月龄 C57 BL/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6期2021-12-01

  • 不完全分隔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研究进展
    的重要手段是人工耳蜗植入。但内耳畸形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与内耳发育正常的患者相比较为复杂。不同类型内耳畸形患者的手术存在不同特点。1987年,Jackler等[2]提出了一种分类方法,将内耳畸形分为以下几种:Michel畸形、耳蜗未发育、共同腔畸形、耳蜗发育不全和不完全分隔等。其中,不完全分隔畸形又分为I型及II型。而在1971年,作为不完全分隔畸形中的一种,不完全分隔III型被首次发现[3]。不完全分隔畸形曾被认为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禁忌症,但随着相关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4-25

  • 小鼠出生后早期耳蜗柯蒂氏器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
    214 USA)耳蜗柯蒂氏器是听觉器官的声电转换器,负责声音的感知,主要由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毛细胞对各种损伤因素极为敏感,细胞损伤引起耳蜗的炎性和免疫反应[1-3]。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稳态情况下,耳蜗的组织巨噬细胞分布于耳蜗不同区域,包括螺旋神经节、螺旋韧带、螺旋缘、骨螺旋板、血管纹等[4-6]。在耳蜗的感觉上皮,免疫细胞存在于耳蜗基底膜的鼓阶面[7-9]。噪声暴露后1天,循环的单核细胞浸入耳蜗基底膜鼓阶面组织,3~7天浸入细胞数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2-01

  • 耳蜗不全分隔畸形患儿耳蜗形态与人工耳蜗术后效果评估
    畸形被认为是人工耳蜗植入的禁忌症。早期对于内耳畸形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较为谨慎。1983年Mangabeira Albernaz报道了第1例Mondini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随后有诸多其他类型的内耳畸形患者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并且同自身相比言语识别率高于手术前[2],所以内耳畸形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是有效的。据文献报道,耳蜗不全分隔(Incomplete partition,IP)即其中典型表现为Mondini畸形,最常见,占内耳畸形的55%[3]。本文对植入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6期2021-01-05

  • 耳蜗核在耳鸣发展中的作用
    与耳鸣的关系中,耳蜗核被认为在耳鸣的产生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4,5]。本文对耳蜗核在耳鸣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1 耳鸣由于耳鸣的定义并未统一,因而在不同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耳鸣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同一定义下,耳鸣的发病率范围为11.9%到30.3%[6]。依据耳鸣是否可以被客观检测并评价,将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以及客观性耳鸣[7]。客观性耳鸣的患者存在可以被检测到的器质性疾病,包括血液流动,肌肉收缩等。主观性耳鸣,其耳鸣症状只可自己察觉,耳鸣严重程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1-02

  • 大鼠耳蜗传出神经系统发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时空分布
    用实验动物豚鼠,耳蜗感觉上皮和周边神经系统在出生前已经基本发育完善,因而从一出生就具备了基本正常的听觉反应[1,2],但是大鼠或小鼠的耳蜗在出生时尚未发育完全,一般要在出生后15天才开始出现部分听觉反应,在出生后18天以上才开始具备接近正常的听觉反应能力[3,4];因此,处于婴幼儿阶段的大鼠或小鼠或许更适合于研究听觉的发生和耳蜗的后期发育过程。耳蜗与中枢的神经联系包含着传入和传出两个系统,其中传入神经系统是将耳蜗内感觉上皮产生的听觉冲动信号经中枢听觉传入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0年6期2020-11-15

  • 34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
    许敏 邱建华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首选方式,近年来其技术日趋完善。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逐渐增多,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相应增加。目前将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分为轻度和重度两型[1],轻度并发症指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处理的并发症,重度并发症指需要手术干预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本研究对2009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因各类原因再次手术的34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总结,以探讨人工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01-18

  • CBA/CaJ和C57BL/6J小鼠全耳蜗毛细胞随着年龄增长不同损害模式的比较
    较常用小鼠模型的耳蜗毛细胞损害规律及发展模式却并不相同[5-6]。本文应用全耳蜗基底膜铺片技术和耳蜗图制备技术,对出生后不同年龄的CBA/CaJ小鼠和C57BL/6J小鼠的全耳蜗毛细胞进行了精确的定位定量观察,并将两种不同小鼠的耳蜗毛细胞病理学改变进行了对比分析及讨论。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为清洁级CBA/CaJ和C57BL/6J成年小鼠各32只,雌雄各半,年龄分别在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每个年龄组各8只,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9年6期2020-01-01

