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又名“电子耳蜗”,其体积虽然纤小,却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电子线路和语言处理器、植入电极和语言(数字)编码器等元件。因是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而国内市场全部由外国3家医疗器械公司(澳大利亚Cochlear、美国AdvancedBionics和奥地利MED-EL)所垄断。
近日,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制造的人工耳蜗已获得了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它将打破目前由外国人工耳蜗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进口人工耳蜗是在英语的基础上研发生产的,国产人工耳蜗更加适用于“汉语系”。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有听力残疾人数达2780万。国产而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这将使更多的患者能得到治疗。