  • TLR4基因敲除小鼠对噪声性耳蜗损伤的反应
    )强噪声暴露引起耳蜗损伤,导致听觉功能障碍。噪声暴露后耳蜗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炎性介质和免疫细胞渗入[1-4]。然而,耳蜗免疫激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组前期采用R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发现,噪声暴露后大鼠、小鼠耳蜗感觉神经上皮主要表达相同的基因包括免疫应答、创伤、防护、趋化和炎性反应等基因,及趋化因子、NOD 样受体、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等信号通路基因[5]。TLR 家族共有13 个成员,主要承担识别感染性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12-13

  • 86例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广科 刘宏建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且助听器无效或助听效果不佳的患者的有效手段,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推广,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数量逐年增加[1]。由于成人患者患病时间长,病因复杂,成人人工耳蜗植入和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有较大不同,有必要了解成人人工耳蜗手术的临床特点,从而安全开展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017年2月~2019年3月86例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资料,探讨成人语后聋患者的病因、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5期2019-11-14

  • 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死区分布特点
    究证明此类现象与耳蜗死区(cochlear dead regions)相关[1,2]。耳蜗死区即耳蜗中内毛细胞和/或听神经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区域[1],研究显示[3],不少中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SNHL)患者可能出现耳蜗死区,且某高频存在耳蜗死区时,该频率声音有可能经由附近低频区域的听神经感知,这种听力称为“偏频听力(off-frequency listening)”,故患者的实际听力损失可能与听阈图不一致,因此,仅从纯音听阈图上很难预测患者耳蜗死区存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5期2019-10-23

  •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又有人丢失人工耳蜗!3岁男童丢失价值28万元人工耳蜗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北京26岁小伙的人工耳蜗又丢了。在后续发布的求助信息中,失主的姐姐称“找不到人工耳蜗就要重新开颅”。这个信息迅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人工耳蜗丢失了怎么办?真要重新开颅吗?这个形似蓝牙耳机的设备为什么如此昂贵?要解答这些问题还得从耳蜗的结构说起。耳蜗的结构耳蜗是人内耳的一部分,形似蜗牛壳,是一个中空的螺旋形骨管,全长30毫米~32毫米,内部充满液体。耳蜗螺旋管内共有3个管腔,分别是前庭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9年3期2019-03-20

  •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又有人丢失人工耳蜗!3岁男童丢失价值28万元人工耳蜗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北京26岁小伙的人工耳蜗又丢了。在后续发布的求助信息中,失主的姐姐称“找不到人工耳蜗就要重新开颅”。这个信息迅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人工耳蜗丢失了怎么办?真要重新开颅吗?这个形似蓝牙耳机的设备为什么如此昂贵?要解答这些问题还得从耳蜗的结构说起。耳蜗的结构耳蜗是人内耳的一部分,形似蜗牛壳,是一个中空的螺旋形骨管,全长30毫米~32毫米,内部充满液体。耳蜗螺旋管内共有3个管腔,分别是前庭阶、

    发明与创新 2019年10期2019-03-13

  • 人工耳蜗事件,丢失的是科普
    失价值20万人工耳蜗,重配需开颅”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然而一天后,事情就发生了逆转,甚至被认为是场“骗局”。一副说起来并不陌生的人工耳蜗,为何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呢?看来,根源还在于大多数人对它了解有限,因此很有科普的必要了。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仿生耳,是为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者重建听力的电子装置。人工耳蜗分体外设备(体外机)和体内设备(植入体)两大部分,体外设备包含麦克风、言语处理器、传送线圈;体内植入设备包含接收器-刺激器和电极。这些设备各自功能明确:

    环球人物 2019年1期2019-01-29

  • 内耳畸形的分类
    倪道凤随着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广泛开展,内耳畸形(inner ear malformation,IEM)的分类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内同道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HR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报告了大量病例[1~5],但限于临床所见病例和病种的原因,各有侧重,难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1期2019-01-24

  • Otoplan重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和电极选择中的应用
    53)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唯一有效方法,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恢复不佳,许多研究提示人工耳蜗的电极植入长度、深度以及电极位置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残余听力的保存密切相关[1,2]。颞骨高分辨率电脑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是术前评估耳蜗形态、预测手术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是HRCT并不能直接辅助术者进行电极的选择,术者需要根据常规影像中耳蜗的高度和大小,经验性选择合适的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2019-01-14

  • 多平面重建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估的研究
    00853)人工耳蜗植入已成为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术中规范精准的操作可以保证患者术后助听效果,如听觉灵敏度和言语康复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术后评估手段主要包括听力言语康复评估方法及影像学检查[1]。CT是临床工作者用来诊断内耳结构性病变的主要方式[2],其应用使得内耳疾病的诊断越来越准确,特别是高分辨率CT的出现,为内耳精细结构的辨识提供了可靠依据。以往有学者尝试通过用影像学的方式,建立内耳测量体系,用于临床诊断,对我们正确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2019-01-14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相关分析及处理
    市重点实验室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s,CI)是目前医学上治疗重度神经性聋的最佳方法。近年来,人工耳蜗植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治疗儿童聋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耳蜗的听觉与言语康复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人工耳蜗装置的言语编码策略,而且与人工耳蜗电极的手术植入部位及其在耳蜗内的深度密切相关。植入电极是否到位,有无扭曲、滑脱,是手术成功的关键。CI设备的预期寿命超过20年,因此,电极载体的位置必须长时间固定,并且最大可能的抗挤压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2019-01-14

  • 精准微创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50001)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主要手段,在全球已经有六十万人植入了人工耳蜗,获得了巨大的收益。随着人工耳蜗临床领域的不断扩展,如何进一步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保留残余听力、实现微创是人工耳蜗植入实践的发展目标,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技巧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术前术后的准确评估是实现精准微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微创手术从原来的微创手术入路,到“柔”手术电极植入保留残余听力,发展到现在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2019-01-14

  • Cx26缺陷遗传性耳聋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6,Cx26)是耳蜗中最重要的一种缝隙连接蛋白(Cx),在耳蜗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中高度表达[1]。Cx26是最常见的也是危害最大的耳聋基因[2],目前发现Cx26突变不仅可造成先天性耳聋,还可引起迟发性耳聋。关于Cx26突变的致聋机制尚不明确,现就近年来由Cx26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耳聋和迟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1 Cx26突变导致耳蜗内淋巴液K+循环障碍的假说被质疑Cx26是β-2型缝隙连接蛋白家族的一员,是构成耳蜗GJ的主要蛋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3期2019-01-04

  • 内耳畸形CT分类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应用
    应用[2]。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有效手段,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应症的扩展,内耳畸形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比例逐渐增加。内耳畸形患者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难度大,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也增加,是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难点之一。本研究拟对在我院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内耳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内耳畸形CT分类方法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1年4 月至2016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11-07

  • 耳蜗基底膜组织巨噬细胞对噪声的反应
    生活质量。噪声性耳蜗损伤是由耳蜗内组织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多方面反应,包括氧化反应、炎性反应、能量代谢障碍等导致耳蜗细胞生物和分子的变化。最新研究通过对噪声暴露后小鼠和大鼠耳蜗感觉上皮相关基因RNA序列变化,及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序列生物信息分析后发现,免疫和炎性反应是噪声暴露后耳蜗的主要反应[1]。由于血脑、血迷路屏障的存在,内耳曾被认为是一个“免疫豁免器官”。近年来研究证明,内耳具有免疫应答,免疫防疫和免疫调节功能[2-4]。Corti器位于耳蜗基底膜的顶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4-19

  • 作者更正启示
    子通道在成年大鼠耳蜗的表达》一文中下列几处需要更正:第631页“1.2主要试剂和设备”一节中第一行“兔抗小鼠cav1.3钙离子通道……”及第四行“兔抗小鼠β-Actin抗体……”、第631页“1.6 Western blot检测”一节中倒数第七行括号内“兔抗小鼠Cav1.3多克隆抗体……”、632页“2.1 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一节第三行“主要分布在小鼠耳蜗……”、图1的图注“主要分布在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胞……”中“小鼠”均应更正为“大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8年1期2018-01-23

  • 人工耳蜗再次手术原因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日益增加,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有些并发症须通过手术达到治愈目的。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现后如何处理,仍是摆在每一位耳科医生面前的难题。本文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类原因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1 植入体故障植入体故障,被目前认为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须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植入体故障被定义为:在厂家规定之外的,使临床受益丧失的耳蜗故障[1]。有明确原因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01-16

  •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脑脊液井喷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临床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脑脊液井喷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李万鑫1,2刘军1武文明1韩维举1申卫东1韩东一1杨仕明1戴朴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中脑脊液井喷、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受CI的2443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和术后随访情况等,分析脑脊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9-18

  • 人工耳蜗植入——听觉重建的希望
    海波+殷善开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 - 电”转换装置,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它是目前临床应用最成功的人造器官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治疗各种极严重耳聋的唯一希望。语前聋聽力障碍是我国五大残疾中发病率最高的,目前我国有聋儿2 700万,且每年新生聋儿3万名。对于语前聋(会说话之前即罹患耳聋)患儿来说,1~2岁植入效果最好。2~3岁是儿童言语发育的关键“窗口期”。抢在这一窗口关闭之

    家庭用药 2017年6期2017-06-22

  • 诺尔康人工耳蜗在特殊病例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梅凌云 冯永人工耳蜗植入是公认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国产诺尔康人工耳蜗目前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更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诺尔康人工耳蜗,现将我院实施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来,在一些特殊病例中的效果予以总结,为类似病人的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参考。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特殊病例且实施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共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语前聋6例,语后聋7例,平均失聪时间为4.7年,手术时年龄从1岁8个月至3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3-31

  • 人工耳蜗纤细电极的初步研究和开发
    10011)人工耳蜗纤细电极的初步研究和开发谭治平 许时昂 洪宇祥 陈风顺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 310011)对于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需要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由于不同患者的耳蜗结构及其病理变化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求刺激电极具备一定的柔软性和灵活性。基于此需求,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纤细电极。实验结果表明,此电极的尖端直径能细达0.4毫米,电极柔软而富有弹性,对耳蜗损伤小。在耳蜗模型上试插入电极,插入阻力小,插入的深度合适。该纤细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3期2016-06-05

  • 前庭水管扩大行人工耳蜗植入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庭水管扩大行人工耳蜗植入言语康复效果分析侯晓燕 孙家强 陈建文目的:探讨使用听觉和言语问卷分级评估比较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与前庭水管扩大不伴耳蜗畸形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按术前影像学检查将前庭水管扩大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分为耳蜗正常组和耳蜗畸形组,并配对组合,应用问卷式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和言语识别率分级标准分别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的言语感知及言语产生能力,并对两组患者的耳蜗圈数与康复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

    安徽医专学报 2015年6期2015-12-26

  • 耳蜗植入术后的影像学评估进展
    系列问题。近年来耳蜗植入术得到了较广泛的开展,为耳聋患者感知有声世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而为千千万万的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影像学评估在耳蜗植入术前已被视为常规的必要手段,其对术后也有着同样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1 人工耳蜗及其工作原理耳聋患者的听力丧失主要是由于内耳毛细胞病变或缺失所致。尽管其耳蜗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听神经纤维,但由于毛细胞的变形或缺失而不能完成机械能-化学能的转换,无法调控听神经使之产生神经冲动,从而导致听力丧失。人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1期2015-03-17

  • 内耳畸形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分析
    形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分析陈秀兰1秦兆冰1张玉玲2付凯辉2目的 评估内耳畸形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能力康复结果。方法 选择内耳畸形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21例,其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9例、Mondini畸形7例(其中1例前庭发育不全,蜗管仅1.5周)、共同腔畸形5例;另筛选临床资料相匹配的21例耳蜗正常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作为对照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行0.5~4 k Hz声场听阈测试和听觉能力评估,听觉能力评估内容包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年4期2015-03-17

  • 新型耳蜗仿生声学超常材料
    新闻和动态⋄新型耳蜗仿生声学超常材料耳蜗是人类听觉系统的重要器官,其基底膜对声音信号具有很强的选择性。Helmholtz认为,附着在耳蜗基底膜上的纤维可以完成对声音信号的感知:靠近耳蜗底部处对高频声音较为敏感,而靠近耳蜗顶部处则对低频部分较为敏感,这个理论被科学家们称为“Place Theory”。传统的仿生声学超常材料和声学功能器件的设计,利用耳蜗的这种结构特性进行简化改进,但设计结构参数复杂,不易控制。近期,西安交通大学的学者基于哺乳动物耳蜗原型提出了

    应用声学 2015年2期2015-02-12

  •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10)
    .4 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 有关人工耳蜗植入的详尽内容参阅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2月第49卷第2期P89~92),但需特别关注以下问题。2.3.4.1 植入时间及适应症 对于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婴幼儿,助听器使用3个月以上无效或效果甚微者,建议应尽早考虑选择人工耳蜗植入。对婴幼儿,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佳,理论上可最大限度地在脑可塑临界期前避免听感觉剥夺,并扩展言语和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年1期2015-02-11

  •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耳蜗死区检测结果分析
    出解释,可能存在耳蜗区域性的内毛细胞损伤,即“耳蜗死区”造成了这一现象[3,4]。某区域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失去突触前毛细胞之后会退化甚至消失,但Corti器的其他毛细胞会产生神经营养因子,促使存活下来[5],也可能发生了逆行的生长过程,包括神经元树突的生长、与新生毛细胞形成连接以及神经-突触的再生[6]。所以,当特定频率的强音刺激时,基底膜的振动使周围的或新生的神经节细胞得到反应,纯音听阈检测这部分区域的听阈比实际的“更好”。Moore于2000、200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4期2014-12-04

  •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与正常听力者的耳蜗神经及面神经影像学比较△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神经直径较正常听力者小[1,2]。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是一类特殊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疾病,患者的言语辨别率相对纯音听阈不成比例下降,耳声发射能引出但是听性脑干反应不能记录到或者波形严重异常[3~5]。那么ANSD患者的耳蜗神经尺寸是否也较听力正常者小,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这方面报道。本研究借助核磁共振的3DFIESTA序列对ANSD患者和正常听力成人的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4期2014-12-04

  • 单侧耳蜗损毁后小鼠耳蜗核及下丘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
    察听觉剥夺后小鼠耳蜗核及下丘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听觉剥夺后小鼠听觉脑干中枢的可塑性。1 材料与方法1.1听觉剥夺动物模型的制备 实验动物为成年健康昆明小鼠30只,2~3月龄,体重25.00~35.00 g,平均29.50 g,雌雄不拘;无外耳道和中耳感染,耳廓反射灵敏,无噪声暴露及耳毒性药物使用史。随机分为单侧耳蜗损毁术后3、7、15、30、60天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前5组小鼠用5%水合氯醛行腹腔注射麻醉(0.10 ml/10 g)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3期2014-06-12

  • 人工耳蜗植入电极输出频率与耳蜗基底膜特征频率失匹配的研究进展
    张灜 审校人工耳蜗是一种为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者恢复或获得听力的一种电子装置。此装置通过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从而产生听觉。然而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听力康复情况和言语识别能力存在差异,这除了受患者耳聋发生的年龄、耳聋时间长短、螺旋神经节存活情况、人工耳蜗植入年龄、电极是否成功插入、可用电极数量、植入后康复训练时间、有无其他残疾(如认知障碍)、言语处理策略、调机质量、康复训练情况、植入者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以外,近年来有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年6期2013-02-14

  • 内听道狭窄合并耳蜗神经管狭窄的影像学表现
    Junqing耳蜗神经管(CNC)是评价耳蜗结构的重要指标,耳蜗神经管狭窄可能会影响耳蜗神经的发育,并可能成为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禁忌证[1-6]。临床上,内听道(IAC)狭窄患者经常合并耳蜗神经管狭窄,了解其影像学特点对于相应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共分2组:①病变组,内听道狭窄合并耳蜗神经管狭窄患者23例,纳入标准:同时符合内听道宽径≤3mm,耳蜗神经管宽径≤1.4mm,排除合并其他内耳畸形患者,其中单侧16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3期2012-12-08

  • MRI在先天性内耳畸形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价值
    。迄今为止,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内耳畸形一直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相对禁忌证[2]。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和人工耳蜗装置的发展,国内外均有报道先天性内耳畸形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亦可以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但是手术方法和植入电极的类型因不同的内耳畸形类型而异[3],并且不同内耳畸形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并发症的出现及术后康复效果亦有所不同。因此,术前对先天性内耳畸形进行准确的分类诊断,尤其是对耳蜗形态、通畅性以及蜗神经发育情况的正确

    磁共振成像 2012年6期2012-09-25

  • 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研究耳蜗死区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中的分布
    度下降;三是人工耳蜗植入,而个别患者植入耳蜗后听力康复效果欠佳[1],这些现象引起了较多临床医师与听力学者的关注,随着听力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英国学者Moore认为这可能与患者耳蜗中的内毛细胞或/和神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有关,称之为耳蜗死区[2~5]。本研究采用均衡噪声阈值(threshold equalizing noise,TEN)检测法研究耳蜗死区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耳蜗死区与性别、年龄、耳别、听力损失程度以及病程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年5期2012-01-12

  • 国产人工耳蜗获准入市
    人工耳蜗又名“电子耳蜗”,其体积虽然纤小,却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电子线路和语言处理器、植入电极和语言(数字)编码器等元件。因是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而国内市场全部由外国3家医疗器械公司(澳大利亚Cochlear、美国AdvancedBionics和奥地利MED-EL)所垄断。近日,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制造的人工耳蜗已获得了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它将打破目前由外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1年1期2011-04-14

  • 耳蜗病理生理学》出版信息
    秋菊教授主编的《耳蜗病理生理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已于2011年3月出版,各大新华书店及医药书店均有发行。该书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总结了作者三十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分三篇,二十八章,系统阐述了耳蜗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各种耳蜗疾病。包括螺旋器、耳蜗细胞骨架结构和生物化学成分,耳蜗膜性结构、神经支配、血管分布、液体腔隙、放大器、外毛细胞及其能动性,耳蜗与毛细胞电位、细胞离子通道、微环境,耳蜗内第二信使及其功能、非线性特征、感觉单元、支持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信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3期2011-03-16

  • 灯盏花素对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的拮抗作用
    方法。顺铂所致的耳蜗损伤表现为双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并且常常不可逆。顺铂耳蜗损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公认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顺铂所致耳蜗损伤中起重要作用[1~3]。ROS作用于细胞蛋白、脂质和DNA而导致细胞损伤,其作用于质膜产生磷脂过氧化产物,包括4-羟基-2-壬烯醛(4-HNE)等,4-HNE是一种醛脂质过氧化产物,具有高度活性,能导致细胞的损伤和死亡。由于ROS活性极高,存在时间短,难以检测,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4期2011-01-23

  • 耳蜗植入术后的DR与MSCT评估价值对比
    江国银 邓乾华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而有效的方法。患者在植入术后的听力效果与植入电极的手术径路、电极在耳蜗内的形态和植入深度密切相关,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后调试师对人工耳蜗的有效调试。耳蜗植入术后的影像学评估报道不多,目前主要采用X线拍片(CR或DR)进行评估。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MSCT)的发展,其良好的密度和空间分辨力及强大的三维重建后处理功能,可准确反映植入耳蜗的电极状态。本文旨在对DR和MSCT在评估耳蜗植入术后

    当代医学 2010年30期2010-08-08

  • 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临床特点及人工耳蜗植入效果观察
    对该类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取得了满意的听力和言语识别效果[1]。本研究对5例耳硬化致极重度聋患者,均植入了多导人工耳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47岁,平均39.4±11.90岁。其中,2例既往有双耳硬化史,并曾行双耳人工镫骨植入术,余3例为本次确诊。5例均呈渐进性双耳听力下降10~30年,双耳鼓膜正常,其中1例术前轻度旋转性眩晕;术前500~4 000 Hz平均听阈左耳为109±10.1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3期2010-03-20

  • 人工耳蜗可使聋者知音
    不足;另一类是因耳蜗受损等原因引起的,感音性耳聋(如老年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等),人们对此一直缺乏有效疗法。耳蜗的作用是:把外界传进来的声能转化成电讯号,再通过听觉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负责听觉的部分,这时人们才能感受到声音。1957年,两位法国医生首先用电流直接刺激胆脂瘤全聋病人的听神经,从而使病人恢复了听觉。后来有人特制一种微电极植入耳蜗内,借助外部输入的电讯号刺激神经末梢,用来代替丧失了转换功能的耳蜗,也使聋人产生一定的听觉。这种用电子技术模拟耳蜗

    祝您健康 1982年2期1982-12-29

  • 人工耳蜗
    国医学科学院人工耳蜗协作组,把人工耳蜗植入人体耳内,使全聋病人重建听觉。人工耳蜗是一个声电转换器,能把声波转变成神经电讯号,通过听觉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中国医学科学院耳鼻喉科、基础医学研究所与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无线电三厂等单位,协作研制成功的插座式人工耳蜗,由微电极组及声电刺激器两部分组成。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1期198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